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勉谕儿辈阅读答案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
勉谕儿辈是一篇文言文,你是否阅读过这篇文言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勉谕儿辈阅读答案吧!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
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1费用:花费钱财。2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3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可办粗饭几日
(2)何必图好吃好着
(3)莫待无时思有时
2、 翻译: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4、 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
参考答案:
1、①用来做成②衣着,衣服③不要
2、生活不挨饿不受冻就满足了,何必贪图吃得好穿得好呢?
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返回困难。所以要培养要坚持。
4、在今天,我们仍要发扬节俭的传统美德,因为一有利于美德的培养。二节约物质资源,利国利已。
第2篇:《勉谕儿辈》阅读答案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
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1费用:花费钱财。2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3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可办粗饭几日
(2)何必图好吃好着
(3)莫待无时思有时
2、 翻译: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4、 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
参考答案:
1、①用来做成②衣着,衣服③不要
2、生活不挨饿不受冻就满足了,何必贪图吃得好穿得好呢?
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返回困难。所以要培养要坚持。
4、在今天,我们仍要发扬节俭的传统美德,因为一有利于美德的培养。二节约物质资源,利国利已。
第3篇:勉谕儿辈文言文
勉谕儿辈文言文
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选自周怡《尺牍精华》
【注释】
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文化常识】
说“尺牍”:尺牍即木牍,也称木书、版书或版牍,是一种用一定规格的.木板(少数用三棱形木柱)经刻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形式。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但最常见的是1平方市尺、厚度为1市寸,故称尺牍、尺翰之名。多用于书法、绘画。后逐渐成为书信的代名词。由于尺牍的兴盛,私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从书法角度来说,尺牍又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形制,衍变为书(诗)
第4篇:《勉谕儿辈》阅读答案及原文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及原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勉谕儿辈》阅读答案及原文,欢迎大家分享。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及原文
原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9)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3)。酒肉一餐,可办粗饭(12)几日;纱绢(8)一匹,可办(5)粗衣几件。不馋(10)不寒足(16)矣,何必图(11)好吃好着(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6)待(15)无时思有时,则(14)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阅读训练】
1.解释
(1)可办粗衣几件:
(2)莫:
2.翻译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读完此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1)用来做成(2)不要
2.不饿
第5篇:文言文《勉谕儿辈》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勉谕儿辈》阅读及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勉谕儿辈》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言文《勉谕儿辈》阅读及答案 篇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
[甲]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包拯》)
[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第6篇:勉谕儿辈阅读答案及译文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及译文
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1.翻译下列句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这则短文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
2.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再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就难了。所以要培养,要坚持。
《勉谕儿辈》作者:明朝,周怡
周 怡(1505—1569),字顺之,号讷溪,明代仙源人。
注释:
1.俭 :节俭。
2.奢 :奢侈费用。
3.费用 :花费钱财。
4.着 :穿。
5.办 :用来做成。
6.莫 :不要。
7.饥 :饥饿。
8.纱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