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四下、18*丑菊(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18*丑菊
教学要求
1. 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过丑角告诉我们的道理。
2. 继续学习借物喻理约写作方法。
3. 朗读课文,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
重难点、关键
1. 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对丑菊的情感及作者通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2.继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菊花吗?它们美不美?你能用一、二句话来描述它的美呢?
2. 可是有一个人偏偏说菊花不美,还叫它“丑菊”,它是什么样于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章《丑菊入》
二、初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
1.自由读文,读通文字。
2.划出文中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它的美。
(I)“绿绿的花苞,非常小,只有绿豆那么大。”
(2)“长了几天,花苞就透出了一点黄色。这时,已有黄豆大小。”
(3)“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片花瓣展开了一层又一层。”
这三句从静态方面来写花的美,主要介绍了花的颜色、大小两个方
面。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或说事物生长顺序)来进行观察描写的。
(4)“夜晚,几层花瓣像收伞似的自动合拢;白天,花瓣又像撑伞似的张开,而且花心一直迎着太阳,跟着太阳转。”
这里,作者抓住丑菊白天和夜晚的形状变化对丑菊进行了动态描学习这些语句时,除了体会花的美,还应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观察,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同时,可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出它的美,读出你对它的喜爱。
三、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
1.分组朗读,找出你认为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读一读,想想应该读出作者的情感。
注意扣住以下字眼体会:盼着、高兴极了、庆幸、耐心、欣赏、太不公平、美丽、可爱。
2.小组汇报读,师相机指导感情读。
3.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四、再读课文,明确作者借物喻的理。
1.划出文章中能点明中心的一句话。
2.读后谈谈你的理解。完成板书。
3.联系实际谈谈周围的人和事,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一个人外表不美没关系,但一定要做一个心灵美的人,做一个乐于助人、对人有用的人。)
五、齐读全文,总结。
1. 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联系《落花生》,体会本文写作方法。
《落花生》一文通过一家人议花生的好处,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不讲体面,对人们有用的人。本文也是替丑菊鸣不平,因为它名虽丑,实很美,进而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实际美的、心灵美的人,外表不美没关系。这都是通过对某种物体的描写叙述来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即借物喻理。在写作中也应学会使用这一方法。
在《丑菊》一文中,作者还按时间顺序从动态、静态、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了外形描写。这种写作方法在状物作文中也很值得借鉴。
板书设计:
丑 菊
名不符实
名字丑 实不丑
可以 不能
人?
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第2篇:丑菊 教案教学设计
新桥中心学校黄昌富
一、 教材特点:
《丑菊》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我”很想知道名为“丑菊”的花儿究竟是什么样,于是种了一棵,一年后丑菊开花了,而花儿并不像它的名字,是一种很美的花儿,从这件事,“我”想到人间事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
二、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论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充分顾及到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要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教师应努力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三、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主次。
2、 从丑菊身上得到启发,学习正确地看待事物,懂得做人的道理。
3、 学习借物喻人的状物写法。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继续进行重点训练项目“分清文章主次”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领悟做人的道理。
五、 教学准备:
1、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丑菊的资料。
2、 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方面的活动 学生方面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分清主次
感知丑菊
1、 展示菊花的图片,揭示课题。组织学生质疑。
2、 出示初读课文要求:请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文中的生字,想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其中哪部分内容是主要的?再填空:
种丑菊--()--()
3、组织交流、汇报。
1、 欣赏图片。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2、 按初读要求自学课文。
3、交流自学收获。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质疑能力
初读课文,分清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感知丑菊的特点,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教学环节 教师方面的活动 学生方面的活动 设计意图
二、
质疑释疑
领悟丑菊
三、
拓展运用
赞美丑菊 1、 请学生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并说说根据“阅读提示”想解决哪些问题?
2、 组织学生疏理质疑的问题。
3、 组织学生讨论释疑的方法。
4、 请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习惯的方法,解决问题,巡视指导。
5、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出示相关课件
1、 出示格言:花美在外貌,人美在勤劳。
指导学生仿写格言,制作书签。
2、 组织交流书签。
3、 布置课外作业:
请说说下列事物品格,并选择其中一种或其它事物写一篇借物喻人的习作:(1)小草(2)蜡烛(3)铺路石 1、 读“阅读提示”谈谈想解决的问题。
2、 疏理质疑的问题,归纳自学提纲:
a) 丑菊真的丑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b)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丑菊怎样的感情?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c) 作者从丑菊中受到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丑菊中受到什么启发?
