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下第三学月考试卷及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三学月考试答案”。
人教版高一春季第3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一、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回溯/塑料 口讷/唢呐 烙印/炮烙 B.敌忾/汽笛 慷慨/灌溉 调和/调试 C.湍急/揣摩 瞭望/潦倒 违拗/执拗 D.笞挞/舌苔 漩涡/旋转 殷切/殷红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底蕴,说来轻巧,却非一日之功,得慢慢来。但首先将物与习搞成一张皮,大概还是可行的。即是说,让物质的环境与人的行为协调起来。通过这种协调,至少难免让绿地成为斑秃、餐馆成为烟馆。物与习其实是两重关系,既可相映生辉,又可相形见绌。就后一种情况言,环境造得越美,丑陋人习越不堪入目;物质越丰富,人的内在匮乏越叫人无法忍受。(李景阳《论“雅而不高”》)
A.难免 B.相映生辉 C.相形见绌 D.不堪入目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D.拉斯维加斯是建在沙漠上的城市,这里阳光充足而水源奇缺,每种植一棵甚至一排树花费都大得惊人。眼前的这一片葱茏,怎不令人惊叹与赞美!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机体是生物现象,而语言是社会现象 ②语言与自然有机体有着本质的不同
③一种语言分化出另一种或几种语言时,就意味着原来这种语言不再存在 ④生物过程中可以有祖、父、孙三代同堂,而语言是连父子两代都不能共存的[来源:学。科。网] ⑤有机体的生长是生物过程,是按照自然规律增长的 A.①②④③⑤ B.①②⑤④③ 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⑤④③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B.古人不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吗?
C.在武汉大学举行的校庆仪式上,从日本专程回国的校友团,亲植“樱花树”以示纪念。D.高中语文课程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谐,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然独视菊如贤友朋。
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见夫幽姿劲质,凌轹风霜,则思淬厉节操,处艰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处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则菊也,先生也,真所谓贤友朋也。
菊有贤友朋之象,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弃。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
(选自【元】戴良《爱菊说》)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 齿:并列 B.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 咎:过失 C.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 类:类似,像 D.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 错:指责,批评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处艰瘁而不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又为之徘徊花下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C.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D.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 乃知震之所在 8.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B.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C.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
D.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
二、23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3分)
(2)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3分)
(3)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3分)
10.名句填空:(8分)(1).淇则有岸,__________。
(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6).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____。
(7).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8).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的题目。
【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1)诗中的“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概要分析。(3分)
(2)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3分)
三.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为富不忘报桑梓
1928年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11岁时全家流落到香港。父亲早逝,李嘉诚13岁就辍学就业,挑起养家的重担,踏入了五花八门的社会。开始,他为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还利用业余时间补习文化。不到20岁便升任塑胶玩具厂总经理。两年后,他把握时机,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将其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谈起当年的创业,李嘉诚感慨颇多,充满激情:“当年长江塑胶厂,只是生产一些普通的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在最初10年间,每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自修,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这可说是最难过的时刻。”
正是当初创业的艰难,练就了李嘉诚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无论干什么事他都不辞辛苦,全力以赴。7年后,塑胶厂发展成为长江实业公司。后来,又当机立断把业务转向了地产,长江实业得到迅猛发展。
1979年,李嘉诚进军贸易业,成为和记黄埔公司董事会主席。后来,又在海外和内地大量投资,获取了厚利。他在香港及国际上控制的业务相当广泛,他的业务经营领域,早已越过太平洋,向世界伸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我是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李嘉诚不仅时时这样提醒自己,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应尽些责任来要求自己。他离乡多年,虽忙于商务,却无时不思念国家,思念故土,竭力支援祖国建设,报效桑梓。
他在给家乡政府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目睹祖国之高速进步,在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下,一切欣欣向荣,深感雀跃”;“支援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也!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
1978年底,他获知潮州市居民住宅紧张,于是提出营建“群众公寓”,所需建筑费用128万元全部由他捐献。“群众公寓”有10幢共208套住房,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家乡人民喜迁新居时,无不对李嘉诚造益民众的美举深表谢忱。李嘉诚也为能给父老尽力而感欣慰。
1981年,李嘉诚又捐2200万港元,在潮州市兴建两座大型综合医院,以改善家乡人民的医疗条件。这两座医院,各拥有逾万平方米面积,设备齐全,每天可接待3000例患者,有病床500张。当医院落成时,家乡人民期望他能回乡剪彩,李嘉诚推辞再三,他说:“若有一天,我到医院去,喜见病人接受良好治疗,康复出院,我心已足矣!”
