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人教第十册《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教案
人教第十册《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五星红旗遨游太空的意义,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扮演科技人员进行介绍,深化感受。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五星红旗遨游太空的整个经过。
难点:
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从多角度思考课文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这是多么有意思的题目!看到它你想到哪些问题?
(五星红旗是怎么遨游太空的?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要让五星红旗遨游太空?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现在在哪?)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解决我们心中的疑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各自朗读课文,解决难字、难词。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音。
遨翔āo 美籍华人jí 王赣骏gàn 携带xíe 情谊yì 搭载zǎi
· · ·· · ·
绰绰有余chuò 斟测kān 遂宁suì 区域Yù 特殊shū 旗帜zhì
· · · ·· ·
3.理解词义。
遨游:漫游,游历。
攻克:攻下(敌人的据点)。
绰绰有余:形容很宽裕,用不完。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体的位置、形状、大小、成矿规律、岩
石性质、地质构造等情况。
特殊: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
区域:地区范围。
4.这是一篇与我国航天事业有关的文章,在阅读中你有哪些名词术语不理解,可以与同学交流,求得帮助。
(如:航天器、预定轨道、捆绑式火箭、助推火箭)
5.再读课文,想一想一共有几面五星红旗遨游过太空?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一面?
(共有三面五星红旗遨游过太空:一面是美籍华人王辕骏博土乘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带人太空的;面是美国宇航员搭载美国航天飞机带入太空的,一面是搭载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卫星遨游太空的。文中重点介绍丁第三面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
6.小组交流: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第部分(第1自然段)1996年10月20日,一面五星红旗随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遨游太空,11月4日返回地面。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在这之前也有两面五星红旗遨游过太空,但都是搭载美国的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具体介绍五星红旗遨游太空的情况。
第四部分(第11-13自然段)介绍遨游太空的这而五星红旗返回后的情况。
7.熟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文中介绍了三面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它们各代表了什么?哪一面最值得我们骄傲?自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语句渎一读,然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学生A:文中介绍的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面表达了一位美籍华人对祖国的热爱;一面代表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一面显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的发展。
学生B:搭载我国白己设计制造的卫星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最值得我们骄傲。它向全世界宣告,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取得了举世瞩日的成就。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此感到自豪。
3.再读课文,进步熟悉课文内容,请同学扮演参与此次卫星发射的科研人员,为大家介绍这次卫星的发射情况。
学生A:这次把卫星送人预定轨道的'是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它是1992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当时卫星加火箭共重7600公斤。科技工作者在长征2号火箭上捆绑上4枚助推火箭,使运载能力达到9600公斤,使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学生B:将五星红旗带人太空的是我国第二代返回式卫星,它的有效搭载量相当于普通卫星的三至四倍,在国际上处于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
学生C:卫星升空后以90分钟绕地球轨道一周的速度运行,15天共绕地球239周。11月4日10点59分,卫星安全落在四川遂宁的一片梯田之中。
4.听了几位科研人员的介绍,我们身为中国人,无比激动自豪。谁愿意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此时的心情?
5.带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6.这面五星红旗返回后又有着不平凡的经历,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四部分。其他同学听后说说你的感受。
(这面五星红旗在1997年)月1日在天安门升起代表了新的年我国的航天事业将有更新的突破。5万名各界群众一同观看升旗仪式,表现了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热爱。1997年7月1日这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上空,代表了中国的科技事业在腾飞,日益强盛的中国不容任何国家侵犯)
7.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我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四)小结
祖国日益强大,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之骄傲。将来的路任重而道远,作为祖国的未来,同学们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快快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让祖**亲为有我们这样的儿女而自豪。
(五)板书设计
35 邀游太空的五星红旗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2代返回式卫星
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
(六)课堂作业设计
优化作业设计
1.照杆子写词语。
(雪)白
( )绿 ( )红 ( )黑 ( )蓝
(美丽)的花朵 (详细)地说明
() ()
的舞姿调查
() ()
() ()
的教室地锻炼
() ()
2.选词填空。
(1)继续连续陆续
①战十们顽强战斗,击溃了敌人( )几次的猖狂进攻。
②九点整,参加会议的代表( )进了会场。
(2)严格严肃严酷严峻
①每当我犯了错误,爸爸的态度总是变得( )起来。
②两个红军小战士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经受了( )的考验,终于走出了草地。
③周总理不仅( )要求自己,而且( )要求下一代。
④旧社会,农民辛苦劳动了一年,才换来一点儿收成,粜米时又受到资本家( )的剥削,真没法活下去。
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 )的苇絮( )地飞起来。
②( )的太阳照耀着( )的土地。
③( )不约而同地( )。
④( )轻轻地抚摸( )。
4.修改病句。
①最近以来,我们许许多多好人好事。
②我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加了自己的体质。
③千千万万无数的青少年参加植树劳动。
④下课铃响了,争先恐后的同学们来到操场上活动。
⑤在小组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设计
1,(葱)绿(桃)红(炭)黑(湖)蓝
优美 轻盈;宽敞 明亮;认真 实事求是;不懈 刻苦
2.(1)连续;陆续(2)严肃;严峻(3)严格;严格(4)严酷
3.(1)软软的;慢慢的。(2)火红;广阔。(3)同学们;鼓掌。
(4)老师;我的头。
4.①最近以来,我们做了许许多多好人好事。
②我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了自己的体质。
③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参加植树劳动。
④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来到操场上活动。
⑤在小组会上,他第一个发言。
第2篇: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教案及点评
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教案及点评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五星红旗遨游太空的意义,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在自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扮演科技人员进行介绍,深化感受。
3、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五星红旗遨游太空的意义。
教学难点:
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从多角度思考课文给我们的启示。
训练项目:
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方式:探究 合作
教具准备:录像片,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
2、这段录像播放的就是课文中所提到的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7颗返回式科学技术卫星。
(二)按照我们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来学习《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这篇课文。
1、出示学习方法。(投影)
2、学生开始学习。
(三)汇报学习情况。(可以小组为单位)
1、读课文,并讲解不理解的词义。提醒易读错的字音和易写错的生字。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2、理清文章脉络。
第—部分(第1自然段)1996年10月20日,一面五星红旗随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遨游太空,11月4日返回地面。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在这之前也有两面五星红旗遨游过太空,但都是搭载美国的`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具体介绍五星红旗遨游太空的情况。
第四部分(第11-13自然段)介绍遨游太空的这面五星红旗返回后的情况。
3、按照阅读提示,归纳成几个问题,理解课文。
学生归纳出问题:
(1)一共有几面五星红旗遨游太空,哪一面最值得我们骄傲,为什么?