d) 在写法上你从《丑菊》和《落花生》中学到什么?
e) 其它问题
3、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边读边想,边读边议,圈点批注等
4、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习惯的方法,自学课文,解决问题。
5、交流评议、品读相关语句
1、 在书签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丑菊。(如:编格言,写小诗,写广告词,画画等)
2、 互相交流,互相评议。
3、 先说说列举的小草、蜡烛、铺路石的品格,再完成习作。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进行学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读写结合,知识转化为能力。
(此教案于2005年5月在县首届名师教学展示观摩活动中执教)
第3篇:课文《丑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过丑菊告诉我们的道理。
2、继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3、朗读课文,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过丑菊告诉我们的道理。
2、继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菊花?它美不美?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它的美?
2、可是有人偏偏说它不美,还叫它丑菊,他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章《丑菊》。
二、初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
1、自由读文,通读全文。
2、划出文中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它的美。
出示相关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丑菊的?
(前三句是从静态方面来描写花的美,介绍了花的颜色、大小,是
第4篇:课文《丑菊》教学设计
课文《丑菊》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丑菊不丑,而且非常美丽,进而懂得做人要做内在美的人的道理。
2、体会课文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读短文,体会丑菊不丑,而且非常美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师教法:
教师要发挥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自悟,讨论交流、合作解疑等多种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指导、点拨。
学生学法: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学习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春天来了,又到了鲜花盛开的季节。同学们喜欢花吗?你们都喜欢什么花呢?为什么喜欢它?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花的`文章,板书课题:丑菊。
看到课题你会想些什么?(它和一般的菊花有什么区
第5篇:《丑菊》的教学设计
《丑菊》的教学设计
教学简析:
这是一篇借物喻理的文章,作者:铭人。从文题乍一看似一篇状物的文章,细读后你会发现,作者是通过自己种“丑菊”的过程,从怀着看看享有此恶名的花究竟怎样的目的而种下“丑菊”,观察它打苞、开花及夜晚、白天那独特的花形,来说明“丑菊’是美丽的、可爱的。从而告诉我们做人要做名与实相符的人,外在的名称并不重要,内在的美才是不可缺少的。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第一课时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力求做到:一是读中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二是重视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三是重视积累与运用。学习中让学生抓住课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语句进行读的.训练,课后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篇目,并写出读后感。
教学建议:
一、导入
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
第6篇:《丑菊》教学设计范文
《丑菊》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简析:
这是一篇借物喻理的文章,作者:铭人。从文题乍一看似一篇状物的文章,细读后你会发现,作者是通过自己种丑菊的过程,从怀着看看享有此恶名的花究竟怎样的目的而种下丑菊,观察它打苞、开花及夜晚、白天那独特的花形,来说明丑菊是美丽的、可爱的'。从而告诉我们做人要做名与实相符的人,外在的名称并不重要,内在的美才是不可缺少的。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第一课时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力求做到:一是读中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二是重视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三是重视积累与运用。学习中让学生抓住课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语句进行读的训练,课后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篇目,并写出读后感。
教学建议:
一、导入
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菊花特点
第7篇:《丑菊》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本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寓理于物的文章。作者通过对丑菊形态和习性的描写,告诉人们,“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从而说明在人间事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与实并不相符:有的名字虽丑,却有着真善美的内在;有的名字虽美,却徒有虚名、有名无实。做人也是如此,“名可以丑,但是一定要美”。
课文围绕丑菊,先写种丑菊、盼开花;再写丑菊打苞、开花,作者赏丑菊;最后写议丑菊。内容的安排条理清晰,主次分明,重点写赏丑菊,写了丑菊开花时颜色和形态的特点。议丑菊部分则揭示了丑菊的品格特征,凸显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表达上,这篇课文除了具有与《落花生》相同的寓理于物、主次分明的特点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作者对丑菊的情感贯穿全文::先是盼开花,花不开始“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接着,丑菊打苞“我高兴极了”;而后满
第8篇:丑菊(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丑菊
丑 菊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丑菊不丑,而且非常美丽,进而体会到要做内心美的人的道理。
2、体会课文以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CAI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花吗?你们都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它?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花的课文--丑菊。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呀,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意义的问题,真不简单,说明你们已经学会了通过思考来学习,希望你们继续动脑思考,上好这节课,可以吗?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大家带着刚才提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
2、好,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知道了哪些问题的答案?
3、今天,咱们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学习课文。
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本节课上咱们小组所要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