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江雪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1 09:46: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柳宗元《江雪》教案

柳宗元《江雪》教案

柳宗元《江雪》教案应该怎么写?写教案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柳宗元《江雪》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柳宗元《江雪》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认识本课生字。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大致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雪景吗?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并且用一首诗纪录下了这个难忘的场面。(出示图文)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交流。

(1)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如果不妥你觉得该怎么描述?(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这样画的目的是什么?

(3)试着用诗句的意思来描绘自己的画。

(4)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指导朗读的方法:老师先考考大家,你知道该怎样读五言绝句?

指明学生回答。(幻灯片出示:五言诗的读法:一般是二、三读法,读完前两个字要稍有停顿,第三个字要读重音,声音也要拉长些。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根据古诗的内容,最后一行要读得轻一些。)

(1)抽生读。(老师奖励你带着大家有感情地再读一边)

(2)指名学生评价:你觉得它读得怎么样?你来试试?

(3)集体朗读。(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掌声为自己鼓励。)

(4)练读。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过渡:读着读着如果不知不觉地会背诵了,那老师会感到非常高兴。

(5)抽生背诵。

提问:你为什么这么快地能把它背下来?

(1、理解了它的意思就会背了; 2、看着古诗的意境慢慢地就会背了;3、读熟了就会背了。看来这是背诵古诗比较好的几种方法。)

四、拓展学习,推荐阅读,加强积累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请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通过你的朗读来推荐给大家,如果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且把它背诵出来。老师建议大家把最灿烂的笑容和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还要奖励你一次带着大家一起学习这首古诗的.机会。

五、课外延伸

课外去理解柳宗元的诗句,积累两首古诗。

柳宗元《江雪》教案2

教材分析:

《江雪》是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诗中前两句“千山”形容山虽然很多,可是连一只鸟也没有都飞走了,“万径”形容路多,可是再多的路,连一个脚印也没有,山和路都被雪封盖起来,整个世界显得十分寒冷寂静,这是老渔翁垂钓的背景,后两句写老渔翁垂钓的情景,这是画面的主体,“孤舟”是说江上只有一只船,“独钓”表明船上只有一个人,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这个超脱世俗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时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写人,这样做使环境描写既有象征意义,又有衬托作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诗文,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2.抓住诗中“千”、“万”、“孤”、“独”等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意境及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读诗想画面,入境悟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来欣赏这几幅图,想想这是哪首诗描绘的场景?

依次出示《春晓》、《小池》、《山行》三首诗的插图。

看到这幅图让你想到了哪首古诗?(依次出示《春晓》、《小池》、《山行》这三首诗的内容,并进行吟诵。

2观察一下这三首诗分别是写哪些季节的?(春、夏、秋三个季节)

三幅画就是三首诗,走过了春夏秋,让我们一起走进冬天,看看冬天又是怎样一幅画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写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江雪)

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出示古诗布置要求。要学习古诗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放声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3.再指名读,评价节奏。

4.齐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读古诗,想象画面,读出诗中之画。

1.出示古诗。

画中有诗,诗中也有画,你能从这首诗中读到怎样的画面?(板书:画)

a.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那些景物?默读课文自由练说,

b.指名读师点拨,相机理解“千山万径”的意思,连绵起伏的群山,纵横交错的山路,了解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方法。

c.细细读一读古诗,从字里行间找一找,画面中一定还有什么?(雪大)追问,从哪里发现的?

(“独钓寒江雪”,“蓑笠翁”可以看出雪很大。)

(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可以看到当时是雪天,因为鸟都不飞了,人都不出来了,说明雪很大,鸟儿找不到食物,人也害怕寒冷不出来了。)

你是从哪两个字中看出漫山遍野全是飞雪。随文点红绝:绝迹。灭:消失。

板书:漫天飞雪

原来这两句虽没有直接写雪,但“绝”“灭”仍告诉我们鸟儿绝迹,人迹消失。

谁能读好这两句,读出这漫天的飞雪。

d.出示课件“蓑笠翁”:你看,他身上穿的是——蓑,头上戴的是——笠,整个词的意思是——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

2.(出示:寒江钓雪图)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

3.绝唱, 雪景如在目前。——顾璘齐读,再次感受漫天飞雪。

四、抓住文眼,读出诗中之情

1.过渡:读诗我们不仅要读出画面,还要读出诗情。下面让我们来听录音读,听着诵读,看着画面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行人消失,在这样空旷而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鱼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此时,你能感受到鱼翁的心情吗?(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a.“凄凉”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消失。“绝”和“灭”: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没有了飞鸟,没有了行人,没有声音,除了鱼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如果没有“绝”和“灭”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热闹繁华,生机勃勃。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多么空旷凄凉啊!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指名读。

这么寒冷的天气,鸟无处觅食,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呆在家中取暖。千山万径多么荒凉!齐读。

b.“孤独”你从哪里感受到,——其实这份孤独就藏在诗中,能找到吗?把四句诗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新的发现?(点红“千万孤独)鱼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于一身啊!请你用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份孤独。板书:千万孤独)

2.一首诗一份情,如果说这漫天飞雪是这首诗的基调,那么这万千孤独是这首诗的诗情。齐读:板书“情”。

五、意境探寻,读出诗中之志

1.同学们,学到这大家对渔翁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要提吗?(鼓励学生提问,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指名质疑:那么冷的天,那个鱼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难道他不怕冷吗?

