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05年高考作文(教师中心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5 13:05: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聚焦2005年高考作文(教师中心稿)

全国卷作文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最新消息,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为“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北京2005作文题目:说安

最新消息,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以说安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安可以解释为安全、安逸等。

上海卷作文题: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

阅读一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天津2005作文题目:留给明天

最新消息,天津2005作文题目为“留给明天”,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八百字

重庆卷作文题:自嘲

以“筷子”为题,写一篇说明文(10分)

以“自嘲”为题,写一篇议论文(50分)。

广东2005作文题目:以纪念为题作文

最新消息,广东2005作文题目为以纪念为题作文

江苏2005作文题目:凤头猪肚豹尾

话题作文: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以此为话题,写篇800字以内的文章,题目自拟,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文体不限

浙江卷作文题:一叶、一枝、一世界

话题作文: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说春色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作文题材诗歌除外。

辽宁卷作文题:今年花盛去年红

以今年花盛去年红作文。>>

湖南卷作文题:跑的体验

先走好,还是先跑好,根据跑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叙述文。

山东卷作文题:双赢的智慧

皇帝要建宫殿,召集百将,木匠和石匠暗中竞争,木匠责备小徒弟,小徒弟中不平,将木匠的尺子弄短了一截,而尺子等工具都是进贡的木材,这样木柱就短了一块,木匠和徒弟都面临杀头的局面。在焦急中,石匠想了办法,在石柱上加了一块东西,石柱凸起一块,将局面挽救。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存性命,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沿袭下来。以“双赢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福建卷作文题:一个圆圈(看图作文)

两幅图: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周长小,面积大,比较稳定。一幅是带有棱角的圆形,周长大,面积小,比较多变。根据这两幅图自拟题目的话题作文。900字以上。>>

四川卷作文题:忘记与铭记

以忘记与铭记为题目作文。

湖北卷作文题: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改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选自王国维----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

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吉林全国卷作文《位置与价值》

更多的新闻看相关链接

http://learning.sohu.com/s2005/2005zuowen.shtml

第2篇:高考作文如何写(教师中心稿)

高考作文如何写

江西丰城三中余逊云

高考作文的评分是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来评定的。作文要获高分或满分,非在“发展等级”上下功夫不可。纵观近年来的满分作文,或深刻,或丰富,或有文采,或有创新,无不符合“发展等级”的要求。如何来把握发展等级,使高考作文获得高分呢?本文想就“发展等级”的四项要求对高考满分作文作点分析,以资借鉴。

满分理由之一:深刻。《考试说明》对“深刻”的解释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005年上海卷的《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何处散发弄扁舟》等文章就是凭“深刻”获满分。《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的作者,列举当今“武侠言情小说大行其道,音乐文化也受着侵蚀,电视剧粗制滥造”等文化现象,指出这些文化现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造就了一大批没有什么能力却叛逆、独断专横的孩子。”作者还呼吁:“请正视这个问题”,还文化以纯净本色!可以说,作者通过摆现象,说危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使我们不能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铲除“低劣”文化迫在眉睫。满分作文《何处散发弄扁舟》,以李白的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开篇,指出广告、音乐、影视等这些“契合了青少年充满好奇与梦幻、极易为新鲜事物所动的心理特征”的商品、快餐文化,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使“汉语真正质朴感人的诗意之美与人文关怀,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愈走愈远”,揭示了这种现象“是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观点的磁生”的根源。文章的作者善于观照社会,洞察现实,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深刻,让人警醒。

2005年江西卷满分作文《变脸》,揭露当今社会那些巴结奉承、欺下媚上的“变色龙”。老张好不容易混到一个科长,升官以后,对从前同事的小王颐指气使,“跟使唤丫头似的”,没给小王好“脸色”,可是见到老婆“满脸堆笑”,有使必应。而见到从前的上司(隔壁的科长)却骂骂咧咧,“脸上的两块肉猛烈地抽动着,喷沫星子在空中四溅”。见到局长大人是毕恭毕敬,“脸上的两块肉挤在一起,像极了战争片中的汉奸”。文章能如此把老张的“脸”变来变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可见小作者对现实生活认识之深刻。

