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打造产业集群增加农民收入演讲稿
打造产业集群增加农民收入演讲稿
打造产业集群增加农民收入演讲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今年明确提出把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作为广西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点突出来抓,确保农民收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包括农户、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流通市场、技术推广、安全检测、信息服务等相关支持体系,通过产业链在一定区域内的大量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间的关联和协作效应,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群落。
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生产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打破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促进农业的对外开放。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将优势农产品进行强势布局,集中最佳资源、最佳要素,生产最佳产品,形成规模,打响品牌。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不仅可以实现土地、技术、资金、信息、市场和劳动力的优化组合,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从农业内部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可以带动保鲜、贮藏、运输、加工、营销等各环节相关产业发展,大量吸纳农民参与其中。
正确估价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建立了糖料蔗、水果、蔬菜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发展了粮食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培育了桑蚕、食用菌、烟叶、中药材等一批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目前,广西糖料蔗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50以上,产糖量占全国的60左右,已连续13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去年全区糖料蔗产值82亿多元,拉动制糖、造纸、酒精等相关行业销售收入230多亿元,糖料蔗产业惠及全区2600多万农民,在优势产区对县域经济的利税贡献率已达到50以上。
但当前广西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优势农产品布局不够集中;二是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三是相关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四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五是优势产业集群度不高,集群优势不明显。
强化措施大力推进
各级农业部门把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优势产业发展大开“绿灯”,今后农业方面的项目、资金、技术要重点向优势产业倾斜,在同等的条件下,与优势产业相关的龙头企业优先评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区、市、县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向优势产业相关的重点龙头企业倾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要积极发展五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一是优质粮食产业集群。到2010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100万亩,总产量达到1650万吨。二是桑蚕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全区鲜茧年产量达到16万吨以上,全区生丝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以上。三是食用菌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全区食用菌栽培面积达70万亩,产量100万吨,产值70多亿元以上。四是烟叶产业集群。切实抓好烟叶生产基地建设,使广西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烟叶产区,逐步建成优质烟叶出口基地。五是中药材产业集群。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大力发展罗汉果、田七、苦丁茶、金银花、鸡骨草等各类中药材和“瑶药”、“壮药”等。另外,加强海产中药材的开发,形成陆地、海洋中药材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第2篇:打造产业集群增加农民收入
打造产业集群增加农民收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今年明确提出把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作为广西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点突出来抓,确保农民收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包括农户、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流通市场、技术推广、安全检测、信息服务等相关支持体系,通过产
业链在一定区域内的大量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间的关联和协作效应,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群落。
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生产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打破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促进农业的对外开放。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将优势农产品进行强势布局,集中最佳资源、最佳要素,生产最佳产品,形成规模,打响品牌。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不仅可以实现土地、技术、资金、信息、市场和劳动力的优化组合,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从农业内部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可以带动保鲜、贮藏、运输、加工、营销等各环节相关产业发展,大量吸纳农民参与其中。
正确估价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建立了糖料蔗、水果、蔬菜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发展了粮食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培育了桑蚕、食用菌、烟叶、中药材等一批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目前,广西糖料蔗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50以上,产糖量占全国的60左右,已连续13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去年全区糖料蔗产值82亿多元,拉动制糖、造纸、酒精等相关行业销售收入230多亿元,糖料蔗产业惠及全区2600多万农民,在优势产区对县域经济的利税贡献率已达到50以上。
但当前广西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优势农产品布局不够集中;二是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三是相关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四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五是优势产业集群度不高,集群优势不明显。版权所有
强化措施大力推进
