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第二章重要考点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贵州特岗教师考试内容”。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6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第二章重要
考点四
2016年贵州特岗教师考试即将开始,贵州特岗教师招聘网特整理贵州特岗教师辅导资料,更多关于贵州特岗教师考试复习资料请登录贵州特岗教师招聘网查看。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
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肤色、身高和体重等。这些生理解剖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二、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教育学中所说的环境一般指社会环境。广义上来说,教育也包括在环境这一概念之中。为了突出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的特点,以区别于环境影响的某种程度的自发性,我们把学校教育从环境中分离出来,放在后边单独学习。
三、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遗传与社会环境具有不可控制、不能选择的特性,而学校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培养。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学校教育是由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的。教师是受社会委托来教育学生的,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与任务,熟悉教育内容,掌握教育方法与手段,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而可以确保教育工作的效果与效率。而社会环境中缺少这样的专职教育人员,一般来说,不如学校这方面的条件好和教育效率高。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影响学生的因素很多,学校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协调各种要素,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发展环境之中,使年轻一代健康地成长。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从外部环境方面来说,它要求社会的发展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前提,它依赖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包括家长的职业类别和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和自然结构;依赖于社会发展的状况,包括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和民族心态以及公民整体素质等。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说,它依赖于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育自身的状况,包括学校的物质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者的水平等方面;依赖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积极协调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其成为一股适合儿童需要的合力。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个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寻求发展的积极动机和渴望。所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内驱力,个体社会实践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逆境可以成才,“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等典故反映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例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也证明了这一点。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所以,教育一般不可“陵节而施”,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的异化,造成教育的负效应。对于早期教育的问题,我们要明白,早期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过于夸大早期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是极为错误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就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例如,童年期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少年期的学生,抽象思维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 “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地听报告、搞活动、开批判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这就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既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
必须指出的是,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并不意味着教育应迁就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或降低教育的标准与要求。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他们能接受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时候。还有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概括的“跳一跳,摘个桃”的经验,都值得借鉴。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在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经历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一岁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青春发育期。
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较之其他阶段快得多。
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身心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平衡的,有的方面可能在较早年龄就达到较高水平,而有的方面则晚些。例如,青春初期的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已达到较高水平,而骨化过程远远没有完成。感知觉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比高级形式的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早许多。
因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所谓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关键期。研究认为,关键期既包括有机体需要刺激的时期,也包括有机体对某种刺激最脆弱的时期。因此,关键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
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能与环境协调,从而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育工作者:1.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2.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个别差异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 “大器晚成”。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如有的儿童,他们的数学能力较强,但绘画却很差,而有的同学正好相反。再次,个别差异还表现在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另外,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
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优路教育卓越品质www.daodoc.com 2018特岗教师考试考点:教育学时光冉冉,2017年即将过去,不管收货了什么还是错失了什么,时间都不会重来一次,我们能做的只有勇往直前继续前进。对......
2015辽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第六章重要考点(六)【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2015辽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第六章重要考点(九)【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2015辽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第六章重要考点(十三)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2015辽宁教师招聘最新招考资讯【常见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
2015辽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第八章重要考点(五)【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及方法】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学习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