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城市居散文
城市居散文
在20xx年的新年炮声中,我搬进了一套新房子,但是却始终没有好心情。
来西安的第一个住处是在西郊一个军工企业的老宿舍,四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各住一床,那个宿舍本来是闲弃的,房子中间一大堆垃圾,我是最早领到钥匙的,于是我打扫了一下午。在1998年那个炎热的夏季,这个西晒的房子就像一个蒸笼,我们汗流浃背地躺在5元一张的凉席上不能入睡。此后我又搬到单位附近的一间民房暂住,房子阴冷潮湿,那个冬季的冷入骨髓,给骨头留下记忆。
来到新单位后我与同事王荣忠在单位附近租住了一间民房,二楼,逼仄陡峭的楼梯,房子十几平方米大,里边只有两张简易的木板床,中间是一个电炉。那年也是一个很冷的冬天,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寻找新闻。他摄影我文字,我们两个愣头青曾经端掉了古城牛皮癣一样顽固的自行车黑市。也曾被人围攻跟踪,也曾申请报社派车去陕南长达半个月的寻找原汁原味的新闻线索。很冷的晚上,我们坐在电炉旁边用剪刀细细剪下自己见报的稿件,生活简单,充满激情、满足和快乐。但是房主是个尖刻吝啬的老女人,因为说好水费是包括在房费里的,每次当我们在水池子洗东西时,她就站在旁边恶狠狠地盯着,直到你关掉水龙头。更难忍受的是院子里那个一平方大小的公用厕所,气味让人连连作呕一刻不能忍受,整个厕所的墙壁和木门上的插销都油腻闪亮。于是,一等我们通过单位的试用期就毅然逃离了这个不慈祥的老人。然后我们就分开租住,快乐的日子成为彼此珍藏的记忆。
再后来,我热心的表哥在他住的小区租了一套房子给我,楼很陈旧,里面摆满了没有搬走的陈旧老家俱,透出老人使用过的气息,房子倒安静甚至有些恐怖。楼下简易房子里有一对收破烂的夫妇,由于经常为生活吵架所以没有见过面但是声音很熟悉。经常,在深夜,那女人一声高过一声的哭声让人毛骨悚然。
真正属于我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是政府的安居工程,七楼顶层,也便宜。但是地处火车站附近的“道北”,市容脏乱,也是外来务工人员聚集觅活的地方。又因为集中了几个建材市场,所以整日车水马龙不得消停,拉载着钢筋、石板、钢管的大型汽车一声高过一声地加着油在马路上拥挤或者呼啸而过,冰冷、生硬、强势让人不安。小区的马路对面是中国一个辉煌帝国的宫殿遗址,政府计划斥巨资修复重现以前的规模,不久以后这里将变成一个西北最大的遗址公园,而现在这里却是一个在城市里很难找到的市场,类似农村的集市,货物杂碎低档但很便宜。我上班的地方在这个城市城墙的西南,每天早上,我要穿过城墙的北门,在车辆和人的拥挤中穿过南门,疲惫不堪,晚上又同样回到七楼,脚步沉重。
把父母接到西安的旧房子后,因为是七楼,所以他们不愿下楼,要么在狭小的房间里看电视要么在不宽阔的阳台上晒太阳。实际上,就是让他们每天下楼转转我更不放心,因为小区绿化有限,很少有空地,小区附近的街道上车辆呼啸摩托乱窜。曾经在小区的门口,附近一对爷孙两人在遗址的石碑旁小桌子吃饭,一辆大汽车倒车时把刻有“含元殿”的石碑撞断,压住了爷孙。这发生的一切让我一直对父母安全和健康深存不安和忧虑,提心吊胆,惴惴不安。
于是新房子选择在一个很大的公园的旁边,想着父母可以每天在公园里散步锻炼而不用操心车辆。这新房子在建造时被建筑商封闭起来制造神秘。当我被允许戴着安全帽来到属于自己的房间,低矮的楼顶盘错着生硬突兀的空调管道,粗糙野蛮,一间间房子如同火柴盒样逼仄狭小,高耸的楼群互相遮挡着阳光……这一切又一次打破了我心中的梦,让我瞬间很颓废。
搬家的时间一拖再拖,终于下决心搬了。在新年的炮声中,没有喜悦只有失望和疲惫:一家三代造成居住的`窄狭,急功近利的物业,缺乏责任感的服务,到处停泊挤占空间的车辆……我来到阳台,却看见邻近的高楼上大幅标语写着“用刘翔的速度迎接2008”-——这企业用辞不达意表达着对即将到来奥运会的朦胧冲动和肤浅兴奋。
在这个城市中,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想要的房子,他们为房子拼搏奔波而遗失了心中的房子。当一个人即将走完自己一生的时光,他孤独地坐在城市一角钢筋水泥冰冷的房子里,狭小或者宽敞,但是他的心里必定充满了无限的悲哀。我痛苦地想,这远远不是我心中的房子,我心中的房子依山傍水,春暖花开,阳光明丽,房子是一层或者两层的,很随意不功利不急迫,青砖铺地,古朴大气的原木桌子和原木直接锯成的树桩做凳子,在阔大的院子里孩子在自由嬉戏,父母在远远的另一角晒着太阳喝着茶,随意散漫。