(2)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我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教师把问题提升一下:
(1)一共有几面五星红旗遨游太空,它们各代表了什么?哪一面最值得我们骄傲,为什么?
(2)请同学扮演“科研人员”,举办一次“我国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成就展”。
参考答案1:(文中介绍了三面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面代表了一位美籍华人对祖国的热爱;一面代表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一面代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搭载我国白己设计制造的卫星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最值得我们骄傲。它向全世界宣告,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取得了举世瞩日的成就。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此感到自豪。)
参考答案2:学生甲:这次把卫星送入轨道的是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它是1992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当时卫星加火箭重量共重7600公斤。科技工作者在长征2号火箭上捆绑上4枚助推火箭,使运载能力达到9600公斤,使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学生乙:将五星红旗带入太空的是我国第二代返回式卫星,它的有效搭载量相当于普通卫星的三至四倍,在国际上处于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
学生丙:卫星升空后以90分钟绕地球轨道一周的速度运行,15天共绕地球239周。11月4日10点59分,卫星安全落在四川遂宁的一片梯田之中。
学生丁: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此次“神舟”五号的出征,将使中国成为苏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在学生汇报之前,指导学生把收集的材料归纳、提升,找出重点,按照时间、特点、作用或贡献等方面进行汇报。)
4 听完“科研人员”的介绍,我们身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学生甲:祖国日益强大,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之骄傲。
学生乙: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将来的路任重而道远,同学们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快快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让祖**亲为有我们这样的儿女而自豪。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不拘泥于统一答案。)
(四)板书设计
35 邀游太空的五星红旗——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2代返回式卫星
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
评析:
这是篇略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前几单元对略读课的学习,总结出一种学习方法: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按照阅读提示研读课文。
4、小组交流、讨论。
5、大组汇报。
学生按照这种学习方法来进行学习。每篇略读课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重点,所以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进行有目的的指导,使重点得以落实。《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五星红旗遨游太空的意义,因此在课上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另外这课有一个突出的训练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第3篇:人教第十册《燕子》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一、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三、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课前准备]:一张剪纸。一张燕子的剪影。一张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课文。讲读课文一、二两节。第二课时:复习生字。讲读课文三、四节。总结全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第4篇: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介绍了三面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其中突出介绍1996年10月20日搭载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器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
1.教学本篇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应少分析,多读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
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我国近些年有关航天方面的成就的资料。如果有条件,可准备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7颗返回式科学技术卫星发射的电视录像片,以备教学时使用。
课堂教学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第一步,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把课文读通顺,弄明白本文一共讲了几面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都是谁携带的,搭载哪个国家的'航天器遨游太空的。
第二步,自找学习伙伴,研究探讨第三面五星红旗遨游太空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努力发现问题,并通过阅读与研讨解
第5篇: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介绍了三面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其中突出介绍1996年10月20日搭载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器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
1.教学本篇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应少分析,多读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
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我国近些年有关航天方面的成就的资料。如果有条件,可准备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7颗返回式科学技术卫星发射的电视录像片,以备教学时使用。
课堂教学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第一步,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把课文读通顺,弄明白本文一共讲了几面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都是谁携带的,搭载哪个国家的航天器遨游太空的。
第二步,自找学习伙伴,研究探讨第三面五星红旗遨游太空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努力发现问题,并通过阅读与研讨解决问题。
第三步,把思路拓展开
第6篇:人美版第十册教案
人美版五年级教案(10册)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的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
第7篇:人教第十册《小青石》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
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分清课文的主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
2.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解,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
(二)解决办法
1.自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哪部分是主要内容,哪部分是次要内容。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结合思考题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二)结合导读和思考题默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并找出不懂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交流。
(四)全班汇报、交流。
(五)学生默读,体会课文的哪部分是主要内容?
(六)学生总
第8篇:《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教案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五星红旗遨游太空的意义,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在自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扮演科技人员进行介绍,深化感受。
3、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五星红旗遨游太空的意义。
教学难点: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2.从多角度思考课文给我们的启示。
训练项目: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方式:探究 合作
教具准备:录像片,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
2、这段录像播放的就是课文中所提到的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7颗返回式科学技术卫星。
(二)按照我们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来学习《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这篇课文。
1、出示学习方法。(投影)
2、学生开始学习。
(三)汇报学习情况。(可以小组为单位)
1、读课文,并讲解不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