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生读图能力”。
《高中生读图析图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作者: 赵陆军刘倩王胜玉顾海峰陈修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从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来说,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而这一些内容的呈现就必须借助于各种形式的图,看一下我们的教材教辅以及各种试卷,各种图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可以说,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因此,各种形式的考试,也都趋向于要求学生具备异性的从图像系统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可以说,能否学好地理,就看是否会读图,是否能从图中获取相关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对图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没有养成好的读图习惯,没有形成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地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益。
2.课题研究的目标 :力争通过此次研究,不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做到“会学地理”。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重点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包括地理分布图,等值线图,地理统计图等)。
(一)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还是在习题的处理过程中,重视每一幅地图,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收集、展示于教学相关的地图,从不同角度、方位去挖掘,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的能力。
(二)在教学中对读图方法的有效指导。
①重视图文转化,图形结合。将课本的文字系统内容与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地理图像构建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② 学会“画图总结”,加强地理示意图、模式图等地图教学,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知识。
4.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
对象:高
一、高二学生
本课题采用以下方法:
①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用地理学科中难易程度不同的主要图像类型来考查学生的读图现状。
观察记录法:每次练习或测试结束后,让学生自己记录,自己在做读图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文献研究法:参考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的文献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筛选出有效的经验和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指导。
5.课题研究的步骤
①准备阶段: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搜集关于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文献资料 ②研究阶段:先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能力,还有哪些能力不足,需要提高,然后找出解决对策,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③总结阶段:论文、课件整理
6.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使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并能从学会转变到会学,自主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确定读图步骤:图名,图例、横纵坐标,事物分布特征等。图名是一幅图的主题,先读图名即首先明确主题内容。地图图例是对地理事物的形象简化,是阅读地图的钥匙。阅读图例是阅读地图最重要的环节。因为熟悉图例体现的是一种形象思维过程,学生通过熟悉图例,懂得了地图中各种符号或颜色的含义,实际上就初步完成了对地图符号的形象思维过程,为阅读地图并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奠定了基础。学生掌握了读图的基本程序,学会有序、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就为地图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掌握不同类型图的一般解题思路
①地理分布图:地理分布图是最常见的一类地图,如:必修一中昼夜半球的分布,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洋流的分布,不同自然带的分布,必修二中人口与城市的分布,工业与农业的分布,必修三中涉及到的不同区域等等。关键是先要熟记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
②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等压线,等震线,等温线等等,这类图通过读图分析要明白并记住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凸高(指数值高)则低(如山谷,低压槽,寒流)”,“凸低(指数值低)则高(如山脊,高压脊,暖流)”。
③地理统计图:用以表示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主要形式有:柱状图、曲线图、折线图、扇形图等。一般必修二中的人文地理多用地理统计图来呈现。这类图非常符合一般的读图步骤,即先看图名,反映的是哪方面的规律,二看图例坐标,找出要分析哪些因素,三根据坐标找出最大,最小或最高、最低以及变化规律,然后进行分析。
(三)突破重难点:空间定位
我们知道,基本上所有的地理事物最后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上来表述,因而较强的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可以帮助考生快捷的提取有效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能力是高考文科地理解题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文综的门槛,越过门槛,在高考中能获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就成了最重要的一部分。要能快速准确的定位,必须在头脑中要储存大量的空间信息,而这一部分工作就需要学生记地图,通过研究总结一下几种记地图的方法。
①形象记地图: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例如在记忆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时,可以根据各个省区的形状比喻成不同的地理事物,内蒙古是奔跑的哈巴狗,陕西是跪着作揖的明朝官员,黑龙江是向走向西方的大头恐龙,云南是走向东方的小头恐龙等,让同学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记图。再如记记忆世界地理时,将意大利比喻为一只秀美的长筒高跟女靴,附近的西西里岛代表是意大利人酷爱的足球;还将阿拉伯半岛比喻为一只粗壮的男靴,斯里兰卡是一滴水,新西兰是被砍断了的猪蹄。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显著。
②学会画简图:对于有些图,光看还不行,必须要自己会简单的画出来,这样才能记忆深刻,从而提高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如:世界海陆分布略图、在世界经纬网格上绘出世界轮廓图以及各大洲的主要地形区,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绘中国山脉图,在世界政区空白上会出洋流图,在中国经纬网格上绘长江黄河的干支流图、山谷风,海陆风等。
③强化背地图:这个阶段是在熟练掌握前面的宏观地理空间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记忆地图知识,使得空间定位更为细致和准确。如:记忆特殊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区,及相关的地理事物,以及它们的交点所在的地形区或地理事物。从而做到“心中有图”,在做题中能应对自如。
此外,我们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多在学生面前用多媒体展示地图,或在黑板上多画地理简图,然后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或板图上指出某些所学的地理
事物,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通过图表对比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的训练中,可利用地理图册加强地理知识的联系与延伸,建立思维线索,引导学生将密切相关的、同一区域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对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引申迁移,寻找问题中潜隐的联系,反映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例如,通过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得出“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人口密度大”的结论。“为什么”会这样?再用一幅“中国地形图”对比阅读,就可看出地形对人口密度的影响。同理,还可以看出地形与河流、地形与城市分布等的关系。
引导学生对同一地区、同一要素、不同时间的地图进行对比阅读分析,还可以了解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例如,将不同时期同一城市图放在一起阅读,可以反映出该城市地域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同理,如河道变迁、人口迁移等都可以通过此方法得以了解。
总之,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乃至文科综合成绩的重要环节,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靠日积月累,所以我们要做到多见多看、多画多练、多思考、多总结。
7.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针对目前课时少的问题,如何更加高效的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②部分将来打算学理科的同学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应如何培养?
8.今后的设想:本课题的研究虽然搞一段落,但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推动着我们的研究步伐,这些将是今后课题延伸的依据。随着教育改革的继续推进,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通过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地图是地理知识最有效地载体之一,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一旦掌握了读取地图信息的方法也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结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二、承担单位:吉林省德惠市岔路口镇中心小学三、课题研究的意义(一)学生安全事故防范......
“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子课题 《推广高效阅读,为语文课改提速》结题报告青州市逄山初中课题组“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子课题《推广高效阅读,为语文课改提速》结题报告经......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论文范文【摘要】: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地图是语言、文字无法替代表达的。培养学生读图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发......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