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回家,正赶上姑姑也在。姑姑两岁的小女儿腻在她身边,正奶声奶气
地喊着:“妈妈。”这稚嫩的嗓音让我不由一怔:我好像很久没有叫过母亲“妈妈”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淡的一个字“妈”。
小时候,我对母亲的称呼就是简单的“妈妈”二字,但发音方式和蕴含的情感却不只是单纯机械的拼音了。如果我是腻着鼻音、拖着声调、辗转回环地唤出:“妈—妈—”那母亲便知道我一定是要耍小性子,要撒娇了;如果我扬着尾音、脆生生地叫着“妈妈”那母亲就心知肚明:我心情很好,又有什么快乐的事要和她分享了。但如果我压着嗓子,沉沉地喊“妈妈”不用说,肯定是我不高兴了。母亲不用和我交流,单凭声调就知道我在想什么,想说什么。我想,心有灵犀也不过如此吧。
上了学后,见识的多了。我知道也了原来对母亲的称呼不止“妈妈”一种。在英语里,“妈妈”是“Mother、Mum”,在日语里,“妈妈”是“お母さん”,韩语的“妈妈”是“”······于是在家里,我对母亲的称呼开始变得千奇百怪。有时是“妈咪”,有时是“妈母”,甚至有时是“木木”,几乎所有带m音的字都能被我用上。为此,母亲也经常捏着我的脸颊说:“没规矩!”言语之间既是无奈,又是满溢的疼爱。
再后来,我逐渐长大,步入了青春期。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觉得黏黏腻腻地叫“妈妈”,是小奶娃才会干的事。于是,渐渐地我改变了对母亲的称呼,开始像个小大人似的叫起了“妈”。兴许真是有点叛逆期,我不再像儿时那样黏母亲,把母亲当作偶像、视母命为圣旨。我跟母亲交流的少了,而母亲也无法从平淡的一个“妈”字里读出我的心思了。
直到去年,我离开家到外地上学。从未离开过母亲的我才深刻地体会到“低头思故乡”的苦闷。我开始想念,从未有过的深深想念着曾经能够每天都喊着“妈妈”、能整天呆在母亲身边的时光。我也在这强烈的思念中读懂了母亲对我的爱——它就深藏在那从小到大回应了我无数次的“唉!”里。那一声声温柔的回应,伴了我整整十五年。
从“妈妈”到“妈”流走的是时光,消失的是年华。称呼改变了,但不变的是我们之间血浓于水的爱。
回家后,母亲出来迎我。我轻唤了声:“妈妈。”母亲一愣,而后一笑:“唉!”
评语:小作者由对母亲称谓的变化来凸显母爱,独到、新颖,令人称奇!字里行间透露出母女深情,朴实的称谓里显露出心照不宣的爱意,从“妈妈”到“妈”流走的是时光,消失的是年华。称呼改变了,但不变的是她们之间血浓于水的厚爱。(指导老师:陶新英)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从“妈妈”到“妈”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从什么到什么作文“阅读”好似一个生硬的词语,使人想到的,是捧着书,面无表情的看着。尽管脑海中的情感是多么丰富,也只是“阅读”。而“悦读”呢?什么叫“悦”,是快乐,美好,享受的含......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从故乡到故乡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从?到!小学生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从什么到什么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