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4 08:22: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孟子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孟子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shuì)景公,景公未之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驱驾,辞而行。

【注释】 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孔子,名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__________________

(2)向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

(3)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_________________

(4)其不知丘也亦甚矣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甲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举出一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通“德”,感激。

(2)先前,原先

(3)作为

(4)了解,识别

2.(1)高位厚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2)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3.对比论证。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示例:文天祥宁可为民族利益而死,也决不投降元朝做官;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答案不唯一)

第2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

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属以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其能,下诏褒美。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史·循吏列传》)

注:1.解褐:入仕做官。2.毁痛:衰伤过度而消瘦3.奏课:向朝廷交的赋税。4.彼:邪恶不正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彦光忧瘁 瘁:劳苦,憔悴

B.母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

C.未几,起令视事 视事:治事,任职

D.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 将:将要

5.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梁彦光治政效果的一项是 ( )

①嘉禾连理,出于州境 ②合境大安,奏课连最

③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④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⑤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⑥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A.②⑤⑥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家族兴盛起来。

B.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他的政绩深得皇上赞赏,曾不止一次受到封赏,历任秘书郎、舍人上士、小驭下大夫、华州刺史、青州刺史、岐州刺史、相州刺史等职。

C.梁彦光生性执著,不肯屈服。在相州时有人做歌谣说他没有治理才能,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相州豪强地痞嗤笑,但却毫不退缩。

D.梁彦光在相州任上,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都能够自励,风气大为改观。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5分)

(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5分)

参考答案:

4. D (将:带领)

5. C (④和⑤不属于梁彦光的治理效果.》

6. B (梁彦光未上任青州刺史)

7. (1)彦光一到任.就揭发奸邪之人及隐藏的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一郡之内人们都非常惊骇《震惊)。(下车发摘奸隐合的解释各l分,句子通顺、句意准确I分)

(2)有一个滏阳人叫焦通,喜次酗洒,侍奉父母欠缺礼数, 被堂弟告上公堂(亲 阙从弟被动句式各l分,句子通顺,句意准确1分)

第3篇:孟子文言文选段阅读及答案

孟子文言文选段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7——11题。

1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文言文阅读《孟子》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孟子》题目及答案

《孟子》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A.行拂乱其所为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B.必先苦其心志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C.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闾左谪戍渔阳(《陈涉世家》)D.人恒过,然后能改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小题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史记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①,所幸慎夫人,今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糜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高中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室 语

清·唐甄

唐子夜饮酒,妻执壶以酌,相与笑语。唐食鱼而甘,问曰:“是所市来者,必生鱼也?”妻对曰:“非也,是鱼死未久,即市以来,又天寒,是以味鲜若此。”

于是饮酒乐甚。忽焉拊几而叹。妻曰:“子拊几而叹,其故何也?”唐子曰:“溺于俗者无远见,吾欲有言,未尝以语人,恐人之骇异吾言也。今食是鱼而念及之,是以叹也。”妻曰:“愿子试以语我。”

曰:“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妻曰:“何以谓之贼也?”曰:“今也有负数匹布或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或杀之而有其布粟,是贼乎,非贼乎?”曰:“是贼矣。”

唐子曰:“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三代以后,有天下之善者莫如汉,然高帝屠城阳,屠颍阳;光武帝屠城三百。吾不忍为之臣也。”

妻曰:“当大乱之时,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孟子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孟子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