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工程下广播电视的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0 09:46: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村村通工程下广播电视的论文

村村通工程下广播电视的论文

1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系统玉

屏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始建于1979年,位于距县城5km的平溪镇东门坡,海拔812m,占地面积1200m2。发射系统开路发射节目可以覆盖全县87个行政村以及周边的镇远县、岑巩县、万山区和湖南省的`新晃县的部分乡镇村寨。发射系统现有300W电视发射机3套,分别是33CH发射中1卫视、39CH发射中7卫视、45CH发射贵州1卫视;100W调频广播发射系统4套,分别是用发射频率95.9MHz发射中央1套广播、用发射频率107.8MHz发射贵州1套广播、用发射频率95.2MHz发射贵州交通广播、用发射频率94MHz发射铜仁新闻综合广播。发射功率为500W的CMMB发射系统1套,主要用于发射7套电视节目、3套广播节目到手机终端。

2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

玉屏县有线电视网络始建于1992年,采用地面卫星接收设施(俗称“天锅”)接收卫星电视信号,设计带宽260M,传输12套节目;1998年开始传输4套中央电视台加密节目,采用550M设计,铝管电缆作主干传输,同年采用光缆实施县城和大龙镇有线网络联网工程;2005年实施860M网络设计光缆改造,3台1310光发机传送46套节目,县城区共有92个光节点覆盖11000多用户;2007年进行县城-乡镇联网改造,把全县所有乡镇和县城连成一张网;2008年对网络内的所有用户实施数字化整体平移。贵州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共有电视节目144套(其中75套基本节目,69套付费节目)、9套广播节目、13套数字信息咨询(免费),除此之外还有点播、股票、电视购物等将开通的需求信息库。信号源采用省公司的广播电视节目平台进行光缆传输到各县机房,机房有应急备份电源UPS和汽油发电机等设备,保障在突发停电故障排除期间,用户能收看到电视节目。2011年进行双向网改造的设计,设计方案采用FTTB(光纤到楼栋)、双纤三波(下行广播1550nm波长;下行数据1490nm波长;上行数据1310nm波长),即1550传输系统实现下行广播业务,EPON+EoC系统实现双向数据传输业务;2012年开通高清数字电视业务,现已发展高清数字电视用户5400户。

3直播卫星“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覆盖

玉屏县“村村通”于1998年启动实施,首期完成已通电行政村“村村通”工程5座,通过地面卫星接收设施、调制器和混合器建设小前端,用电缆传输6套电视节目到农户家,投入资金8.37万元,受益农户350户;2000年完成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建设地面卫星接收站13座,投入62.98万元,中央财政投入3.9万元,省级匹配3.9万元,县级匹配1.18万元,受益农户出资54万元,通过13个小前端安装受益农户2000户。2009年采用一户一套地面卫星接收设施(俗称小天锅)的方式进行覆盖,用户收视节目达到52套,当年入户安装1614套,中央财政投入36.5万元,省级财政投入21.9万元,农户出资16.14万元。2010年围绕国家“十一五”“村村通”建设规划,开始大规模地实施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当年完成480座(11045套),中央财政投入240万元,省级财政144万元,受益农户出资110.45万元。“十二五”时期,玉屏县“村村通”建设任务173座(1598套),中央财政投入34.7万元,省级财政20.8万元,受益农户出资15.98万元,对部分自然村盲点进行覆盖。国家广电总局为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从“村村通”向“户户通”转变,高度重视直播星“户户通”工程,中央财政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户户通”工程的建设。2012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财政部与内蒙古、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7省(区)签订2012年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目标责任书,让7省(区)1300多万农村用户尽快收听收看到丰富的直播卫星广播电视节目。玉屏县2012、2013年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1565户,中央财政补助15.65万元,省财政补助15.65万元,市财政补助1.565万元,县级配套资金6.26万元。

4无线数字电视网络覆盖

玉屏县无线数字电视网络覆盖采用“政企共建,合作双赢”的模式,政府补贴分公司280万元用于入网用户安装,激励村民的入网积极性,并且列入2013年县委、政府的“十件大事”来抓。根据国家三网融合有关政策,充分利用移动公司现有的光缆杆路和移动基站资源,新架设光缆300多km,建设DTMB-T发射基站43个,把数字电视信号送到各发射基站,用50W的DTMB-T发射机覆盖全县62个行政村,安装入网1.2万余户,实现了农村远程教育节目进万家,解决了玉屏县广大农村不能收看省、市、县地方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的难题。2013年3月,铜仁市“远程教育进万家”工程暨农村思想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现场会在玉屏召开,该项目建设得到铜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并把“玉屏模式”作为示范,2014年在全市其他区县推广建设。玉屏县通过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建设、延伸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覆盖、完善“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建设,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的成效显著,促进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2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2012年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指示精神和我县民生工程任务要求,全面完成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问题。村村通工作以政府为主导,以欠发达地区为重点,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广大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最大限度地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尤其是农村广播电视的基本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目标任务

村村通工程目标任务是确保优先把设备安排到偏远乡村,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有线、无线等)覆盖的用户。我县将在2012年十八大之前,采用直播卫星覆盖方式,完成21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合计用户数200户;并且要完成10个50户以上已通电行政村由使用原市广电局无线数字接收调整为直播卫星的广播电视“返盲”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合计用户数1483户。

2012年全县总计要完成1683户直播卫星建设任务,各乡(镇)具体建设任务如下:

