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名言、警句。
2、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阅读方法,理解、体会文章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3、培养交际的素养,规范学生的口语,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4、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并把材料写具体。
【教学重点】
从阅读短文中受到启发,并运用与实践。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名言警句,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阅读短文《蜜蜂的赞美》。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六句话。
2、听范读录音。
3、熟读并背诵。
4、同学间交流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感叹时间宝贵。)
5、交流其它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二、阅读短文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⑴ 为什么说蜜蜂酿蜜是一种卓越的创造?(因为它不仅能博采,而且又能提炼。)
⑵ 说说从蜜蜂酿蜜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学习和工作如同蜜蜂酿蜜一样,先博学,然后再经过自己重新的创造,获得新的经验和成果)
⑶ 练习朗读,把自己感兴趣的句子画出来并记住。
〖教学目标
1、将自己的梦想清楚后说出来,锻炼语言表达的清晰流畅性。
2、听明白别人的梦想,锻炼认真去听并准确把握说话人意图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明确要求:用一段话说说自己做过的梦,也就是我的梦想。内容不限,有趣的梦,难过的梦,高兴的梦,充满幻想的,甚至离奇的梦,都可以讲,也可以谈自己对未来的梦想。
2、先由学生自由发言,都做过什么梦或有什么梦想?(多找些学生说,只说梦见过什么,以此拓宽学生思路)
3、小组同学互相说自己梦的经过。(互讲互评)
4、选举代表全班交流、评议、补充。
5、预习作业:
〖准备作文
1、选好要写的人。
2、准备写他哪些地方令你尊敬或佩服。(选事)
〖教学目标
1、指导习作。
2、完成习作。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任务
二、指读作文提示,思考 这次作文对我们有什么新要求?
三、讨论 这次作文要注意什么?
1、指名谈。
2、师生总结归纳:要选择一个值得你尊敬、佩服的人来写。目的不是写事,而是通过事来表现人。另外把事情写具体。 (通过以上读、思、谈,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这次写作要求,为写作打好基础。)
3、出示思考题:
⑴ 你打算写谁?为什么要写他?
⑵ 这个人的哪一点,或哪件事令你尊敬或佩服?
四、指名谈思考所得并评议 (以上几步训练,意在引导学生形成思路,扫除无话可说的'障碍。)
五、剖析范文
星期天,我去邮局寄信,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手里捧着一个小花鹿储蓄罐,踮着脚,站在柜台前。(先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忽然,她冲我招招手,喊道:大姐姐,帮帮我好吗?我问她有什么事。她指着手中那个精致的储蓄罐,告诉我她要寄钱。(起因:小女孩要我帮她寄钱。)我好不惊疑。她见我吃惊的样子,说:大姐姐,这是我寄给大熊猫的呀!广播里说,大片竹子开花了,熊猫没吃的了,有饿死的危险呢!(小女孩的话写得真实、生动。)听了小女孩认真的话语,一种敬佩之情从我心底升起。我赶紧抱起她,对里面的阿姨说明了情况。阿姨给她一张汇款单,告诉她怎样填写。她工工整整地写上:中国野生动物基金会和北京小朋友寄两行字,接着又填上伍圆两个字。阿姨倒出一堆亮晶晶的硬币,数了数,正好五元钱。(这里既写出了小姑娘填汇款单时认真的情形,又写出了事情的详细经过。)阿姨看了看汇款单问道:怎么不写上你的名字?小姑娘瞪大了眼睛反问道:大熊猫是国宝,外国小朋友还捐钱物,我还要写名字吗?(这句话突出了她纯洁、美丽的心灵。)阿姨笑了,小姑娘也甜甜地笑着快活地跑开了。我感到眼前的小姑娘是那样可爱。突然,我想起自己也有十几元零花钱,我急急忙忙向家跑去(由小姑娘写到自己,因受到感染,也像小姑娘一样做。)
【评析】 本文用一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品质,从中使自己也受到了感染。描写细致,突出了主题。展示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天真、活泼、善良、朴实,读后的确使人感到童真的可贵。
第2篇:《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一、 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学习话题作文的初步写作方法。
二、 从生活中去寻找感受,感受要真。
三、 练习快速作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话题引入。
1、 爱心是全人类的共同话题,是全世界的共同语言
2、 解释话题作文:大家都认可的、或者是大家都在讨论的中心内容。
二、 出示话题:爱心。讨论:
1、 什么是爱心?
2、 在我们当中,有哪些爱?
