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泡泡不见了音乐教案
泡泡不见了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泡泡不见了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泡泡不见了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的游戏情境,记忆歌词,掌握间奏。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在间奏处等待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吹肥皂泡的经验。
2、歌词磁带“泡泡不见了”。
3、幼儿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活动过程
1、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自由谈论泡泡。
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境及泡泡的大小、颜色,以及泡泡最后会怎样的问题,教师有重点地反馈歌曲中的内容,如“泡泡有大的,有小的,还会飞呀飞上天,最后炸掉了”,为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做准备。
2、幼儿回忆、模仿吹泡泡游戏,记忆并学唱歌词,掌握间奏。
(1)幼儿学习第一句歌词,在第一间奏处模仿吹泡泡两次。
教师范唱第一句歌词,然后幼儿创编吹泡泡的动作。配班教师及时弹出间奏。幼儿重点练习跟着间奏吹泡泡的动作,每小节吹泡泡一次,教师带领幼儿歌唱和吹泡泡交替练习。
(2)幼儿学习第二句歌曲,在第二间奏处模仿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动作。
幼儿说出泡泡“有大又有小”,并用动作表现出来,教师范唱第二句歌词,幼儿做出大和小的动作,配班教师及时弹出间奏,幼儿重点跟着间奏练习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动作,教师边做,边轻声提示“做个大泡泡,做个小泡泡”。幼儿教师自然地跟教师,唱与做动作交替练习。
(3)幼儿学习念、唱第三、第四句歌词。
教师做泡泡向上飞的动作并念歌词“泡泡飞呀,飞上……”幼儿填空“飞呀,飞上天”。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念、唱第三、第四句乐句。
(4)幼儿看教师表演及回答教师的问题,学唱最后一句歌词。
教师按节奏说最后一句歌词,在休止处做出泡泡爆炸状,并轻轻发出“啪”。最后提问“泡泡怎么了?”幼儿自由回答,说出“泡泡不见了”。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最后一句歌词。
(5)幼儿随音乐完整地念一遍歌词,在间奏处做相应的动作。
教师用手势和动作提示幼儿念歌词、做动作。
3、幼儿跟琴练习演唱歌曲3~4遍。
幼儿在歌唱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歌声、体态等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出,幼儿自己跟琴走。
4、幼儿边听歌曲录音,边与教师一起玩“吹泡泡”的音乐游戏。
泡泡不见了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初步学习在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吹泡泡的游戏动作,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吹泡泡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带幼儿一起玩过吹泡泡的游戏。
2、吹泡泡的工具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吹出一串串泡泡,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2、引导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景,学习5、6句歌词。
教师:泡泡到哪去了?
我们来喊一喊它:泡泡×|泡泡×|(泡泡抓泡泡抓)
引导幼儿说出“泡泡不见了”。(边说边做动作)
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1—2遍,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教师:泡泡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通过动作帮助幼儿回忆歌词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飞呀飞上天飞呀飞上天。)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有节奏的念歌词并做出动作。
教师带幼儿听琴按节奏念歌词
重点练习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幼儿学习演唱歌曲2—3遍
幼儿歌唱过程中,教师用歌声、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出,鼓励幼儿自己大胆跟琴唱。
4、结束活动:教师吹出许多泡泡,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结伴演唱歌曲。
泡泡不见了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2、物质准备:图谱、音乐《泡泡不见了》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宝贝们,上星期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你们还记得吗?吹泡泡好玩吗?吹出来的泡泡有没有一样大?
2、完整欣赏,利用图谱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提问:
(1)歌曲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1)幼儿看着图谱、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幼儿跟着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男生演唱、女生在间奏处拍手)。
4、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配上动作自由表现。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图谱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边唱边表演。
家园共育:回家可以跟家人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泡泡不见了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表现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唱准休止符。
2、体验歌曲游戏的乐趣。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泡泡不见了》。
2、经验准备:活动前带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
活动过程
1、经验谈话,情景回忆。
师:昨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吹泡泡”,你们看到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
2、完整欣赏。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泡泡飞上天,为什么不见了?
(2)钢琴伴奏,教师再次演唱。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为什么?(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
3、幼儿学唱歌曲。
(1)钢琴伴奏,幼儿表演唱。
师:你们发现歌曲中有几个地方是不唱歌的?不唱歌的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拍手、跺脚、拍肩等。)
(2)边跟音乐边做动作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同伴之间互评。
4、圆圈吹泡泡游戏。
第一遍:集体围成圆圈,播放音乐,幼儿集体边走边拍手,间奏处停止不动。
第二遍:队形同上,师生随钢琴伴奏,边走边用“啦、哩”轻声哼唱旋律间奏时,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做造型。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极具童趣的歌曲,欢快的旋律和富有画面的歌词都让孩子们非常喜欢,由于是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本次活动的开展十分顺利,孩子们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吹泡泡活动中结束。
第2篇:音乐教案 泡泡不见了
小班歌唱活动:泡泡不见了
班级:小四班 执教老师:陈冬梅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运用肢体动作模仿泡泡的变化。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学唱歌曲。活动准备:
1、教师带幼儿一起玩过吹泡泡的游戏。
2、吹泡泡的工具一份。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播放音乐《泡泡不见了》入场,引入活动。
2、问候,师:小朋友们好,幼:小陈老师好!