像2005年江苏卷的《不看续集》和湖北卷的《人生的“出”与“入”》都是立意高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的满分之作。

满分理由之二:丰富。“考试说明”对“丰富”的解释为:“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一篇材料丰富之作一定是选材典型,构思精巧,情节多变,曲折有致的好文章。2005年浙江卷满分作文《母亲的铁盒》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满分之作:母亲病危时,医院里是三兄妹吵着争遗产--一个铁盒。大家都以为里面是金银珠宝。当母亲不治身亡,“大哥”抢着铁盒打开一看时,可里面只有写有三兄妹名字的信封。大哥的信封里面是一张发黄的照片,大哥看着这张照片眼晴湿润了;二哥的信封里面是一张药方单,二哥见到药方单流泪了;小妹的信封里是一张汇款单,小妹见着汇款单痛哭起来了。因为他们从中看出了母亲的操劳,看出了母亲的辛酸,看出了母亲一生都在为子女的“内心世界”。文章巧设悬念、构思精巧、形象丰满。

2005年山东卷满分作文《双赢的智慧》,虽然是一篇议论文,但也不乏“材料丰富”。从天空的雄鹰到大海里的游鱼,再到森林的黄鹂,它们“彼此容纳,彼此和谐”,“这便是双赢的智慧”。从自然界的生物,写到人类社会,国际经济大潮中的“彼此联系、互通信息、共谋发展”,“这也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再由当今源溯到古代,写昭君出塞,写钟子期与俞伯牙,写刘邦与项羽,都是一种双赢的智慧。文章可谓从宇宙到星球,从自然到人类,从古到今,广征博引,汪洋恣肆,纵横捭阖,在材料的运用上恰到好处。

像2005年江西卷的《读脸》和福建卷的《圆润锋芒》等文章都是材料丰富、意境深远的满分之作。

满分理由之三:有文采。《考试说明》对“有文采”的解释为:“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2005年湖南卷满分作文《勇敢奔跑,勇敢超越》作者深谙李白写诗之道,驰骋想象,天马行空,气势磅礴。文中写道:“昔日我骑御赐骠马奉召奔驰,今日我骑白鹿奔向我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欢,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我屡跌屡撞,奔跑又让我获得心灵的超载--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文中不难看出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的化用,读了这样的文章,能让我们激情四溢,思想奔放,勇敢超越。再看2005年福建卷的满分作文《张扬与内敛》。我们知道福建卷的作文题是看图作文。题中有两幅图,一幅是圆型图,一幅是星型图。作者把圆型图比喻“内敛”,把星型图比喻“张扬”。在阐明两者的关系时这样写道:“内敛,是寒冷时妈妈送来的一衣温暖,是酷热时爸爸送来的一阵凉意,是口渴时的一壶清凉,是下雨时的雨伞叮咛。张扬,是欢快时的大声歌唱,是悲伤时的放肆呼喊,是欢聚时的载歌载舞,是离别时追着火车跑的背影。”对比、比喻、排比修辞手法三管齐下,把深刻的道理蕴含在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同时语言又有整齐之美。读到这样有文采的句子,读者似乎是在欣赏一段语言优美的散文。

再如“品味婆婆的这一番超然的话,我仿佛在碧波荡漾的高山湖泊上,看那飞舞的精灵扇动洁白的翅羽,把大地的灵感带上了蓝天。”(2005年湖北卷《一双童鞋》)“鱼,终究离不开给予它生命之源的水。鹰,终究离不开给予它希望之源的天空。我,始终逃离不了父母和亲人朋友们的爱交织成的幸福圈……”(2005年湖南卷《那鱼那鹰那人》)等句子,语言优美,意蕴丰富,是文章的亮点,让文章出采。

满分理由之四:有创新。《考试说明》对“有创作”的解释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2005年高考16道作文题,绝大部分还是“话题作文”,即使是辽宁卷的命题作文(题目是《今年花胜去年红》),也有文体开放的要求。给了作者以广阔的写作空间,任作者驰骋想象。全国卷Ⅰ满分作文《“爱心永驻”三幕剧》,作者别出心载,运用戏剧体裁,选取三个不同的场景,跨越时空,把“看似意外,却在情理之中”的“爱心”活动,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受到震憾!作者在编完剧后,使出新招,来个“老师点评”和“感悟”揭示文章的主题。这一招式,并非作者独创,我们看《史记》中的“太史公曰”和《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就会发现小作者这样写作的承传和匠心。

