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一、口算。(6分)
12+28=130+210=360-120=
300+700=25万+37万=78万+62万=
54万+26万=54万-27万=4600-400=
4000+6200=8000-2000=60000-50000=
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在电子计算器中,是()键,是()键。
2.算式(144+237)+356可以改写成(356+144)+237,它根据的是加法()。
3.()里面有23个万,790000可以简写为()万。
4.用计算器计算268÷4×6时,误将6输为7,改正方法是按()键,再按()。
5.一个七位数减去一个五位数可能得()位数,也可能得()位数。
6.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是()律,用字母表示是()。
7.3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3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1个数,和不变,这是()律,用字母表示是()。
8.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不变,其中减数减小8,则差();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4,和会()。
9.用1,3,5,7,9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五位数,使这个五位数与它的反序数(如1234的反序数是4321)的和尽可能大,那么和的最大值是()。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3108+6269=9377,错误的验算方法是()。
A.9377+3108=6269B.9377-3108=6269
C.6269+3108=9377
2.一个数比727少300,这个数是()。
A.427B.373C.527D.1027
3.105+890+95=(105+95)+890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和199+203的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A.199+200+3B.200+1+203
C.200-1+200+3D.200-1+203
5.水果店原有水果1400千克,又运进480千克,卖出去320千克,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千克?正确列式是()。
A.1400+480-320-1400B.1400+480-320
C.480-320D.1400+480+320-1400
四、计算。(22分)
1.用计算器计算。(4分)
6605+1238-5950=12365-8697+3298=
按键显示按键显示
□6□6□0□5
□1□2□3□6□5
□+
□-
□1□2□3□8
□8□6□9□7
□-
□+
□5□9□5□0
□3□2□9□8
□=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2分)
244+(87+56)128+264+82+46548+117+92+183
2379-456-544(152+74)+(26+48)7345-2980-345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8□6□□97□
+□8□8+9□48
□0864□7518
五、在○里填上“>”“<”或“=”。(8分)
97+103○23+97286+197○286+200-3
786+527○800+500901+377○377+900-1
850-390○170+320710-80○402+390
780+80○770-49460-380○200-51
六、在方框里填数。(8分)
1.148+234+52=234+
2.125+(75+127)=+127
3.278+145+122=(278+)+145
4.657-299=
七、列式计算。(12分)
1.比280多785的数是多少?
2.甲数与乙数的和是2880,乙数是1800,甲数是多少?
3.甲数是1325,它比乙数少170,乙数是多少?
4.一个数与5870的'和是12504,这个数是多少?
八、解决问题。(23分)
1.仓库里原有4200吨水泥,运进86吨后又运出686吨,现在仓库里有水泥多少吨?(3分)
2.妈妈从商场买回羊毛衫136元,运动裤117元,玩具64元。(4分)
⑴买衣服一共花了多少元?
⑵妈妈买这3样东西一共花了多少元?
3.大牛饺子店第一天的营业额是487元,第二天上午的营业额是189元,下午的营业额是213元,两天的营业额一共是多少元?(4分)
4.食堂里有面粉4500千克,吃了1860千克后,又买了2860千克,现在食堂里有面粉多少千克?(4分)
5.胜利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全校同学为灾区第一次赠书1450本,第二次赠书1684本,第三次比第一次多赠100本,三次一共赠书多少本?(4分)
6.一列火车在上海站下车600人后,又上车750人,此时车上有乘客1085人,这列火车上到上海线站前有乘客多少人?(4分)
附加题。(10分)
下面算式中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问:每个汉字各代表什么数字?
少年早立志向
+少年早立志向
有志何惧年少
第2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的教学内容,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2.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起引入、准备学习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时候人们用什么工具计算吗?(生:算盘)
显示算盘。
2.介绍算盘,引出计算器:算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不过现代人们拥有更方便的计算工具——计算器。(出示各种各样的计算器。)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了解计算器多媒体
出示多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试题。
6897+5329+9126 7830+6780-13600 7328-1680-2099
教师: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使计算又快又准?
(多媒体出示选择项目)口算、笔算、珠算、计算器。
学生:计算器。(闪烁此选项)
教师:为什么想到用计算器?