二、引入主题
1、教师吹出一串串泡泡,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1)教师吹泡泡,请幼儿观察吹泡泡的情景。(一边放音乐一边吹泡泡)看,泡泡怎么样了?变大后到处飘,最后会怎么样?请幼儿尝试将吹泡泡的过程形容出来,教师:泡泡到哪去了?我们来喊一喊它:泡泡 × |泡泡 × |(泡泡 抓 泡泡 抓)引导幼儿说出“泡泡不见了”。(边说边做动作)
2、音乐游戏:我是小泡泡。
(1)玩游戏两次,第一次教师说幼儿做,第二次边放音乐边游戏。
(2)请幼儿来做小泡泡,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有一颗泡泡从吸管里冒了出来,(请幼儿想象泡泡的形状,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泡泡越吹越大,变成一颗好大好大的泡泡,(请幼儿伸展肢体,当一颗大泡泡)泡泡随着风吹起来,到处飘呀飘,(请幼儿随意走动)一下飞得好高,一下又快落到地上(请幼儿一会儿脚垫高,一会儿蹲低地行走)哎呀!泡泡碰到了小树枝,啵,破掉了,(请幼儿自由表现泡泡破掉的样子)
3、幼儿学唱歌曲《泡泡不见了》
(1)教师范唱歌曲1-2遍,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请配班老师弹琴,教师范唱歌曲,放慢速度,通过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2)幼儿学习演唱歌曲2-3遍,幼儿歌唱过程中,教师用歌声、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出,鼓励幼儿自己大胆跟琴唱。
4、结束活动:教师吹出许多泡泡,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结伴演唱歌曲,并进行爱的奖励。
盈彩美地幼儿园 2014-5-21
第3篇:泡泡不见了音乐教案
泡泡不见了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泡泡不见了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泡泡不见了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表现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唱准休止符。
2、体验歌曲游戏的乐趣。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泡泡不见了》。
2、经验准备:活动前带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
活动过程
1、经验谈话,情景回忆。
师:昨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吹泡泡”,你们看到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
2、完整欣赏。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泡泡飞上天,为什么不见了?
第4篇: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范文
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范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泡泡不见了》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2、物质准备:图谱、音乐《泡泡不见了》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宝贝们,上星期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你们还记得吗?吹泡泡好玩吗?吹出来的泡泡有没有一样大?
2、完整欣赏,利用图谱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提问
(1)歌曲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体
第5篇: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
泡泡泛指某些液体内部空气散发,鼓起的圆形或者半圆、椭圆形的汽泡等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我们来看看。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 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的游戏情境,记忆歌词,掌握间奏。
3. 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在间奏处等待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有吹肥皂泡的经验。
2. 歌词磁带“泡泡不见了”。
3. 幼儿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活动过程
1. 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自由谈论泡泡。
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境及泡泡的大小、颜色,以及泡泡最后会怎样的'问题,教师有重点地反馈歌曲中的内容,如“泡泡有大的,有小的,还会飞呀飞上天,最后炸掉了”,为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做准备。
2. 幼儿回忆、模仿吹泡泡游戏,记忆并学唱歌词,掌握间奏。
(1) 幼儿
第6篇:《泡泡不见了》教案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对音乐游戏感兴趣。
2、能随音乐表现泡泡的不同形象。
3、能根据音乐内容,边唱边玩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已学会唱歌曲《泡泡不见了》。
2、教师准备:泡泡水一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看老师演示“吹泡泡”情景,模仿做“吹泡泡”、“泡泡飞上天”、“泡泡爆炸了”的动作。
2、听老师唱歌,坐在位子上表现“吹泡泡”的动作。
3、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
指导重点:集体拉圆圈,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吹泡泡”,唱到最后一句时,拍一下手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4、教师表扬能按规则玩游戏的幼儿。
活动提示
1、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自由结伴拉成小圈玩“吹泡泡”的游戏。
2、可结合体育活动带幼儿玩体育游戏“吹泡泡”。
3、提请家长配合:家长可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也可以作为亲子游戏,
第7篇:《泡泡不见了》教案
《泡泡不见了》教案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对音乐游戏感兴趣。
2、能随音乐表现泡泡的'不同形象。
3、能根据音乐内容,边唱边玩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已学会唱歌曲《泡泡不见了》。
2、教师准备:泡泡水一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看老师演示“吹泡泡”情景,模仿做“吹泡泡”、“泡泡飞上天”、“泡泡爆炸了”的动作。
2、听老师唱歌,坐在位子上表现“吹泡泡”的动作。
3、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
指导重点: 集体拉圆圈,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吹泡泡”,唱到最后一句时,拍一下手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4、教师表扬能按规则玩游戏的幼儿。
活动提示
1、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自由结伴拉成小圈玩“吹泡泡”的游戏。
2、可结合体育活动带幼儿玩体育游戏“吹泡泡”。
3、提请家长配合:家长可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
第8篇:泡泡不见了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泡泡不见了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泡泡不见了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感受表现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唱准休止符。
2.体验歌曲游戏的乐趣。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泡泡不见了》
2.经验准备:活动前带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
活动过程
1.经验谈话,情景回忆。
师:昨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吹泡泡”,你们看到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
2.完整欣赏。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泡泡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