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_高中物理第三章知识点

学校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8 03:19: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学校工作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物理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资料

板块一:基本知识点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和力的图示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的相互性(牛顿第三定律)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由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共同决定 均匀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 不一定在物体身上

6、四种基本作用(记住)

(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

3、弹力产生条件(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①按照接触类型分:3类;②绳、杆、弹簧)

5、常见弹力

(1)压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 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实验)

F=kx k 劲度系数 N/m 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产生条件: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相对运动趋势 不代表物体一定静止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Fmax 大小的计算方法: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

滑动摩擦力:有相对滑动 不代表物体一定运动 大小:f=μN(注意N不一定等于mg)N 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实验)实验方法:等效替代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

4、合力最大值 F=F1+F2 最小值 F=|F1-F2|(思考三力合成的合力范围)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 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作分力的基本操作:明确分力的方向——以合力为对角线分力为邻边构建平行四边形 计算法求合力、分力的实质: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运算)

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 1.步骤

(1)研究对象:受力物体(2)隔离开受力物体(3)顺序:①场力(重力,电磁力......)②弹力:(绳子拉力 沿绳子方向;轻弹簧压缩或伸长 与形变方向相反;轻杆 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垂直于接触面)③摩擦力

静摩擦力方向1.求 2.假设

滑动摩擦力方向 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④其它力(题中已知力)(4)检验 是否有施力物体

六、摩擦力分析

根据运动状态分析:根据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分析

七、重难点模型

1、三力平衡模型

2、斜拉模型

3、斜面模型(见右图)斜面倾角θ

动摩擦因系数μ=tanθ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μ>tanθ 物体保持静止

μ<tanθ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

板块二:必须会做的题

类型一:概念辨析

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关于弹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互相接触,就有弹力的相互作用。

B.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必然对别的物体产生力作用。

C.由胡克定律可得:k=F/x,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形变量成反比。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绳的拉力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们可以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

类型二:简单的运算

1.一根弹簧挂0.5N的物体时长12cm,挂1N的物体时长14cm,则弹簧原长______。2..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它表示______,若用200N的力拉弹簧,则弹簧伸长______m。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2.1N时,木块刚好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5)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4.5N和7N的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 ] A.3N B.13N C.2.5N D.10N 5.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角,但其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 ] 类型三:易错题

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 这是由于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保持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A.μF B.μ(F+G)C.μ(F-G)D.G 3.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已知木块与木

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 4.图1中,一个质量均匀的球放在互成120°的两块光滑平面上,保持静止,OA是水平的.关于球的受力分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球受重力、平面OA和OB的弹力

B.球除了受重力外,只受到平面OA的弹力

C.平面OA对球的弹力,方向向上偏左

D.平面OA对球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5.某人想用力F竖直向上提起地面上的重物,重物没被提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物体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

B.地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和拉力的差值

C.物体受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互相平衡的力

D.力F和地面所受压力互相平衡

板块三:重难点问题

三力平衡问题

1.如图4所示,a,b,C三根绳子完全相同,其中b绳水平,C绳下挂一重物。若使重物加重,则这三根绳子中最先断的是

2.一球重量为G,置于两光滑的平面之间,已知一平面竖直放置,另一平面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7),则球对两平面的压力为______。

3.如图8,悬挂在天花板下重60N的小球,在均匀的水平风力作用下偏离了竖直方向θ=30°角.求风对小球的作用力和绳子的拉力.

4.如图所示,物重30 N,用OC绳悬挂在O点,OC绳能承受最大拉力

为203N,再用一绳系OC绳的A点,BA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 N,现用水平力拉BA,可以把O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多大角度?

难点问题:动态平衡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通用3篇))由网友“吴二枝”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篇1: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知识点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物体”同时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推荐)

www.daodoc.com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人教版物理必修1总结一、基本知识归纳: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Ⅰ-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首先从力的概念入手进行研究,“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个表达是抽象的,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要从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出发,说......

下载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