各级农业部门把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优势产业发展大开“绿灯”,今后农业方面的项目、资金、技术要重点向优势产业倾斜,在同等的条件下,与优势产业相关的龙头企业优先评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区、市、县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向优势产业相关的重点龙头企业倾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要积极发展五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一是优质粮食产业集群。到2010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100万亩,总产量达到1650万吨。二是桑蚕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全区鲜茧年产量达到16万吨以上,全区生丝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以上。三是食用菌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全区食用菌栽培面积达70万亩,产量100万吨,产值70多亿元以上。四是烟叶产业集群。切实抓好烟叶生产基地建设,使广西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烟叶产区,逐步建成优质烟叶出口基地。五是中药材产业集群。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大力发展罗汉果、田
七、苦丁茶、金银花、鸡骨草等各类中药材和“瑶药”、“壮药”等。另外,加强海产中药材的开发,形成陆地、海洋中药材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第3篇:福建漳平花卉苗木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荐)
福建漳平花卉苗木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日前,在漳平市永福镇西山花卉专业合作社,笔者看到,花卉大户陈金才正在指导工人盆景杜鹃的栽培技术。“合作社 作为实施省级现代花卉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承担单位,我们更加精心钻研‘传统盆景造型技艺引入盆栽杜鹃花种植’这一技术,一到花卉销售旺季供不应求。”陈金 才自豪地告诉笔者。该专业合作社共有会员86人,种植各式花卉苗木年产值近4000万元。
2010至2012年间,花木网站了解到在福建省财政厅、林业厅的支持下,漳平市实施了福建省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该市花卉业生产设施水平,提高了花卉产品质量,带动了花卉苗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项目区的农民收入。
积淀:花卉发展地利人和
漳平市花、茶、画“三乡文化”特色鲜明,花乡与旅游联结度紧密,花木产业发展
第4篇:增加农民收入情况汇报
关于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
印台区农业局(2010年7月2日)
一、基本情况
近三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都保持24.1%的增速,2009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05亿元,同比增长5.14%。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6元,增长22%。(其中:工资性收入1526.97元,占40.12%,同比增幅18.85%;家庭经营收入1943.34元,占51.06%,同比增幅24.49%;财产性收入47.19元,占1.24%,同比增幅24.18%;转移性收入288.5元,占7.58%,同比增幅22.19%)。今年,我局承担的县域经济指标是实现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1%,达到4605元,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1.1%,达到4.5亿元。我局通过对农村居民现金收支情况进行监测,上半年,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943.73
第5篇:增加农民收入 文档
浅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
内容摘要: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二是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农业增收的支撑点;四是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加,途径
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阻碍了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步伐。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影响了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二是就业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就是农业中的劳动力
第6篇: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什么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内,企业集中在同一产业,在相关机构的支持下互相之间既合作也竞争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或企业制度。例如我省西樵的纺织、古镇的灯饰、石龙的电子等。产业集群是广东经济的特色,也是形成广东的竞争优势、推动广东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企业制度。广东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如何
我省初期产业聚集主要发生在镇域范围,呈现“一镇一品”的格局,镇政府是推动产业聚集的重要行动主体。广东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这种产业集群的形态称之为“专业镇”。省科技厅在一些专家学者的协助下率先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通过建立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试点推动专业镇的发展,并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打下基础。
随着产业聚集的发展,一些企业在专业镇的周边落户,产业逐步超出镇域范围。同时出现了跨镇域的分工格局,例如顺德乐从
第7篇:产业集群
桐柏县茶产业化集群建设工作汇报
桐柏县茶产业化集群是以国营桐柏茶种场为龙头(农业部河南省茶树良种繁育场),桐柏太阳池生态农业公司、桐柏山野茶开发公司、桐柏县新合作茶业开发有限公司(香港中华文化传播公司注册出资)、河南亿嘉农林集团、河南省盘古溪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等为骨干,20余家茶业专业合作社及全县茶叶产区为生产基地的产业化集群。集群以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良种繁育为主导,集茶叶北方基因库开发、推广种植、茶产品储藏包装、茶文化为一体,以桐柏绿茶、红茶、全国北方良种、茶油、茶多酚、茶饮料、茶食品等为主导产品。集群含1个省级2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国家级、1个省级、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
2010年以来,全县年均新发展高标准茶园1万亩以上,总面积达7.9万亩,年产干茶1350吨,年良种茶苗繁育能力60
第8篇:产业集群
文章标题:产业集群-遨游经济之海的巨鲸
随着形势的发展,“产业集群”这条巨鲸已经游进我国辽阔的经济水域,并以其特殊的水性搅动起排天巨浪,充分展示出特殊的经济魅力和力量,从而受到人们的瞩目和青睐。
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要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实现转型,必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接续产业,而大力发展并尽快形成若干
产业集群,自然就成为我们的一项战略性选择。
培育和建设10个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这是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实施的“5510工程”的一项重要目标。目前看,这项工作虽然在总体上正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但发展并不平衡:有的已见雏形,有的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但有的悄无声息或动静不大。
影响和制约这项工作开展的因素可能有多种,但认识问题没跟上去可能是重要原因。
为此,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产业集群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