有人说:“闽有陈嘉庚,粤有李嘉诚;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是的,这两位爱国华人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学习的楷模。
想当年,陈嘉庚多年奔波于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召集和发动海外炎黄子孙,积极支持国内人民的正义斗争。他还热心于祖国的公益事业,帮助家乡人民办教育。他以“企业可收盘,学校不能停办”之决心,在福建集美捐资兴办幼儿园、中小学、师范、水产学校和航空学校,造福后代,成为中国人民交口称赞的爱国华侨领袖。
如今,李嘉诚怀着“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的爱国热忱,捐赠6亿元创办汕头大学,为祖国、为家乡人民办了件造福子孙万代的实事。
潮汕地区人多地广,却没有一所大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潮州就有人呼吁集资兴办大学。当时,陈嘉庚也非常赞同这一想法,还就此写过一篇文章《论潮州大学》。文中说:“虽僻处南疆,然与东南亚交通至为便利,潮州创办大学„„不但为中国之大学,将来亦可为东南亚之大学。”
陈嘉庚的愿望终于由李嘉诚实现了。
新建的汕头大学坐落在汕头市以西十几里的桑浦山南麓。它三面山峦环抱,一面田野碧绿,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校舍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校园建筑堪称一绝,校园中央的主体楼群——行政办公楼、教学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近10幢环形大楼,用高架庭院式长廊相接,所有建筑均用清一色的白色玻璃马赛克贴墙。这种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与幽美宜人的大自然相结合,美妙绝伦。这里面倾注了李嘉诚多少心血!
为了把汕头大学建成国内以至国际上高水平学府,无论选址、设计、师资还是设备等,李嘉诚都殚精竭虑,事必躬亲。
为加快这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李嘉诚还亲自到北京争取中央领导的支持。1986年6月20日,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当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邓小平指出:“汕头大学应办得更开放一些。” “在全国调一些比较好的教员到那里去。” “汕头大学要办就一定要办好。”
李嘉诚常说:“汕头大学的创办是为国为民的根本,比我所从事的其他事业更为重要。”
李嘉诚“超人李”、“大哥诚”的绰号,并不仅是因其位居香港首富和他的“呼风唤雨”、果敢明断的能力超乎一般人而得,他富贵不淫、克己奉公的品德更深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多年来,他从公司收取的酬金,不论多少,全部拨归公司,每年只拿600多美元的董事费,没有其他福利津贴。在生活中,他省吃俭用,戴的是价值不到50美元的美辰表,穿的是10年前的西装,住的是30年前的房子,他不喜欢出席豪华的宴会。
12.⑴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几段叙述李嘉诚创业过程,表明他的财富来之不易,与后文写他报效桑梓,多次捐款形成鲜明的对比。
B.文章在关于传主报效桑梓的叙述之中多次对他进行语言描写,直接揭示出李嘉诚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的情感和思想,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C.文中对新建的汕头大学校园的详细介绍,突出了李嘉诚报效桑梓的艰难,也是传主呕心沥血办教育的生动写照。
D.作者写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并在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作了有关的指示,用意十分明显——从更高的层面肯定传主。
E.文章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了人们爱戴和尊敬李嘉诚的真正原因,当然这和李嘉诚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
13.李嘉诚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说明。(4分)
14.文章后半部分反复写陈嘉庚,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15.对于致富以后投资于公益事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回报社会的善举;也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美德的体现。有人认为需要社会大力提倡;也有人认为要靠致富者的自觉。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四.5分
16.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但不得改变话题。(2分)
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心入眠。
17.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简要概括微博小说的优缺点。(不超过25个字)(3分)
