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养蝌蚪幼儿园教学教案
养蝌蚪幼儿园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小蝌蚪的特征。
2.乐意和教师一起表演,感知体验自由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准备
课件:趣味练习--养蝌蚪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1.出示趣味练习卡,幼儿观察小蝌蚪。
教师:画面上有什么?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2.认识小蝌蚪的特征
小蝌蚪的头长得什么样?
有几个黑油油的'眼睛?
小蝌蚪的后面有几条尾巴?
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游的?
3.请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动作。
4.教师:我们看看小蝌蚪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观察图片
了解小蝌蚪长大后变成青蛙。
5.教师: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们来画很多的小蝌蚪,把它们放在池塘里好吗?
6.幼儿画蝌蚪,用线条画出大大的脑袋,小小的尾巴。
7.养蝌蚪,把幼儿的作品放在展板上(池塘)。
第2篇:中班科学《蝌蚪变青蛙》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蝌蚪变青蛙》
阳曲县机关幼儿园
闫靓
活动名称:蝌蚪变青蛙活动目标:1.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活动准备:图片 录音 课件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二、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3、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三、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1、师:真奇怪,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那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变青蛙》。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它从泥洞里慢慢的爬出来,伸了伸腿,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产下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产下的卵,慢慢的活动起来,变成了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过了几天,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慢慢变短了,不见了,小蝌蚪变成了一只只非常可爱的小青蛙了。
3、教师边讲故事边播放课件。
4、提问: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了什么?
卵慢慢变成了什么?
小蝌蚪先长出什么,又长出什么,什么不见了,最后变成了什么?
5、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6、幼儿为蝌蚪成长卡排队,教师巡回指导。
7、教师和幼儿共同摆放蝌蚪成长卡,巩固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8、游戏:蝌蚪变青蛙。
四、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1、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两栖动物。)2.青蛙吃什么?(蚊子、苍蝇和田野里的许多害虫)
五、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
(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青蛙是怎样捉害虫的?
(青蛙的嘴巴里会分泌一种黏液,当看到有害虫时,它就会伸长舌头将害虫粘住吃掉,如果离它远的话,它就会轻轻的跳过去伸长舌头将害虫粘住吃掉。)
3、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4、师: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不要做伤害青蛙的行为。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保护它。
第3篇:丰子恺《蝌蚪》教案
《蝌蚪》教案
教学对象:高二上册学生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2、能通过重点词句的解读,探索其深层内涵;
3、通过本文的学习,巩固抒情散文的写法;
4、学生能培养“换位思考”的思想。
教学重点:对于作者情感变化和“苦闷”意义的分析 教学难点:对“苦闷”一词含义的重点分析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探求内蕴法、点面教学法、讨论法、示范法
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小时候,我们抓小鸟、掏鸟蛋、捉蚂蚁„„从大自然找到了很多很多的乐趣。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这些童趣,是不是伤害到了别人的快乐?今天,我们就进入丰子恺先生
第4篇:《蝌蚪变青蛙》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制作好的青蛙成长过程卡片、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听,谁来了?
(二)、经验再现:
1、哎,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
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三)、欣赏故事:
1、真奇怪,小蝌蚪和小青蛙长的一点都不像,那小蝌蚪是怎么样变成青蛙的呢?
2、幼自由交流
3、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
4、讨论交流:
5、幼为蝌蚪成长卡排队,师巡回指导(着重指导一组)
(四)、游戏巩固: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就叫“蝌蚪变青
第5篇:《蝌蚪变青蛙》教案
《蝌蚪变青蛙》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制作好的青蛙成长过程卡片、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听,谁来了?
(二)、经验再现:
1、哎,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
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三)、欣赏故事:
1、真奇怪,小蝌蚪和小青蛙长的一点都不像,那小蝌蚪是怎么样变成青蛙的呢?
2、幼自由交流
3、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
4、讨论交流:
5、幼为蝌蚪成长卡排队,师巡回指导(着重指导一组)
(四)、游戏巩固: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游
第6篇:《蝌蚪宝宝》中班教案
《蝌蚪宝宝》中班教案((通用13篇))由网友 “颠鸾倒凤赤肚兜”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蝌蚪宝宝》中班教案,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蝌蚪宝宝》中班教案
《蝌蚪宝宝》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养成观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习惯,能把自己对小蝌蚪变青蛙过程的猜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3、喜爱青蛙,初步具有保护青蛙的意识。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知道青蛙的外形特征,了解它是人类的朋友。
2、小蝌蚪变青蛙的VCD一张,《小鱼与水草》录音带一盒。
3、记录卡片每人一张,彩色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介绍记录卡片
第7篇:幼儿园大班《蝌蚪》教案
幼儿园大班《蝌蚪》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手指点画的方法。
难点:有创意的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1、一盆小蝌蚪、示范画。
2、各种颜色的颜料、盘子、白纸。
活动过程:
1、认识小蝌蚪:出示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说一说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游戏:组织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3、手指点画小蝌蚪:
(1)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老师示范点画方法:先用手指蘸一些黑色颜料,在白纸上点一个圆就是小蝌蚪的`身体,再蘸一些黑色颜料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示范添画各种不同形态
第8篇:养蝌蚪的教案
养蝌蚪的教案
养蝌蚪的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小蝌蚪的特征。
2、乐意和教师一起表演,感知体验自由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准备】课件:趣味练习--养蝌蚪
【活动过程】
1、出示趣味练习卡,幼儿观察小蝌蚪。
师:画面上有什么?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2、认识小蝌蚪的特征
小蝌蚪的头长得什么样?
有几个黑油油的眼睛?
小蝌蚪的后面有几条尾巴?
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游的?
3、请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动作。
4、师:我们看看小蝌蚪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观察图片
了解小蝌蚪长大后变成青蛙。
5、师: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们来画很多的小蝌蚪,把它们放在池塘里好吗?
6、幼儿画蝌蚪,用线条画出大大的脑袋,小小的尾巴。
7、养蝌蚪,把幼儿的作品放在展板上(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