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中能力的培养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2 08:06: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大学语文教学中能力的培养论文

大学语文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面向除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以外的其他专业学生开设。共分为三个部分:审美文体、常见应用文写作、表达与应用三个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关注实用写作能力,更全面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以及课程本身的限制,大学语文课程往往出现学生意识不到课程的重要性、对课程不感兴趣等现象。所以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这三个能力入手对学生进行培养,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技能。

一、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属于独立院校,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但对学习方法掌握不足。此外,本科毕业后,除少部分学生准备继续深造(读研、出国留学)外,均走入工作岗位,所以本科阶段成为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这就意味着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适应工作、掌握办公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方面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不仅要时时灌输,更要有针对性地灌输。结合大学语文教材,笔者从常见应用文写作这一部分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预习—提问题—学生讨论—授课—问题第二次讨论—寻找答案—布置作业”的授课流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继续学习的能力。笔者先布置作业,即重点预习公文写作中请示和通知的写作。课堂上,笔者先列出10道关于请示和通知写作的问题,学生可通过讨论、翻阅资料查找答案,但教师并不公布答案,从而进入讲课流程。授课完毕,重新将这10道题展示出来,再让学生重新做题,共同寻找答案,公布答案。最后,布置自学其他公文写作内容及方法的作业。预习本身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即是第一次检验学生自学能力的步骤。随后,在不给出答案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授课,这样一方面学生会带着找寻答案的兴趣来听课,提高了求知欲,另一方面学生将问题与授课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寻找答案,让思维活跃起来,促进进一步学习。最后,布置相关公文写作的自学作业,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语文课堂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多集中在讲授表达与应用这一部分。表达与应用部分包括演讲、论辩、表达等。这一方面的培养教师亦需从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着手。首先,在课堂组织上,教师随机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每周上课时进行课堂小组展示。随机分配学生的优势在于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朋友的小圈子,会认识到不同的同学,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与不同人相处的能力。课堂展示要求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脱稿演讲,学生以组为单位展示作品的内容,既可以克服学生怯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又可以通过团队的配合,培养协作沟通的能力。其次,通过第二课堂,如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讲口才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比赛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学生既是演讲比赛的参与者,又是演讲比赛的组织者,通过组织活动亦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阳光心态

大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8岁以上,身体发育已趋成熟,但心智的发育正处于塑造期。有一些学生在面对压力、困境等时抵抗力较弱,常常出现悲观的心态,甚至个别学生会出现自杀倾向。学生阳光心态的培养是要求学生无论在校园生活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能够积极乐观地生活,在逆境中泰然处之,在困境中寻求出路。很多教师在上课时,苦于无法将这种阳光心态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之中,而大学语文的审美文体部分正可以弥补这一部分。在审美文体中,学生会阅读到《诗经》《庄子》等著作,也可以品读李白、杜甫、苏轼等名篇佳作。审美文体的阅读,不仅仅是单纯的作品阅读,还可以融入作者的人生轨迹、创作背景解读等,作者或作品的主人公在遭遇人生挫折与磨难时,或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或拥有淡然处之的心境,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形成阳光心态的最佳例证。如《诗经》中的《氓》,全诗虽为弃妇诗,但是女主人公“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对爱情的反省,“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对这段不好的爱情的决绝都能够看出其对待爱情的态度:不是反复纠缠,不是陷入伤痛无法自拔。这一点正是大学生对待恋爱应拥有的态度,积极地看待爱情,不陷于失恋的悲痛中,对待生活也是如此。教师在讲授苏轼的《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时,一方面通过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如“乌台诗案”、贬谪等与学生分享苏轼一生乐观积极的人生。另一方面通过全词的分析,指出在困境中,应当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笑对风雨的心态,也要在挫折过后,冷静分析与总结,最后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学生只有拥有了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才能够在大学生活中愉快的度过,也能够在走向社会时在困境中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摆正心态,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第2篇:大学语文教学中能力的培养论文

大学语文教学中能力的培养论文

大学语文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面向除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以外的其他专业学生开设。共分为三个部分:审美文体、常见应用文写作、表达与应用三个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关注实用写作能力,更全面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以及课程本身的限制,大学语文课程往往出现学生意识不到课程的重要性、对课程不感兴趣等现象。所以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这三个能力入手对学生进行培养,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技能。

一、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属于独立院校,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但对学习方法掌握不足。此外,本科毕业后,除少部分学生准备继续深造(读研、出国留学)外,均走入工作岗位,所以本科阶段成为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这就意味着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适应工作、掌握办公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方面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不仅要时时灌输,更要有针对性地灌输。结合大学语文教材,笔者从常见应用文写作这一部分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预习—提问题—学生讨论—授课—问题第二次讨论—寻找答案—布置作业”的授课流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继续学习的能力。笔者先布置作业,即重点预习公文写作中请示和通知的写作。课堂上,笔者先列出10道关于请示和通知写作的问题,学生可通过讨论、翻阅资料查找答案,但教师并不公布答案,从而进入讲课流程。授课完毕,重新将这10道题展示出来,再让学生重新做题,共同寻找答案,公布答案。最后,布置自学其他公文写作内容及方法的作业。预习本身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即是第一次检验学生自学能力的步骤。随后,在不给出答案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授课,这样一方面学生会带着找寻答案的兴趣来听课,提高了求知欲,另一方面学生将问题与授课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寻找答案,让思维活跃起来,促进进一步学习。最后,布置相关公文写作的自学作业,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语文课堂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多集中在讲授表达与应用这一部分。表达与应用部分包括演讲、论辩、表达等。这一方面的培养教师亦需从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着手。首先,在课堂组织上,教师随机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每周上课时进行课堂小组展示。随机分配学生的优势在于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朋友的小圈子,会认识到不同的同学,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与不同人相处的能力。课堂展示要求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脱稿演讲,学生以组为单位展示作品的内容,既可以克服学生怯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又可以通过团队的配合,培养协作沟通的能力。其次,通过第二课堂,如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讲口才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比赛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学生既是演讲比赛的参与者,又是演讲比赛的组织者,通过组织活动亦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阳光心态

