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法尝试_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教学试卷 时间:2020-02-27 07:59: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试卷】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法尝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法尝试

由于文言离学生生活时代甚远,字词生疏难懂,初中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加上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浓。文言文中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没有文言基础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挖掘文言文教学的有利因素,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文言文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

一、多方入手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文言文也不例外。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因此,我首先用讲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上语文课介绍作品的背景资料及作者的生平时不会纯粹地念文字材料,而是尽量找到一些作者的生平事迹,以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在听这些小故事中记住作品背景、作者其人。如:讲《黔之驴》课文时,先从“黔驴技穷”的成语引入课文。讲《岳飞》课文时,“岳母刺字”的故事讲起。学生每次都认真倾听我讲的故事。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我让科代表组织同学们找成语故事,并每天上课之前将成语的出处引文抄到黑板上,先让全班学生齐读黑板上的内容,老师讲故事,再叫一学生根据老师讲的故事说出成语并翻译黑板上的文言文。并透过成语挖掘出许多文言词的读音、写

法、意义、用法以及文言语法、修辞等,从而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熟悉了一些文言现象、积累了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等。而诵读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兴趣的重要途径,所以诵读这一环节,在课堂设计中也大有文章可做。因此我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好读的形式:课前预习时默读;顺从文字时小声读;课上学习时较难把握的文章,可由老师范读,容易把握的文章可让学生自己朗读,还可齐读、轮读、分角色读;师生对读和配乐朗读等;课下记忆时可诵读;巩固复习时要边想边读。经过多次实验,我发现优美的散文配上合适的音乐来朗读,效果会更好。我尤其注意让学生反复诵读优美的工整的语句,让学生产生美感,产生共鸣,产生兴趣。如《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岳阳楼记》中的“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优美工整的句子,都记学生反复诵读,产生兴趣,为理解打基础。

二、转变观念,用全新模式教学。

当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兴趣后,便可以比较轻松地进行文言文教学了。文言文的教学贵在“理解”。它包括:字词的理解、文义的理解、思想的理解、感情的理解等。只有理解深入透彻,才能灵活掌握,举一反三。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为此,我将课堂上的教学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自主学习,独立理解。例如,学习《包拯》、《强项令》这样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时,我鼓励

学生根据注释先去自主阅读,让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关注文章内容,边读边想边记获得初步印象—-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第二步,质疑提问,点拨明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质疑、讨论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和课文注解,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词语进行探究理解。教师在这一步只是在学生对知识把握不准时给以适当的点拨,而后明确。第三步,方式灵活,巩固理解。这一步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翻译课文。可以采用灵活自由的方式进行。如可结成四人小组,每人一句或一段,其他同学点评、更正或补充。这样的练习涉及面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可按照事先编好的组别,按次序轮换,完成课文的翻译。教师要加以评价,肯定译得好的地方,明确需校正和补充的地方。第四步,以全班为单位,复述或讲故事,将所接收来的文字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力求准确无误。

三、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融会贯通。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文言文除背文段外,还应熟记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常见虚词的翻译,作家、作品和出处。要想把这么多知识全部记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师在这时的指导作用就显得更重要了。

首先在指导学生记忆文章的时候,往往先通过形象化的方法,以文章的顺序和意思为基础,或是结合图画,或是配合小品表演,或是老师采用手势示范,帮助学生进入文章内容中,同时

用文言将意思表达出来,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其次课文中的字词可让学生分类识记。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和重点实词,学生通过分类整理,再写出相应例句。这样,就将散乱的知识条理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学生既可以触类旁通,也可举一反三。至于常见的虚词,如其、之、以、于、而、则等,先由老师帮助他们按词性归类,然后归纳相同用法和不同用法,如教学《爱莲说》时,比较文中八个“之”字的用法这样,哪些“之”理解为“的”,哪些句子中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布置作业,让学生从已学古文中各找出两个例句。再有就是文学常识了,采取让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将一课、一单元乃至一册书中的作家、作品和出处,按朝代顺序整理出来,更便于记忆。

四、挖掘文言作品的思想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很多文言作品都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言文教学中利用作品的思想意义教育学生,也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如《爱莲说》中在莲的形象中寄寓的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我引导学生做人要做一个像莲一样高洁傲岸的人,不做争名逐利的人。又如《岳飞》课文中提到的岳飞治军的“诚、信、智、勇、严”,我也联系今天实际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法纪教育。再如利用《黔之驴》故事中的老虎善于思考的精神,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学会思考。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大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总之,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去学习,从方法到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我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光靠课堂学习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还应激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如《史记》、《汉书》等名著,这样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大有好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现代文的能力的提高。

尝试对初中文言文的教法改进

当今社会新思潮爆炸,知识思维多元化,人们总是一味求“新”,却逐渐地冷落了那些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旧”文章。其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学好这些古诗文对......

初中文言文教法

初中文言文教法、学法研究报告(转摘)[ 2009-1-18 19:48:00 | By: 杨先红 ]初中文言文教法、学法研究报告(转摘)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有一个明显的弊端,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用单向的灌输......

初中文言文新教法

初中文言文新教法将课文改编成故事邱前进从前年秋季开始,全国的中学生开始使用新版的语文教材,新版教材一大特点就是:文言文篇幅大增。这不仅给学生,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三部曲”蕲春县第三实验中学陈胜武初中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颇有争议的一块领地,文言文教学和对文言文教学法的探讨也不尽人意。综观近几年来语文教学改......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法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法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