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寓言故事篇
寓言故事篇
寓言故事篇1
宋国大夫高阳应为了兴建一幢房屋,派人在自己的封邑内砍伐了一批木材。这批木材刚一运到宅基地,他就找来工匠,催促其即日动工建房。
工匠一看,地上横七竖八堆放的木料还是些连枝杈也没有收拾干净的、带皮的树干。树皮脱落的地方,露出光泽、湿润的白皙木芯;树干的断口处,还散发着一阵阵树脂的清香。用这种木料怎么能马上盖房呢?所以工匠对高阳应说:“我们目前还不能开工。这些刚砍下来的木料含水太多、质地柔韧、抹泥承重以后容易变弯。初看起来,用这种木料盖的房子与用干木料盖的房子相比,差别不大,但是时间一长,还是用湿木料盖的房子容易倒塌。”
高阳应听了工匠说的话以后,冷冷一笑。他自作聪明地说:“依你所见,不就是存在一个湿木料承重以后容易弯曲的问题吗?然而你并没有想到湿木料干了会变硬,稀泥巴干了会变轻的道理。等房屋盖好以后,过不了多久,木料和泥土都会变干。那时的房屋是用变硬的木料支撑着变轻的泥土,怎么会倒塌呢?”工匠们只是在实践中懂得用湿木料盖的房屋寿命不长,可是真要说出个详细的道理,他们也感到为难。因此,工匠只好遵照高阳应的吩咐去办。虽然在湿木料上拉锯用斧、下凿推刨很不方便,工匠还是克服种种困难,按尺寸、规格搭好了房屋的骨架。抹上泥以后,一幢新屋就落成了。
开始那段日子,高阳应对于很快就住上了新房颇感骄傲。他认为这是自己用心智折服工匠的结果。可是时间一长,高阳应的这幢新屋越来越往一边倾斜。他的乐观情绪也随之被忧心忡忡取而代之。高阳应一家怕出事故,从这幢房屋搬了出去。没过多久,这幢房子终于倒塌了。
高阳应的房子没住多久就倒塌的事实说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实践经验和客观规律,而不能主观蛮干。否则,没有不受惩罚的。
乌鸦非常羡慕天鹅洁白的羽毛。他猜想天鹅一定是经常洗澡,羽毛才变得如此洁白无瑕。于是,他毅然离开了他赖以生存的祭坛,来到江,来到江湖边。他天天洗刷自己的羽毛,不但一点都没洗白,反而因缺少食物饥饿而死。
寓言故事篇2
济阴的一个商人在过河时翻了船,他只好抓住水中漂浮的一堆枯枝乱草拼命挣扎。一个打鱼的人听到呼救的喊声,立即把船划过去救他。
商人看到了缓缓驶来的小船,顿时产生了获救的希望。然而汹涌的河水无情地告诉他,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危险。为了抓紧时间死里逃生,商人对着渔夫大声喊道:“我是济阴的名门富豪,只要你能救我,我就送给你100金!”
渔夫使出浑身的力气,抢在商人沉没之前把他救到岸上。可是商人上岸后只给了渔夫10金。渔夫对商人说:“你不是答应给我100金的吗?现在你得救了就只给10金,这样做对不对呢?”商人一听变了脸色。他恶狠狠地说道:“像你这样的一个渔夫,往常一天能挣几个钱?刚才一眨眼工夫你就得到了10金,难道还不满意吗?”渔夫不好跟他争辩,低着头、闷闷不乐地走了。
过了些日子,那个商人从吕梁坐船而下。他的船在半路上又触礁翻沉了。从前的那个渔夫碰巧正在附近。有人对渔夫说:“你为什么不把岸边的小船划过去救他呢?”渔夫答道:“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酬金,过后却翻脸不认人的吝啬鬼!”说完,渔夫一动不动地站在岸上袖手旁观。不一会儿,那个商人就被河水吞没了。
在这个故事中,商人爱财如命、言行不一和渔夫见死不救的作为,反映出他们缺乏诚信和人道主义精神,都是不可取的。
寓言故事篇3
公孙龙是个有学问的人,他手下有不少弟子,个个都身怀技艺,各有一套本领。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曾对他的弟子们说:“我喜欢有学识、有本领的人,没有本领的人,我是不愿和他在一起的。”
有个人听说了公孙龙,便前来求见,要求公孙龙收他做弟子。公孙龙见那人相貌平平,粗布衣帽,便问:“我不结交没有本领的人,不知你有什么本领。”
那人说:“大的本事我没有,只是我有一副好嗓门,我能喊出很大的声音,使离得很远的人也能听到。一般没有人能像我一样。”
公孙龙回头问他的弟子们:“你们中间有没有喊声很大的人?”
