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菩萨蛮》诗词鉴赏
《菩萨蛮》诗词鉴赏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②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 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是怎样虚实相生,以寄托词人的思亲之情的?请具体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词的前两句写寒冷的北风、深夜的大雪,这是环境描写,实写眼前景色;然后回忆了“桃花月”,即与妻子快乐生活的时光,又写了好梦等,是想象的内容,是虚写。
答案:上片既写边塞夜半三更,北风猛烈、大雪纷飞的苦寒荒凉的实景,又写与妻子在一起的温馨快乐的梦境,两者虚实相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两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所谓“景与情”,即描写的景物以及借此抒发的情感等。词的末两句拓开情境,让读者领受到一股悲怆无依的愁绪、一种苍茫阔大的意境。考生只要结合上下片内容,对末两句从内容、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在残星的余辉下,风大雪猛,军旗猎猎作响。这两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塞外冬夜天地空旷苍茫的景象,以健笔写柔情,烘托出了词人梦醒后内心的悲凉寂寥。
第2篇:《菩萨蛮》的诗词鉴赏
《菩萨蛮》的诗词鉴赏
【年代】:宋
【作者】:魏夫人——《菩萨蛮》
【内容】:
溪山掩映斜阳里。
楼台影动鸳鸯起。
隔岸两三家。
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
早晚溪边去。
三见柳绵飞。
离人犹未归。
【作者】:
魏夫人(?-?) 名字失传,襄阳(今属湖北)人。文学家魏泰之姊,宰相曾布之妻,封鲁国夫人,时称魏夫人。现存其词十四首,语言清丽,音调谐婉,后人对其词评价颇高。周泳先辑有《鲁国夫人词》。
【赏析】:
这首词抒写离人相思之情。上片着意描写春景。楼台影动,鸳鸯惊起。杏花出墙,斜阳掩映,溪山如画,春色满眼。
下片借景抒情。每日在溪头路边徘徊,虽已三见柳絮纷飞,而离人犹未归来。对此良辰美景,不禁触动绵绵相思之情。全词婉柔蕴藉,优美自然。
朱晦庵云:“本朝妇女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词林纪事》卷十九)
薛砺若《宋词通论》:她虽不能与易安并论,但在女作家中,确为超群出众之才。词中名句如“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即与并时诸贤相较,亦为出色当行之作。
《词林纪事》页十九引《雅编》:魏夫人有《江城子》、《卷珠帘》诸曲,脍炙人口。其尤雅正者,则《菩萨蛮》云云,深得《国风·卷耳》之遗。
第3篇:《菩萨蛮》李清照诗词鉴赏
《菩萨蛮》李清照诗词鉴赏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鉴赏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日薄:谓早春阳光和煦宜人。
⑶乍著:刚刚穿上。宋方潜力《蕙兰芳》:“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
⑷梅花:此处当指插在鬓角上的春梅。一说指梅花妆。《太平御览》卷九七O引《宋书》,谓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花妆。
⑸沉水:即沉水香,也叫沉香,瑞香科植物,为一种熏香料。《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南州异物志》云:“沉水香出日南。欲取,当失斩坏树着地。积久,外皮朽烂。其心至坚者,置水则沉,名沉香。”
译文
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刚脱掉棉袄
第4篇:《菩萨蛮》李清照诗词鉴赏
《菩萨蛮》李清照诗词鉴赏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日薄:谓早春阳光和煦宜人。
⑶乍著:刚刚穿上。宋方潜力《蕙兰芳》:“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
⑷梅花:此处当指插在鬓角上的春梅。一说指梅花妆。《太平御览》卷九七O引《宋书》,谓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花妆。
⑸沉水:即沉水香,也叫沉香,瑞香科植物,为一种熏香料。《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南州异物志》云:“沉水香出日南。欲取,当失斩坏树着地。积久,外皮朽烂。其心至坚者,置水则沉,名沉香。”
译文
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刚脱掉棉袄,换上夹层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一觉醒来微
第5篇:《菩萨蛮》鉴赏
菩萨蛮
——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菩萨蛮》是在敦煌莫高窟里发现的一系列的敦煌曲子词中的一首,而这一系列的敦煌曲子词实际为唐代民间词。查阅过很多的资料,终究没有一个一致或者令我满意的描述来定义“小令”,在对比过唐诗、宋词、元曲三大艺术形式后,我个人觉得小令应该是介于宋词与元曲之间的一种文体,却是在唐宋元都有着它的一席之地,曾经买过一本收录唐宋元小令的辞典,从初唐诗人李白到元末元曲家兰楚芳的作品,无一不是让人读来忘怀其中的。
在众多的收录作品中,《菩萨蛮》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事实上,是因为很久以前接触到这首小令,才发现还有这样一种文学艺术的存在,进而才买来这本辞典拜读的。而这首小令,我认为很好的体
第6篇:菩萨蛮鉴赏
菩萨蛮鉴赏
玉龙细点三更月,庭花影下余残雪。寒色到书帏,有人清梦迷。 墙西歌吹好,烛暖香闺小。多病怯杯觞,不禁冬夜长。
这首抒情小令在《于湖居士文集》、《全宋词》诸选本中有几处小异,现从《全宋词》。
上片开头二句奇特,直写深更明月和空庭残雪,虽未写及人,却把人的内心世界活动留给了读者去想象。“玉龙”,传说中的神龙,诗文中常常代指飞雪。“三更”,午夜。今夜有月,不可能下雪,所以,这里的玉龙是指龙形的`漏壶,即刻漏、滴漏,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细点”,全句关键所在,时间一点一点地滴漏着,词人的情感也在一点一点地迸发着。夜深人静,月映庭院,花之疏影和雪之残照相互衬托,其景其情唯有身临其境方能感受。这里道明正当人们深夜熟睡之时,词人却在为某种痛苦而备受熬煎不得入睡,独对空庭残雪深有感触。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