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湘行散记读书笔记
湘行散记读书笔记
《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记录了沈从文故乡湘西特异的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他以乡村中国的眼光表现普通人的命运和质朴的生命形式,较多的继承了中国古代游记与笔记的传统,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湘行散记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湘行散记读书笔记1
在图书馆呆了一个下午,看了一本《湘行散记》。
久仰沈老先生的大名,却从未读过他的作品。好吧,就从这本开始吧。翻开书本,一股古香古色的气息立即涌了过来,细腻的笔触,精简的图画,吸引着我继续前进。
书中描写的背景是湘西。在这里有流淌着的清澈的河水,有听过之后一生也忘不了的橹歌,有爱说野话却勇敢有力的水手;有可爱纯朴却沦为女的妇女;在这里你还能见到古老的西兰卡普织锦;品尝到地地道道的苞谷烧酒和糯米粑;听到粗犷纯朴的情歌和号子声;能赶上哭嫁的媳妇背亲的队伍;见到热闹非凡的`赛龙船。到底是古镇,一些古老的土家族习俗还没有被现代文明迅速地淹没到无处寻觅踪迹的地步。镇上人家有在沿河居住的,也有像星星一样散居在沿河山上的,河岸两边的吊脚楼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沈老先生真是擅长用极为精简的笔墨勾勒出湘西的山水人物。在他的笔下,人是鲜活的,景是生动的,物是立体的。
字里行间,我能够感觉到沈老先生那份热爱生活的情感。沈先生年少即投身行伍,随军队辗转川黔湘边境,吃过苦,也阅尽了社会的黑暗。然而他对生活还是如此热爱。而我们呢,天天在工作学习中忙忙碌碌,只知道叫苦叫累,我们或许忘记了去发现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失去了太多。因此我们得端正生活态度,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敞开自己的心灵,虽然我们对于漫长的历史只是毫不起眼的一部分,但我们却是自己生活的的主人。我们可以选择热爱生活,在自己习惯的生活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追逐理想。
如此美景,如此纯朴的风俗,怎不令我向往呢?想找个机会去湘西,亲自去体验这样如天堂般的地方。读沈老先生的文章,使我了解湘西,挚爱湘西。
湘行散记读书笔记2
《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记录了沈从文故乡湘西特异的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他以乡村中国的眼光表现普通人的命运和质朴的生命形式,较多的继承了中国古代游记与笔记的传统,能够简练流畅的写景叙事,穿插着对往昔的追忆,平和之中自有其动人之处,名篇《箱子岩》、《桃园与沅州》。
湘西的纯美一尘不染仿如桃源。陶渊明描绘桃源,亦不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就好比看一幅晕着水的淡彩,通篇文字如同浅水一样地流淌,润泽着读者的心。看似毫不用力的涂抹,出来的线条却清朗通灵;几乎白描的手法,不杂一丝的议论,不着痕迹地触动读者的心弦。
《鸭窠围的夜》中,“这地方是个长潭的转折处,两岸是高大壁立千丈的山,山头上长着小小竹子,长年翠色人。这时节两山只剩余一抹深黑,赖天空微明为画出一个轮廓。但在黄昏里看来如一种奇迹的,却是两岸高处去水已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这些房子莫不俨然悬挂在半空中,借着黄昏的金光,还可以把这些希奇的楼房形体,看得出个大略。”这里写到了吊脚楼,它是一种民间建筑。美丽的湘西,山奇水异,令人徘徊不忍归去。而古香古色、建筑风格特殊的吊脚楼,更添得山水几分韵致。在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城,沱江傍城而过,当地人临河而居,一幢幢吊脚楼,高高低低参差错落。吊脚楼的一端以河岸为支撑点,另一端则悬在水面,高高的悬柱立于水中作为撑持,充满着一种力量的美。他将一种普通的民居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大家面前,一幅山、水、吊脚楼完美结合的图画显现出来。《箱子岩》中还有这样的描述“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
沈从文笔下的岩壁、石窟、码头、河道、渔网、船橹、白帆、落日、云影、暮色、薄冰……都微微敷了一层闲淡的色彩,悠悠地在宣纸上渲染、行走,画面澄明、清澈、纯稚、简洁,到处罩着一层冬日里炉火边的暖意,就连当地水手的粗野对话,也显得极具温情和惬意。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集代表作之一,版本不只有湘行散记,共有三个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和《新湘行记》。沈从文擅长用极为精简的笔墨勾勒出湘西山水风物。在他的笔下,人是鲜活的,景是生动的,物是灵现的,宛若现代的桃花源。
