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财政绩效监督改革,建立健全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意见》(冀政„2014‟76号)、《河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冀财预„2011‟68号)、《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5年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冀财办„2015‟2号)、《河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冀卫基层函„2015‟1号)等规定,对“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内容。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根据原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2009‟70号),我省制定了《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冀卫疾控„2009‟63号),《关于落实的实施方案》(冀卫农基„2009‟41号),并于2009年在全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公平、有效、安全、方便的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程度使城乡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
2009年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以来,至2014年底已覆盖河北省11个设区市和定州、辛集市,覆盖人口总数为73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28万人、乡村人口3805万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全省1961所乡镇卫生院、1082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58440个村卫生室承担。
(二)资金安排和支出方向。2014年我省继续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为35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我省人均21元,地方负担人均14元。地方补助资金按照《河北省省内政府间专款配套资金管理办法》中“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益类(A类)”分担配套。
2014年全省共安排补助资金25613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下达补助资金153993万元,省级财政下达补助资金37551万元,市县分担64594万元。上述资金主要用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所规定的11类43项内容,主要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 2 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三)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
1、资金纳入预算安排。市、县级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按要求落实配套资金,及时拨付。
2、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安排和分配资金。各地补助资金通过预拨、结算的方式拨付,并按照《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支付方式改革的通知》(冀财社„2014‟52号)要求,推进资金支付方式改革,把资金安排和拨付同医疗机构服务数量、质量、群众满意度挂钩,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结算补助资金。
二、绩效评价依据
根据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绩效考核和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
1、绩效预算管理有关政策文件。《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意见》(冀政„2014‟76号)、《河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冀卫基层函„2015‟1号)、《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支付方式改革的通知》(冀财社„2014‟52号)、《河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冀财预„2011‟68号)。
2、专项资金各项政策文件。《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社„2010‟311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河北省省内政府间专款配套资金管理办法》(冀政函„2011‟196号)。
3、绩效考核需查验的其他相关文件。各级财政资金拨付文件、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绩效考核和评价资料、审计和财政监督检查结论材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和总结报告、各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医疗机构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各设区市、县(市、区)卫生部门2014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评报告。
三、绩效评价内容
(一)绩效考核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通过对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财政部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评价,加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组织管理、经费的管理,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好地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服务质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证群众受益。
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管理、资金管理、项目执行、支付方式改革和满意度等内容。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面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机构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协调、安排和落实情况。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或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实施情况。
3、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服务模式、服务流程、服务规范、服务质量情况。
4、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落实情况。
5、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上报统计数据和信息情况。
(三)资金管理与支付方式改革方面
1、中央和省级财政下达的补助资金分配及拨付情况。
2、市级、县财政项目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及拨付情况。
3、资金支付方式改革方案制定和实施情况。
4、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5、项目资金与绩效考核评价结果挂钩的情况。
6、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项目资金到位及及时性、项目资金核算及真实性、5 项目资金使用及合规性、会计基础工作及规范性情况。
7、《河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
(四)项目实施效果方面
1、群众对项目内容的知晓度。
2、群众对项目服务的满意度。
(五)保障措施方面
1、各市县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领导小组情况。
2、各市县制定具体的考核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
3、各市县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的情况。
4、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评情况。
5、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公开的信息范围,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情况。
四、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一)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项目实施单位自评与省级第三方综合再评价相结合,运用样本进行因素分析法、专家 6 评议法和比较法等基本方法开展评价工作。
1、因素分析法。通过样本调查列举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2、专家评议法。通过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估分析,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3、比较法。通过查阅自评资料和对样本的现场调查,对比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目标的完成情况,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4、公众评判法。通过专家评估、抽样调查和公众问卷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二)评价标准
1、计划标准。以项目实施目标计划作为评价标准。
