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金陵道中诗词阅读答案的内容
金陵道中诗词阅读答案的内容
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8.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9.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2分)
8.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示例:
语言:①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②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评分:答出一种角度即得2分,其他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
写法:①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②白描 。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③寓情于景。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
评分:答出一种写 法,分析得当得2分。共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评分:如从作品意脉结构,表情达意的层次方面作答也合乎题意。共2分。
第2篇:《凭阑人·金陵道中》阅读答案
《凭阑人·金陵道中》阅读答案
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8.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9.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2分)
8.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示例:
语言:①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②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评分:答出一种角度即得2分,其他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
写法:①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②白描 。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③寓情于景。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
评分:答出一种写 法,分析得当得2分。共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评分:如从作品意脉结构,表情达意的层次方面作答也合乎题意。共2分。
第3篇:凭栏人金陵道中翻译赏析
凭栏人金陵道中翻译赏析
凭栏人·金陵道中
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注解]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天一涯:天一方。
鬓华:花白头发。
[译文]
瘦马驮着一个诗囊漫游天涯,疲倦的飞鸟发出哀鸣,荒郊路上零零落落有几处人家。银色的柳絮迎面扑来,粘到头上,与人频增多少白发。
赏析:
此曲乃金陵道中抒怀之作,抒发了孤寂苦阔和年华易逝的感慨。触景伤情,情融景中。似浅实深,平淡中见奇崛。
精巧的构思,精练的.笔墨,描绘出穷愁的漫游诗人在暮春时节羁旅中的忧思和哀愁。物我通感,又是这首小令写景抒怀的显著特色。“瘦马驮诗天一涯”是我,“倦鸟呼愁村数家”是物。由我及物,使物也有倦意和愁感,着笔于空间对比,反衬了诗人浪迹天涯,情与景统一;“扑头飞柳花”是物,“与人添鬓华”是我,由物及我,使我也因此青春
第4篇:王维诗词中的道
王维诗词中的道
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被誉为“诗佛”,但是在其诗歌中可以发现道家思想的存在。他早年也与道士交游,写下不少神仙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维诗词中的道相关内容。
一、序言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诗人,在唐代享有盛名。他与李白、杜甫一起,据有三足鼎立之势。清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指出:“吾于天才得李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又可见王维尚佛,其诗歌受禅宗影响,禅趣盎然。但同时,王维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诗歌中也有体现。王维早年有一段时间颇倾心道教,到后来也一直没有割断这一情缘。他写过一些神仙诗以及和道士交往的诗。如《鱼山神女祠歌》、《桃源行》、《赠焦道士》、《赠东岳焦炼师》、《过太乙观贾生房》、《送方
第5篇:道中 阅读答案
道中 阅读答案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道中 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道 中
陈与义
雨子收还急,溪流直又斜。
迢迢傍山路,漠漠满林花。
破水双鸥影,掀泥百草芽。
川原有高下,随处着人家。
[注]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初,陈与义离衡岳,去邵阳妻族周氏处,道中所作。是年,陈与义年41岁,自靖康元年(1126年)避乱南奔已有五个年头。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雨子”二字新颖别致,描绘出春初雨点刚住又急剧落下的`山中景象;路边曲折的溪水默默伴随行
第6篇:《九日道中》诗词全文欣赏
《九日道中》诗词全文欣赏
《九日道中》诗词全文欣赏
九日道中
宋·方岳
重阳却喜无风雨,野菊迎人亦自花。
年去年来秋又老,江南江北鬓将华。
离骚如此那无酒,羁旅虽谙不似家。
但得东篱堪种菊,尽容吾子岸乌纱。
《九日道中》的作者
方岳(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新安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1232)进士,曾为文学掌教,后任袁州太守,官至吏部侍郎。因忤权要史嵩之、丁大全,贾似道诸人,终生仕途失意。工于诗,多描写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质朴自然。其词多抒发爱国忧时之情,风格清健。著有《秋崖集》四十卷,词集有《秋崖词》。方岳故居在城北何家坞,坞内原有君子亭、归来馆等建筑,山上有梅,池中有荷,风光迷人,因方岳见池中荷花茂盛,改名为荷嘉坞。
方岳出身于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能赋诗,时人称为神童,南宋绍定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