从他的文章中读出了古镇的文化底蕴。古老土家族习俗还有所遗留。在这里你还能见到古老的西兰卡普织锦;在这里你还能品尝到地地道道的苞谷烧酒和糯米粑;在这里你还能听到粗犷纯朴的情歌和号子声;在这里你还能赶上哭嫁的媳妇背亲的队伍;在这里有纯净的天空清澈的泉水;在这里有清新的晨雾和晶莹的露珠;在这里有热情的乡里人家有活泼精灵的孩子比齐陶渊明的虚拟的世外桃源,多了几分开放,几分真实,他们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们纯朴真诚热情,景物灵动俊秀轻灵,宛若走入画中,但又是那么真实。
第2篇:《湘行散记》读书笔记
《湘行散记》读书笔记
沈从文一生坎坷,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对自己的发妻的追求。那份校园爱情的淳朴,如果他追求的湘西干净纯粹相融相合。然而,这样无欲无求的人一生历经坎坷确是上天的不公。
沈从文先生在谈及自己说,我从不遵循君子道德之道,只有艺术家的探幽烛微的勇气。施蛰存先生说沈身上有着“苗汉混血青年的某种潜在意识的偶然奔放”。这一瞬间,让我想到了某位来自中亚碎叶的胡风男子,那位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不羁男子,那位举杯邀明月的孤寂男子,沈从文先生似乎也是这样一种融合,诠释着绝对的自我和如水的细腻。
这样一位对政治因素极为不敏感的文人,在我的理解看来,他应当是被边缘化的人物。沈先生文中所描绘的山水人和谐的景象,他所追求的“边城”,笔下的人性美、生活美,这些故事原型大多发生在山水重重的湘西深处,这无疑给故事本身披上了朦胧美的面纱,从故事本身再到作者创作意图上来看,除去了对于家乡深沉的爱意之外,向往超然世外的生活,无疑会给人以避世的猜想。寄情山水间,不知名利,不晓政事,历朝历代文人都在重复这样的选择。
在人们日益严重的.追求幸福却不追求快乐的今天,我以为,沈从文先生应当是寄情乡土但是穷困潦倒的清高文人形象。实则却不然,他不仅仅做到了肆意笑谈的人生,更得到了读者的尊敬宠爱。似乎是在这中间找到了良好的契合点。
但这不是现代的主流价值观所能容忍的,这种享乐主义与现当代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提倡奉献自我显然是格格不入的。换句当代人的话来说,避世约等于不思进取。
第3篇:湘行散记读书笔记600
湘行散记读书笔记600(共19篇)由网友 “绝美饼干小甜甜”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湘行散记读书笔记600,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湘行散记读书笔记600
沈从文写过一本书,名叫《湘行散记》,它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纯美散文代表作。我在今天读完了它,我不由自主陷入沉思。
这本书中分为很多个小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叫《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的故事。当时水手这个职业可不太好,他们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却干着艰苦又危险的活。冬天,不管河水有多寒冷,只要船只有危险,就要勇敢地跳下去;行船时,船只被冲上岸去,也要顶着波涛汹涌的河水,保护着船只。
即使每天面对着这么危险的情况,水手们的薪水仍只有可怜的一点,年龄小的水手更为凄惨,是别人工资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八分之一。尽管水手们没有多少薪水,可他
第4篇:湘行散记的读书笔记
湘行散记的读书笔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湘行散记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湘行散记的读书笔记一
第一次读沈老的作品是他的小说《边城》,那如抒情诗般行云流水的文字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心底。时隔三年,我再度捧起了沈老的作品《湘行散记》。刚读几页,一种莫名的喜悦之情便油然而生。是的,是那种故友重逢的欣喜与感动!还有谁能像沈老这般笔触柔软地如春天里盛开的第一朵桃花,如云气氤氲下蜿蜒流淌的河水?林语堂说过,没有什么目的心的阅读最快乐。沈老的这本书恰如一副装帧精美,引人入胜的水墨画,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引领着我们进入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中去,忘情欣赏并不自觉地陶醉其中。不会带有任何的功利色彩,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生动。
沈老笔下的岩壁、石
第5篇:湘行散记的读书笔记8篇
湘行散记的读书笔记8篇
《湘行散记》讲述了沈从文接到来信回湘西老家探望生病的老母途中的见闻,下面给大家分享湘行散记的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吧!