对朋友的爱,父母之爱,师生之爱,对动物之爱,对环境之爱,对弱者的爱,对祖国的爱,对同学的'爱,对陌生人的爱
三、 学生构思。5分钟
四、 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情况,教师点拨。
五、 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后写草稿(40分钟完成)。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学生继续草稿,同桌修改。
第三课时
学生宣读作文,教师点评。重点是:情感的真实,内容的详尽,语言的优美。
第3篇:《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积累12条成语,能熟读成诵
2、阅读故事《绿手指》,能复述故事,明白故事道理。
3、参加集体讨论,意思能表达清楚,能与别人合作讨论交流,扮演不同的角
色,适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具体、有条理地记下发生在熟悉的人的身上的一件事。
二、教学时数: (5课时)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记下的成语和熟悉的人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复习学习过的成语,背一背
2、出示练习的成语,明确要求:比一比,谁用最少的时间把它们记下来
3、学生自由读成语,试着理解成语的意思,背诵。
4、比赛背诵成语
5、交流其他成语,指名学生写到黑板上。
〈二〉、阅读故事,理解内容。
1、独立阅读短文,借助工具书查词查字,理解短文内容。
2、分小组学习,先读短文再说说“绿手指”的`含
第4篇:《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9篇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区分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变化,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2、积累词语,感悟词语与句子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
3、背诵古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绕口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 “读一读,比一比”的汉字卡片,“照样子写一写”的词语卡片和插图,《杂诗》的诵读录音。
学生: 收集绕口令。
教材简析
本次“积累与运用”共有七个方面的训练内容。一是“读一读,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掌握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变化。二是
第5篇:积累运用二的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二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词语,明白道理。
2、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⑴ 熟读6句格言。
⑵ 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这些格言的理解。
⑶ 背诵。
⑷ 交流其它格言。
2、全班汇报
二、阅读短文
1、导入 你们听说过大鹏鸟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名字中带有“鹏”字的学生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2、自由读短文,说说大意。
3、组内讨论文后思考题,质疑。
4、全班交流讨论,解疑。
5、再读短文。
一、训练要求
1、如果你们班有条件,但还没创办班级图书角,建议你和全班同学一起动手,创办一个图书角。
2、如果班上已经建立了图书角,那就想一想,应怎样使图书角更加充实、完善。
二、训练重点如何创办班级图书角或使之更加完善。
三、训练过程
1、课前调查了解班内图书情况。
2、想一
第6篇: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陈裕思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积累运用包括词语积累、阅读短文、口语交际练习和习作练习。这些训练项目,设计了“克隆”问题,事前要指导学生找阅有关资料,以利于对这些问题的了解。
教学目的:
1、积累不同类型的叠词。
2、阅读短文,了解李四光和他的科学精神,激发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
3、口语交际练习,了解克隆技术,充分进行想象,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4、以“假如我会克隆”为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积累
1、读读词语,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2、请按不同类型再找几个
3、分类背一背
ABCC:小心翼翼 得意洋洋 众目睽睽 相貌堂堂 风度翩翩 想入非非 兴致勃勃
两手空空 气息奄奄 气势汹汹 忠心耿耿 信誓旦旦 剑戟森森 神采奕奕
温情脉脉 磨
第7篇: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参考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要求
1、熟读成诵六句有关人生的至理名言。
2、根据学习读写例话掌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短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自由读,想一想每句名言的大概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把你喜欢的名言先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再说说它的意思,一会儿进行汇报。
3、进行汇报。
4、第一句。
指名读,谈谈这句名言的意思。
先指导朗读,再齐读。
大家自由练读,再齐读。
5、用学习第一句的方法学习二、三、四、五、六句。
6、背诵。
二、完成“阅读”
1、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读写例话时,掌握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学习方法,谁来汇报你是怎样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
2、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种读书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画出表现陈毅强烈感情的句子,多读几遍。
(2)默读课文,想想这篇
第8篇:《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范文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
一、 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学习话题作文的初步写作方法。
二、 从生活中去寻找感受,感受要真。
三、 练习快速作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话题引入。
1、 爱心是全人类的共同话题,是全世界的共同语言
2、 解释话题作文:大家都认可的、或者是大家都在讨论的中心内容。
二、 出示话题:爱心。讨论:
1、 什么是爱心?
2、 在我们当中,有哪些爱?
对朋友的爱,父母之爱,师生之爱,对动物之爱,对环境之爱,对弱者的.爱,对祖国的爱,对同学的爱,对陌生人的爱
三、 学生构思。5分钟
四、 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情况,教师点拨。
五、 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后写草稿(40分钟完成)。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学生继续草稿,同桌修改。
第三课时
学生宣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