弟子们争相回答说:“我们都能喊大声。”说着还用眼斜瞟着那个前来求见的人,显出一种不屑的眼神。
那人说:“我喊出的大声,非常人可比。”
公孙龙很有兴趣地说:“那你们比试比试。”
于是弟子们推选了他们之中声音最大的一个做代表,与那人一起走到五百步开外的一座小丘背后,向公孙龙这边喊话。结果,除了那个人的声音外并不见弟子的半点声响。于是公孙龙把那人收留下来。可是,弟子们依然不免暗暗发笑,喊声大又算什么本领,喊声大派得上什么用场呢?老师是斯文人,难道要找个一天到晚替自己吵架、吼叫的人么?弟子们都不以为然。
过了不久,公孙龙到燕国去见燕王,他带着弟子们上路了。走了一段,不料碰到一条很宽的大河。可是河的这一边见不到船,远远望那河对岸,却停着一只小船,艄公蹲在船尾正无事可干。
公孙龙马上吩咐那个刚收留的大嗓门弟子去喊船。那弟子双手合成喇叭状,放开嗓子大喊一声:“喂……要船啦……”喊声亮如洪钟,直达对岸,那对岸船上的艄公站起身来,喊声的余音还在河两岸回响,以致慢慢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对岸那只船很快摇了过来,公孙龙一行人上了船,原先那些不以为然的弟子深深佩服老师及那位新来的朋友。
看起来,只要是本领,它总有用处,我们不应该排斥或看不起小本领,在关键时刻,小本领也能派上大用场。
第2篇:真伪篇寓言故事
真伪篇寓言故事
【假秀才招打】
有一户有钱的人家,生了个儿子,从小没读什么书,骨子里粗俗不堪,却偏偏爱装成个文人雅士。
一次,这人要到衙门去递状子,以便追回人家欠他的债务。他心想,如果县官看自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肯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打赢官司就会容易多了。于是他对县官谎称自己是秀才。
县官见他跪在地上,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好久,心中疑云顿生。县宫想:这个人獐头鼠目,形象猥琐,言语也粗俗得很,哪里像个秀才呢?接着又转念一想:人家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也不能妄下判断。对了,我来考他一考吧,看他是否货真价实。
主意打定,县官便开口问他说:“既然你是秀才,那你且先说说‘桓公杀子纠’这一章应该怎么讲?”这个人哪里知道县官是在考他《论语》里的句子呢,一听这话,大惊失色,浑身吓得直抖,心想:完了,出了人命案子了,老爷怎么偏偏问我呢?难道是怀疑我跟这桩命案有什么牵连吗?于是他磕头如捣蒜,连声大叫道:“青天大老爷,我冤枉啊,小人确实不知道其中的实情啊,老爷明察!”县官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低声自语道:“果然是个冒牌货,竟敢骗到我的头上来了!”接着就命令手下的衙役把这人按倒在地,重打20大板,直打得他皮开肉绽,哭爹叫娘。
这人一瘸一拐地出了衙门,对他的仆人说:“这位县官太不讲理了,硬说我阿公打死了翁小九,把我打了20大板。”仆人问明是怎么回事后,就对他说:“这是书上的话呀,你姑且答应他,说你略知一二不就应付过去了吗?”这人一听,赶紧拼命摇头说:“哎呀呀,你可别再害我了,我连叫不知情都还被他打了20大板,如果说知道,那岂不是要抓我去偿命吗?”
