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这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文章,文中的科学术语也比较多,学生要学起来是有一定难度。在教学本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揭题:
1、出示课题《宇宙生命之谜》,“谜”用红色,大字写出来,并加上“?”,并问学生:到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2、学生讨论,发表意见。(其中29位学生说有,13位说没有)
3、当学生发生争论时,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答案。
二、设疑: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到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的依据。
2、学生交流生命存在的条件:(1)、适合的温度,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2)、必要的水分。(3)适当成分的大气。(4)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2、师按离太阳的远近画出围绕太阳运动的九大行星的示意图: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3、让学生再读课文,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说说在围绕太阳运动的九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4、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交流: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那么,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师问:那么,火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呢?
三、探索:
1、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为什么,找出科学依据。
2、学生交流。
3、引导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弄清科学家对火星探索的历程,然后再理解科学家经过观测分析得出的结论:“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在飞船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四、辩论:
1、抛出问题:地球之外的太空中到底有没有生命的存在?
2、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小组后,个人充分自读课文,积极为辩论准备材料。
3、在组内充分交流。
4、学生分两组展开辩论。
五、拓展:
让学生课后阅读《少儿科普百科》、《宇宙的奥秘》来知道:宇宙是怎样产生的?有外星人存在吗?太阳什么时候会燃烧尽?人类能迁居到别的星球上吗?„„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第2篇:宇宙生命之谜 教案教学设计
一、动画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特意选了一段,让同学们欣赏。边看边回忆,这段动画片叫什么名字?看完后告诉大家。(放媒体:孙悟空大闹天宫)
2、学生观看并回答。
3、是呀,动画片上讲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破坏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老师想问问大家,天上真的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吗?月亮上是不是也真的有漂亮的嫦娥姐姐?我们看到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平时听到的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等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但是地球之外的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宇宙生命之谜》。
二、自学第2~5自然段。
1、们说说地球之外的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呢?学生发表意见。
对呀,从理论上来说,宇宙是无限的。我们地球上存在生命,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星球系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因此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2、自学第3~5自然段。
(过渡:为了探索地球之外的天体中是否有生命存在,我们人类可作出了艰辛的努力!)
<1>自由读课文第3~5自然段,思考:(媒体出示思考)
(1)天体上存在生命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2>学生自学后汇报。
(1)学生汇报后出示结论,这四个条件是人们在了解了生命起源过程之后总结出来的,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的天体上才有可能存在生命。
(2)学生汇报时出示太阳系九大行星图,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图上指出相应的行星并说明是否存在生命的原因。最后出示表格,让学生一目了然。
三、合作探究学习。
过渡:九大行星中,除地球以外,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就只有火星了。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呢?
1、小组合作学习第6~8自然段,讨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为什么?并找出科学理由。如果自己收集了有关火星方面的资料的同学可以把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向全班交流,并展示资料。
3、教师展示收集的资料。
4、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目前来说科学家们在火星表面没有发现,但是生命是否存在着天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可得我们人类进一步进行研究。
四、总结
至今,人们尚未能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是科学家们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近年来通过对落到地球上的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太空有有机分子存在。1976年我国吉林省下了一场陨石雨,其中最大的陨石块中也找到了有机分子。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科学家们今天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希望你们长大后能亲自去揭开这个谜,给我们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五、拓展。
课后,同学们收集有关宇宙里的知识,开展一次“学科学爱科学”的主题班队活动。同学们可以从《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科普百科》、《宇宙的奥秘》……书籍中查找,也可以从网络上去了解。资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图文并茂。
第3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互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3、学生回答2——9自然段。
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
第4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
教学目标 :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前段时间,对天文爱好者来说发生了一件喜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对,“火星大冲”现象,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人们为什么对火星如此关注呢?
2.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随着航天
第5篇: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4、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以及珍惜爱护地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掌握关于宇宙生命的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件展示:星空。)仰望这美丽的星空,闪烁的群星,深邃的天空,多么让人神往。地球之外的广袤空间又是如此的神秘,吸引人们去探索、去发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宇宙生命这个谜。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汇报预习收获,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课前预习书读熟了吧?多响亮的回答,充满信心。好,老师把检查预习的权利给你们。同桌两个伙伴对读一人读一段,互相检查,有错要及时纠正。
2、读的时候伙伴没给你提意见的有哪些请举手?书读得不错。
3、书读熟了,接下来你们想干什么?
4、既然大多数同学觉得应该
第6篇: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不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3,学
第7篇:《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不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
第8篇:宇宙生命之谜(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宇宙生命之谜
课型 阅读课
教法 启发与合作探究
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识“酶、碳、析、揭、磁、陨”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1、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突破措施
提供文字、课件直观释疑解难
教学准备 多媒体大屏展示台
教学互动
一、 激趣导入
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 (展示一)
二、揭示课题 宇宙生命之谜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