第1篇:易经讲解:《易经》的数
易经讲解:《易经》的数
《易经》有三套数字,这一章是卜卦用的。所谓“卜用蓍”,就是蓍草,台湾没有,出在西北。据说蓍草生得好的那一年,天下就安定;蓍草生得不好,天下就不太平了。
《易经》的另外一套数字是伏羲八卦的'先天图。这个图应该作立体图来看,不可以作平面图看。现在我们姑且把它作平面看,它的数字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以上叫左旋。
从这里可以看到东西文化的不同,东方是由右边转过左边去,西方是由左边转过右边来,这是地球物理自然之理。
右边开始是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两条线对拢来就是一个圆圈。实际上这两条线都是画了一半,这就是所谓的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太陽系统跟地球的转动是相反的,所以叫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现在研究天文的太空学,当然知道宇宙的旋转不同。
但是我们要想想五千年以前,我们的老祖宗们怎么会知道的?这就不简单了。这个问题现在无从考查,我们老祖宗早就懂得天道是左旋,地道是右旋。
因此太陽系统,地球与月亮转动,至少这三个球转来转去不会相碰。实际上各大行星彼此的转动都不同。下面是伏羲先天卦的卦位,大家要记住,每一卦的位置是这样摆的:
上面为什么摆乾?也有人主张把这位置改了。像太极拳协会,就有一位先生拿一篇文章要我看,说要学西方的规矩,跟指北针一样,把乾卦摆在北方,坤卦放在南方。
我说不可以。他说指南针本来指南还是指北?我说伏羲八卦现在就图的平面上看,好像是在南方,实际上这个图是立体的。乾卦是在上面,坤卦是在下面,离卦是在左边,坎卦是在右边,其他四个卦分两条线圆周的转动,等于一个皮球一样。
但是现在平摆着看起来,乾卦当然就在南方,南方光明,北方寒冷,乾卦是陽,所以在南、坤卦是陰,所以在北。这是先天图在平面上看起来的样子。
第2篇:易经讲解:退藏于密
易经讲解:退藏于密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蓍之德圆而神”,拿蓍草来讲,蓍草长得很怪,它整个的心是圆的,很圆、很硬、中间有孔。空灵代表了“无思”、“无为”。这种草跟竹子差不多,竹子是空心的,蓍草也是。我们民间有两句话:“人要实心,竹要空心。”就是这个意思。蓍草中间也是空的,所以说圆而神。
卦呢?“卦之德方以知”。德是讲性能,“方以知”,方代表四面八方,无所不到,我们画的卦具有最高的智慧。“六爻之义易以贡”,六爻就是我们卜卦用的爻,每一卦有六爻,六个步骤。
六爻的意思是“易”,容易的易,你懂了《易经》根据程序来判断,是很容易的,这就是《易经》卜卦依通的解释。但是学《易经》不要走到邪路去了。光是会卜卦、能够知道过去未来,充其量不过变成一个碟仙而已。光现神通就错了。大家要注意啊!《易经》这门学问,你修到最高能够神通了,那还不算到家啊!
那么要修到什么程度呢?“圣人以此洗心”,要回转来!这是道心。自己心里什么都没有,空啦,洗练自己的内心,归到最高的圣洁的境界。“退藏于密”,我们宗教家——佛家、道家功夫到了极点,能够成佛、成仙,就要做到这点,“洗心、退藏于密”。
所以你们学佛、修道的要注意啊!还要修到能够“洗心、退藏于密”,反转来一点一点地减,减到最后,什么也没有了,达到“寂然不动”的境界。可知修到有了神通还不算数,要再进一步到无神通那就是道了。有神通就是用,是用之于神通。如果只要想卜卦知道过去未来,那你就邪门了,已经错了。
这里告诉你:“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洗心就是学佛修道的空“念头”、空“思想”。真正得了道的人,一定能“吉凶与民同患”。
真正得德的人,不但不用神通,而且灾难来时能够躲得开也决不躲。在佛学的名词这叫做“应劫”。劫数一来,该杀头的时候,便伸出头来让人杀,痛快地杀,这就是得道的人。
真正得道的人,跟普通人一样。为什么呢?“吉凶与民同患”。民不是光指老百姓,而是一切众生。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好的、坏的,大家共同平等,不因为自己有神通、有本事,而享有特殊的遭遇。所以耶稣肯钉上十字架,无论如何,总算是真的`圣人。
因为好流出来的血是红的,同我们一样,那是痛苦的。如果功夫到了,流出来的血便是白浆,这在道家很多。不过没有关系,我还是很恭敬他,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吉凶与民同患”。
耶稣最后不但没有怨恨,他还要说:“我为世人赎罪。”真了不起!就凭这一句话,他就有资格做圣人。这也就是《易经》的道理,“吉凶与民同患”。所以真得道的人,不会现神通的。
第3篇:易经讲解:因果报应
易经讲解: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讲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因果报应呢?
说到这层我们要插一句话。很多人以为因果报应是佛家的话,其实中国文化从我们老祖宗开始,第一就是讲因果报应。
早晨吃饭我们还谈到,每一个朝代怎么开始便怎么结束!清朝孤儿寡妇 带四万人入关,统治了四万万人的中国,最后结束的时候,也是孤儿寡妇 挟一个小包袱回去了。
牛元璋是当和尚的,结果当了皇帝,最后明朝结束了,连个女儿也出家当尼姑。当他去世以后,孙子也被逼着去当了和尚,可见他是欠了和尚的,子孙还要当和尚尼姑去还。天地间的事,怎么来就怎么去。
这是历史 上的一个定律。越匡胤这个皇帝嘛,不算坏,很纯厚,冥冥中也给他留了一个后代。传说无朝最后一个皇帝,不是蒙古人,而是越匡胤的子孙,这也是因果报应。
元朝的末代皇帝反而是中国人,它的出处在哪里?有一本书叫
第4篇:易经讲解:一言兴邦
易经讲解:一言兴邦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要想极透彻、极明白,了解这个宇宙间的奥秘,就要靠这个卦。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鼓是形容词,充满了就是鼓,闽南语里边好像没有这个音,但是在四川可以随时听到。譬如一个人生气了,四川人不叫生气,他说那个人是在鼓气。河南人也有这种说法。
为什么呢?生气肚子就发胀,脸上青筋就会绷起来,这就叫鼓气。四川人经常爱说:哎呀,今天我碰到某某人,一句话逗得他气鼓胀啦!四川的土话“气鼓”,就是这个鼓气,气得鼓胀了,所以鼓是充满、发挥。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使天下的动被发挥、被鼓起来,那就在辞章了。鼓就是发挥、鼓吹,一个“鼓”字对天下影响很大。影响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