2、历史标准。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评价标准。
五、绩效评价指标
(一)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1、相关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与绩效目标有直接联系,正确反映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
2、重要性原则。对绩效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筛选,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3、系统性原则。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4、经济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设计通俗易懂、简便易行,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取得绩效目标数据。
(二)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评价标准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次绩效评价确定了项目管理指标、项目实施指标、社会效果指标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河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详见本方案附表(暂定)。
2、绩效评价等级。通过对指标体系量化评分,绩效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即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得分在≧95分为优秀,得分在95以下至70分为合格,得分在7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
3、绩效评价具体标准。详见本方案后附《河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计分表》。
六、评价工作组织
省财政厅会同省卫生计生委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并聘请第三方参与开展绩效评价实施工作。工作组人员如下(暂定):
组 长:刘文洲 社保中心主任、社保处副处长
副组长:田学卒 省卫生计生委农基处处长
杜建波 省卫生计生委财务处副处长 郝宏生 省卫生计生委农基处副处长 闫晓东 省卫生计生委项目办主任
成 员:王京
一、苏德林、胡 浩、李宜靖 省卫生计生委项目办和省内聘请各专业专家、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评价组 8 成员
七、评价工作时间进度安排
(一)工作步骤及程序
1、制定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拟定评价工作方案,收集、整理项目的相关基础信息资料,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
2、下发绩效评价通知。及时下发绩效评价工作通知,进点工作。
3、评价工作程序。
(1)听取省卫生计生委农基处有关情况介绍,查阅有关制度建设、项目立项、实施、资金到位、使用及管理等资料。
(2)抽取11个设区市和11个省直管县,整体了解、核实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资金拨付、支付方式改革等有关情况,并随机抽取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地逐项进行调查了解。
(3)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及项目覆盖人群对项目实施及效果的满意度,听取群众和项目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并开展填报满意度调查问卷等工作。
(4)按照规定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对采集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和各项评价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核实,并对照评价标准逐项打分。
4、撰写并提交绩效评价报告。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绩效评 9 价开展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评价结论,提出存在问题,撰写绩效评价报告,提交厅预算绩效领导小组。
(二)工作进度安排
(一)2015年1月20日—3月10日,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二)2015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市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
(三)2015年7月底前,完成重点绩效评价报告的起草并向省财政厅提交。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对评价报告进行完善。
(五)2015年8月底前,向厅预算绩效领导小组提交绩效评价报告。
(六)2015年9月底前,向被评价部门出具绩效评价报告,对有关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导整改落实。
(七)2015年10月,整理归档。对工作底稿、评价报告和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第2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工 作 总 结
为切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我院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院领导高度重视及全体医务人员、村医的共同努力下,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为我院工作重中之重,以目标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围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九个项目为目标,全年的公共卫生工作已经完成,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对全年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规范行为。
根据《伊川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了本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根据各自的分工,都已较好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并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和要求制定了责任医生工作考核制度、奖罚制度,提高了责任医生的工作责任心、积极性,为我院今年取得的良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根据《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院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方案》要求,在县卫生局统一部署下,我院于今年7月份开展了2010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截止2010年12月底,我院共为35个行政村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纸质档案15000余份,并把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合格录入居民电
子健康档案系统。
(二)健康教育工作
我院在本镇各村共开展健康教育课12次,健康宣传栏12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5千余份,使我镇农民受到卫生知识宣传的人次到2万人次,使广大群众的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通过全体责任医生的努力和不断的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真正做到疾病从预防开始。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据《洛阳市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伊川县卫生局要求,我院在今年开始对我镇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镇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情况。截止2010年12月底,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1836人、糖尿病患者147人,并按要求录入伊川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四)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了健全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我镇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传染病防制知识的知晓率。
三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截止2010年12月底,传染病例报告5例,及时报告传染病人5例。为传染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洛阳市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伊川县卫生局要求,我院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一是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镇65岁通讯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康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二是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截止2010年12月底,我院共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4977人。并按要求录入市居民电子档案系统。
