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游记随笔《黄山游记》
游记随笔《黄山游记》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评价。去年放暑假期间,我有幸跟着爸爸游览了黄山。黄山位于安徽南部,被誉为“天下第一山”,那里的怪石、云海、奇松、温泉,自古被称为“黄山四绝”。
我们凌晨两点上山,到山上天已大亮。在西海地区,我们首先见到了“飞来石”和“仙人下棋”。“飞来石”是一块天然形成的巨石,呈椭圆形,底部是空的,仿佛从天上飞来的一块石头,落在山峰顶端一样。“仙人下棋”则是一座肖型山峰,像两位仙人在下棋,旁边还有一位身背篓子的采药老人视乎看得入神,形象十分逼真。黄山七十二峰,峰峰见其,峰峰见异。“莲花峰”、“天都峰”气冲霄汉,险峻雄伟;“使信蜂”凸于深谷,小巧玲珑,清幽秀丽。顺着长长的山道向上爬,我们就来到了“光明顶”。“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影”。从这句老话中你可以想像出“光明顶”的.景色之美。“光明顶”海拔1840米,与“莲花峰”、“天都峰”
这两大主峰咫尺相对,成鼎足之势,颇为壮观。在“光明顶”上远眺,我们看见了“鳖鱼驮金龟”、“猴子望太平”、“玉屏峰”、“飞来石”等奇异景观。
“云海”!在“光明顶”上扑入我们眼帘的云海让游人不禁欢呼起来。“云海”浩然奇特,忽而淡抹浅妆,忽而银涛滚滚,那一座座山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像睡梦中初醒的少女,优美盈盈,神秘莫测,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黄山的美,美在黄山之变”吧。
黄山的松在“黄山四绝”中最有名。黄山奇松在怪石绝壁上依势生长,刚毅挺拔,造型奇特,富有艺术魅力。迎客松是黄山最有名的松树,它好似热情的主人伸开双臂迎接着我们的到来。往山下走,我们还目睹了黑虎松、竖琴松、龙爪松和团结松的风采。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曾十上黄山九画松,画的就是黑虎松,那黑虎松犹如一直怒气冲冲的黑虎,气势不凡;竖琴松则与黑虎松不同,它像一架竖琴,仿佛在等待着人们来弹奏优美的乐曲;龙爪松是一棵高大的松树,因根部破土而出,酷似龙爪而得名;团结松是由56个枝杈组成的一棵奇松,如同全国56个民族团结向上一般。
黄山以它苍翠秀丽的奇松、鬼斧神工的奇石、变幻莫测的云雾、喷涌不绝的泉水而著称,它独特而奇异的美丽风光令我驻足其间,流连忘返。黄山,不愧为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啊!
第2篇:黄山游记随笔散文
黄山游记随笔散文
黄山的秋季,别有种种胜景。秋高气清,白云碧汉,丹枫似火,草深果黄。
黄山游记散文篇一
一大早,我们从云谷寺出发,乘索道上升八百余米,七点钟到达了北海。可惜天公不做美,撒下了大雾,白茫茫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黄山也躲进了莫测的云雾之中。我们过了仙人峰,很快到达了始信峰,这里以奇松而著称,连理松一根两干,一左一右,娇健多姿,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似的。而黑龙松则是根系发达,盘在地面上,如龙爪一般,形态十分奇特。
继续前行,峰回路转,绕过飞来石,很快就到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雾气渐小,对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来。这些石头,各有各的名字,什么“猪八戒”、“猴子观桃”,“喜鹊登梅”各具特点,都有其象形和寓意,变换角度观察,更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让人不禁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看看表,已是中午时分,我们沿着百步云梯继续前进,路渐渐陡削了。向导说,快接近黄山主峰了。大家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已到了玉屏峰。玉屏峰上的玉屏楼,古称“文殊院”,左连天都峰,右接莲花峰,雄浑绵延,峰峦簇臃,气势恢弘。古时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美称,果然不同凡响。而它对面的天都峰,虽然只有海拔一八一0米,在三大主峰中排名最末,但却最险峻。有人说:“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场空。”但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爬上去的。我远远望去,果然是直上云霄,雄伟无比。十二点半,我们在玉屏楼吃过午饭,就踏上登天都峰的旅程。
