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2 08:08: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整时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对以后的 “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会建立合理的时间安排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知识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了解钟表的外部结构;认识整时的两种表示形式;能够正确地写出整时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生活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

3)教学的重、难点

其中的重点是:充分认识钟表的外部结构和掌握表示整时的两种表示形式

难点是:正确说出钟表上的整时

4)教具:模具表、多媒体课件

学具:模具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真棒。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喜欢这些钟表吗?那我们就和他们交个朋友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以儿童熟知的生活场景为导入,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情趣高涨。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其实钟表里隐藏着许多小秘密,等着我们同学去发现呢。现在请你把自己知道有关钟表的知识,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好吗?

谁来说说这个钟面上都有什么?

谁愿意把你制作的钟面介绍一下。你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呀?那钟面上还有什么呢?

[设计意图:关于钟面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如当小老师,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想一想,钟面上的是时针和分针市怎样走的呢?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拨你的钟面吗?

那你们知道这些数字和时针、分针是用来做什么的吗?你们会看时间吗?好,谁来说说这是几点?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呀?

小朋友你们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个时刻就是几时。

想不想自己动手拨一个时刻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设计新颖。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并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三、巩固新知,解决问题;

想不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下面老师来考考你的观察能力。谁来说说这是几时?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两个10时呢?

小结: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就有两个10时,为了准确的表示时刻还得用上早晨、中午、下午和晚上这些词语。

现在你们能用一句完整话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再做什么吗?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钟面,看看12时和6时的钟面上有什么特点?说来说说。

小结:12时,时针和分针重合在一起了。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

那你几时起床,几时睡觉,在你的钟面上拨出来,和你的同桌说说。好,拨一个你喜欢的时刻说说你在做什么?

大家的表现都不错,我们放松一下来听首歌,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行认识与评价,这一环节,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把对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教育融入学习活动之中。利用小明的作息时间情境图,呈现“现实冲突”──为什么一天中有两个10时?让学生“议一议”,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在日常生活钟,除了用这种钟来表示时间,还有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见过这种时间吗?在哪见过?这种表示法就做“电子表示法”。电子表示法时怎样表示时间的?

小结:电子表示法的两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冒号”当冒号右边时两个0,冒号左边是几,这个时刻就是几时。

你能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在练习本上试试。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像这样的表示形式,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并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到进步与发展。]

好了,我们轻松一下,来猜个谜语好吗?

那,再过一小时是几时呢?

今天你们的表现非常好,老师想奖励你们做个游戏你们愿意吗?我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做个动作,你们猜猜他们在什么时刻再做什么事情?再用你手中的钟面拨出这个时刻。

第2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 认识钟表——整时 教学课题:认 识 钟 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知道钟面上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钟面,认识整时 教学难点:认识整时,会看整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猜谜语: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课件出示)。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1、初步认识钟面。

◆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同学?(钟面上有两根针,长的那根叫分针,短的那根叫时针, 钟面上还有12个数字)。(课件演示)

◆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钟面上的分针、时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小结:通过刚才对钟表的认识你都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

2、认识整时。

⑴ 观察钟面上显示的时刻。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随着学生的回答,显示“分针”)◆短短的时针指着几?(随着学生的回答,显示“时针”)◆引导学生说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点。

◆教师规范学生语言:小朋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点说成是几时,谁能再说一说这是几时?

⑵ 同学们真了不起,那这个时刻又是几时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4时)

⑶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个时刻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8时)

⑷ 这三个时刻都是整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小组同学讨论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5)在大屏幕上出示3时和9时两个钟面,学生写。(请两生到黑板上写)。

3、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这种钟表示时间外,还能用什么表示时间呢?(电子表)

◆瞧,小红的床头柜上就放着一个电子表。(出示91页的主题图)你知道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

◆电子表是怎样显示时间的?(电子表上有两个小圆点,两个点的左边是几,同时,两个点的右边是两个0,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像电子表显示的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电话显示器上、电视上、手机上。)

◆你能试着用这种写法表示3时和9时吗?(请两生写在黑板上)

三、反馈练习,加深巩固

1、找朋友游戏:3时和3:00是表示时间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我们也来找一找朋友,好吗?

2、小东一天的作息时间。◆学生完成92页的练习题。

3、小朋友上午9时做操,晚上9时睡觉。提问:这两个9时一样吗?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 ◆

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9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晚上这些词语。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表现的真好!时间是宝贵的,懂得珍惜时间,充分利用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那可是个好孩子。你们看,转眼间,我们这节课又快过去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课堂作业

我是小小设计师,我会画钟表了!(课件:伴随着轻音乐)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钟表的认识,发挥聪明才智,画一个钟表,并把自己喜欢的整时画出来,同时用自己喜欢的表示方法记录下来。

第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认 识 钟 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让学生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及合作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具准备:幻灯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这就是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新朋友——小芳。

2、指导看主题图。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钟表。

3、小芳是几时起床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认识钟表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钟表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钟表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会认,读整时;

2、 能够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

3、 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计:

虽然学生刚上一年级,但他们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认识钟表的经验,在教学整时认读时,首先让学生认识钟面,分清分针和时针,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对比、观察“三个钟面(6时、8时、4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得出结论: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然后通过活动,看一看、拨一拨,加强对整时的认识,与生活联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方法。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教学准备:

学具钟面、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

先发出钟表走的声音,然后出现分针、时针,接着依次出现1~12的数字,最后形成钟面。

师:这是什么声音? 板书:钟表。2.说一说。

(1)钟表有什么作用?(2)你了解钟表的哪些知识?

二、自主探索

1.制作钟面。

师:想认识钟表得先了解钟面,你们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稿)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课前的了解中,我发现有好多孩子都有漂亮的小手表,有的是有分针和时针的,也有的是电子表。虽然一部分学生不能迅速准确地看时间,但基本上都能说出钟面上的要素,认识整时,有着基本的时间观念。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结构。

2.整时与半时的读法与写法。3.时间观念的初步建立。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时与半时的认读与写法。

教学难点: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两种写法。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学生能否独自准确读出、写出钟面和电子表上的整时与半时。2.学生能否自行在钟面上拨出相对应的整时与半时。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节 教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桂雅路小学 潘凯扬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生能够认识钟表的结构,正确读出整时,会用两种方法记录整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及交流等活动,学生具备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用两种表达方式写出整时。

教学难点:判断出钟面上的读数是快到几时还是过了几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物电子钟和闹钟

教学过程:

1.出示多媒体课件(谜语)

2.师:大家猜一猜,这个好朋友到底是谁?(钟、钟表)

大家真聪明,它就是钟表。生活中,我们和时间接触非常多,像是我们什么时间上课、什么时间放学、什么时间起床等等。

时间对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认 识 钟 表

莞城实验小学

钟玉媚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练习十六的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让学生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及合作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钟面头饰。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