所以说,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像这样假充内行,到处招摇撞骗的人,一遇到动真格的场合,没有不露馅出丑的。
【智擒鱼鹰】
有一个人的家里有一片鱼塘,他每年都要靠这片鱼塘赚些钱,来养活自己和家人。可是鱼塘附近有好多鱼鹰,常常一群群地来抓鱼吃,赶也不好赶,抓又抓不住,养鱼人为此很是发愁。
有一天,鱼鹰又来吃鱼,养鱼人跑过去冲它们挥挥手,鱼鹰便受惊跑了。养鱼人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个好办法。他扎了一个稻草人,让它伸开两臂,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还拿了一根竹竿,就像一个养鱼人的样子。养鱼人把稻草人插在鱼塘里吓唬鱼鹰。起初,鱼鹰以为是真人,因此很害怕,只敢在草人的上空盘旋,一点都不敢接近它。
这样过了几天,鱼鹰果然没再来吃鱼。可是渐渐地,它们见鱼塘里的人总是一动不动,就起了疑心,不断地大着胆子飞下来看。这样一来,它们很快就发现这是个假人了,就又飞下来啄鱼吃。鱼鹰吃了一条条的鱼,肚子吃饱了,就站在草人的斗笠上,边晒太阳边休息,很是悠闲,还不停地发出“假假、假假”的叫声,好像是在嘲笑养鱼人说:“假的,假的,这个人是假的啊!”
养鱼人生气极了,他恨恨地盯着得意洋洋的鱼鹰,良久,他忽然心生一计。
趁着鱼鹰不在的时候,养鱼人悄悄把草人从鱼塘里拔出来拿走了,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手里拿根竹竿,像草人一样伸开双臂站在鱼塘里面。
过了一会儿,鱼鹰又来了,它们以为鱼塘里还是原先的假人,就又放心大胆地下来吃鱼。吃得饱饱的,鱼鹰又飞到养鱼人的斗笠上休息,“假假、假假”地叫唤着。养鱼人趁着它不注意,一伸手就抓住了鱼鹰的爪子。鱼鹰使劲地鼓动着翅膀,可是怎么也挣不脱。养鱼人笑呵呵地说:“原先是假的,可是这一回是真的啊!”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一成不变地凭老经验办事,不注意发现新情况,就免不了会吃大亏。
【偶像的话】
在一所著名的古庙里,站立着一尊高大的塑像,人在他的旁边,伸直了手还摸不到他的膝盖。很多年以来,他都使看见的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因而渴望着能得到他的拯救。
这尊塑像站了几百年了,他觉得这是一种苦役,对于热望从他得到援助的芸芸众生,明知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他由于羞愧而厌烦,最后终于向那些膜拜者说话了:
“众生啊,你们做的是多么可笑的事!你们以自己为模型创造了我,把我加以扩大,想从我身上发生一种威力,借以镇压你们不安定的精神。而我却害怕你们。
“我敢相信:你们之所以要创造我,完全是因为你们缺乏自信——请看吧,我比之你们能多些什么呢?而我却没有你们自己所具备的。
“你们假如更大胆些,把我捣碎了,从我的胸廓里是流不出一滴血来的。
“当然,我也知道,你们之创造我也是一种大胆的行为,因为你们尝试着要我成为一个同谋者,让我和你们一起,能欺骗更软弱的那些人。
“我已受够惩罚了,我站在这儿已几百年,你们的祖先把我塑造起来,以后你们一代一代为我的周身贴上金叶,使我能通体发亮,但我却嫌恶我的地位,正如我嫌恶虚伪一样。
“请把我捣碎吧,要么能将我缩小到和你们一样大小,并且在我的身上赋予生命所必需的血液,假如真能做到,我是多么感激你们——但是这是做不到的呀。
“因此,我认为:真正能拯救你们的还是你们自己。而我的存在,只能说明你们的不幸。”说完了最后的话,那尊塑像忽然像一座大山一样崩塌了。
(艾青)
【能下雨的树】
小狗熊和小猫熊到美洲旅游时,在一个森林里相遇了。小狗熊告诉它一件奇怪的事:
“昨天中午,我在一棵大叶子树下睡觉,突然,一阵哗哗的大雨把我浇醒了。我睁眼一看,太阳正直射着大地呢,除了树下很湿,外面连一点下雨的痕迹都没有。”
“那有树会下雨的?纯粹是瞎编。”
“这是真的。不信,现在咱俩马上到那棵树下去看看。”
这时,正当中午,它们顶着烈日刚来到那棵树下,哗啦啦一阵大雨,就把它们淋了个透湿,树外,没有一丝雨的影子。
“怎么样,这下相信了吧?”
小猫熊点了点头,瞅了瞅树冠说:
“真怪,树怎么会下雨呢?”
“就是嘛!”小狗熊说,“书上讲下雨是地上的水被太阳一烤,变成水汽升到天上,水汽变成小雨滴。小雨滴你撞我,我撞你,变成大雨滴。空气托不住了,掉到地上就是雨。”
“可是树的四周也没有云啊!”
