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四、100以内数的认识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1 09:52: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31~45页。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 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 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三、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 教学难点:

1、 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2、 数位的意义。

3、 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五、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1) 选取、提供每次活动的素材。

(2) 制订人人参与的、高效的活动规则。

(3) 应及时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响应的数学概念。

(4) 对学生进行爱护学习资源的教育。

2、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学。

3、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4、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六、教材编写特点:

1、 创设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的认数情境。

2、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

3、 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又形式多样。

4、内容呈现的方式既符合逻辑又生动活泼。

七、课时安排:(8课时)

1、数数数的组成…………………………………1课时

2、读数写数…………………………………………2课时

3、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练习……………1课时

4、数的顺序比较大小……………………………1课时

5、比多少…………………………………………1课时

6、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3课时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课题一数数数的组成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1~33页,练习七2、4题。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3、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

教具准备:教师:蛋糕模型,蜡烛;学生: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利用旧知引入,提出问题

1、 创设情境:今天是我妹妹的生日,这儿有一块插了蜡烛的蛋糕(20根),猜猜看有多少根?

2、 谈话:老师把蜡烛变成了小棒,在你的桌子上,请你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根?

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棒怎样表示能使人一眼就看出是20根?

4、 小结:10个一是一十,2个十就是二十。

5、 以这二十根小棒为标准,估计桌上的小棒总共多少根,引入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提出问题:你们想学些什么呢?

二、重视学法探究,解决问题

1、 在尝试和思考中学会数数:你们会数20到100之间的数吗?(学生试数)

(1) 同位配合,一人拿小棒,两人一起数:从21数到30。

(2) 一根一根地试数小棒,从31数到100。

(3) 10根10根地数100根小棒,归纳:几个十就是几十,10个十是100。

2、 在观察和游戏中掌握数的组成:

(1) 观察三张卡片:

用小棒表示64、22、42的组成、用汉字表示三个数的组成。

(2) 看图回答问题:

① 出示6捆小棒(每捆10根)和4根小棒,它是怎样组成的?一共是多少?

② 出示2捆小棒和2根小棒,一共是多少?它是怎样组成的?

③ 出示数(四十二),用小棒表示,说说它的组成。

④ 小结:几十就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几十几总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 师生“对口令”:

师生

29 2个十9个一

4个十8个一48

6个十60

79 七个十9个一

……

学生当小老师,出题考大家。

(4) 33页做一做:独立完成。

三、体验成功愉悦,独闯难关:

让学生独立解决智慧爷爷在各个难关中提出的问题。

1、 与七十相邻的两个数是()和()。一百里面有()个时,一百里面有()个一。

4个一和6个十组成()。

数出三十二前面的五个数:.

2、 接着数:

九十四、九十五、()、()、()、()、()。

()、()、()、()、八十一、八十二、()。

3、 练习七第2题:百球图(估一估,数一数)。

4、 练习七第4题:帮小动物回家。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那些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

10个十是100,10个一是10,2个十是20

64由6个十和4个一组成

22由2个十和2个一组成

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

课后小结:

课题二读数写数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4~35页。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计数器、数位板、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十个十是(),一百里面有()个一。

2、6个一和3个十组成()。

3、7个十和6个一组成()。

4、8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6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二、学习读数、写数:

1、 教学例4:

(1) 同位两个一组摆出24根小棒。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放在计数器的那个数位上?4根呢?

(2)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柱,4个一在各位上拨4颗珠。

(3) 在数位板上用数字卡片摆出24,并读出来。提问:“2在哪个数位上?4在哪个数位上?”

(4) 教师再摆出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当学生写出并读出42以后,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2、 教学例5:

(1) 学生独立写出例5中上面一组数,写完后轻声读一读。教师将写得又整洁又美观的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并抽出其中一个数(如67)提问:6在哪个数位上?它表示什么?7呢?”

(2) 例5下面一组数的教学过程与上面一组数大体相同,应强调的是: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要用0占位。

3、 教学例6:

(1) 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珠。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9颗珠后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0个一是非颠倒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

(2) 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9颗后提问:“这9颗珠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10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怎样读写?”

(3) 学生在课本上尝试写出一百,并轻声读一读。

(4)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100的写法,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看谁写得整洁、美观。对写得不美观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次。

(5)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位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数上填空。

(6) 让学生再回头看例6、例6中自己写的数,并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精灵聪聪说的话:“读书和写数,都应从高位起。”使学生感知自己说的和小精灵聪聪说的一样,体验自己在概括知识方面获得的一个小小的成功。

三、练习:35页做一做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读数写数

读作:

课后小结:

课题三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七的练习、生活中的数。

教学目标:

1、巩固前面所学的读数、写数的知识。

2、熟练地读写100以内各数。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请你按要求数数:

(1) 从31数到42。

(2) 从89数到100。

(3) 从99数到90。

(4) 数出50后面的7个数。

(5) 数出66前面的8个数。

2、 听老师读数写数:

二十八三十七四十九一百

七十七五十四三十二二十一

六十八五十一三十三九十六

二、练习七:

1、 第1题:这是一道数数题。

指名让学生数出本班同学的人数。

2、第2题:这是一道估数题。

先让学生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个皮球,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再让学生数一数,看看自己估计的差多少,并说一说怎样数比较快?