2008年元宵节的前一天,我离开古城的新房子,为生计又飞到南方的一个城市,眼中却依旧充满疲惫……
第2篇:归园田居散文
归园田居散文
人生最好的归宿,我认为,便是归园田居。
洗净凡世的铅华,褪去浮躁的心灵,行走于那天地静幽之间,重返回人类最初的那纯净世界。去亲近自然,去感悟天地,在那田园牧歌的旷野里,化为这混沌间的一片祥云。
年少时,我们或许太过于血气方刚,一心想要追逐那万丈高峰的顶端,去拼命攀爬,去不择手段,为了那些虚妄的东西,过着反复重往,或者心惊胆颤,又或者无可奈何,却又爱于攀比的生活。在那偌大的充满钢筋铁骨的城市之中,为了一套房,为了一辆车,为了结婚生子,为了金钱权利,为了物质的高度充足,心中便有了功利。那些功利,那些金钱权利和浮华,是人类欲望的噩妄,过分的崇拜金钱与权利,使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严重匮乏,人们在这条追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依靠酒精和迷幻来麻痹自己,精神的空虚与乏味,使得人们渐渐迷失了自我。
或许只有放下这所有的虚妄,才能重新找回自我。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浮华,寄情于自然山水间,或许你才真实的发现,自己失去的太多太多,内心再也无法平和,再也无法纯净,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就如那江湖上的烟波,轻轻一挥手,便烟消云散,毫无可恋。这时便会开始寻找,想摆脱这束缚着身心自由的牢笼与枷锁,重回自然怀抱,回到人类最初的状态,那农耕文明始初之时,那和谐纯净的状态。在那一刻间放下,放下所以曾经的贪欲噩妄,重归于青山绿水里,在那淡淡的,平凡而又简单的生活中体会那暖暖的,温馨而又和舒畅的快意。
自古就有很多力图挣脱世俗牢笼,去寻回自我的人,许由不愿为世俗所迫,隐居山林,云间山万里,水溪悟道意的逍遥;陶渊明辞官回乡,去采菊东篱,体会悠然南山的闲适;刘禹锡独居陋室,谈笑鸿儒,调琴阅经,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的悠雅;林甫清高无为,泛波孤山,与梅为妻,与鹤为子,出世尘外的飘逸。
宋代的白玉蟾有诗云:“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说的便是这出尘世外的道理。道家的人自称自己为真人,道教认为被世俗所困,在万丈红尘中徘徊堕落的都是假人,只有做到清静无为,道法自然才能称之为真人。真人便是真正的人,真正的人所该有的生活和命途便是如此,不羁尘俗,不问世事,那些纷争都与自身无关,都不过是过眼烟雨,便将毕生精力放在参透人身宇宙的奥秘中去。从古自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正是那些大智慧的人的超然追求。
这样的田居生活在现代社会或许无法实现,但我们仍可追寻,放下一切虚妄,寻一方宁静清幽的小镇,找一份自己爱做,能为自己获得心悦的事情,不问江湖世事,不理钱权浮华。朝起推门开窗,仰见那青山绿水的清新,暮晚披星而归,沉看这渔舟江霭的醉意。门前养一只曲丽的画眉,泡一壶清茶,逗鸟品茗,或者养一池鱼,俯身静看鱼儿水中游逸。闲时寻一棵苍古树下,携琴而坐,轻抚丝弦,让身心洗涤在梵音蛩唱的美妙世界里,又或者读一本书卷,在书海香墨中徜徉叠荡。一个人在家可以一展宣纸,书写一方汉字,描绘一幅丹青,又或者约上三两好友,在小院里下一盘未分胜负的残棋,斟酌一段古言诗句的文意。这样的生活,无功名利禄的烦心,更无钱权纷争的算计,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悠然自得。
我认为,这就是人生最好的归宿,不用去费劲心力的想如何争名夺利,更不用去苦其心志来赚取家财万贯,一顿三餐,衣食有依,家人平安,自心愉悦,这就是最好的人生。
如若真当可以,我愿放下所有,寻那一方清秀古朴的小镇,带着我所有的爱,我爱的人,我爱的事,我爱的一切,在那悠长的岁月里,静静的,静静的,终了此生。
第3篇:天朗明居散文
天朗明居散文
雨,下了好几天,洋洋洒洒,缠缠绵绵地,看那雨,似是春天的雨啊,春天,就下的是那样的雨,感觉,春天的脚步是越来越近了……
到得今天,天空终于放睛,没有了那细雨绵绵,取而代之的是烂灿的阳光,走在大街上,听到人们欣喜的说:啊,终于出太阳了,我也搭上一句,是呢,终于出太阳了,于是,笑意满溢,暖洋洋地站在天桥上,拿出手机来拍照,看车水马龙,看蓝天白云,看花,看草,看庭院深深。