“这可能是棵魔树吧?”
它们在树下没完没了地猜测争论大树下雨的原因。
傍晚,一只归宿的小鸟看到它们那股不弄清下雨原因不罢休的样子,笑着说:“这是棵雨树。至于下雨的原因,在树下就是争论十天,也不会弄清。”
小狗熊突然开窍:“咱俩都会爬树,为什么不爬到树上去找原因呢?”
“是啊,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傻透了。”小猫熊自觉得好笑。
它们找了点吃的后,就上了树。
雨树的叶子有半米长,中间凹陷,四周隆起。它们发现雨树的叶子能大量吸收水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叶子里的水越来越多,叶子慢慢卷缩成一个个“袋子”,它们掂了一下,估计每片叶子能吸一斤多水。为了找到下雨的全部原因,它们决定在树上过夜。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到树冠的时候,小狗熊和小猫熊醒来了。它们又发现“袋子”似的叶子有了变化:受到阳光的照射,“袋子”渐渐地张开了。到了午后,“袋子”完全张开,里面贮存的水便倾泻而出——雨树下雨了。
(卢培英)
【棋艺】
某君喜弈象棋。他在京做官时,同别人弈棋,每弈必胜。大家称赞他棋艺高超,他也自命不凡。
后来他退休还乡,棋兴不减当年。但与人弈,每弈必输,非常扫兴。
他叹道:“啊,我的棋艺怎么如此退步了?”
他的朋友对他说:“以前你在京做官,大家奉承你,每次弈棋故意让你胜,使你高兴,可以有求于你。现在别人无求于你,同你对弈,何需让你,所以你输了。这说明,你的棋艺不过如此而已!”
(金江)
第3篇:福祸篇寓言故事
福祸篇寓言故事
导语: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的寓言篇。它往住叙述一个小故事,而又于具体的情节中,隐含着一种更深刻的思想,常语带双关,藉以阐发哲理,印证观念,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叙述方式就常被先秦诸子及史传使用,以作为陈说辞理的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福祸篇寓言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神童的不幸
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个农人家庭。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没有一个文化人。他长到5岁了,还从未见过纸墨笔砚是个什么模样。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他父亲感到十分惊讶,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4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知道的人不免个个称奇。
从此,方仲永家
第4篇:诚诈篇寓言故事
诚诈篇寓言故事
导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实践经验和客观规律,而不能主观蛮干。否则,没有不受惩罚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诚诈篇寓言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贾人重财
济阴的一个商人在过河时翻了船,他只好抓住水中漂浮的一堆枯枝乱草拼命挣扎。一个打鱼的人听到呼救的喊声,立即把船划过去救他。
商人看到了缓缓驶来的小船,顿时产生了获救的希望。然而汹涌的河水无情地告诉他,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危险。为了抓紧时间死里逃生,商人对着渔夫大声喊道:“我是济阴的名门富豪,只要你能救我,我就送给你100金!”
渔夫使出浑身的力气,抢在商人沉没之前把他救到岸上。可是商人上岸后只给了渔夫10金。渔夫对商人说:“你不是答应给我100金的吗?现在你得救了就只给10金,这样做对不对呢?”商人一听变了脸色。他恶狠狠地说道:“像你这样的一个渔夫
第5篇:小学生寓言故事必读篇
小学生寓言故事必读篇
【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之王,有何证据?”狐狸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夺路逃命。
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
第6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经典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经典篇)
寓言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夸张但又独具幽默讽刺意味,寓言故事主要是靠故事的吸引力来表达其内在的寓言道理,所以语言运用相较于其他的文学体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下面就让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跟大家分享几篇经典的寓言故事,欢迎查看!
圈圈阵
云雀时常在天空飞翔,它能看到许多发生在地面的新奇事儿。
一天,云雀见几只狮子,追逐着一群斑马。眼看要接近了,斑马蓦地停下,迅速摆成一个大圆圈,一个个头朝里,尾朝外。狮子冲上来了,它们才一触及圈圈阵,便有一只只强劲的后蹄乱踢过来,重重地捶打在狮子的脑袋和身上。狮子吼声震天,却无可奈何。它们吃了大亏,灰溜溜地撤走了。
云雀非常欣赏斑马的圈圈阵,它即兴编了一只新歌,“斑马阵,真厉害,头朝里,尾对外,踢得狮子嘴巴歪”,在空中欢快地唱了起来。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