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七》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5 08:10: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练习七》教案

《练习七》教案

《练习七》教案

教学要求:

1、会背《朝代歌》,并了解历朝历代的一些名人。

2、写好钢笔字。

3、熟记十二条成语或四字词语。

4、练习口语交际,讲述《水浒传》故事。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导入谈话:任何国家的历史对那个国家的人民都是极为重要的。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学们从小就要了解历史。今天,我们来学背《朝代歌》。

(2)学生试读《朝代歌》。(不会读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3)教师示范读。

(4)教师将《朝代歌》中的各个朝代分解出来,并作简短介绍,特别要学生注意朝代的顺序。

(5)学生自读、互相读、分组读。

(6)学生说说了解哪些朝代以及朝代的名人。

(7)学生熟读并背诵。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说出从课本和课外读物里认识的古代名人。(看谁说得多)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把古代名人和朝代一一对应。

(3)学生试着填写表格。(看谁填写得多,填写得对)

(4)师生共同评议。(对填的特别多、特别好的,加以表扬)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根据题目,明确要求。

(2)指明本次写的内容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引导学生观察古诗的书写格式,注意字与字、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情况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注意行款布局,一起呵成。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重点是行款格式)

(2)相互交流,对自己认为写得不好的.予以纠正、重写。

三、教学第三题(诵读与积累)

1、指导。

(1)指名读题,弄清学习要求。

(2)学生自读十二条成语或四字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词典或问老师。

(3)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读。

(4)大体了解十二条成语或四字词语的意思。

哀鸿遍野:语出《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左传、文公、十七年》中有:“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分页标题#e#

替天行道:借指代型人民群众的意愿。

2、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3、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课前准备。

(1)提前一个月安排学生阅读《水浒传》。

(2)布置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的或使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作为重点阅读,并自己有表情地练说故事。

2、审题。

(1)复习《林冲棒打洪教头》。

(2)教师简介《水浒传》,引出“水浒”故事。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步骤:先分组讲故事,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其余学生评议。

3、练习。

(1)学生分组,在小组里讲“水浒”故事。

(2)每组派代表上台讲故事。注意:声音要洪亮,举止要大方,感情要丰富,要学着去表演。

(3)全班同学评议:故事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好?有没有讲错的地方?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讲的故事进行评议。

(2)鼓励学生课后给同学、朋友、家人讲“水浒”的故事。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匕字旁、戈字旁。例字:北、戏。

2、指导。

(1)学生读帖,小结写好“匕字旁、戈字旁”的要点。

(2)教师反写,讲解“北、戏”大案结构特点和写法。

3、练习。

(1)学生仿照课本来写,教师指导。

(2)学生再次练习,注意基本笔画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2篇:一年级《单元练习七》教案

一年级《单元练习七》教案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

竖式计算往往比较枯燥,而且学生易出错,教师的要求要适当,而且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找出原因,并改正。

三、第3独立完成。

四、第4题。]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情境,并尝试解答问题。

先让学生独立试做,然后进行交流,学生只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五、第5题。

让学生独立试做,集体订正。

六、第6题。

只要学生能够列出算式,说明自己的想法即可。

七、第7题。

让学生观察图,理解题意,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的含义,然后估计小黄可能有多高。在此基础上,师引导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如:小花比小英高多少?

八、第8让学生看懂图意再做题。

老师鼓励学生尝试寻找两组算式之间的关系。

九、第9题。

这是一道貌岸然开放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买法。但总价不能超过20无。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十、第10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学生可有不同的方法。

十一、第11题。

学生可以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也可以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比较。

十二、火星探险。

先对学生讲清,游戏的规则,帮助扫除语言的障碍。可以组织小组活动,开展这一游戏。

第3篇:练习七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口语交际训练,训练学生学会做客,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重、难点

1、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字词句,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感受字义

组合与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最后在现实交际中完成连字成同、连

词成句的训练。

2、熟记成语,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文字画。问:这上面画的是什么?

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点?

3、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

4、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古诗练习七

古诗练习七

一、按要求默写

1、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句:

2、王昌龄《出塞》诗中,盼望良将保边卫国的诗句是:

3、你喜欢的读书格言是::

4、你喜欢的春联(读书对联)是::

5、《墨梅》《竹石》《石灰吟》,咏物言志的诗句分别是:

(1):

(2):

(3):

6、劝人节俭的名言警句::

7、表现友情的古诗句::

二、迁移性默写或在语境中运用。

1、诗中月是非常美好的,李白“床前明月光”的回引起多少人的遐想,请写出两句含有月的诗句。

(1):

(2):

3、每读朱自清的《匆匆》,就不由得想起《长歌行》中诗句“:”

4、人们常引用荀子的话“”,说明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5、一说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小惠就说“”(引用《游子吟》诗句)

6、王老师指导同学修改作文,经常引用《泊船瓜洲》中的“”来说明文章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7、一提起这几年的生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政治练习七

政治练习七

12.非农就业人数,是美国劳工部公布的一种就业数据,该数据能反映出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由于美元是国际黄金市场上的标价货币,从黄金走势的历史数据统计来看,美元与黄金保持负相关关系。不考虑黄金本身的价值等因素,下列描述符合图中2015年底美国非农就业状况对黄金价格变动的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①美国国内消费大幅增加,经济向好

②企业扩大生产,经济上行

③提高利率抑制通胀压力 ④降低利率抑制通货紧缩

⑤美元升值预期增加

⑥美元贬值预期增加

A.非农就业率大幅增加→①→③→⑥→用美元表示的黄金价格走低 B.非农就业率大幅增加→②→④→⑤→用美元表示的黄金价格走低 C.非农就业人数大幅增加→①→③→⑤→用美元表示的黄金价格走低 D.非农就业人数大幅增加→②→④→⑥→用美元表示的黄金价格走低

13.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公务员练习七

行测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在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影响较小的一组商品是()。

A.电视机、食用油、禽蛋

B.蔬菜、米面、日用调味品

C.金银首饰、液化气、家用摄像机

D.海鲜产品、电脑、轿车

【答案】B。解析:日用消费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所以价格变动对它们的需求量影响较小。

申论:“禁止违法强拆”是执政高压线

在拆迁这一“除旧布新”的过程中,我们理解地方治理者的不易与艰难,但更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为了谁而发展。

“把违法违规强制拆迁作为一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触碰的红线,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近日,中办国办以转发文件的方式,再次重申了中央的立场。

一段时期以来,从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规,到下发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再到部署对违法征地拆迁案件的督查工作,党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七单元练习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

一、根据拼音提示写词语。

(1)报纸中有huí cháng dàng qì()故事和jīng tīan dòng dì()的新闻。

(2)砧状云是雷雨的yù zhào()。(3)小鸟在天空中自由áo xiáng()。

(4)学与问是xiāng fǔ xiāng chéng()的。(5)姥姥正在hāo cǎo()呢!

(6)我们面对的世界是wǔ cǎi bīn fēn()的。(7)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叫shěn kuò()。

(8)他还在pái huái()。(9)半亩方塘yí jiàn()开。(10)jiǔ xiāo yún wài()。

二、火眼金睛。(下面成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它改正在括号里)

默默无蚊()千资百态()通宵达蛋()虚无瞟缈()救火扬废()斧底抽薪()

三、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六年级语文上册22练习七教案

课题:22.古诗两首(第 94-96 课时)主备人:赵翠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练习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练习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