再看2005年天津卷满分作文《留给明天》。文章首先引用歌德“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开篇。接下来是这样写:我在高二时与同一文学社的她“钟情”,以文学的“切磋”与“碰撞”,让“内向”“胆小”的我“喜欢”上她,多次的文学活动,“她似乎对我也颇有好感”。于是两人“不顾老师口吐莲花的妙语”,谈文学、谈文人,别人下课时“说笑打闹”,我与她却“相敬如宾”,真的“好”上了。高三时,文学社暂停,“我和她难得再见一次面”,我只得发Email寄“情语”,过了好长时间,她才给我回复:“我一直把你当作最要好的同学,把你当作可信赖的哥哥。如果真的有缘,请留给明天!好吗?”文章最后用“等待明天,用真心,用汗水”收篇,水到渠成,恰到好处。说该文构思精巧,巧在哪里?应该是回复的这句话。它是看似前文漫不着边的收束,让人出乎意料之外但又觉得在情理之中;也是点明主题的关键句子,很有现实意义,让人警醒,是高中生“早恋”现象的正确导向。文章的结尾抒写真情,给人期待,催人奋进。

像2005年浙江卷的《见微知著》、福建卷的《两份病危通知书》和江苏卷的《夸父追日》等满分作文,都是富有创新特色的满分文章。

第3篇:高考作文:独树一帜成文(教师中心稿)

高考作文:独树一帜成文(已发表)

特邀嘉宾:四川省金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童华池

2006高考在即,60分的作文---语文一科的重头戏,即将开场。写好作文,首先是审题---读懂题目,弄清题目的全部要求。要审好题,不妨“咬文嚼字”一番,以使作文“入格”。审题之后是立意---确定文章的主旨,选择一个最佳的写作角度。好的立意应该是“心骛八极”之后而“独树一帜”,尽量不与他人雷同。立意好比文章的灵魂,有了好的立意,文章便有了“高尚的灵魂”;

而灵魂必须以有血有肉的躯体作为依托,并辅以华美的衣饰---直观地承担起这种责任的便是文章的文体、结构、材料和语言。

现在仅就两个方面谈点想法:

一、量体裁衣,定好文体

2005年“考纲”对文体的要求作了“微调”,“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的应用文”变为“能写记叙文、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高考作文如何多拿分(教师中心稿)

高考作文如何多拿分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一中430200赵孝云

审题要准确标题新颖不另类

高考语文在写作文时有些考生由于粗心,审题失误,从而偏题跑题。写作文前,要仔细读题。有的考生没看清题目要求就下笔,比如题目是“以《xxxx》为题目”,明明是命题作文,已规定题目,有的考生偏要另拟题目,以为是话题作文。如果是给材料作文,要找出材料“关键词”,并准确理解。如2005年湖北高考作文关键词有“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内、外”,“内因、外因”等关键词要抓住,立意和构思就不会跑题。

审题立意后,要拟订文章标题。标题要吸引人,需要新颖,但也不能太另类。2005年湖北高考题有写陶渊明的《菊花人生》,有《大隐隐于市》;但有一篇作文标题是《再大的烙饼大不过烙它的锅》,这就太另类、太晦涩,让人不知是什么意思。

文体要规范切忌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高考作文实用技法系列讲座(教师中心稿)

高考作文实用技法系列讲座

高考记叙类文章要有感动点

化文体的情况下,我们应强化两种文体训练,一种是议论类文体,包括纯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另一种是记叙类文体,包括纯记叙文和记叙性散文:本文试从感动点角度谈谈写好记叙类文章应掌握的技巧。

一、何为感动点

所谓感动点就是用来打动人的场面、细节描写,一般说来,感动点,就是记叙类文章的高潮所在。不少同学写记叙类文章,着眼点不是如何用感动点打动人,而是想把自己知道的事完完整整地告诉给别人,结果,即使题材很好,但文章仍写得平平淡淡。

