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才公望四字成语解释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4 08:02: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公才公望四字成语解释

公才公望四字成语解释

【拼音】gōng cái gōng wàng

【典故】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释义】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相当于三公辅相的'才识

【结构】联合式

【押韵词】魂飘神荡、举措不当、损兵折将、布帆无恙、文笔流畅、千了百当、东奔西撞、浪子宰相、飞谋荐谤、神工意匠。

【成语故事】南朝时期,梁国的王暕年幼时,父亲在齐国作太尉,太尉相当于三公、宰相等位。一次王家宴客时,来的客人见了王暕就对其父亲说:“公才公望在这孩子身上又看到了。”后来,王暕成年时也作了大官。

【成语示例】公才公望当黑头,姓名指顾书金瓯。 清·沈曾植《陈庸庵尚书水流云在图册》诗

第2篇:四字成语解释

四字成语解释

从小开始,我们就不断接触成语,对传统文化也更加了解。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四字成语解释大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四字成语解释

1) 要言不烦:文章言论等简明扼要。要:简要。

2) 一笔抹杀:指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盘否定,一般不用于否定错误或罪行。

3) 一倡三叹:后多形容诗人婉转优美,感人至深。

4)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5)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6) 一傅众咻(xiū):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

7) 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8) 一文不名: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极为贫困。(正:占有;误:值)

9)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 一衣带水:原形容像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后比喻仅隔一水。极其邻近。

11) 一枕黄粱:不是指一枕头黄粱(小米),而是比喻想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12) 衣冠枭獍:枭:传说是母的恶鸟;獍:传说是吃父的恶兽。穿衣服戴帽子的禽兽。比喻忘恩负义、品德极坏的人。

13) 怡情悦性:使心情舒畅愉快。

14) 怡然自得:形容和悦并自鸣得意(怡然:和悦的样子)。

15) 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贻,遗留。

16) 移天易日.比喻用欺骗的手段窃取国家的大权。

17) 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极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18) 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19) 倚马可待:原形容文思敏捷,很快就能写好文章。现泛指很快就能完成。

20) 倚门倚闾:闾: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殷切心情。

21)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22) 义形于色:伸张正义的情绪从脸色上表露出来。

23)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别人慢走跟着慢走,别人快走跟着快走。比喻缺乏主见,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

24) 抑扬顿挫:形容诗文或音乐声响高低停折,和谐而有节奏掷地作金石声:比喻文辞优美,声调铿锵。

25) 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26) 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27)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28) 溢于言表:指思想感情从语言中充分显露出来(溢:水满外流,引申为充

29) 因难见巧:因:由于;巧:巧妙。由于难度大而显出技艺巧妙。

30)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四字成语解释

1) 音容宛在:声音和容貌如在眼前。多用于对死者的怀念,吊唁。

2) 引人入胜:引导人进入佳境。多形容风景、名胜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3) 蝇营狗苟:比喻追求名利,不顾廉耻。营:蝇飞之声。苟:指不顾羞耻。

4)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5) 游刃有余:游刃,运转刀锋,即用刀来操作。形容技艺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不能用来指生活轻松而又丰富多彩。

6) 余能可贾(gǔ):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卖。

7)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8) 芸芸众生:原为佛教语。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后用以指众多的普通百姓

9) 运斤成风: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不是有力气的意思。

10) 在劫难逃:指不可避免的一定会发生的灾难,不能与“将”搭配。

11) 糟糠之妻:不是指长得丑陋的妻子,而是指共患难的妻子.

12) 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13)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14)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15) 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宴席上战胜敌人。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16) 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

17) 振聋发聩:比喻言论惊人,影响深远。

18) 振振有词:贬义,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没完。

19) 震耳欲聋:几乎要震聋耳朵,形容声音极大。

20)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意义重大,声势浩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第3篇:中考四字成语解释

初三语文总复习(成语解释)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2 诚实守信: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4 出手不凡: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6 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7 触目伤怀: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9 当之无愧: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10 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11 得不偿失: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13 东奔西走: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1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公才公望四字成语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才公望四字成语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