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国人的争随笔800字
中国人的争随笔800字
中国人的好玩处,在于喜欢争。
土地要争,利益要争,脸面要争。该争的争,不该争的也争。是自己的要争,不是自己的'更要争。争到了,心情舒畅,天空晴朗,吃啥都香;争不到,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心里堵着石头。
几千年历史长河,日新月异,斗转星移,沧海化作桑田,而中国人的争却成了永恒。几千年的迂回与含蓄,是我们韬养太久,城府太深,阴谋太厚,曲折太多。争的事物不断增多,争的规模不断扩大,争的方法不断升级。
当第一只猿猴开始直立行走时,争就开始了。争一块肉,争几颗果子争几根树枝,争的是资源,争的是生存下去的资格,生存是最大的目标,人们只争可以保证自己生存的东西。后来,人变多了,强壮的开始奴役弱小的,财富多的控制财富少的,人多的占领人少的,差异就这么显现出来,可争的东西也就多了,争权力,争地位,争财富,争奴隶,争一切可争之物。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侯之间争领土,争天子之位,争天下统一。战火延绵,狼烟熏天。秦并六国,万里江山都是秦始皇的,然而他还是要争,争一个领土无疆,争一个长生不老,争一个秦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百万铁骑横扫四方,战火延绵数百里,数千里乃至数万里;又命徐福带着十万童男童女前往蓬莱仙岛求长生不老药。最后,秦朝只到二世就覆灭了,万里江山没了,秦始王被所谓的长生药给毒死了,有些讽刺,即便如此,往后几千年,争领土地成了主流,战火不停,涉及的范围又何止数万里?
自从佛教传入中土,佛道之争就没有停过,刚开始大家还能和睦相处,只是高僧与真人之间的辨难,佛说佛宗之谕,道说道教真义,将自己的有点全部展现出来。到后来辩难成了吵架,争论成了骂街,佛说道空泛,道说佛伪善,花尽心思揭对方的短儿。再后来双方发现动口没用,不如动手来得直接,今天我砸你的道观,明天你拆我的寺庙的事时有发生,元朝时代尤为繁荣。再再后来,又开始写书了,《封神榜》奉道讽佛,《西游记》扬佛抑道,相信许多人都读过,我就不多说了。
资源之争,争了个妻离子散,争了个文明起源。诸侯之争,争了个国破家亡,争了个天下统一,佛道之争,争了个两败俱伤,争了个文化昌盛。
中国人的争,太苍凉,太重要了。
第2篇:中国人的一生随笔
中国人的一生随笔
感受篇
我们总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总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放到最后,直到最后时刻真的到来。
我们活在过去,在一轮轮怀旧情绪中,完成了青春的祭奠仪式,我们还没年轻就老了。
我们寄希望于未来,自己还没活明白,就肩负起孩子未来设计师的'重任,可孩子不是我们生命的延续。
我们的一生都在没有安全感中度过,在自我安慰中度过,在含泪的笑中度过,在养老送终中度过,送完别人送自己。
我们穷其一生都在寻找自我的存在感,在小说中,在音乐中,在影视剧中,在别人眼中,而非自己心中。
我们的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为生活而生活,就像披着自我外衣的提线木偶,在看似华丽的中国宫,上演着一出出实则凄凉的独角戏。
事实篇
小时候,父母每天都会给我一块蛋糕吃,蛋糕很好吃,我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拥有吃不完的蛋糕。
长大后,每天都会有人从我身边抢蛋糕吃,我拼命地护着手中的蛋糕,可蛋糕的数量一直在减少。
直到有一天,我摸遍全身,好不容易从怀里掏出一块带着体温的蛋糕,我的眼眶湿润了。
当我用颤抖的双手,把这块饱含着爱与泪的蛋糕递到孩子手中时,我蓦然想起父母曾给我讲过的“一块蛋糕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盼着长大,以为长大了就可以拥有吃不完的蛋糕。
长大后,我们盼着退休,以为退休后我们就可以留住手中那块唯一的蛋糕。
退休后,我们盼着终老,以为老了我们就算彻底完成了传递蛋糕的伟大使命。
于是,我们像盼望出生一样盼望死亡,在命题作文中度过一生。
反思篇
有些人的一生不过是有些人的一天。
第3篇:争志之气随笔
争志之气随笔
“一个人不能被打败,只能被消灭。”一辈子与命运和困难斗争的硬汉圣地亚哥在和鲨鱼战斗失败后如是说。争,早已成为某些人的信念和宿命。
且看每年招聘季的应聘大学生如过江之鲫挤挤攮攮、每日饭点时候的学生们如百米冲刺,甚至于菜场市井里各色人等的各种嘈杂……哪一桩哪一件哪一处无时无刻不在诠释和渲染着一个“争”字。
争,夹杂在黑暗与光明之间。那道朦胧的光线,使人辨不清其本质,是正义,亦或是不义;是文明,亦或是野蛮;是精华,亦或是糟粕。
总统候选人为了实施自己的治国理念,建久安之势,成长定之业。争,成了正义的代名词。于总统大选之中,千方百计,绊倒敌人,诡谲之计,无所不用其极,焉正义否?五千年来,华夏九州,政权交替,风云变幻,争夺之战不休,争夺之计不止,正义执言,影影绰绰,让人捉摸不透。
争,在任何时期都有
第4篇:中国人不该轻言谢谢(教师随笔)
中国人不该轻言“谢谢”?!中国是礼仪之邦啊,小的居然感冒天下之不韪??当然不敢。我们只是说“不该轻言”而已,没有一棍子打死。我们仅仅是觉得,我们的汉语言在目前的英语强势影响下,处境不太妙,有必要明确一下。
