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考试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数学教师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考试试题
学校:姓名:
一、判断:(每题2分,共16分)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2、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的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唯一的结论。
()
4、教师是既定课程的传递者和阐述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5、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6、直径比半径长。()
7、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圆的直径。()
8、除0以外所有的自然数都有倒数。()
二、填空:(每空1分,共38分)
1、数学教育必须着眼于()。
2、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和()的一门学科。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和(),使数学教育面向(),实现(),(),()。
4、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1
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5、数学交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6、()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7、对于学段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主要分()、()、()、()四个方面对不同的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8、数学教学是()的教学。
9、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的基础上。
10、()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
11、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将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长比宽多8.56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比1,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13、一个半圆的直径是8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4、一堆沙重15/16吨,用去了2/5,用去了()吨,还剩总数的()。
15、甲的邮票张数是乙的6/5,甲比乙多(),乙比甲少()。
三、选择:(每题2分,共6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 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2、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3、小明用去自己钱的1/3,小亮用去自己钱的1/4,两个人剩下的钱相等,则()
A 小明原有的钱多B小亮原有的钱多
C 他们原有的钱一样多
四、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20分)
1、广场有一个圆形花园,直径长4米,花园外有一条2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
2、一台电视机现价2000元,比原价便宜了500元,这台电视机的现价相当于打了几折?如果将原价打七五折,这台电视机的售价是多少元?
3、一份稿件,甲打字员单独打需10小时完成,乙打字员单独打需15小时完成。现在甲乙合做,中途甲有事调离2小时,这份稿件一共需要几小时完成?
4、在一幅1比4000000的地图上,A、B两城的距离是7.5厘米。甲、乙、丙
三辆小车同时从A城开往B城,甲到达B城时,乙、丙两车分别行驶了250千米、200千米。那么当乙到达B城时,丙离B城还有多远?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体会,并举例说明。
2、小学数学课程应培养学生具有哪些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理论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二)姓名:单位:成绩:一、第一部分:填空题。(数学课程标准基础知识)。(1’×25=25’)1、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 定量刻画 )、逐渐抽......
2010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填空(第14-16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503469007读作(五亿零 三百四十六万九千零七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五......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把56分解质因数是_____________.2、100增加20 后再减少20%是______.3、将一根长 米的绳子平均剪成若干段,一共剪了4次,每段长______米4、书店图书......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知识测试题一、填空:(每题2分,共50分)1.在6.03,633%,6 和6.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如果甲数是乙数的2/5,那么乙数是甲数的(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底角的......
2014年兰陵县小学教师业务考试数学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用7、6、3、0 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四位数2、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 )和( )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