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化学第一单元授课课件
化学第一单元授课课件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第一册奇妙的化学。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提出问题]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学习]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阅读分析]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化学教案《第一册奇妙的化学》。
[活动天地]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课后作业]
1.记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完成P6交流共享。
3.记忆有关实验现象。
[课后记]
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活跃,教学效果好。
第2篇: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件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件
导语: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课程的知识点是什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会问题,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什么”。
【教学准备】实验准备
AgNO3溶液HCl溶液NaOH溶液酚酞CuSO4溶液 试管架
大试管3支小烧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魔术激趣
甲:(展示A、B象呢?
甲:[AB液体(AgNO3溶液)。]
C、D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如果
向盛有C液体(NaOH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D液体(无色酚酞)]
(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
乙:我的节目叫“花开花落知多少”。
丙:我是一个制造商,产品是什么呢?(展示蓝色的E液体和无色的F液体)。
丙:[向盛有E液体(CuSO4溶液)的试管中倒入无色的F液体(NaOH溶液),倒出试管上层清液后,将蓝色沉淀物移到一个小果冻盒内。]
丙:同学们,我的产品是什么呢——“果冻”,但这种假果冻是不能吃的。
师:谢谢三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同时感谢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这些有趣的现象都与化学
密切相关。(将喷雾壶内液体向一张白纸喷去,白纸显示出红色的“化学大世界”。)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神秘的“化学大世界”。
二、动画展示
教师课前制作由不同图片组成的动画: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生欣赏动画同时思考问题: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何关系?
三、讨论交流
学生欣赏动画、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然后全班同学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四、探究活动
1、阅读教科书、研究插图
2、小组竞赛
(1)说出你所知道的'化学家。
(2)列举生活、生产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3)展示带来的相关资料和实物。
五、图片展示
1、 西班牙西北部海岸被污染的海滩。
2、 3、 堆积如山的工业有害废物。
4、 工业废料“红尘”滚滚。
5、 资料“绿色化学”。
六、探究小结
未来化学将是朝着“绿色化学”的方向发展;同时
七、课堂整理
揭开了化学学习的序幕,既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又寓意着“化学探----猜测----设计----实践----结论----反思”,同时暗喻了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体。
课堂内容选取触目惊心的“反面教材”显示了化学另一面,很自然地向学生呼唤出“绿色化学”。这种教学处理对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在化学第一课学习中,就涉及到了学生“化学学习成长袋”,这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新的学习评价实践和新的教育评价观的具体体现,这种作法是值得提倡的。
第3篇:化学第一单元溶解度课件
化学第一单元溶解度课件
溶解度是九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内容,作为化学老师,我们知道怎么书写这个单元的教案课件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化学第一单元溶解度课件,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3.了解结晶现象。
重点和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一杯白糖水,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要想让杯子里的水变得更甜,我应该怎么做?是否向杯子里加的白糖越多,水就会越甜?
二 自主学习
<一>、饱和溶液
【活动探究I】:阅读P33,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结论】:
【活动与探究II】.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
第4篇: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件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件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件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
【 学习目标 】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4.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
5.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6.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 教学策略 】
1. 魔术表演 。
(1)魔棒点灯。
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表演时
第5篇: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件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件
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课程,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件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件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重、难点
1、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疑点:物理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整体感知
作为启蒙化学课的绪言对“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怎么学习化学”等问
第6篇: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件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件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件是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件写什么内容,那么,关于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件分享给大家,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2.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的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同时能正确解决与氧气和性质有关的问题。掌握制取、收集、检验气体的正确操作。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
教学方法
讲述、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思考并回答
(1)
第7篇: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件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件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件
第九单元 溶液《溶液的形成》学案 总 课时
设计 唐刚 审稿 唐刚 行政审查 李红 教学时间
班级 姓名 小组 检查等级
学习目标: 1、理解溶液的概念
2、理解溶液的特征
3、会判断溶质、溶剂,并记住常见的溶剂
4、了解乳浊液
重难点突破
1、 通过实验理解溶液的概念和溶液的特征
2、通过练习、讨论学会判断溶质、溶剂,
一、课前检测(3——5分钟)
1、溶液是由 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 的混合物;溶液由 和 组成; 溶液具有 性和 性;
2、 叫溶质, 叫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