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宋史·富弼传》阅读练习题目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08 10:00: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文言文《宋史·富弼传》阅读练习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宋史·富弼传》阅读练习题目及答案

对有关问题所作的解答的结果;对提出的问题所做的解答,练习的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宋史·富弼传》阅读练习题目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文言文《宋史·富弼传》阅读练习题目及答案1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初,母韩有娠,梦旌旗鹤雁降其庭,云有天赦,已而生弼。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通判绛州,迁直集贤院。康定元年,日食正旦,弼请罢宴彻乐,就馆赐北使酒食。执政不可,弼曰:“万一契丹行之,为朝廷羞。”后闻契丹果罢宴,帝深悔之。

时禁臣僚越职言事,弼因论日食,极言应天变莫若通下情,遂除其禁。庆历二年,为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会契丹屯兵境上,遣其臣萧英、刘六符来求关南地。朝廷择报聘者,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夷简①因是荐弼。欧阳修引颜真卿使李希烈事,请留之,不报。弼即入对,叩头曰:“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帝为动色,先以为接伴。英等入境,中使迎劳之,英托疾不拜。弼曰:“昔使北,病卧车中,闻命辄起。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英矍然起拜。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弼曰:“此守臣职也。”辞不受。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

六年三月,以母忧去位,诏为罢春宴。故事,执政遭丧皆起复。帝虚位五起之,弼谓此金革变礼,不可施于平世,卒不从命。英宗立,召为枢密使。后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丰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

注:①夷简:吕夷简,时任宰相。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听流民擅取 听:听任

B.天下传以为式 式:格式

C.弼为相,守典故 典故:先例

D.帝虚位五起之 虚位:空着职位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能表现富弼“王佐”之才的一组是(3分)

①少笃学,有大度 ②极言应天变莫若通下情

③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 ④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

⑤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 ⑥自弼立法简便周尽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富弼自幼好学,才华出众。范仲淹非常赏识他,认为他是“王佐才”;晏殊在看了他的文章之后把女儿嫁给了他;他在制科考试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B.富弼见识卓越,虑事周详。康定元年发生日食之后,他建议撤除宴会舞乐,在驿馆中招待使者,执政者未采纳此建议,而契丹却撤除宴乐,令朝廷蒙羞。

C.富弼忠于朝廷,勇于担当。契丹屯兵边境,派遣使者谋取隔占宋朝国土,富弼不顾朝臣的一致拦阻,挺身而出,为主分忧,接待应对契丹使者,据理力争。

D.富弼变革创新,救民水火。河朔大水,灾民流离,食宿无着,他一改前人聚民施粥的陈旧方式,调动官、民之资,养生丧死,成效显著。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朝廷择报聘者,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夷简因是荐弼。

(2) 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

答案

4 .B

5 .C

6 .C

7 .(1)朝廷选择回访(复)的使臣,大家都认为契丹人的'想法不可预测,没有人敢前去,夷简因此推荐富弼。

(2)富弼规劝所管辖地区的百姓拿出粮食,加上政府的粮食,获得公私房舍十余万处,让流民分散居住,以方便他们用 柴用水(烧水做饭)。

文言文《宋史·富弼传》阅读练习题目及答案2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

B.粟,五谷之一,即高粱,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C.公,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中的头等,爵位一般由嫡长子孙世袭。

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二品以上官员之死。

12.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与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服,并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

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

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14.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

答案:

10.B11.B12.D

13.

(1)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2)富弼当宰相,遵守典章制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14.一是保障民众基本生存需要。二是有效动员官员。三是鼓励民众自救。四是采取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第2篇:《富弼》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富弼》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富弼富公为人,温良宽厚,泛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及其临大节,正色慷慨,莫之能屈。智识深远,过人远甚,而事无巨细,皆反复熟虑,必万全无失然后行之。宰相自唐以来谓之礼绝:百僚见者,无长幼皆拜,宰相平立,少垂手扶之;送客未尝下阶;客坐稍久,则吏从旁唱,宰相尊重,客踧踖起退。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送之及门,视其上马乃还。自是群公稍稍效之,自公始也。熙宁元年,徙判汝州。诏入觐,许肩舆至殿门。神宗御内东门小殿,令其子掖以进,且命毋拜,坐语,从容访以治道。弼知帝果于有为,对曰:人主好恶,不可令人窥测;可测,则奸人得以傅会。当如天之监人,善恶皆所自取,然后诛赏随之,则功罪无不得其实矣。又问边事,对曰:陛下临御未久,当布德行惠,愿二十年口不言兵。帝默然。至日昃乃退。欲以集禧观使留之,力辞赴郡。明年二月,召拜司空兼侍中,赐甲第,悉辞之,以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自致仕归西都十馀年,常深居不出;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疾。所亲问其故,公曰: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若人人见之,吾衰疾不能堪也。士大夫亦知其心,无怨也。尝欲之老子祠,乘小轿过天津桥,会府中徙市于桥侧,市人喜公之出,随而观之,至于安门,市为之空,其得民心也如此。及违世,士大夫无远近、识与不识,相见则以言,不相见则以书,更相吊唁,往往垂泣,其得士大夫心也又如此。呜呼!苟非事君尽忠,爱民尽仁,推恻怛至诚之心,充于内而见于外,能如是乎?(节选自《富弼》等史料)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莫之能屈 屈:使屈服