三、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村村通是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重点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统筹协调、强力推进。政府领导牵头,广播电视主导,各有关乡镇加强对村村通工作的组织协调,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共同推进村村通工作。成立各级广电行政部门承担村村通建设及相关管理工作。

(一)成立县村村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对全县村村通工程负总责,负责工程的实施及协调指导工作;负责工程建设中的设备发放、技术指导、检查验收、建立档案、信息录入、统计上报、权限申请等工作,掌握全县工程实施动态,并监督检查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设备到县后,由县村村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库管共同验收,先全部存放于库房并指派专人担任库管,负责设备保管、发放。县村村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个乡镇的建设任务,负责将设备调运到各乡(镇)至行政村;负责汇总本县用户保修单的前三联(第一联送机顶盒生产企业,第二联送省“村办”,第三联自留存档),并录入由卫星直播中心统一提供的用户管理系统进行用户开户、权限申请、审批、销户等操作;负责用户信息的更新与维护,指定负责人对故障设备及更换使用的新设备信息进行严格登记管理,在用户管理系统中及时进行设备更换操作,并联系厂家

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更换。

(二)成立乡(镇)村村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该乡(镇)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督促检查和协调指导工作;负责该乡(镇)村村通工程实施中的宣传发动、调查摸底、资料收集和整理上报、督促检查、协助县村村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做好有关工作。要严格按照实施原则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宣传村村通工程的意义,让广大用户知道村村通这项惠民工程,关心并支持村村通工程,为以后工作奠定群众基础。准确收集用户信息,积极与当地村委会沟通,配合县局村村通实施人员以及安装工程队协调解决好吃、住、行等事项。

(三)成立村村通工程建设安装调试小组

成员:

职责:负责村村通设备运输,安装调试,档案收集等有关工作;严格审核并完善申请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九项内容:用户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邮政编码、详细地址、安装时间、机顶盒序列号STB、加密序列号CA、智能卡号SC),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负责收集、审核用户保修单的前三联,将保修单第四联留交用户后,送到县县村村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安装单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为用户安装好设备,要特别注意天线牢固性和安全性,尽量做到防雷、防风和防雨。确保用户高质量收听收看好全部电视广播节目。在村村通安装期间,应与有任务建设的村民搞好关系,并注意自身安全。

(四)成立村村通工程建设验收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村村通工程建设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公示及招标阶段、安装调试阶段。验收小组要及时深入乡(镇)、村检查指导验收各阶段工程建设情况,每个阶段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个阶段工作,保障工程的安装质量和进度,确保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完工。

各级要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不允许将任务和责任向下一级转嫁。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加强对村村通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严格把紧村村通工程各个环节,对不执行国家和省关于村村通工作的有关政策,对因不负责任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和领导者的责任。

四、实施步骤

1、设备招标采购阶段(7月1日至8月2日)

对直播卫星设备进行招标,与公司签定1683套直播卫星设备,承诺于9月初设备到位。

2、用户信息统计阶段(8月1日至9月15日)

统计盲区用户信息,做好信息录入工作,制定设备安装流程,为设备安装做好准备。

3、设备安装阶段(9月30日至10月25日)

按集中整片推进原则。项目实施尽量做到统一规划,集中整片推进,确保安排一个,完成一个,不留遗漏,争取在规定日期内完成任

务。

4、工程验收阶段(10月10日至10月30日)

县村村通工程建设验收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组成检查验收工作组,对完成工程建设进行全面验收。

五、工程安排

1、时间安排:设备9月15日到位,在十八大之前安装完毕,制订安装时间为9月30日至10月25日,共25天时间。

2、人员安排:与施工单位签定村村通工程安装服务协议,由施工单位进行安装调试工作。同时事业组按工程安装班组每组安排两人参加设备安装、技术指导及监督,实时反映工程进展,监督工程队按流程进行施工,并核实用户信息,填写设备安装四联单,填写好机顶盒生产序列号、加密序列号和智能卡号交于专门工作人员进行用户开户和权限申请。

3、费用安排:费用主要包括去岛屿的车船费、伙食与住宿的费用以及节假日补贴费用

(1)车船费和住宿费:下乡车费由局统一安排解决,到各小岛船费、住宿费按实际开支核报。

(2)伙食补贴:在大岛范围内按每天中午伙食补费25元/天,小岛部分全天候补贴按50元/天计算。

(3)节假日补贴费:按照国家劳动法规定进行补贴。

由于我区广电网络公司已成立,人员划拨尚不明朗,而“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主体属于县广播电视事业局,届时参加村村通建设任务的人员大部分属于网络公司人员,属企业性质,因而建设完成村村通任务后的所有使用的费用及节假日补贴应由实施主体县广播电视事业局核报。

广播电视事业局

第3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汇报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汇报

灵台县广播电影电视局

(2006年11月4日)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广播电视事业,把“村村通”工作作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坚持有线与无线结合,电视与广播并重,传输与覆盖齐抓,建设与管理同步,城镇与乡村并进的基本思路,以扩大城乡有线电视覆盖为目标,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为重点,以巩固提高现有设施为基础,不断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至目前,全县13个乡镇建有乡级有线电视网12处,乡级卫星地球转播站7处,20瓦调频广播收转站7处,小功率电视差转台16处,“村村通”工程50处,县城有线电视光电混合网络1处,向县城及13乡镇居民群众传送34套卫视节目,在县属胡家塬转播台建有多路微波分配系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村村通工程下广播电视的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村村通工程下广播电视的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