微博小说方兴未艾。由于微博小说要在140字内完成起承转合,因此被誉为“以小搏大”的文学。与传统网络小说相比,它具有短、平、快的特性。微博小说的写手必须锤炼语言,去掉那些常常被滥用的形容词、副词,多用动词,文字因此简洁、有力。所以,有论者感叹,以前是千言万语的“灌水”,现在是惜字如金的“蒸馏”。但也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微博小说可能会因为形式与概念上的新鲜而引起一时注意,但终归避免不了成为一种“短命文体”。因为情节的延续性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但微博小说多以语录体为主,这无疑是对小说情节延续性的巨大破坏。此外,微博小说的碎片式结构,也会使其失去生存根本。
五.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26年,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发现一个大沙漠中有一个叫比赛尔的小村庄。它紧靠一片绿洲,从这里走出沙漠只要三天时间,可是奇怪的是,这里却没有一个人走出过沙漠。肯•莱文问那里的人:为什么不出去?得到的回答是:走不出去。原来他们尝试过多次,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每次都是回到原地来。肯•莱文当然不信,他雇了一个叫阿古特儿的当地人,让他带路,走了十天,果然又回到了原地,他由此弄清了他们走不出去的原因:原来他们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里没法准确地判断方向,所以他们走的路线实际上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弧线。肯•莱文告诉阿古特儿,你白天休息,晚上朝着那七颗星星的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出去了。后来,阿古特儿就成了那里第一个走出沙漠的人。如今那里成了旅游胜地,那里树着一座阿古特儿的铜像。
走出沙漠,我们就可以让本来贫瘠的土地变成旅游胜地;走出大山,我们的视野前面可能就是一马平川;走出失败,我们就可能到达成功的山岗;走出阴暗的心理,我们就可能让阳光洒满心田。
请以“走出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2012级2013年春季第3学月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c.A.sù/sù nâ/nà lào/luò B.kài/qì kǎi/ɡài tiáo/ tiáo C.tuān/chuǎi liào/liáo ào/niù D.chī/tāi xuán/ xuán yīn/yān 2.A.A.“难免”应是“免得”的误用
3.B.A句的毛病属“搭配不当”,某种因质量好等原因而取得很大销售成绩的内衣 可能成为著名品牌,但“内衣产量”说的是数量,不能说是品牌,这一句将“产量”删除即可成立;C句的毛病是“成分残缺”,“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语意欠完整,动词“采取”一般后面接的是“方针、措施、手段、态度、行动”等名词性成分,这里的“分时段挂号”是个动词性成分,该句只要在“挂号”后面添加“措施、办法”之类的名词性成分即可。D句的毛病是“语序不当”,将“一棵甚至一排树”改为“一排甚至一棵树”。
4.D.①②句是语段的中心,②句是总起句,应排在开头,①句是对②句中的“本质的不同”的具体解说,应排在其后。⑤句承接①句先讲有机体的情况,④句前半句用“生物过程”承接⑤句,后半句转入对语言的介绍,③句是对⑤句后半句“语言是连父子两代都不能共存的”的解说,应排在⑤句之后。故正确答案为D。
5、D.(A两个问号改为逗号;B去掉冒号;C“樱花树”不用双引号)6.D(“相错”应该与前面的“相磋”对应,切磋的意思,与所谓的“批评”完全不是一回事。)7.D(A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却;第二个“而”,连词,表递进,并且。B项第一个“为”,介词,引出原因,因为;第二个“为”,介词,引出对象,替、给。C项第一个“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第二个“其”是指示代词,那个。D项两个“所”都和前面的“为”构成被动。)8.B(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参考译文:
鄞州有一位超凡脱俗的读书人,叫骆以大先生,(他)相貌威严,气节刚正,举止严厉,言语率直,学识广博,见闻丰富,特立独行,不与世俗之人应付周旋,(如果与他)一句话不投机,一件事情不和洽,他就会不高兴地离开,一辈子都不再(与世俗之人)同列。因此世间的读书人,很少有人能合乎他的心意,(而骆先生也)以同这类人成为知心朋友为耻辱。然而骆先生唯独把菊花视为好朋友。
每年都会在他的小斋外面,成排成列地种上几百株菊花,春天锄草,夏天灌溉,秋天的时候就把菊花的枝干编起来,像屏风一样地排列着。当天气开始变冷的时候,菊花盛开了,他就披上鹤氅,戴上折角巾,拿着九节杖,漫步园中。看见菊花那隐而不露的姿态、刚劲不阿的气质,看见菊花迎风傲霜,就想到磨砺自己的节操,身处艰难困苦而不屈服;看见菊花(即便是)长于泥土,(也开得)纯净金黄毫无杂质,就想到要保持纯正的本色自我坚守,让君子敬仰,让小人畏惧;看见菊花早上培土晚上盛开,不与其它花竞争,就想到自己也要举止谦让,谦退可以没有过失,进用会有所悔恨;闻到菊花那甘甜的味道,芳馨的气息,看到菊花那高洁的品质,耿介的性情,就想到自己也要积蓄力量,待时而发,生活在俗世之中洁身自好,不与平凡庸常之辈在这世上为伍。所有这几种品质,一旦自己有跟菊花不一样的,就因此徘徊于花前,或抬头观望,或低头沉思,又惭愧又自责,一定要达到物我两忘,彼此亲密无间的境界,然后跟这些菊花相守在寂静的窗边,一起相伴到草木凋零的时节,就如和自己的朋友用道义相互切磋,用德行相互砥砺一样,不知道自己的情感已经与菊花完全相通,自己也仿佛化身为菊花了。像这样,菊花啊,先生啊,真正成为贤友良朋了。
菊花只是具有贤友良朋的特征,先生尚且这样喜爱它,更何况世间的贤能之士呢?所以,世上没有贤能之人就罢了,有就一定会被先生喜爱,就像喜爱这菊花一样。先生喜爱贤能之人的心意,难道真的与喜爱菊花的心意有什么不同吗?唉!菊花不能把自己当做贤能之士,只有先生认为它贤能;士人不能知道自己不贤能,只有先生能知道他不贤能。贤能之人我就爱它,不贤能的人我就远离他。唉!哪里有像菊花一样贤能的“陶潜”同我一起谈论先生的交友之道呢?
