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区教育系统公需科《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及参考答案_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

教学试卷 时间:2020-02-27 13:48: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试卷】

斗门区教育系统公需科《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及参考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

2014年斗门区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

说明: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作答,打印或复印的答案无效。交卷时注意:每位考生的答题卡与学习心得须装订一起,不必交试题。

一、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15分

1、城市区别于农村的主要标志是()。

A、集中性 B、开放性 C、高效性 D、异质性

2、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通常采用城镇()比重指标。A、工业化 B、人口 C、经济 D、自动化

3、现代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A、依法治国 B、依法行政 C、集中权力 D、为民服务4、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A、60.12% B、63.28% C、53.73 % D、57.26%

5、我国最早推行居住证制度的城市是()。A、深圳 B、广州 C、上海 D、北京

6、()被称之为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的“龙头”。

A、合理的城市建设 B、科学的城市管理 C、科学的城市规划 D、城市安全防控

7、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

A、城市的发展布局 B、城市的功能定位 C、城市的发展方向 D、城市的未来规模

8、为了保持城市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防止换一届政府改一次规划,必须()。

A、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B、加强规划实话全过程监管,确保依规划进行开发建设。C、加强法规的制定,切实严格执行相关法规。

D、加强管理与监督,制定严格的法规,落实法规的执行。

9、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_______。()A、农业为主的退耕还林 B、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C、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 D、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0、以下关于城乡一体化要处理的城乡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A、扭转城乡发展的新城偏向 B、扭转经济发展的服务业偏向 C、扭转国民待遇的市民偏向 D、扭转社会发展的民主偏向

11、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A、出让 B、租赁 C、入股 D、出让、租赁、入股

12、城镇化过程中,()的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钱从哪儿来”、“人到哪儿去”等现实问题。

A、产城融合 B、产业园区 C、出让土地 D、招商引资

13、()是导致农业根基不稳、城乡区域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的产生。A、工业化发展水平滞后 B、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 C、农业化发展水平滞后 D、信息化发展水平滞后14、2005年1月,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在中央人民政府文件中提到()这个新的城市科学概念。

A、宜居城市 B、花园城市 C、新型城市 D、现代化城市

15、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镇化几十年的实践来看,虽然各种规模等级的城市都有所发展,但从总体上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模式实际上是以()。

A、以城市带为主的集聚式模式 B、小城镇为主的分散化模式

C、以城市群为主的集聚式模式 D、以城市带为主的分散式模式

16、广东省城镇化的重心应转移至()地区。

A、珠三角地区 B、粤东西北地区 C、南粤地区 D、沿海地区

17、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需要()。

A、规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政策体系、法规体系

B、加强惩罚措施的制度 C、建立非正式的制度 D、需要从小学生抓起

18、田园城市理论是由()提出。

A、柯布西耶 B、埃比尼泽•霍华德 C、简•雅各布斯 D、奥姆斯特德

19、城市化是西班牙城市规划师依勒德本索·塞尔达于()年提出。A、1865 B、1867 C、1870 D、1872 20、政府要(),释放改革红利,鼓励各种社会组织进入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领域。A、加强科学规划 B、强化科学管理 C、加强城市建设组织 D、放开市场准入

二、多项选择 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城市管理的特点分别有()。

A、市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B、权力集中 C、内容广泛 D、决策困难

2、树立责任政府的理念,是坚持()的原则的需要。

A、主权在民 B、法治保障 C、议行合一 D、权责一致

3、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等方面。A、城乡发展规划 B、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C、城乡公共服务 D、城乡劳动就业 E、城乡社会治理

4、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户籍管理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

A、身份证制度 B、“蓝印户口”制度 C、“暂住证”制度 D、“居住证”制度

5、城市规划的特点是()。

A、科学性 B、前瞻性 C、独特性 D、综合性

6、城乡空间布局不合理的表现是()。

A、空间蔓延 B、功能混乱 C、城乡不协调 D、城市规模过大

7、为推动率先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设立粤港澳合作的“政策特区”是()。A、龙岗 B、前海 C、横琴 D、南沙

8、《国家新型城镇规划》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A、五化同步 B、四化同步

C、统筹城乡 D、统筹城镇

9、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创新的效应有()。

A、聚集效应 B、扩散效应 C、收入效应 D、关联效应

10、城市的辐射效应包括()。

A、交通辐射 B、经济辐射 C、文化辐射 D、产业辐射

三、判断(正确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1、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呈现出“起步较晚、水平较低、速度较快”的特点。(√)

