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试题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4 08:24: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写在方格内。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莎士比亚

2.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俯瞰kàn 萧瑟sè 无稽jī 横亘gèn

B、弥漫mí 晨曦xī 炽热zhì 雀屏píng

C、饱饫yù 消翳yì 醒豁huò 四隅yú

D、无餍yàn 溟濛míng 天穹qióng 魅力mèi

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

冬意朦胧 莽莽苍苍 历历可数 无与论比

晃然大悟 洪水泛滥 全神惯注 适逢其时

一平如抹 婆娑变化 潜心入腑 喷薄而出

焦燥不安 回光返照 令人窒息 四方八隅

4.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俯瞰:从高处往下看,俯视。

B、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饱饫:饱食,这里指充分地体味。

C、人人相像自己是霓赏羽衣的纤纤美女。纤纤:微小,渺小。

D、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5.对本单元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日出》作者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国外出访归来,在海中轮船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B、《泰山日出》是用诗化的语言写成的,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C、《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一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D、《天上的街市》一诗运用联想和想像手法,用优美而亲切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课内语段,回答7--9题。(12分)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

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

一次是在印度。我们从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象在为我们惋惜。

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泉水,怎样象一条无羁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入海,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深雾弥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场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有看成。

7.概括语段主要内容。(4分)

8.作者特意到什么地方去看日出?为什么没有看到?(4分)

9.语段内容对后面写日出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第2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同步测试

第四单元同步测试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一)根据提示默写。(每一横线1分,共10分)

1.书山有路勤为径。

2.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表现了他们高洁的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3.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

4.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三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① ② ③

5.业精于勤,;行成于思。6.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语文学科与历史的渗透 探究运用(4分)

最近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电视剧《成吉思汗》,对历史上的成吉思汗,有很多评价,阅读下面摘选的几则材料,结合毛泽东《沁园春·雪》,说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1)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男)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女)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女)谈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

(2)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评价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他们,出现于文明化了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一堆废墟。”

(3)普希金描述成吉思汗入侵时说:“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既没有给予我们代数,也没有给予我们亚里斯多德。”

3.按括号中的表意要求,将“国、吃、在、中”四个字各组成一句话。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颂扬中国有悠久的美食文化)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讽刺当今社会用公款大吃大喝,给中国带来极大的危害。)

4.创造性思维训练 2分

为庆祝中国足球队进入了2002年的世界杯,球迷们都举杯欢庆,每个球迷都和其他球

迷碰一次杯,总共听到4005次碰杯声。请你算一下,有多少球迷参加了欢庆会。

答案: 5.诗歌赏析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2分

(2)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时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这一评价。请你找出来,并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2分

6.根据提供的情境,按要求答题。2分

初三某班同学就“开卷是否有益”进行着热烈的辩论。正方主辩围绕“开卷有益”的观点进行了论辩。假若你是反方主辩,那么,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 ”,请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

古文阅读题,回答后面问题。1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威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解释下列句子中横线的词语。(3分)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在横线上写出文章中空缺的语句。(2分)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7.文章为了证明“天时不如地利”使用了哪个例子?为了证明“地利不如人和”又

使用了哪个例子?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每项概括不得超过15个字)(2分)

答:①天时不如地利:

②地利不如人和:

。8.文章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为了证明一个怎样的结论?(3分)答:

现代文阅读题(24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16题。(11分)语文诗话

1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认为语文的实质是工具性。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忽视了语文功能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很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甚至有明显语法错误的表达也不影响双方的交流。我认为,语文的产生、发展决定了语文的浅层次表达是生活实践,具有工具性;高层次表达则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

2我想,语文应该是热爱。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

3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更应该热爱我们人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便会有语文。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情因友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

5语文不仅表达着热爱,悠悠千古,浩瀚的文学海洋,更浮涌着多少忧愁、郁闷甚至或是猛呼抗争。

6屈原忧愁悲思而抒《离骚》,愤懑情极乃发《天问》;东坡遭贬、壮志未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陈涉苦难深重怒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都缀满一个个“情”字,但也不乏冷静理性。

8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9“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正如山以瀑布/正如山以瀑布/感动遥远的大海”。泰戈尔沉沉的喉音唱出的诗,感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语文抒写你的心灵,便是你自己的呢喃情话,同时也感动了——你、我、他。

13.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2段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第8段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均出自陶渊明的《饮酒》诗。从全文看,作者引用这两句诗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5段是个过渡段。从内容上看,它在上文第____________段和下文的第___________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分)

16.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从第4.6.8段中任选一段加以分析。(4分)你想一鸣惊人吗?13分 ①说个有意思的故事给你听。