2.请大家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师板书学生猜想的原因,如捕鱼为生,独享清净,排解忧伤,喜爱钓鱼等。

3.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还记得老师上课时的介绍吗?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和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 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是这种情况下写的。

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5.这首诗是他所处的寒冷凄凉境界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所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再现。《江雪》正是他志向的表达。观赏《江雪》视频朗读。(板书:志)

6.情境朗读。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画外音: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象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尊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飘下来,好象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你看,他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天气是多么寒冷,男生读;

你看,他形单影只,是多么的孤独寂寞,女生读,

你看,他眉头紧锁,似乎满腔幽怨无处诉说,男生再读。

你看,他目光坚毅,浑身上下透着不屈不挠,女生再读。

你看,他寒江独自垂钓,一身傲气,你们会背了吗?

全体起立,咱们齐背古诗,再次感受诗人柳宗元面对重重困难而顽强不屈的精神。(板书:顽强不屈)

四、拓展延伸,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1.江上垂钓系列的古诗有不少,清朝王士祯也写了一首关于江上独钓的古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应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方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要求提供王士祯的生平简介。

3.现在,我相信每一位学生心中都有一幅图,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题

秋江独钓图》?指名两个学生说。

4。老师课件出示简图,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图吗?

小结:每一个的理解不同,心中画出的图景也不一样,所以想象也是体会诗意的一种好办法。

5.那么这一首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相同点:都在江上,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都在钓鱼,不同点:一个是江雪独钓,一个是秋江独钓。

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时间不一样,还有补充吗?(一个是天寒地冻,一个是秋意正浓,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

小结: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6.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7.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你们看,老师从网上下载了那么多的资料。

这些诗人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一些什么样的心情?请同学们到他们的诗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

画 漫天飞雪

江雪 情 千万孤独

志 顽强不屈

第2篇:柳宗元江雪 教案

柳宗元江雪 教案

柳宗元《江雪》的教案是怎样的呢?《江雪》描写了一个孤独垂钓的老人,抒发了柳宗元心中悲观愤懑的心情。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江雪》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材说明: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

《江雪》,即江上雪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千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这首《江雪》与其另作《渔翁》,都以渔翁“自寓”,反映了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心境。他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词的意思,认识冬日江雪的壮丽及春日的美景,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感受柳宗元孤傲不屈的品质。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感受到诗歌美的意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古诗意境的体会

设计理念:扩大阅读量,打造人文课堂, 喜爱古诗,热爱中国文学。

设计特色:以情动人, 以心会文,触动学生情感的需要,让时空不再成为距离。

教学准备:挂 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提问,营造氛围:感知词语的温度

1、谈话:孩子们,今天冷吗?让我们真正的感受一下寒冷吧!

2、感受词语的“冷暖”:出示“雪”,让孩子们谈谈感觉到了什么?交流所搜集到的关于冬天的成语。

3、出示课题、引至古诗:出示“江”并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千年前的唐朝,去欣赏那一场雪景。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冬天”的成语,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了解学情,同时,对感知“词语冷暖”及后面的诗意都奠定了认知基础。]

二、整体感受,理解诗意: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1、轻读古诗:通过轻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初步理解大概意思。

2、汇报检查: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适时并有层次的点评、鼓励。

3、配乐吟诗:师述:听说古代的诗、词不是读的,是吟,意思是可以唱。你们能听着音乐唱一唱吗?(播放低沉空远的音乐,学生配乐吟诗。)

4、汇报感受:汇报你读到了什么?(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吟唱的情感基调)带着自己所感知的情感再多次吟唱,并向大家介绍你脑中的那幅图画,师随机出示挂图。(了解学情,不求太完整)

5、回归诗句,搜寻字词:同这都感觉到了寒冷,难道诗中告诉了我们?(出示挂图:引出一、二行,板书:千、万)

6、你是如何知道的?(点明“注释”是理解古诗的学习方法)

7、难道诗人真的去数过有一千座山,一万条小路吗?

(1)不是确数,形容多,牵引至旧知识吗?