(六)、重型精神疾病管理工作
对辖区内重型精神病患者进行健康体检,掌握健康基本信息;每季度上门访视指导用药,防止药物并发症发生;指导其家属对其进行人文关怀、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康复保健。
截止2010年12月底,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重性精神疾病
患者为15人,并按要求录入伊川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七)、儿童管理工作
积极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和婴幼儿健康管理,进行健康体检、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及健康指导;新世界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5%以上;儿童保健手册各项资料数据真实可靠,填写符合规范,信息上服及时。
截止2010年12月底,我院共登记管理0-3岁儿童为1683人,并按要求录入伊川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八)、孕产妇管理工作
积极开展孕产妇高危筛查,按规定转诊高危孕妇,严禁截留高危孕产妇,特别要注重计划外生育孕产妇的产前保健。禁止家庭接生,倡导住院分娩和自然分娩。免费叶酸增补服用率达到60%以上。严格控制剖宫产率,充分发挥孕产妇急救中心的作用,确保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重视产后访视工作,努力减少并认真治疗产后并发症;实施孕产妇系统管理,开展保健体检心理疏导、合理膳食、正确哺乳等健康教育活动。
截止2010年12月底,我院共登记管理孕产妇为562人,并按要求录入伊川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九)、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2010年共运转12次,出生儿童847人,建卡847张,建卡率100%;发放接种证847个,发证率100%;卡介苗接种对象847人,接种816人,接种率100%;OPV对象5847人,接种5847人,接种率100%;
MV对象9976人,接种9976人,接种率100%。三联对象1284人,接种1284人,接种率100%。乙脑接种2658余人;麻疹强化9976人;甲肝接种1244人;强化服苗对象2145人,接种2145人。
展望未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重而道路,但我们坚信,在上级各部门的督促和指导下,我们将以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的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我镇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江左镇卫生院
2010年12月
第3篇:下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结
2010年下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结
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启动以来,我院及时召开全镇乡村医生、妇幼保健员会议,传达学习的相关文件精神,成立了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与镇政府密切联系,多次与各村委会进行沟通,争取取得镇政府和各级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及时向镇政府汇报工作进度,对部分村存在的特殊问题通过镇政府进行协调沟通,多次通过乡医、保健员例会宣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逐步开展工作,在医院专门抽调3名医师划定三个区域对已建立档案的重点人群进行随访,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台帐,详细登记服务对象接受服务的情况,截止目前已回收服务券10万元,受益7000人次,农民家庭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已完成99.13%,农民个人健康档案建
第4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半年总结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雨潇”为你整理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半年总结”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推荐度: 基本公共卫生奖惩制度 推荐度:
第5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检查总结
戴南镇东部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检查总结
2011年8月份村卫办对全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卫生室,进行一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料归档管理目录。戴南镇(东部地区)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逐村逐项检查,并带上档案盒对各村资料进行逐项归档。现将检查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居民健康档案:
1、人口花名册:各村都能建立本村居民花名册,但大都未抄到人口基本情况登记本上。
2、各年龄组人口构成统计表、死亡登记簿(含儿童保健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各年龄组人口构成统计表大都未统计。部分村死亡登记簿登记不全,今年未发现5岁以下儿童死亡。
3、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案今年都没更新,大都村档案未建全,高血压、糖尿病、65岁及以上老年人电子档案都未规范随
第6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阶段性总结
20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服务质量,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够规范、科学的推进,按照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10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通知》(妇社函„2011‟43号)文件要求,我县组织开展了2010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按照“政府部门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的工作机制,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县卫生局组织疾控保健等项目指导单位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局成立公共卫生办公室和专家指导组。各项目实施单位成立领导小组,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亲自抓。
二、项目落实
县卫生局负责牵头抓总,组织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所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全县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度
第7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总结
为了顺利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我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建档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任务,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我院于2012年8月6日组织相关项目的有关医务人员,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指导》、《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内容进行了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全员培训
为了保证这次培训效果,陈艳院长召开班子专题会议,由杨志军副院长负责组织实施,医院提前把培训日程及培训教材发放到负责相关项目的医务人员及各卫生站负责人,确保所有乡村医生都按时接受培训。
二、精心准备 提高质量
为了保证这次培训质量,担任培训的人员认真准备,把培训内容制成课件,复印到学员人手一份进行授课。培训人员就各项服务规范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
第8篇: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结
2012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结 妇女儿童妇幼保健工作是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工作。市妇幼保健院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母婴保健法》和《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以我市妇女儿童群体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项指标的落实,现将半年的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积极动员孕产妇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我院以“降消”项目为契机,利用村广播、宣传材料、墙体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和优惠政策。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利用婚前医学检查做宣传,普及孕期保健知识,积极动员孕产妇到医院做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并告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的优惠政策。2010年,生殖健康知识普查率92.31%,孕产妇产前检查率90.4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