3、第3题:这是一道数数题,数出指定数的后面的五个数。

让学生同位两人合作完成,教师抽查。

4、第4题:这是一道以游戏形式复习数的组成的练习题。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要求。独立连线,指名说一说怎样帮助小动物找家的

2、 第5题:找出数学课本的第23、36、50、79、87、100页。先摸摸50页有多厚,再摸摸一百页有多厚,以增强学生的数感。

3、 第6题:这是一道写数的题。

教师读数,学生独立写数,指名板演。

4、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要求学生先想一想数序列化,再填数。口答订正。

5、第8题:这是一个猜数游戏。

猜一猜,我卡片上的数是几?

三、生活中的数:

1、 2000年奥运会我国取得28枚金牌。

2、 今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年。

3、 公共汽车准乘56人。

4、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能用100以内的数来表示?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读数写数

10个十是100

10个一是10

2个十是20

课后小记:

课题四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8~40页。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挂图;学生:学具中的百果图、各种100以内的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数数:从77数到100;从63数到56。

2、 写数:三十**十八五十二七十五

二、自主探索:

1、 数的顺序。

(1) 观察100以内百数图(课本上),想一想这些数的排列有那些特点?

(2) 学生独立填满表中空格,重温100以内各数的顺序。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可模仿小精灵聪聪和明明的提问,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找数。

(3) 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 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让学生4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其它百数图进行。找出规律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2、 比较大小。

(1) 出示39页主题图:左边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比一比,哪只母鸡下蛋多?

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比法。

(2) 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如果没有鸡蛋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比较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

(3) 学生四人一组,用计数器摆出例8左图中的两个数38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再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右图中32和30的大小。

(4) 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三、练习:

1、 3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在圆圈里填上“>”、“<”、或“=”。订正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 39页的思考题。

讨论一下,小兔手里的卡片应该怎样放?为什么?指名说一说。

答案:38<58<60<79<98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28>26

39<45

32>30

课后小记:

第2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四、100以内数的认识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题五比多少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40页例9,练习8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2、使学生从活泼可爱的小金鱼身上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例9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揭示课题

1、口答:

(1)3个十和6个一是()。

(2)7个十是()。

(3)8个一和7个十组成()。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54378764540

二、 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1、 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教师手里握一把小棒,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学们猜的答案有这么多,到底谁猜得比较准确呢?下面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师生共同数出10根。

3、现在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

4、这一次同学们猜得比较集中,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共同数出小棒的根数。

5、为什么第一次猜时,大家猜的与实际数量相差那么多,而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实际数量了呢?

我们第一次猜时,我们没有参考,而第二次猜时,我们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出小棒的根数了。

6、小结: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来估计,这样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二、教学例题,深化新知

1、 课件出示有48条金鱼的鱼缸图。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条金鱼。

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生讨论,汇报: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

2、 分别出示有15条花金鱼和10条黑金鱼的鱼缸图。

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3、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某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练习:

1、 40页做一做。

(1) 第一题,学生合作完成。4人一组,每人说1--2句话。

(2) 第二、三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交流、订正。

2、练习八第4题: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虫?(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比多少

35○43多一些多得多

78○76少一些少得多

45○40

课后小记:

课题六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3、感受生活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教师:例10课件;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看图写数:

()()()

2、在里填上“>”、“<”或“=”。

787333415080

二、探索新知:

1、 课件演示例10的购物活动:售货员将酸奶分两次给小明(图中男孩)母子。先给30瓶,再给2瓶。学生根据此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只要合理均可。

2、 从学生的问题中选出“求一共多少瓶”和“喝掉2瓶,还剩多少瓶?”的问题,逐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3、 解答求一共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30+2时,要使学生理解是依据加法的含义,将30和2合起来,而计算30+2的结果,则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4、 解答求还剩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减法算式32-2时,要使学生理解是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中去掉2,而计算32-2的结果,则是依据数的组成知识,从3个十2个一中去掉2个一,的3个十,就是30。

5、 2+30=,学生独立思考,用不同的方法算得结果。

三、练习:完成做一做。

1、 第1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先摆小棒,再写算式。

2、 第2题:

小组完成:4人,一人扮熊妈妈,三人扮小熊。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课后小记:

课题七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1~3题,口算练习。

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做练习,复习一下我们所学的知识。

二、练习:

1、 口算练习(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30+8=40+3=55-5=90+9=

45-5=60+6=48-8=70+2=

80+6=77-7=24-4=50+3=

26-6=48-8=80+4=31-1=

2、 完成练习八1~3题。

(1) 第1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根据要求在括号里填数。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① 所填数中,哪个数最接近100?

② 67接近60还是更接近70?62呢?

