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荷花诗句
1、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2、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4、金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杯。文同《莲花》
5、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温庭筠《莲花》房地产广告语
6、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卢照邻《曲池荷》
7、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8、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殷英童《采莲曲》矫情
9、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李白《古风(其二十六)》
10、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李康成《采莲曲》
11、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李群玉《新荷》
12、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李商隐《荷花》
13、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乐府《青阳渡》
14、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刘孝威《采莲曲》
15、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欧阳修《莲叶》
16、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张元干《浣溪沙》
17、朱槛月明中,清香为谁发。苏辙《菌萏轩》
18、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李群玉《新荷》
19、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李白《古风(其二十六)》
20、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李群玉《新荷》
21、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22、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黄琼《莲塘》
23、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苏辙《菌萏轩》
24、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李亚如《采莲曲》
25、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灈茎。曹植《芙蓉赋》
26、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吴均《采莲》
27、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28、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薛昭蕴《浣溪沙》
29、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暇文《藕乡随思》
30、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李璟《浣溪沙》
31、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沈约《咏芙蓉》
32、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李群玉《新荷》
33、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石涛《荷花》
34、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
35、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36、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李白《古风(其二十六)》
37、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38、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张籍《乌栖曲》
39、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李群玉《新荷》
4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41、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石涛《荷花》
42、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曹植《芙蓉赋》
43、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李商隐《赠荷花》
44、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郑板桥《芙蓉》
4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46、步有凌波袜,掌为承露盘。洪适《千叶红莲》
47、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刘商《咏双开莲花》
4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9、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50、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文征明《钱氏池上芙蓉》
51、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乐府《青阳渡》
52、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韦应物《咏露珠》
53、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苏轼《莲花》
5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55、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56、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李绅《重台莲》
57、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江洪《咏荷诗》
5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59、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郑谷《莲叶》
60、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李群玉《新荷》
更多:
1、《荷花》
宋;白玉蟾
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
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
2、《四望亭观荷花》
宋;姚勉
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
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
3、《月下看白莲》
宋;杨公远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4、《西湖夏景》
宋;程安仁
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5、《湖边》
宋;崔复初
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
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
6、《新荷》
宋;朱淑真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7、《荷花》
宋;宋伯仁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8、《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宋;宋自逊
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9、《荷花》
宋;苏泂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10、《荷花》
宋;王月浦
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
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
11、《莲》
唐;温庭筠
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12、《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13、《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4、《荷叶》
宋;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2篇:荷花诗句
1.小池 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赏析】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杨万里主张师法自然,他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2.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赏析】《子夜歌》系六朝乐府中的吴声歌曲。相传是晋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创制,多写哀怨眷恋之情,分春、夏、秋、冬四季。李白依格了四首,此首属秋歌。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4.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唐〃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赏析】“钱七兄曹长”指钱徽。通篇诗采用的是托物喻人的手法。通过“江浦荷”的不堪命运来比喻自己与友人的坎坷人生。据专家考证,此诗约写于元和八年到九年之前,当时作者与“钱七兄曹长”即钱徽一同被贬。偶遇盆池所植荷花,感慨其漂零的人生,顿生同病相怜之意。
5.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漫游会稽一带所作。诗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吴越采莲女的形象。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来烘托渲染,又用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反衬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陌上桑》写罗敷的手法而更加委婉传神。采用民歌体裁,却不简单模仿,有青出于蓝的艺术魅力。
6.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赏析】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他生存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之中,没有信任,没有依托,饱受奚落和排挤。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达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的含蓄委婉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7.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这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格调清新健康。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显示出勃勃生气。
8.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这首诗旨在写美丽娇艳动人的采莲女,可是却终究不见采莲女出场,而是让读者从田田的荷叶之中去体会姑娘们服饰的鲜亮、曼妙与灵动,从荷花中感受姑娘们的娇艳、靓丽与活泼动人,从歌声里感受姑娘们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的美与大自然的美浑然一体,令人心驰神往,易发难收。这就是这首诗的独到所在。
9.一剪梅 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这是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的实物。作者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10.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赏析】石涛(1642—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明靖江王后裔,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由于自身身世和幼时的悲惨遭遇,石涛一生矛盾而痛苦。他有许多荷花画作,也同样留有许多荷花题诗,在悲苦之中,荷花成了石涛心中的最后一道风景,是其高洁志趣的寄托。
11.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赏析】《涉江采芙蓉》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同时,江南民歌常用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是女子思夫口吻,也可以理解为女子思念远游的丈夫,借诗抒情。
12.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赏析】南北朝沈约这首咏荷诗是相当有名的,作者从颜色上作文章,并且给花拟人化,让诗很生动很有味。在微风下,荷花紫色的叶子,和朱房(红色未放的花蕾)摇曳多姿,诗人就让静静的画面生动起来,而下两句,作者拟人化的让池中的花苞开口说话,池中的绿水正在等待着我(荷花)大放异彩。
13.采莲曲
南朝〃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赏析】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风起”二句转入采莲的描写,从“难渡”中透露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棹动”二句描绘的采莲场面只有两笔写实的白描。末二句借物写情,别有一种趣味,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
14.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赏析】《爱莲说》为宋代散文中的上乘之作。不仅思想深刻,情趣健康,其艺术手法亦别具特色。全文仅一百十九字,内蕴却无比丰富。其中有对芸芸众花的叙述,有对莲花君子形象的描写铺陈,有对爱花态度的议论,有对内心感慨的抒情,而这一切又都为“爱莲”的主旨服务,主题思想十分鲜明。
15.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赏析】“浮香绕曲岸”,未见其形,先闻其香。曲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圆影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但又有所变化,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
16.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赏析】这是一首言志诗,表面上看是作者对一位佳人表达爱慕之情,但从作者的境遇就可知,这里用的手法与屈原将君王比作香草,美人的手法是相同的,这里作者也将自己的君王,或者说是自己的理想比作美人,自己不断追求,但却追求不到,想用莲(谐音怜、恋)来表达自己的爱意,但却终未能实现。
第3篇:荷花诗句
荷花诗句
1)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刘攽《雨后池上》
2) 一年滴尽莲花漏。 :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3)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王维《山居即事》
4)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 王维《渭川田家》
5)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 苏轼《江神子•江景》
6)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7)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 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8)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 李白《渌水曲》
9) 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10) 手捻香笺忆小莲。 : 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11)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