据说古时候很多人都想爬天都,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千百年来,只有极少的几个人爬上去过,可见其险。而今已有了登天的云梯,弯弯延延,伸到莫测的山顶。石级仅有一人宽。我们一鼓作气,爬到了最险处,“鲫鱼背”。这是一块巨石,两旁削壁万仞,中间通道仅半人宽,站在其上,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加上山顶的大风,真是一不留神就会坠入深渊,粉身碎骨。好在这里也有石栏,绳索保护你,不那么惊险了。经过一阵跋涉,下午两点半,我们一行人全部到达了天都峰。那些古时让人谈之而色变的“小心坡”、“鲫鱼背”都一一被我们征服了。雾气散去,向四周眺望,莲花峰、光明顶、玉屏楼、狮子林诸峰,忽隐忽现,时而又被云雾裹住,变成一座座的小岛。景色十分壮美,形成了黄山的云海奇景。真可谓是千里江山,尽收眼底了。
从天都峰后下山,山路更险了,而景致则更佳,奇特的“馒头峰”、极狭的“一线天”,幽深的山洞,各种景物,好像是老天安排好的,怎么看都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过了半山寺,山路渐缓,走不久便可看到著名的“人字瀑”,一股大水,从天而降,遇到巨石即截成两段,风声水声,响彻天地,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字,又像是两丈白色的缎带,随风飘动,楚楚动人。路边的小溪淙淙作响,溪水清澈透明,对于爬了一天山的人,洗一把脸,喝上两口,立刻困意全无,精神一振。
黄山的松,奇美隽秀,在断壁悬崖处尽情伸展。黄山的石,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每一块都流传着美丽的传说。黄山的山峰,险峻挺拔,景色绮丽。黄山的云,扑朔迷离,来去无踪。听人说,黄山美景四季不同,看来我这一次才领略了黄山梦幻奇境的一小部分。但凡有闲,我一定再来黄山,寻找更美的景色。
黄山游记作散文篇二
还记得那次假期,我们一家慕名前来黄山游览观光。一路上,人人都在想象着黄山千姿百态的山峰,个个都在想象着黄山清澈见底的小溪。
果然,一走进黄山脚下,我脑子里的一切意念在一瞬间便都净化了,单单剩下一个字:美。
我们首先坐车赶往山脚下的翡翠谷。啊!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五彩池”。它大大小小大约有100多个瑶池,每一个池都有自己不同的名字,每一个池都有自己美丽的传说。这些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翡翠,这就是“翡翠谷”这个名字的由来。使我惊奇的是,这些水池竟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可是,如果把它们舀起来看,却什么也没有了。翡翠谷的水真是奇形怪状,令人赞叹不已。看,那儿有个“玉环池”,池里的水有绿的。黑的。还有透明的。水池里的水大约有10多米深,水面上还有一些怪石树立在那儿,在一块高高的石头上,有一个洞,听说可以通向另一个地方。这个洞是圆的.,像一个环,所以称“玉环”。人们一到这,都疯了起来,就像两三岁的小孩,沉浸在这美丽的山谷中。满谷的嘻嘻哈哈,满溪的欢欢笑笑,形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山是美的。我们第二天坐车到达了山腰的云谷寺。接着,我乘着缆车准备到达白鹅岭。透着玻璃远眺周围的一切。底下杂草丛生,溪水潺潺。左右两边,几百米高的悬崖拔地而起。终于到了白鹅岭。不久,我们就要向光明顶前进了。我们一边听一旁的导游讲解,一边看这美丽的山峰。还要上这一层层的阶梯,上着上着,仿佛就要坠入云端了。光明顶可是黄山的第二大山峰,导游说:“不到光明顶,不看黄山景。”这更加激发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坚决态度。我们忽然看见了一大群人围在一块又大又长的岩石上照相。哦,原来这就是光明顶啊!我们忘记了劳累,爬上了这块岩石。哇!太美了!我不经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想:“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色了。”我站在上面,俯视周围的一切,所有的山峰都尽收眼底。到处都是山,好像我们都被山包围住了。
这里不仅山水美,树也是很美的。迎客松就是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久负盛名。黄山的迎客松更是人人知晓。它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峰峭壁上,这些松树之所以有这些美名,是因为它的造型独特,具有“奇”的特性。迎客松他托着自己的枝干,每天坚受这风吹雨打,可是依然长得高大挺拔,十分特别。这就是它美在的关键!