9.(1)因此世间的读书人,很少有人能合乎他的心意,(而骆先生也)以同这类人成为知心朋友为耻辱。(“以故”“当”“辱”各1分,大意1分)
(2)先生喜爱贤能之人的心意,难道真的与喜爱菊花的心意有什么不同吗?(“贤”“果”和倒装句式各1分,大意1分)
(3)哪里有像菊花一样贤能的“陶潜”同我一起谈论先生的交友之道呢?(“安”“之”“交际”各1分,大意1分)10.略
11.(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1分)他身处异乡,思亲念家;登高望乡,倍感孤独;流泪思乡,泪水涟涟;做梦归乡,百无聊赖。(分析每点1分,答对三点得3分。)
(2)①结句借物抒情,紧承上句,写目中秋光虽断而菊香萦绕,点明时间,体现乡思之浓。②“黄花”这一重阳节特定风物,即呼应诗歌开头的“登高”,又统收全曲,使全曲结构浑然一体。③虚实结合,情味悠长。实写菊花菊香,有色有味;虚写梦境和心中思家念亲之情。(或者以梦境的美好,反衬真实处境的凄凉,以虚衬实,以乐写悲,感情更加深厚强烈。)(分析两点正确即可得2分)
12.B(2分)D(2分)E(1分)(A“与后文写他报效桑梓,多次捐款形成鲜明的对比”错;C“突出了李嘉诚报效桑梓的艰难”错;E“和李嘉诚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不准确)
13.(答3点即给满分,概括和具体内容各1分,事例提到一处即可)①具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或有顽强的毅力)——过早挑起生活重担,创业中辛苦工作;②果敢明断,善于把握时机——在塑胶玩具厂经理一职上创办自己的塑胶厂(后又发展为长江实业公司;又转向地产业、贸易业);③热爱祖国和故乡,热心祖国公益事业——捐资给家乡建医院、住宅、大学(说出一个即可);④富贵不淫——穿戴住都很节俭,不出席豪华宴会;⑤克己奉公——不领公司津贴,酬金都给公司,每年只拿600美元董事费。14.①类比,突出传主的形象。②突出海外华人爱国精神的传承。③使传记的内容更加丰富。15.观点2分;结合文本 或 联系实际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一:是回报社会的善举。①财富来之于民,理应还之于民;②学会感恩;③发挥个人财富的最大价值。观点二:是传统道德的体现。①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②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③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观点三:需要社会大力提倡。①创造浓郁的社会风气②创设良好的操作条件;③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观点四:要靠致富者的自觉。①发乎真情,避免作秀;②淡泊名利,提升境界;③感动民众,发扬光大。16.示例:清白的良心是一枚珍贵的宝玉。佩着这枚珍贵的宝玉,我们能够德行高贵。清白的良心是一束雅致的花。伴着这束雅致的花儿,我们得以性情高雅。
清白的良心是一股清新的春风。吹着这股清新得春风,我们可以欣然前行。
17.优点:简洁有力短平快
缺点:情节断裂多碎片
2012级2013年春季第3学月考试语文试题
答卷
一.16分
六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初一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注音或写汉字(7分):羸()弱告罄 ()梦mèi()以求迄()今禁gǜ()眼jiǎn () (piāo悍湮()没jǜ()风()àn哑眼眸()遒()劲疮()痍窥()伺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
“春夏”为你分享8篇“高一英语试卷月考以及答案”,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篇1:高一英语试卷月考以及答案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北师大小学月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正确读音书橱(chúcú)钥匙(yàoyè)哀求(aīshuāi)结束(sùshù)撒网(sāsǎ)很薄(bóbáo)二、多音字组词báo()huǎng()féng()薄bó(......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初三语文阶段试题2014.3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1)随着空气质量的降低,中国许多地区雾霾天气增多,越来越危害人们的健康。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
---------------------: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一、默写填空。(15分)二、阅读(45分)答 题(一)文言文阅读(10分)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