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随笔杂文:闲话知识
随笔杂文:闲话知识
关于知识的名人名言很多。本人则人微言轻,只能闲话而已。
知识分三类: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现今社会是知识爆炸时代,一个人不可能什么知识都知道,但是既要生存就必须有起码的常识。一个人才必须有自己工作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知识面。这就是T型人才:一横代表知识面的广度,一竖代表专业知识的深度。博学才能多才。有一个词叫“无知无畏”。不懂法律就会触犯法规,胆大包天。所以,博学多才者常常谨慎办事,而不是粗心莽撞。 一个人在自己周围画一个圆圈,园内是掌握的知识,园外是未掌握的知识,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与未掌握的知识接触面越广,就越谦虚,勤奋学习。越是无知者,越趾高气扬,越自以为是。 不但在原有的专业科学中有长足的发展,现在的知识学科也越来越多,专业越发展越细,还新生许多新学科,还有许多边缘学科、中间科学产生。
不但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许多边缘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也有许多边缘学科。 科学越发展,相应的伪科学也乔装打扮以新的面貌出现,甚至在媒体上大做广告。没有扎扎实实的基础科学知识和勇敢无畏的为科学奋斗的精神,才会站出来揭露伪科学,并且予以有效的打击。 现在学习知识的渠道很多,尤其是网络,可以很容易查到相关的知识。但是,最好多查多做比较,因为网络上有利益趋向、广告效应之类的'偏向,也会误导读者。现今社会上陷阱、骗局非常多,要事事、处处、时时预防之。除了“天上不会掉馅饼”之类的信条和谨慎办事、“三思而行”外,最好的办法就是懂得相关知识。一切陷阱、骗局都是利用人们的善良、无知、贪利中的一项或几项。骗子常常花许多功夫兜一个大圈子,把你引入陷阱、骗局中,又逼迫你匆匆下决心。当你发觉上当,为时晚也。
骗局中影响最大的数“传销”。“传销”的理论是数学中的几何级数,但是“传销”的结果只能是多数人的钱被少数人集中。“传销”早就被禁止,但是变相的“传销”总是不断。现今的商业链,虽然不是典型的“传销”,却也是层层盘剥,最终还是老百姓买单,包括各种广告费用。 当你被宣传某事时,最好先到网络上查一下相关知识,看看有什么猫腻?千万不要人云亦云,甚至为了自己私利去添油加醋去推广宣传。否则,害了亲戚朋友,最终害了自己。 知识最有价值之处是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但是,本领、知识与学历、经历不成正比,而现在的人才招聘往往片面注重学历、经历。本领、知识与职称、职位也不成正比,而现在的媒体宣传往往片面注重职称、职位。
知识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所以,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不要停滞不前。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沾沾自喜,常常会出笑话的。
第2篇:闲话喝粥杂文随笔