②有位非常走运,又非常不走运的警官。非常走运的是他做了几十年的警务工作,由小警员升到警官,一直到将近退休,居然没有遇到过一次盗匪,没有开过一枪。他非常不走运的是,就在他退休的前一天,经过一家银行,正看见有人抢劫,于是掏枪吓阻,不幸对方也有枪,而且比他先发射。他死在最后一天的任上,手中握着一辈子没有真正用过的枪,枪里居然忘了装子弹。你说这警官笨不笨?他难道不知道,作为一个值勤的警官,枪里总要有子 弹,即使一辈子遇不见一次盗匪,他也应该随时清理枪械并到靶场练习,因为“携枪千日,用在一时”,平时总要为战时做准备。

③如果换做你是他,你会不会像他那么笨?你一定不会,对不对?但是让我问你,如果你很喜欢诗词,那么背几首给我听吧!你很爱古文,那么背一篇《岳阳楼记》或《桃花源记》吧!你背得出来吗?我再问你,如果你已经学了好几年钢琴,也自以为弹得不错,有一天家里来了许多朋友,要你表演几首,你是不是能够立刻开一场小型演奏会呢?抑或,你会尴尬地说“对不起,没有准备”。

④说到音乐,你知道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柏恩斯坦是怎么一夕成名的吗?那是1943 年,在他担任乐团副指挥的时候,有一天演出之前,正指挥生病了,临时由他代为上场。2岁的他,一上台就尽情地发挥,整场演奏结束,台下的观众起立、鼓掌、尖叫。柏恩斯坦就这样“一鸣惊人”、“一炮而红”。他用那一个晚上的“机遇”,开创了后面的50年的“柏恩斯坦时代”。当人们羡慕他的“机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怎么临时接到命令,立刻能从容应付,而且表现得无懈可击呢?他怎么对当天演出的曲子那么了解、那么熟练呢?他怎么好像随时准备好,仿佛一个出勤的警员,枪里总装着子弹,随时准备击发呢? ⑤再说一个你最熟知的故事吧!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孔明。孔明如果没有两下子,刘备会请他吗?如果今天换做你,也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平日对天下大事毫不关心、毫不思索,有一天刘备造访,你能提得出那许多“经国之宏论”吗?孔明是不是在隐居的时候,也时时用功、处处用心,所以能一鸣惊人呢? 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一夕成名、一鸣惊人,可是有凡人知道“一鸣惊人”绝不是临时抱佛脚,能“一鸣惊人”的,必定在他“不鸣则已”的时候,不断养精蓄锐;能“动如脱兔”的,必定在他“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能“一夕成名”的,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着千百个夜晚,暗暗地演练。

⑧请问,你有没有随时准备好你自己?抑或你是只有到考试时才努力学习,只有到演奏时才练熟曲子,只有到遇见盗匪才装填子弹。你会不会像那位警官,该开枪的时候开不了枪,第一次应战就死了? 20.阅读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21.本文语言颇有特色,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点。(3分

22.“老警官”“枪里居然忘了装子弹”一句中“居然”用得好,请你说说为什么?(3分)23.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请从作者行文立意或文章内容的角度,提出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并将你的答案告诉大家。(不能重复上面问题,4分)问题:

答案:

四 作文 40分

亲爱的同学,当你还在牙牙学语时,你的小脑瓜里已装满了小问号,它们会一个个冒出来:天为什么这么蓝?草为什么这么绿?冬天里小狗没有衣服会冷吗?„„你也就在这一个个的问号中渐渐地长大。问号里有困惑,也有发现;问号里有泪水,也有笑声。问号把人类从荒蛮带向文明,问号把人类从陆地带向蓝天,带进太空„„

请以“? ”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如“?,我成长的伙伴”、“?,让我有了一个新发现”、“?的启示”等等;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字数不少于500个

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一、(一)默写 1略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任意一句都可,或是其他适合的答案也可)。3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4直挂云帆济沧海 醉里挑灯看剑 将军白发征夫泪 铁马冰河入梦来 老夫聊发少年狂 5省略6省略答案(1)历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蛮、凶残,肆意掠夺,破坏人类文明。(2)电视连续剧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视作“壮士”、英雄。如从其他角度有独特发现,也符合要求。略 4 90 个球迷 假设共有x人参加。由于每人都和所有人碰了一次杯,但没和自己碰杯,所以他碰杯的次数是x-1 次。这个结果对所有人都一样,总共碰杯的次数就是x个x-1 ,即x(x-1)次,考虑到a和b碰杯与b和a碰杯实际上是一回事,所以次数应为x(x-1)÷2次,解方程x(x-1)/2=4005,就可得x=90(人)了。诗歌赏析秋思

(l)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时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这一评价。请你找出来,并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既照应了前面的“意万重”和,又紧承“复恐匆匆说不尽”,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6(只要言之有理即)开卷未必有益(1)社会上各类书刊鱼龙混杂,青少年对好书坏书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2)社会上因读黄色书刊而犯罪的事例也不少。是的,从某种角度上说,你们讲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它的另一面,即消极的一面,我们认为开卷未必有益。