2、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在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

3、城市群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地理学家·哥特曼在1961年出版的《大城市群》一书中提出来的。(√)

4、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样也是城市的治理的主要方式。(√)

5、据统计:2000-2012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由10.5个百分点扩大到21.7个百分点。(×)

6、“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

7、2008年颁布的《物权法》明确确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的法律地位。(×)

8、创新城市规划理念,必须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求,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人才流动、绿色低碳”这四种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

9、所谓“三区四线”,是指城市中的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以及用绿线、线、紫线、黄线来划定的有关控制界线。(√)

10、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依法为社会公众提供情报基础的、舒适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平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11、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强调了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设想,提出了“花园城市”的概念,用来描述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

12、《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按照“绿色、智慧、包容、人本、特色”的理念,全面提高我省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13、要大力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和产品市场建设,促进资源随人口城镇化流向城市。(×)

14、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15、十八大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都强调经济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四、简答 每题6分,共30分

1、深化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有哪些?

2、为了强化城市规划管控,要采取哪些措施?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遵循什么原则?

4、城镇综合能力包括哪几方面?

5、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意内在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一是农村发展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现代化;二是城乡发展相互融合,城镇、社区之间空间布局合理,社会服务功能完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和城市居民相当;三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产业、消费、资源等各方面统筹协调。

五、论述 15分

如何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请结合实际说出你的想法。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和形式,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积极构建结构有序、功能互补的空间结构,强化城乡产业联动和城乡空间有序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1.强化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支持县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积极推进市政、交通、环保、信息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宜居水平。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覆盖率,积极引导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异地务工人员向县城集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转型,主动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并以合理的产业布局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强化中心镇的辐射功能。充分发挥中心镇上接城市、下引乡村的综合功能。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适度提高规划建设标准,引导和培育中心镇成为现代小城市或卫星城、特色专业镇,促进其转型升级;创新镇域管理体制,坚持扩权强镇,强化中心镇社区服务功能,建成人居环境良好、服务功能完善的新城镇。

2.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统筹推进公共服务、市政设施等城乡共建共享。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结合村庄规模、生产特点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积极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集中配套完善给排水、环卫、文体、教育、金融、医疗、养老、信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3.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构筑产业联系紧密、资源深度整合、地域特色明显的城乡产业联动发展格局。以产业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引导,加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农户多、发展有潜力的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制订优惠政策,积极培育涉农二、三产业,吸引工商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市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优化基础设施配套,创造良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与旅游、科技、咨询、设计、广告、会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结合,提升农业附加值和社会效益。

4.提升村镇规划建设水平。

科学编制村镇规划。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宜居村镇建设、名镇名村创建等规划(计划)编制工作,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大力提升村镇规划建设水平,维育生态修复空间和基本农田。继续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山区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村镇规划覆盖率,指导村镇科学发展。

创建宜居村镇、名镇名村和幸福村居示范片区。加快宜居村镇的创建步伐,继续开展宜居示范镇(村)的核定工作。发掘各地资源禀赋、整合提升特色优势,重点建设一批规划科学合理、主导产业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较大影响力与辐射带动能力的名镇,以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名村。围绕宜居、宜业、生态、文明、和谐、平安等六方面内容创建幸福村居,加强对农村住宅建设的指导,制订并执行村民住宅建设高度、层数和间距的控制标准,推广使用经济、适用、节能和体现地方特色的住宅设计方案,着力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乡村民居。

以维护乡村自然风貌和塑造聚落景观、农业景观和旅游景观为重点,加强乡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将乡村社区规范化建设与营造乡村特色景观风貌有机结合,整体提升乡村环境。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公需课)答案

一章是是是是否是是是是是世界“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新阶段的标志是( )形成。工业城市 田园城市理论是由( )提出。 埃比尼泽·霍华德关于三种“磁力”表......

公需课答案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新型城镇化总论(仅 适合于2014年公需课)1、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 )。A、农业为主的退耕还林,B、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C、产业结......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一、单选题(共 7 小题,每题 5 分)1、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到2020年在全国实行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b ),依法记录、查询和评估人口......

开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C)

开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C) 2014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是 城镇人口比重。2、创新城市规划......

1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

1.“多予、少取、放活”中的“放活”是指( )。正确答案:A.搞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4.以下“五个统筹”统筹中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最为密切的( )。正确答案:A.统筹城乡发展?6.以下关......

下载斗门区教育系统公需科《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斗门区教育系统公需科《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