外国佬在得到别人表扬、称赞或夸奖时,总是“谢谢”一句脱口而出。我们中国人往往要与国际接轨,跟老外一样,也喜欢说一声“谢谢!”。其实,这是不太妥当的。我们觉得,传统说的“哪里,哪里?”、“没有啦”等更符合我们中国人谦虚礼让的美德。我们都知道,一种语言永远是跟当地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我们的汉语言,比较讲含蓄,言外之意非常多。当别人夸你好的时候,你马上来一句“谢谢”,这就明显表示你自己也在肯定自己,更甚至是自己也一样在炫耀自己。第三人听到了也很容易误会你,心里面难免会想:“人家不过是客套一
第5篇:中国人失掉互信力了吗 教师随笔
沙市一中邓金平
大约百年前的鲁迅先生写了一篇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而如今,又有许多的人在慨叹说“中国失掉互信力了”。
从众多的报道也证实,现在人民不相信政府,政府也抱着“反正我是信了”的无所谓对人民耍赖甚至打压防范;消费者不相信“中国制造”,而中国的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的企业提供给消费者也常常是三聚氰胺、地沟油和瘦肉精;学生并不相信学校还是一个纯洁的传道之所只要发给自己给文凭就行,而学校也乐得学生大把交钱不出乱子相安无事就好;以前是我助人人人人助我,而如今则是谁敢帮助我我就赖住谁……面对这些现象,我们看来真是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失掉互信力了。
于是有人为“肉食者”担忧起来,哲学家史里斯博克说:“信
第6篇:争什么,时间会证明一切随笔
争什么,时间会证明一切随笔
引导语 :当我们遭到误解的时候,我们总是急于的洗刷自己的清白,争的面红耳赤,弄的大家都不愉快。
我们总是试图证明自己对的,所以争论总会发生,矛盾总会出现。这都是正常的,谁不希望自己是对的呢?可是,有时候,努力证明自己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好处,甚至还会带来损失。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看,总是力争自己的观点的人必定不受欢迎:喜欢和妻子争论的男人往往活得很累,喜欢和上司争论的员工往往不被重用,喜欢和同事争论的人往往不懂协作,喜欢和朋友争论的人往往容易得罪朋友。从成长的角度看,力图证明自己是对的,就无法发现自己真正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阻碍我们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失败者和成功者的区别往往就在于:是否懂得证明自己是错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也
第7篇:中国人
关于报送材料说明
上一次签合同签至退休的这次不用再续签了。
一、须提供的材料:
1.事业单位与聘用人员签订的上一轮聘用合同书。(2007年以来调入的要将在原单位签订的合同书一并上交)。
2.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续签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续聘登记表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续聘备案花名册。
3.聘用合同续签书一式三份,分开排序;上一轮聘用合同书、聘用合同续签书、续聘登记表顺序必须与续聘备案花名册一致。
4、续聘登记表贴一寸近期彩照。
二、关于符合签订聘用合同至退休的人员的条件(即长期合同):
1.工作已满25年的;
2.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10年且年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已不足10年的。不满足以上任一项的签订短期合同,即签订的合同聘期为三年。
三、续签书、续聘登记表和备案花名册(自己打印)根据样表填写。(续签书一式三份,续聘登记
第8篇:中国人
《中国人》暨《RECCHN 》:以传播中国和中国人的文明进程为己任的综合性出版物暨网站,是中国和中国人的忠实镜像,是世界认识及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全景视窗。
《中国人》暨《RECCHN 》:秉持着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人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思想和思想体系的完整基因及深度内涵。她严谨而又不失于清新,传统而又彰显着着进步,她力求客观而又公正地叙述中国和中国人成长及发展的历程。她同样期望中国文化暨文明和谐的融入世界,全球文化的多元化更加的丰富及多彩,人类文明的进程更加的富有生命及活力。
《中国人》暨《RECCHN 》:促进全中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的团结、和平与进步,富有智慧和生命力的传播暨交流平台。
《中国人》暨《RECCHN 》的忠实恪守:纪录中国,纪录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