学生1:因为数太大,步骤太多了。
学生2:因为计算器算得很快,我以前用过。
学生3:不用打草稿。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人们使用计算器?
学生:(略)
教师: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计算器算得又快又准,还携带方便,易操作(显示计算器优点)。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计算器。(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一)。)
2.认识计算器
(1)说一说:①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计算器,你认识上面的`哪些按键,小组内说一说。②上台给班上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计算器和自己认识的按键。
(2)认一认:出示计算器示意图,教师指,学生说出各部分名称。教师适时介绍相应按键的作用。
……
教师:计算器上还有很多奇怪的符号。这些是计算器的功能键,随着今后的学习,大家就会用到这些功能键了。
3.探究例1
(1)初次尝试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们会用计算器来计算加减法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来计算181+63,181-63。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收集问题。完成后请学生上展示台。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显示“244”。(学生边说边演示)
教师:刚才有同学有疑问,请把你们的问题告诉大家。
学生1:如果我们要用计算器计算下一道题,该怎么办?
学生2:按一下开机键,因为开机键可以清屏。
(有疑问的同学恍然大悟)
教师:对了,我们做完一次计算,就要按一次开机键,把屏幕上的数据消除变为“0”,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次计算。
(2)再次尝试
教师:181-63,你们又怎样按计算器的呢?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结果“118”。
教师:181+63输成了181+53,该怎么办呢?
学生1:按“CCE”,清除“53”,再输入“63”。
(上台演示)
学生2:还可以用再加10的方法。
学生3:还可以按开机键,然后重新输入“181+63”。
教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三、课堂活动、加深理解
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第3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共12篇)由网友 “Lucia”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欢迎大家分享。
篇1: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 判断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15分 )
1. 420÷60=(420÷10)÷(60÷10) ( )
2. 45÷9=(45+3)÷(9+3) ( )
3. 63÷7=(63×5)÷(7×5) ( )
4. 72÷24=(72-8)÷(24-8) ( )
5. 120÷5=(120×100)÷(5×10) ( )
二、 填空题(1-6每题 2分, 7-8每题 4分, 共 20分)
1.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2倍,积( )
2. 被除数缩小8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 )
3.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6倍
第4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 判断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15分 )
1. 420÷60=(420÷10)÷(60÷10) ( )
2. 45÷9=(45+3)÷(9+3) ( )
3. 63÷7=(63×5)÷(7×5) ( )
4. 72÷24=(72-8)÷(24-8) ( )
5. 120÷5=(120×100)÷(5×10) ( )
二、 填空题(1-6每题 2分, 7-8每题 4分, 共 20分)
1.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2倍,积( )
2. 被除数缩小8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 )
3.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6倍,商( )
4. 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2倍,积( )
5. 两个数的商是50,如果被除数缩小5倍,除数扩大5倍,商是( )
6. 两个数相乘的积是65,如果一个因
第5篇:数学四年级上多位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数学四年级上多位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一、口算。(6分)
12+28= 130+210= 360-120=
300+700= 25万+37万= 78万+62万=
54万+26万= 54万-27万= 4600-400=
4000+6200= 8000-2000= 60000-50000=
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在电子计算器中,是( )键,是( )键。
2.算式(144+237)+356可以改写成(356+144)+237,它根据的是加法( )。
3.( )里面有23个万,790000可以简写为( )万。
4.用计算器计算268÷4×6时,误将6输为7,改正方法是按( )键,再按( )。
5.一个七位数减去一个五位数可能得( )位数,也可能得( )位数。
6.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是( )
第6篇:数学四年级上多位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数学四年级上多位数的加减法测试题(共10篇)由网友 “SunNy” 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数学四年级上多位数的加减法测试题,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数学四年级上多位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数学四年级上多位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一、口算。(6分)
12+28= 130+210= 360-120=
300+700= 25万+37万= 78万+62万=
54万+26万= 54万-27万= 4600-400=
4000+6200= 8000-= 60000-50000=
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在电子计算器中,是( )键,是( )键。
2.算式(144+237)+356可以改写成(356+144)+237,它根据的是加法( )。
3.( )里面有23个万,790000可以简写为(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