节日期间一直没有呆在家,不停的走亲访友,当然也就要不停的吃喝,可是几天下来,再看到鸡汤、肉汤等美味佳肴时不由得直犯腻,满心思就想喝一碗粥。粥在我们这里称之为稀饭,记得儿时母亲总会赶早在柴火灶烧上一锅,我和哥姐通常把勺子放在大锅最深处,目的是为了能多捞一些稠的。我的速度总是慢一拍,再加上技术上不过关,及至我捞时几乎没有稠的了,常常是捧着一碗粒粒可数、能照人影的稀饭,跑到母亲那里不依不饶,所以儿时对粥的感情是不开心和讨厌的感觉。前年我们这里开了一家粥店,是广州的一家连锁店,粥的品种不下几十个:有滋补的燕窝粥、桂圆莲子粥;清火的菊花粥、雪梨粥;有女士养颜的玫瑰粥、红枣百合粥;还有状元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甜的、咸的、肉类的、海鲜的、养胃的、补肾的……红、白、黄等五颜六色,配有精致的细瓷碗、小白勺、花筷子。心里便感慨南方人还真是古怪精明,煲粥不就是烧稀饭吗?居然能开发出这么多的花样来,这倒更像是搞艺术创作的,难怪会延伸出“美食家”和”美食文化”的称谓。不过喝到口中,便觉得比自家的欠缺多了,说是干饭吧有点稀,说是稀饭吧,太干了点,缺了我们这稀饭的流动美。在我感觉中,粥都是平淡中散发着天然的粳米醇香,而这粥甜甜咸咸的,味道太杂,所以去过几次后,便对这南方粥也没了兴趣。
也许是肠胃功能消化不好,如今对稀饭偏爱有加,就像是多年生活一起的两口子,天天相处似乎是平平淡淡,但有几日不见,便心里惦念,时间越久,思念越深,直到在家,感觉方能消除。看着米粒绽开如花,飘着股股清香,用竹筷在碗中轻轻地搅上几圈,那米花也随着竹筷缓缓地游动,再顺着碗边抿上一口,那温润、粘绸和绵香,便是视觉、味觉和嗅觉的三重享受了,多喝上一、二碗,也不会有消化不良和腻歪歪的感觉。加上夫和女全然失去了外边就餐的正襟端坐,夸张地发出“吱溜溜”的声响,再配上几个响亮的饱嗝,为妻为母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便油然而生。人生走了四十多个春秋,蓦然回首间,发现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场合喝的粥都是各有千秋。儿时的清水粥熬着岁月的艰辛和母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酒店里的五彩粥上得匆忙,缺了小火候,再加上花样太多,不知该选哪一种了,便有了几分挑选的疲劳;寻常日子里熬出的家常粥带着对家人的牵盼,粥中便掺进了一份浓浓的纯绵和香甜。品尝过许多粥之后,感到还是清淡简单的粥最好,一点水加上一把米,用小火慢慢地熬制,像过日子似的,轻轻地行走在岁月的肩头,时间越久滋味就越浓、越香、越可口。
第3篇:闲话爱情杂文随笔
闲话爱情杂文随笔
年少轻狂之时,曾经坚信,与你一起看风景的人,一定可以相伴远走天涯,值得终生相守。历经岁月磨砺后方明白,有的人可以与你一起看风景,却不一定愿意陪你走天涯,因为他在意的是风景,而非身边的人,你的眼里只有他,却忽略了风景,你们一开始就错了。
爱情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情。你爱他和他爱你不是因果关系,如果你认为他仅仅是因为和你一起去看了风景,就应该爱你,那你对爱情的理解或许有些偏执了,即使你和他一起看了全世界的美景,还是不能保证他会爱你,看风景是一回事,爱情是另一回事,你可以混为一谈,在别人那里,却是桥归桥,路归路。
恰恰是那个你在外面看风景,他在家里一直等着你的人,值得你去爱。他也有自己喜爱的风景,他也向往看风景的乐趣,但是他却放弃了看风景的机会,等着你回家。在他眼里,你比风景重要的多,看够
第4篇:闲话纸钱-杂文随笔
闲话纸钱-杂文随笔
纸钱,我的家乡贵阳的老百姓称为钱纸。各地的叫法不同,有冥纸、冥钞、冥币、金纸、银纸、纸锭等等称呼,形制也是多种多样。它是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用来祭拜神灵和亡灵时火化的祭祀品之一。人死之后烧的,称为倒头钱。出殡时沿路洒下,称为买路钱。墓坑挖好后,在墓坑中也要焚化不少的纸钱。清明上坟时,更是少不了要火化一些。《新五代史·周本纪论》就有“寒食野祭而焚纸钱”的记载。特别是阴历七月半,焚化纸钱的'人家就更多了。讲究些的人家,还要用纸封包上纸钱,封面上写明收钱人和寄钱人的姓名。我们这里称为“烧包”。现在许多人家就买印刷好的花花绿绿的冥币来焚化。焚化时口中念念有词:某某某来取钱去用了。据说,焚烧纸钱源于两种观念:一是认为纸钱是阴间通行的货币,亲人为逝者烧纸钱,是为了逝者在阴间生活不至于贫困
第5篇:闲话爱情杂文随笔