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这个叫“天朗明居”的公交车站,也要经过这个叫“天朗明居”的小区。天朗明居,这简单的四个字,模看竖看都感觉到它唯美的一面,看着,想着,就让人由心的感到温暖,真要感谢起这个名字的人哪,天清朗,居室明,这不就是我们想过的生活吗?
小区外面种了许多花草,小区里面曲径通幽,老老幼幼正沐浴在阳光里,悠闲嬉戏,每每经过
第4篇:幸福城市排名厦门居第四
幸福城市排名厦门居第四 2012-09-20 07:56
本报讯 据人民网报道,9月19日,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在人民网联合进行了“中国幸福城市评价体系课题”和中国幸福城市排名的发布。在中国幸福城市排名中,合肥、太原和广州名列前三,厦门排名第四,超过北京、上海。
计算幸福指数的三项指标分别是,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通过三个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指数来比较分析城市发展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的状况。最后,对全国33个大中城市进行中国幸福城市排名。这一排名是根据2010年数据衡量的结果。排名结果颠覆了人们的一贯认知,传统认为的幸福城市成都、青岛都跌出了前十,昆明甚至跌出前二十。
课题组将中国城市居民分为三个主要收入人群。一是低收入人群,包括低收入和中低收入两个阶层,人数比例约为40%,他
第5篇: 如何认识宜居宜游城市
一、如何认识宜居宜游城市
“宜居”就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要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关于居住又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宜居;第二个层次是利居;第三个层次是乐居。目前我们提到的就是宜居。一个城市怎么样就宜居了,我认为首先,城市的环境要好。一是生态环境要好,要能适合人类居住。例如一个城市环境要能够得到很好保护,气候好四季分明,很少发生极端恶劣天气,同时要有比较丰富的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例如水资源等;二是人文社会环境要好,城市居住人口整体素质要高,文明度高,要能形成一种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其次,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一是城市道路、供水、污水处理、亮化、绿化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要有突破性进展;二是要有便利的交通,能够方便人们的出行和生产生活。三是要有完
第6篇:城市风景散文
城市风景散文
在城市与乡村交界处的狭长地带上有一处城市风景,它坐落在一条被现代工业文明污染的河流的堤岸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奔波的人们,每次都要经过一座粗糙的混凝土桥梁,傍晚时分,因为车流量急剧膨胀,这里往往成为风风火火的人们不约而同的暂时集结点。西装革履的人们拉开车窗,急于在进入城市之前呼吸一份珍贵的清新空气,细心的朋友会注意到那处刚刚粉饰过的白色小楼,在夕阳与杨树林的陪衬下它犹如一只正在觅食的白鸽。
我打算在这个秋季完成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摄影作品,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我携带一部尼康牌数码相机踏上狗尾草与芦苇相间的堤岸,开始了寻找鸵鸟的旅程。据一个热爱旅行的朋友的介绍,在河流深处的堤岸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那里有一个鸵鸟养殖户,沿着堤岸的小路一直往东南方向走,找到一扇刷着黑漆的铁栅栏门就找到了鸵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