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政策法规试题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A.初等教育
B.小学教育
C.学前教育
D.高等教育
2. 学校()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入担任工作人员。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3.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内作出处理。A.15日
B.20日
C.30日
D.60日
4. 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5. 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A.全面发展
B.均衡发展
C.能力为重
D.德育为先
6. 法的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制定
7. 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投诉
8.我国的教育法规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性质的B.私人性质的
C.社会下资本主义性质的D.原始性质的9.教育法规的基础和灵魂是指()A.教育计划
B.教育发展
C.教育政策
D.教育惩罚
10.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机关不包括()A.学校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党的机关
11.教育政策一经制定和公布,在一定时期内()A.可以随意变动
B.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改变
C.不能随意变动,应保持相对的稳定
D.不能有任何改动
12.教育立法是()A.指由特定的立法主体按照一定的立法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制定教育立法的活动
B.指人们按照一定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人人喜欢的法制体系 C.是指教育在立法主题上的主观看法
D.是说由一定权威的人士在教育上作出的科学的成果供所有人参考 13.学校法律地位的特点不包括()A.办学的自主性
B.财产独立性 C.机构的公益性
D.收益的最大化
14.()是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的一项基本活动,是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A.因材施教 B.教育教学 C.招收学生
D.颁发毕业证书
15.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的最低学历要求是()A.高中
B.中专 C.本科
D.中师
16.关于教育政策功能具有的两个特点,正确的是()A.强制性和惩罚性
B.稳定性和强制性
C.易变性和惩罚性
D.易变性和稳定性
17.法律的规范性就是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系列带强制性的原则,它主要体现在()A.法律的具体化、条文化和法典化方面 B.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和条文性方面
C.法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稳定性方面
D.法律的一体化、稳定性和法典化方面 18.下面有关教育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B.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C.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9.要想使教育政策目的变成现实,在考虑教育政策的目的性的同时还应考虑()A.可行性
B.功能性 C.理论性
D.实用性
20.我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A.税收
B.国家财政拨款 C.学校自筹资金
D.社会力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根据__________和__________确定的。2. 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__________制定的。
3.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__________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4. 确定教育政策的四个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6.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__________小时,小学不超过——小时。
7. 我国学校语言文字教育政策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
8.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__________的标志。
9.《教师法》规定,__________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0.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 资格考试。
11.《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__________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13.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__________。
14.__________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__________级人民政府规定。
16.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学校,应当在__________或者开设汉语文课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前开设。
17.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省级 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__________,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18.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达到__________规定的要求。19.“文教科技法”又可称为__________。
20.教育法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作用和保障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学生人身权和人格权是如何保护的?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取得小学、初中教师资格分别应当具备哪些相应的学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5.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0'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 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 “我作为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
(1)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D 7.A 8.A 9.C 10.A 11.C 12.A 13.D 14.B 15.D 16.D 17.B 18.B 19.A 20.B
二、填空题
1.宪法 我国实际情况 2.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3.高于 4.方向正确抓住要害适度具体 5.当地人民政府 6.8 6 7.普及普通话政策 8.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9.教师 10.3 11.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聘任制度
1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3.权利和义务 14.依法治校 15.省 16.小学高年级 中学
17.指导性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
18.义务教育法 19.智力开发法 20.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
三、简答题
1.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2.(1)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2)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3)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3.(1)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 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4.(1)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2)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 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5.(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
(3)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4)确保教育的战略性原则;(5)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
6.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行教师资格制 度,将大力推动未达到资格标准的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有 利于吸引其他行业优秃人才通过取得教师资格到学校任教,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实行教 师资格制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地位。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 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它的严格性,有利于教师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四、论述题
(1)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 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 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 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
导论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加强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依法治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是维护社会......
教育政策法规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D.权力2. ( )是国家......
教育政策法规简答题试题及答案(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3、中华人民......
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3、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