年少轻狂之时,曾经坚信,与你一起看风景的人,一定可以相伴远走天涯,值得终生相守。历经岁月磨砺后方明白,有的人可以与你一起看风景,却不一定愿意陪你走天涯,因为他在意的是风景,而非身边的人,你的眼里只有他,却忽略了风景,你们一开始就错了。
爱情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情。你爱他和他爱你不是因果关系,如果你认为他仅仅是因为和你一起去看了风景,就应该爱你,那你对爱情的理解或许有些偏执了,即使你和他一起看了全世界的美景,还是不能保证他会爱你,看风景是一回事,爱情是另一回事,你可以混为一谈,在别人那里,却是桥归桥,路归路。
恰恰是那个你在外面看风景,他在家里一直等着你的人,值得你去爱。他也有自己喜爱的风景,他也向往看风景的乐趣,但是他却放弃了看风景的机会,等着你回家。在他眼里,你比风景重要的多,看够了风景,你终究要
第6篇:闲话离婚杂文
闲话离婚杂文
离婚率的与日俱增,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不得不说的话题,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呢?还是世风愈下的见证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起初听到周围离婚的信息,并不以为然,而亲眼看到这行为涉及到我的亲人时,却莫名其妙地惆怅起来。
如果夫妻不再相爱,在一块生活痛苦不堪,各自经过努力经过慎重考虑实在忍无可忍,唯有离婚才能解脱。这样的离婚无可厚非。为了脱离苦海选择离婚,也是值得庆幸的事。好聚好散,从失败的婚姻中总结教训,走向成熟。不过让人悲摧的是,四月份参加了一个婚礼,父母用半生心血置齐了新婚用的房子和车子,喜悦之情祝福之意还没完全退去,十月份却传来离婚的消息,说是婚姻一方刁蛮任性缺乏教养实在无法再过下去。唉唉!两败俱伤的同时又折了钱财和车子,难道恋爱期间的智商真的为零了吗?这样的婚姻难道不是吗!
谈起八零九零后的婚
第7篇:闲话批评随笔
闲话批评随笔
小时候,我特别特别特别地调皮,挨批评是家常饭,被老师扇耳光也不下几十次(不是要算账,相反还得感谢老师),从未觉得心情糟糕。从初中到师专毕业,做学生的这九年,我老实到近乎木讷,从没有受过老师的批评。就教十五年以来,过错不断,却鲜有领导耳提面命。惟有喝酒常醉,让家人朋友唠叨批评,只觉得羞愧。
羞愧难当只是当时,倘若习以为常沦为不要脸面就实在悲哀了。我曾经让以人格为我担保,坚信我戒酒成功的兄弟失望;也曾酒后被摔得遍体鳞伤,破了相,闹了无数次失态沦为笑话,也难以戒掉酒的诱惑。所幸,这件充满负能量的人性弱点终于截止,已经九个月,满有成就感。
然而,我的缺陷实在太多,补丁实在难以一一准时嵌上。比如最近学车,令我如坠恶梦之渊,每天想到下午定时去做的这件事,心中不胜难过。
因为我实在拙。我用了一周的时间
第8篇:饭后闲话随笔
饭后闲话随笔
还是聊闲话
今天几个同行一起吃饭,很自然又聊起昨天的话题。形势这样不好大家都唉声叹气,有人问我这情况会不会有转机,有没有机会回头再起,应怎么办,还要多久,一连串问题问得我都蒙了,也不知怎么回答,说真的我虽然在这社会闯了三十年,也遇到过很多,可从来没有像这几年这样乱过,回款周期拉长,资金链拖垮企业。虽说是老江湖了,对此大环境也是束手无策,步步惊心。但我还是坚信。一定会好起来的,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道理,万变不离其宗,有落必有起,有高潮必有低潮,做生意也一样,最重要是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和耐心,但实力也不能小视,只要你开源节流,调整人员结构,节约开支,不乱用,不慌,做到能可小做也不乱做。不贪心,不冒险,保持实力那就有翻身机会。我本人认为这行业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其它行业也一样。这是必然的,无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