黄山就是我所期待的梦幻般的仙境,它实在美的令人陶醉,令人忍不住赞叹!
黄山游记散文篇三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今年暑假我和爸爸来到黄山,一睹黄山了风采,那的风景果然名不虚传!
那天一早,我和爸爸便向黄山挺进。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黄山。休息一晚后,我们从云谷寺出发,乘索道上升八百余米,七点钟到达了北海。可惜天公不做美,撒下了大雾,白茫茫的一片,黄山也躲进了莫测的云雾之中。我们过了仙人峰,很快到达了始信峰,这里以奇松而著称,连理松一根两干,一左一右,娇健多姿,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似的。而黑龙松则是根系发达,盘在地面上,如龙爪一般,形态十分奇特。
继续前行,峰回路转,看完飞来石后,很快就到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雾气渐小,对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来。这些石头,各有各的名字,什么“猪八戒”、“猴子观桃”,“喜鹊登梅”各具特点,都有其象形和寓意,变换角度观察,更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让人不禁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看表,已是中午时分,我们沿着百步云梯继续前进,路渐渐陡削了。向导说,快接近黄山主峰了。大家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已到了玉屏峰。玉屏峰上的玉屏楼,古称“文殊院”,左连天都峰,右接莲花峰,雄浑绵延,峰峦簇臃,气势恢弘。古时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美称,果然不同凡响。而它对面的天都峰,虽然只有海拔一八一0米,在三大主峰中排名最末,但却最险峻。可是老天爷不帮忙,我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上,我回味着黄山的胜景,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
第3篇:黄山观日游记随笔
黄山观日游记随笔
凌晨五时许,我们上鳌鱼峰观日出。
黄山观日,有两个最佳位置:一处是光明顶,传说有三个僧人云游此山,次日凌晨,忽见山谷霞光万丈,惊呼人间仙景,遂取名光明顶,并在此建寺筑庙;另一处是鳌鱼峰,相传为徐霞客所发现,是黄山观日的最佳景点。我们是从鳌鱼峰方向进住白云宾馆的,落脚后又上了光明顶,两处相比,觉得鳌鱼峰视野开阔,更宜观日。
天蒙蒙亮,空气凉飕飕的有些寒人。约莫一刻钟,我们登上了鳌鱼峰。置身海拔一千八百多米高的山巅,仰望头顶稀疏的晨星,并没有古人“手可摘星辰”的快感。沿山路狂吼,亦没有“恐惊天上人”的恐慌。反倒觉得,天总是那么高,星总是那么远,宇宙万物总是那么无穷无尽。于是心想,古人那些玄虚的诗句,不过是故弄文辞而已。
也许是崇神的原因,更多的人去了光明顶,而鳌鱼峰仅来了三拨,也不过十来
第4篇:黄山游记
黄山游记
黄山游记1
我一直想去黄山,因为我们课本上说黄山上有云海、奇松、怪石。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黄山,准备登山。我们先坐车到乘缆车的地方,排队的人特别多,我们排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坐上缆车。
坐在缆车上,我看到了很多黄山松,心情非常的激动。随着缆车慢慢前进,我们也进入到云雾中,这些景也慢慢消失,最后什么也看不见了,车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大家很担心到山上什么也看不见。
下了缆车,天上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但是我们还是得继续向前,因为这山上连避雨的地方也没有。刚走几步,妈妈就说她的'鞋已经湿透了,我又走了几步,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走了,我想回酒店。”爸爸一直鼓励我说:“走一步就少一步,说不定走几步就到了。”我不知说了多少个不想走了,也不知说了多少个想回酒店,不知不觉,我们已