二、古文阅读答案

4.①限制,②巩固,③威慑。5.略。6.①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球形势,比不上作

战中的人心所向。②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7.①从四面包围一座小城却不能得胜。②城池坚固,兵精粮足,却弃城逃跑。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

(一)13.语文的高层次表达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或:语文具有工具性,更具有精神性。或:语文具有情感性和理性。)(从“精神性”角度回答即可给分。2分)

14.(1)论证“语文应该是热爱”。(或:论证“语文是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2)论证语文“也不乏冷静理性”。(1处1分,共2分。只对陶诗加以解释分析不给分。)

15.234 6(第一空必须答全234,否则不给分。1空1分,共2分)

16.略。(从排比句的使用和引用诗文等角度中任选一个加以分析,语句通顺即可。点出排比、引用等,给2分;分析2分。共4分。)

(二)20.3分 示例1:磨刀不误砍柴功,机遇偏爱有准备之人。示例2:不论做什么事,只有事先养精蓄锐,做好充分准备,到时才能一举成功。示例3:平时不准备,临时抱佛脚,机遇到来时可能错失良机。

21.3分 示例:通俗易懂,如拉家常;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启发性强;活泼酣畅,逻辑性强 22. 3分 表明了作者对老警官持批评(否定)态度;(1分)说明老警官平时准备不充分(警惕性差)(2分)23. 4分

示例1:问题:阅读上面文章,你理解作者的用意吗?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2分)答案:作者意在告诫人们,平时要积极准备、充分学习训练,到时才能一举成功,不被“击毙”或淘汰。(2分)示例2:问题:你从文中了解到柏恩斯坦“一鸣惊人”的原因有哪些:请按先主后次的顺序写出来。

答案:首先埋头苦干,不断演练,时刻准备着;其次,把握机遇。

三、作文 略

第3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精选10篇)由网友 “土豆土遁的地瓜”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写在方格内。(4分)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莎士比亚

2.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俯瞰kàn 萧瑟sè 无稽jī 横亘gèn

B、弥漫mí 晨曦xī 炽热zhì 雀屏píng

C、饱饫yù 消翳yì 醒豁hu 四隅yú

D、无餍yàn 溟濛míng 天穹qióng 魅力mèi

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

冬意朦胧 莽莽苍苍 历历可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同步测试试卷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同步测试试卷

一、我会看拼音,写汉字。(10分)

yǐ jīnɡzhī shiyóu qíshān ɡǔshǒu dū

( ) () () () ()

jīnsè bō lànɡchūn huá qiū shíláo dnɡ

() () ()()

二、读一读,连一连。小心!别连错啊!(8分)

膊蒲 染 粱苍 著 啪 盘

púbóliánɡrǎnzhùpáncānɡpā

三、我会把词语填完整。(6分)

()林()染 ()谷()登 秋()()爽

叠翠()() 秋()冬() 四海()()

四、我会选字填空。(5分)

壮 状 风 枫 蜂 峰 龙 笼 做 作

()丽 大() 山() 灯() 工()

形() ()叶 ()蜜 ()舟 ()工

五、比一比,组成词语。(8分)

字() 干()娃() 状()

子() 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同步测试试卷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同步测试试卷(精选9篇)由网友 “夜探青楼”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同步测试试卷,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同步测试试卷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同步测试试卷

一、我会看拼音,写汉字。(10分)

yǐ jīnɡzhī shiyóu qíshān ɡǔshǒu dū

( ) () () ()

jīnsè bō lànɡchūn huá qiū shíláo dnɡ

() () ()()

二、读一读,连一连。小心!别连错啊!(8分)

膊蒲 染 粱苍 著 啪 盘

púbóliánɡrǎnzhùpáncānɡpā

三、我会把词语填完整。(6分)

()林()染  ()谷()登 秋()()爽

叠翠()()  秋()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同步测试试卷

一、我会看拼音,写汉字。(10分)

yǐ jīnɡzhī shiyóu qíshān ɡǔshǒu dū

()()()()()

jīnsè bō lànɡchūn huá qiū shíláo dnɡ

()()()()

二、读一读,连一连。小心!别连错啊!(8分)

膊蒲 染 粱苍 著 啪 盘

púbóliánɡrǎnzhùpáncānɡpā

三、我会把词语填完整。(6分)

()林()染()谷()登 秋()()爽

叠翠()()秋()冬()四海()()

四、我会选字填空。(5分)

壮 状 风 枫 蜂 峰 龙 笼 做 作

()丽 大()山()灯()工()

形()()叶()蜜()舟()工

五、比一比,组成词语。(8分)

字()干()娃()状()

子()于()洼()壮()

枝()己()平()区()

技()已()苹()巨()

六、除了这些,我还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