(2)补充:千( )万( )

(3)知识迁移:能把“千”、“万”改成意思一样的词语,连着诗意说一说吗?(如:许许多多、不可胜数……)

(4)朗读指导:“千山、万水”远吗?多吗?这两行该如何读?(师通过范读感染、多元评价,着重引导读出“拉长、低远”的语调。)

8、体会冷的`程度

(1)品读一、二行,(要求读得冷得直发抖)并完成句子拓展:“冷得……冷得……”(用一、二行诗)

(2)激情引读三、四行:如此冷的天,是不是万物都灭绝了,没有人烟了?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深读三、四行诗。

9、观察挂图上的老翁,问: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10、闭眼想像,勾勒画面:师范读,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那幅画?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教师丰富而有激情的语言描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多向互动及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元评价;让学生以文本为依托落实字词并玩味字词(如:千、万),借助挂图与教师适时点拨,激发学生想像思维,从多向多层去理解古诗意思,并通过追问“冷得……冷得”直逼学生心灵,贴近古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三、探寻意境,感悟诗情: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1、语言描述,创设情景:师用低沉的语调娓娓道来:坐在江边静静垂钓,此刻又有谁能体会老翁的沉重心情呢?看着老翁的背影,你感觉到了什么?( 孤单、孤独……)

2、到底他的孤独有多深呢?出示:千 万 孤 独,并介绍这是一首藏头诗。

3、深情叙述:在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字都浸透着无边的、难言的孤独,指导学生齐读:千万孤独。

4、质问学生:这是谁的孤独?

5、了解诗人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十年、颠沛流离……”。

6、板书“十年、颠沛流离”,并指导学生查字典释词,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颠沛流离、十年……)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深情朗读与语言描述,创设足够浓厚诗韵情景,初步再现千年前的唐朝生活形象;其次,教师充分搜集展现作者心境的背景材料作补充,为学生贴近作者、走近文本、走近唐朝去感悟作者柳宗元的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人生际遇搭建桥梁。]

四、穿越时空,走进心灵:溶入“寒江独钓”的坚持

1、质问:那么多的苦、痛,他倒下了吗?他畏惧了吗?

2、质疑:现在,你认为渔翁真的是在钓鱼吗?(一种坚持、坚强、等待……)

3、感悟“坚持”:对,他在坚持,在等待,他相信冬天终将过去,春天即将到 来,他相信,久别的朋友终会相见,亲人还会团圆。也许,还会回到魂牵梦绕的长安……(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心灵。)

3、多元解读古诗:愤读:你是孤傲的柳宗元,对那不公的社会,激愤地读;你就是执着的柳宗元,相信自己的坚持,坚定地读……

4、劝勉: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5、勉励学生,配乐赏读:师配乐深情、激昂地读;劝勉学生“人生路上多磨难,但别怕,请相信只要坚持,就会等到春暖花开。”

6、师生共读《江雪》结束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迈步走近唐朝与柳宗元牵手,体验作者的品格魅力与人生际遇,结合自已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已的人生。在心与心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中师生共同赏读全文结束教学,给学生留下心灵的震憾与阅读的萌动,激发阅读期待,延续古典诗词的生命力。]

知识扩展:《江雪》全文赏析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一只也没有了。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蓑笠(suōlì):蓑衣,斗笠。

译文: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更加突出了独钓的孤舟。诗人淡墨轻描,渲染出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

第3篇:柳宗元江雪教案

柳宗元江雪教案

拟定好教案能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柳宗元江雪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柳宗元《江雪》教案

柳宗元《江雪》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宗元《江雪》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柳宗元《江雪》教案1

教材分析:

《江雪》是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诗中前两句“千山”形容山虽然很多,可是连一只鸟也没有都飞走了,“万径”形容路多,可是再多的路,连一个脚印也没有,山和路都被雪封盖起来,整个世界显得十分寒冷寂静,这是老渔翁垂钓的背景,后两句写老渔翁垂钓的情景,这是画面的主体,“孤舟”是说江上只有一只船,“独钓”表明船上只有一个人,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柳宗元《江雪》教案

柳宗元《江雪》教案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设计意图:

1、三个层面,由表及里,层层推进;

2、挖掘古诗内涵,透视古诗人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2、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 熟读成诵

1、昨天,我们在深秋的枫林里一起目睹了红艳似火的霜叶,一同聆听了孤苏城外的夜半钟声。今天,就让我们和唐代诗人柳宗元一起走进——江雪,去感受——江雪,去欣赏——江雪。

2出示古诗,读准古诗

(1)全诗只有寥寥20个字。请大家自由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了,还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掌握好古诗的节奏。要有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变化。

指名读,注意古诗的节奏。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教师随机点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柳宗元江雪教案

柳宗元江雪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宗元江雪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

二、学习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江雪·柳宗元

江雪·柳宗元

导语:《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

【原文】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解】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笠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韵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柳宗元江雪

柳宗元江雪

江雪

诗人:柳宗元 朝代: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江雪古诗赏析

【注释】

①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②绝:一只也没有了。

③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④径:小路。

⑤踪:踪迹。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⑥蓑笠(suō lì):蓑衣,斗笠。

【译文】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柳宗元江雪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柳宗元江雪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