湘行散记的读书笔记1
操着粗话的汉子呦,缥缈的橹歌嘴边来。山连山,水连水,歌声竟被那群山清水挡回去了,河边的洗衣妇羞红了脸,掩面接上了橹歌,歌声不歇,水波漾不止,湘西是桃源罢!
沈从文1934年还乡的笔下,给了我这么个朴素美好的想象。先生这此还乡记下湘西的故友、湘西的水手、湘西的夜、湘西的流水……十几年未回湘西,故乡仍未如何变——却又变了,那人有的走了,那镇换了个面……为什么呢!
人还是那么地朴素大方,可那大笑背后藏着的尽是心酸!就那水手们,十六年前沿河的码头,有一半停着高大的运油船。宽平的河面,整齐的码头,来往的水手船上朱砂、水银、苎麻、布匹……装得满满当当。不
第6篇:湘行散记读书笔记(精选8篇)
湘行散记读书笔记(精选8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湘行散记读书笔记(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湘行散记读书笔记1
读《湘行散记》,我感受到对历史的感悟静静流淌而过。文字虽如水,过儿无痕,却沉淀下了,太多叹息。
书中描写的背景是湘西。在这里有流淌着的清澈的河水,有听过之后一生也忘不了的橹歌,有爱说野话却勇敢有力的水手;有可爱纯朴却沦为妓女的妇女;在这里你还能见到古老的西兰卡普织锦;品尝到地地道道的苞谷烧酒和糯米粑;听到粗犷纯朴的情歌和号子声;能赶上哭嫁的媳妇背亲的队伍;见到热闹非凡的赛龙船到底是古镇,还没有被现代文明迅速地淹没到无处寻觅踪迹的地步。镇上人家有在沿河居住的,也有像星星一样散居在沿河山上的,河岸
第7篇:湘行散记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湘行散记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读书笔记的内容可以就是对书本的好词好句的摘抄及对这个书籍的感悟,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湘行散记读书笔记范文500字,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读《湘》你会发现,那里有清澈毫无渣滓的河水,有听过之后一生也忘不了的橹歌,有爱说野话却勇敢有力的水手,有可爱质朴却沦为的妇人。但远不止这些,从“老伴”到“滕回生堂的今昔”,你会了解,在那个战乱且无序的年代里,只在沈的视角范围里,就有那么多转徙漂泊,有那么多普通人在战乱里平静的死去,却不为亲人知晓,有那多妻离子别,等待然后平凡的老去,有那么多平凡的人在命运的夹缝里平凡的生,然后在十六年后某个平凡的日子里不期而遇,却不再相识。初读,以为就是在读小说,仔细斟酌,才发现就是沈人生经历里的.一些真真切切的缩影,细细体味竟不禁使人潸然。
再往后,从“一
第8篇:湘行散记读后感
读《湘行散记》有感
摘要:《湘行散记》作为从文先生的一部散文和书信集,在以流水般的文字描绘湘西山山水水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先生创作方向的缓慢变化,表达着他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对历史的思考,对未来的担忧。
关键字: 沈从文
湘西山水
生命
感悟
正文
再读《湘行散记》,又一次感受到了从文先生那如水一般的文字带着湘西的秀丽山水,带着浓浓的湘西风情,带着对生命,对历史的感悟静静流淌而过。文字虽如水,过而无痕,却沉淀下了太多的叹息。
《湘行散记》收录了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湘行书简》、《湘西》及《烛虚》等作品,可以说贯穿了从文先生20、30、40年代三个时期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创作在纵向发展上,因表现形式的的差别体现出三个阶段的不同风貌,展示出从文先生对生命意义始终如一的探究。
《湘行书简》作于从文先生回家探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