(2) 第2题:这是一道按要求排列数的题。

把下面的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想一想:从小到大排列,要把什么样数放在最前面?什么样的数放在最后面?

学生拿出数字卡片,在小组中完成。指名板演订正。

(3) 第3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比较大小的题。

帮小蜜蜂回家,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① 大于60的数有哪些?

② 小于60的数有哪些?

三、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0102030405060708090100

6061626364656667686970

40、63、70、19、29、36、3819、29、36、38、40、63、70

课后小记:

课题八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4~8题。

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做练习,完成练习八余下的练习。

三、 完成练习:

1、第4题:这是一道估数题。

根据小青蛙说的话,估计一下它吃了多少只害虫。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第5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1) 教师提出要求:统一计时,完成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学生独立完成。

(3) 订正答案。

3、第6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 教师读题,学生明确要求。一个学生说:“有40个学生,3个老师。”教师提出问题:“每人一瓶矿泉水,45瓶够吗?”

(2)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独立思考:要知道45瓶矿泉水够不够,要先算出什么?怎样算?

(3) 指名说自己的想法。

4、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按照数的顺序填数,学生独立完成。订正,说一说怎样想的?

5、第8题:这是一个游戏形式的估数的题。

估一估,猜一猜。

(1)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求,带学生猜一个数。

(2) 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该项活动。通过这个游戏,加深学生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一种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练习

40+3=43(人)43<45

课后小记: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课型:实践活动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进行初步的归纳。

教学准备:教师:根据学生写出得出做的表;学生:数位板,小圆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忆一下:前边我们学过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谁能告诉大家,数位顺序哪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

2、出示计数器:

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

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两颗珠子,请你说一说这两颗珠子分别代表多少?

3、下面请你们把计数器放在桌角,把数位表和准备的圆片拿出来,我们来搞一个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们就叫“摆一摆,想一想”(出示课题)。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要善于动脑筋,找规律,使我们的活动进行的又快又好。

二、学生活动:

1、瞧!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聪聪和明明。)这两个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呀,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出示问题。)看,聪聪给我们提问题了“你们能用2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

2、小精灵明明他也要给大家提问题(出示问题)。

(1) 你能用3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大家能回答他吗?

(2) 用3个圆片摆数,请动手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教师提出要求:作记录的同学要综合你们小组这三个同学摆的数,不要有重复的数。比比看,哪一组摆的又快,写的又好,写字的同学字要大一些,写工整,活动开始。

每组4名小朋友3名在数位板上摆圆片,1名小朋友对摆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记录。

3、全班一起用2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引导学生讨论一下问题:

(1) 为什么两个圆片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十2,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十20?

(2) 记录摆出的数是需要注意什么?

(3) 怎样才能知道摆出的数不遗漏?

4、从刚才小朋友们用圆片摆数的过程,你发现有没有规律?下面我们不摆圆片,能不能在脑子里想摆圆片的方法,直接写出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都能表示哪些数?好,四个人合作,看哪一组填写的又快又好!

学生分组活动:分别用3、4、5、6、7、8、9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5、从以上我们所摆的圆片个数和写出来的数来看,同学们观察到有什么规律了吗?谁能说一说。

6、教师根据学生写出来的数列出下表,让学生观察表中哪些数是用1个圆片表示出来的数,哪些是用2个圆片表示出来的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5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三、小结:

谁能说一说今天研究的什么?你都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摆一摆想一想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5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课后小记:

第3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五、认识人民币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46~55页。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结构如下: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4、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四、 教学难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五、 教学建议:

1、 为学生提供本单元学习用的模拟钱币。

2、 设计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3、 关于物品单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

(1) 单价中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

(2) 物品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难点: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3、关键: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位的顺序、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31~45页。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 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 结合数的认识,引导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引导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三、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 教学难点:

1、 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2、 数位的意义。

3、 探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理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材的编排设计是这样的:出示主题图,先出现两群羊,每群10只,使学生看出有20只羊,继而又来了8群羊,请学生估计是多少只羊。这部分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大得多,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我们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我们认为开始的主题图,如果10只一群10只一群地出示,虽然有利于学生估数,但这样学生能很快地10只10只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课题七练习(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7--13题。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知识。

教学重点:对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4-7=11-5=11-8=

16-7=15-6=12-6=

14-8=17-9=13-6=

二、练习:

1、 第7题:

(1) 明确要求:看谁全都能做对。注意看清运算符号。

(2) 学生独立完成。

(3) 订正答案。

(4) 对全做对的学生提出表扬。

2、 第8题:小动物爱吃什么?

(1) 明确要求:各种水果和蔬菜的旁边有算式,小动物旁边有得数,算一算,看看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2) 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3) 订正答案。

3、 第9题:渗透函数概念。

(1) 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看看被减数、减数、差有什么特点。

(2)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得数。

(3) 小组讨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八、找规律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9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时间:4课时

课题一找规律(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学具。

教学过程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四、100以内数的认识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四、100以内数的认识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