大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8岁以上,身体发育已趋成熟,但心智的发育正处于塑造期。有一些学生在面对压力、困境等时抵抗力较弱,常常出现悲观的心态,甚至个别学生会出现自杀倾向。学生阳光心态的培养是要求学生无论在校园生活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能够积极乐观地生活,在逆境中泰然处之,在困境中寻求出路。很多教师在上课时,苦于无法将这种阳光心态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之中,而大学语文的审美文体部分正可以弥补这一部分。在审美文体中,学生会阅读到《诗经》《庄子》等著作,也可以品读李白、杜甫、苏轼等名篇佳作。审美文体的阅读,不仅仅是单纯的作品阅读,还可以融入作者的人生轨迹、创作背景解读等,作者或作品的主人公在遭遇人生挫折与磨难时,或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或拥有淡然处之的心境,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形成阳光心态的最佳例证。如《诗经》中的《氓》,全诗虽为弃妇诗,但是女主人公“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对爱情的反省,“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对这段不好的爱情的决绝都能够看出其对待爱情的态度:不是反复纠缠,不是陷入伤痛无法自拔。这一点正是大学生对待恋爱应拥有的态度,积极地看待爱情,不陷于失恋的悲痛中,对待生活也是如此。教师在讲授苏轼的《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时,一方面通过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如“乌台诗案”、贬谪等与学生分享苏轼一生乐观积极的人生。另一方面通过全词的分析,指出在困境中,应当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笑对风雨的心态,也要在挫折过后,冷静分析与总结,最后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学生只有拥有了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才能够在大学生活中愉快的度过,也能够在走向社会时在困境中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摆正心态,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第3篇: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论文

语文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主思想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中学语文课中必须进行语文技能训练,须将学生自主学习、读、思、议、练贯穿于全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读、自析、自悟、自得等诸方面能力。

我们在课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指导,经过一定时间的实际操作,就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课堂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学时首先要在课堂上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读的训练。让学生自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自悟文章感情,进行情感体验,从中悟出一些读写知识,捕捉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讲读教学中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教师作精要讲解,多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力培养心得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力培养心得论文

摘要 :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思路得到了完善和改进,教师开始适应当前的教育模式。但是一些教师仍然没有领会到新教育理念的核心,忽视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语文兴趣的培养,所以实际的语文教学效果改观并不大,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创新水平培养是教育的关键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教育的新理念,进而应用针对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本文首先探讨了当前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了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水平和能力的策略和思路。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新课改的落实过程中,初中语文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并没有加强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教学中英语能力的培养论文

教学中英语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怎样在教学中培养英语能力,本文就学习活动的层次、英语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谈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英语能力;培养

现代教学思想正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致力于充分发展学生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本质上,主体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深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具体化形式,并非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使学生素质适合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1英语学习活动的层次

英语学习活动基本上可划分为前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和后学习活动3个层次。

1.1前学习活动

这一层次英语学习活动的目标是非个人的,而是家长、教师、学校施加给学生的一般性目标,学习也就属于应付家长要求、各种考试要求。因此,学习依赖性强:一是依赖教师;二是依赖教材;三是依赖考试制度。只要完成教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大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论文

大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论文

摘要: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思维训练为基础,从独立思维习惯养成、集体讨论法、对比和联系法、想象和联想、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等5个方面来探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促使大学语文教学取得更好实效。

关键词:大学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训练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当在教学中积极探索相关的有效措施。结合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立足思维训练,从不同方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浅谈大学语文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要彻底摒弃传统的记忆型、接受式教学。必须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思维型教学文化,实施以自主学习为精神指导的多向互动创新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

论文关键词:创新 教学文化 主体 互动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一代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它不仅直接孕育创新思维的诸多品质,在创新教育中有相对独立的领域优势,而且渗透在其他学科之中,内化为各个学科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影响,重教师知识的传承和分析性操作,轻学生文学的感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品质不高,创新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论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培养论文

论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培养论文

在分析传统地理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的教学策略。我国传统地理课程教学只注重要求学生将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背熟,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如学生可能了解地球上的五大洲和四大洋有哪些,却不知道它们分别分布在地球上的哪个位置。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对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更不用说要学生结合相关地图了解实际的地理环境。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我国高中地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

地理学科虽然也参与高考,但它所占比分却远远及不上语、数、外等主要学科,在学生、家长甚至老师的认知中,地理课是一门副课,不够重要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或老师在教学时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大学语文教学中能力的培养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语文教学中能力的培养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