二、感动点的作用

记叙文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该文能否以情动人,“情”是记叙类文章的生命。一般说来,记叙类文章里都包含一定的感情,但为什么有的文章中的情能感动人而有的文章中的情却难以打动人呢?这固然与选材有关,但很多选材尚好的文章也难以打动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2003年高考作文的预测(教师中心稿)

常德市七中杨万元

2003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会有什么样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归结为“环境、生命意识、人文理想、时代”这四个词。

先说“环境”。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追溯历史还不是很长。由于近100多年地球人口的增长过快,地球环境也逐步恶化。人类在遭受了自然的惩罚之后,才逐渐意识到环境对我们人类自身的繁衍与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环境”就是指我们人类共同生活的空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自身的关注越来越强烈,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生活的最朴素的要求,而是更强调生活的质量、生活的品位。对自身的生存环境的关注也是顺理成章的、可以理解的一种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又与“时代”挂上了关系。话题从那里来?从现实生活中来。从考查学生的角度来讲,就是考查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程度、考查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在话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高考作文备考四到位(教师中心稿)

云南省砚山县一中田锦宁

一篇成功的文章,第一要具备的就是构成文章内容的思想材料。那么,思想材料究竟从何而来?我们都会说,这还不简单,是从平时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来。可是,你知道吗?这样得来的思想材料往往是不完整的、表面化的、模糊不清的,还有待于加工的。备考时,我们还得做一番强化和整理的工作。即做到四到位:即思想到位,知识到位,生活到位,技巧到位。

思想到位,首先是要学好中学各门功课,各门功课系统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只要你深入进去,就会发现这些理论知识都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这恰好是我们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基本的观点。其次是关心社会生活和时事政治,正确认识国际国内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如伊拉克问题,朝鲜核问题,老美的反恐问题,还有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2004年高考作文应试策略(教师中心稿)

沧州一中刘宝增

2004年高考将近,考生复习已进入最后阶段,对于高考作文,很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在复习、考试中,只要我们能抓住文面和文质两个方面的要求,作文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是不困难的。

考场作文,无论写作方式、阅读对象,还是写作目的、写作状态,和普通意义上的文学写作都有很大区别。我们在考场上写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很短的50到60分钟时间内,把你对所给话题的认识,把你驾驭语言的技巧,把你所有的文学积淀,全部展示给阅卷老师,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甚至共鸣,以期取得高分。说到底,高考作文就是一个展示技巧、展示才华的过程,和古人的“待晓堂前拜舅姑”是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从文质和文面两个方面简单谈一下复习和考试时注意的问题。

文质的要求

文质,是指文章的内容特点。

关于审题。审题是写作前的必要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高考作文模拟训练及提示(教师中心稿)

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之“三说”

①人生“三戒之”:孔子提出,人生,“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②人生“三要素”:著名女作家冰心说,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不可缺一。

③人生“三味药”:胡适先生曾对毕业生赠言,谈到人生需要“三味药”:“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

④人生“三暗礁”: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告诫青年人说:“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这是人生的三大暗礁。”

⑤人生“三信仰”:诗人徐志摩以“爱”、“自由”、“美”为人生必不可少的信仰。

⑥人生“三鼎足”:作家丰子恺打过一个精妙的比喻:圆满人格像一个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个足。缺了一足,鼎就必然立不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2003年高考作文怎样写最好?(教师中心稿)

扬州市甘泉中学邱龙涛

话题作文已连续稳定了四年,受到社会、考生们的普遍好评和欢迎,原因在于它不像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那样限定于由事入理的升华,而是由一到多的发散,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开放性,为考生题材、文体的选择,为展开想象和创造开辟了广阔自由的空间。因此,话题作文的出现,可以说是命题思路的一次大变革,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次大解放。然而,话题作文连续四年政策不变,考生们自主权空前加强,可以“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保证”800字--戏称“三自一保”。人们已经熟悉它的套路和要求。今年增加了一个自由:话题材料用与不用,随考生便,这就形成了“四自一保”。

写历史题材不可取。今年也不能排除考生到古代人物那里去讨救兵。发“思故之幽情”像《刺秦》《赤兔之死》、《朱贵开店》等作文;“借他人之酒杯,浇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聚焦2005年高考作文(教师中心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聚焦2005年高考作文(教师中心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