第5篇:黄山游记
还记得那次假期,我们一家慕名前来黄山游览观光。一路上,人人都在想象着黄山千姿百态的山峰,个个都在想象着黄山清澈见底的小溪。
果然,一走进黄山脚下,我脑子里的一切意念在一瞬间便都净化了,单单剩下一个字:美。
我们首先坐车赶往山脚下的翡翠谷。啊!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五彩池”。它大大小小大约有100多个瑶池,每一个池都有自己不同的名字,每一个池都有自己美丽的传说。这些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翡翠,这就是“翡翠谷”这个名字的由来。使我惊奇的是,这些水池竟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可是,如果把它们舀起来看,却什么也没有了。翡翠谷的水真是奇形怪状,令人赞叹不已。看,那儿有个“玉环池”,池里的水有绿的。黑的。还有透明的。水池里的水大约有10多米深,水面上还有一些怪石树立在那儿
第6篇:黄山游记
黄山游记
黄山游记1
寒假到了,爸爸妈妈带我们去黄山游玩。
黄山真是人山人海,我们坐缆车就等了两个小时。到了山上,已经是黄昏时分,太阳都快要下山了,天边的晚霞真是漂亮。我们首先看了迎客松,迎客松长得真美,像一把撑开的雨伞,树枝形成了一个迎接客人的动作。
看完了迎客松,我们就向白云宾馆前进,我们爬到了一线天,一线天的样子就像一快大石头中间劈开了一条缝,缝间形成一段细小的阶梯。我们爬一线天的时候黑暗已经降临,月亮也出来了,弯弯的月亮像一艘小小的船儿。一线天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妈妈打着手电筒,让我们好走一点。我还看见一快大石头被夹在一线天上面,我说:“这快大石头会不会掉下来,”妈妈说:“不会。”我们爬出了一线天,看见满天的星星,我对妈妈说:“天上好像有个星座,”妈妈看看了说:“真的有,好像狮子的形状。”
我们趁
第7篇:黄山游记
周末,妈妈与她的几位同事相约,同游黄山。其中有几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小伙伴,我觉得正合我意,因此,我也随行同去。
数日清晨我们早早起床。天还蒙蒙亮,空气中带着几分凉意,遥看黄山,山上云雾缭绕、如梦如幻,让我心驰神往,真想早点置身其中!
心动不如行动,我们迫不及待地赶往黄山。可是,当我们到时,云谷索道那儿已经黑压压地排起了“长龙”。我们只得耐心等待。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索道。我激动地跳向缆车,向目的地奔去。缆车越升越高,美丽景色尽收眼底:色彩丰富的花草树木向我们招手,特别是高大挺拔的松树,它们的“长相”千奇百怪,却不失一番风采。连最美的天都峰、莲花峰和光明顶都被我们一览无余。
我们下了缆车,就进入了西海大峡谷。西海大峡谷是黄山最精华、最深邃的部分。一进入西海大峡谷,山路就变得十分陡峭,行路
第8篇:黄山游记
黄山之奇,时时使我震惊,时时使我感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座黄山,竟能和五岳相媲美,我慕名而来。仅仅在缆车上,我就初领黄山之壮美。
——题记
一上缆车,向前远眺着,黄山便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记忆。在我前方的,是一座座或绿得青翠,或黄得朴实的山头,连绵起伏,我不禁怀疑群山无穷无尽。山脉之中,几朵白云飘来飘去,一会儿隐没了这座山,一会儿又露出了那座山。于是,周围之景无时无刻不在变换。真让人懊悔不多长些眼睛,把这一切看个够!
缆车缓缓上升,云雾愈来愈浓。很快,我们进入了白色的世界,我不禁飘飘欲仙。恍惚间,我仿佛上了天庭,正在半空和虚无之中享受着莫大的快乐。手搭起篷,我简直就是孙悟空,正徐徐地飞。一大阵云雾飘到我面前,我不禁伸手一抓,纯白色的空气,从我指缝中溜出,我陶醉地望着四周、眼前的白色,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