B. 从容访以治道 访:询问

C. 自致仕归西都十馀年 致:调任

D. 吾衰疾不能堪也 堪:承受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疾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 至日昃乃退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 而事无巨细,皆反复熟虑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D. 客坐稍久,则吏从旁唱,宰相尊重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富弼的温良宽厚、正色慷慨?试加以概括。(4分)

参考答案:

6. C (致:辞去)

7. D (A项用/因。B项才/竟然。C项表转折,但是/表递进,更何况。D项均表示承接,就)

8. (1) 等到富弼做宰相,即使是小官或平民拜见他,都和他行对等的礼节,延请就坐,说话和颜悦色。(虽抗礼引从容各1分)

(2) 我家许多代人居住在洛阳,亲戚故旧大概成百上千,如果有的见有的不见,这不是同等对待的做法。(累盖是均一各1分)

9. 位高不骄,礼待下属;诚恳谏上,献计献策;礼待宾客,不论贵贱;深得民心,备受爱戴。(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富弼为人宽厚,温和善良,通常与他人交谈,好像没有执于己见的。可等到他面临重大事情时,他就表情严肃,义正辞言,没有人能让他屈服。智谋与见识深远,比其他人强多了,但是不论大事小事都反复仔细考虑,必须万无一失之后才去做。

宰相,自唐朝以来可说是礼遇最高:百官来拜见的,无论老少都要行礼,宰相直立,稍微伸手扶一下来客;送客不用下台阶;客人坐得稍久了,侍吏就从旁边大声说宰相尊重,客人就恭敬不安地起身离去。等到富弼做宰相,即使是小官或平民拜见他,都和他行对等的礼节,延请就坐,说话和颜悦色,送客人到门口,看到他上马才回来。自此众官员渐渐学习富弼,(礼待下属)从富弼开始啊。

熙宁元年,调任汝州判官。诏令入朝觐见,允许坐轿到殿门。神宗御内东门小殿,让其儿子从宫门进入,而且命令他们不要跪拜,坐下谈话,从容地向富弼询问治国之道。富弼知道神宗果敢有所作为,上奏说:人主的.喜好和厌恶,不能让人窥测到;能窥测,那么奸人就得以逢迎。应当像天监视人一样,善恶都自取,然后进行惩罚奖赏,这样功劳和罪恶都各得其实情。又询问边疆之事,富弼说:陛下即位不久,应当广布恩德施行恩惠,希望二十年不提用兵之事。神宗沉默不语。到日影西移才告退。神宗打算将他以集禧观使留在京师,他极力推辞,到郡县赴任。熙宁二年二月,诏授职司空兼侍中,赏赐上等府第,全部辞谢,任以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自从辞去官职回到西都十多年了,常深居不出门;晚年请求拜见的宾客也多起来,他都以病为理由,辞谢不见。亲近的人问他什么缘故,富弼说:大凡对待他人,无论富贵贫贱贤达愚钝,都应一样的以礼相待。我家许多代人居住在洛阳,亲戚故旧大概成百上千,如果有的见有的不见,这不是同等对待的做法。如果每个人来了都接见,我年老体衰又有病不能承受。士大夫们也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怨言。

曾经想到老子祠去,乘坐小轿路过天津桥,适逢府中把集市迁到桥边,市上的人为富弼出行高兴,伴随着观看,直到安门,市面为之冷清了,富弼如此深得民心。等到富弼去世,士大夫不论远近,认识不认识,见面了就相互转告,见不到面的就以信(互告),相互吊唁,常常落泪,富弼受士大夫爱戴也是如此。哎呀!如果不是尽忠职守侍奉君主,尽仁尽义关爱民众,他的怜悯至诚充满内心而表现在外,能像这样吗?

第3篇:《宋史·李迪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迪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宋史-赵普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甲文: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文:

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②阖户启箧取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文言文练习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目及答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练习题的情况非常的多,做习题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检验学习的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你所见过的习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练习题目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完成4~7题。

岳正,字季方,漷县人。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

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 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 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色喜。既登陛,连称善。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复大喜曰:“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正顿首受命。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何自至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文言文练习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完成4~7题。

岳正,字季方,漷县人。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

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色喜。既登陛,连称善。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复大喜曰:“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正顿首受命。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何自至此?”比入,帝曰:“朕今日自择一阁臣。”问为谁,帝曰:“岳正。”两人阳贺。帝曰:“但官小耳,当与吏部左侍郎兼学士。”两人曰:“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帝默然,遂命以原官入阁。

时亨、吉祥恣甚,帝颇厌之。正从容言:“二人权太重,臣请以计间之。”帝许焉。正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文言文《宋史·富弼传》阅读练习题目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言文《宋史·富弼传》阅读练习题目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