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说课标说教材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标
(一)说学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或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说一下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字字,会写1600个字。
2、阅读:了解字词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语,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总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对不理解的地方能提出问题。
3、习作: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4、口语交际: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综合性学习:能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简单地解决问题。
(二)、内容标准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蕴含教育价值,本册书的内容标准是:
1、认识200 字,会写300个字。要求培养识字习惯,会使用工具,字体规范整洁。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习默读和略读,提出问题,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并积累运用语言。
3、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认真倾听,讲述内容,并努力做到生动具体,用语言打动他人。
5、学生学会观察自然与社会,并能表达自己的所得。搜集资料,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说教材
这一环节我从四个方面来说明的,分别是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的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首先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教材编写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1)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以第二单元为例,单元开始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了导语内容。揭示了第二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了专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如学习了精读课文《画杨桃》,在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前有这样一段文字:“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下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和要求。(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内容的整合。如第四单元的专题是“神话、传说故事”,本单元从导语、课例到语文园地内容的安排都紧紧围绕这一专题展开。
2、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本册教材在第二单元“爱护周围环境”和第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的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这两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读、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3、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的课文。
4、改进课文与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继续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道读书时应该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金色的草地》、《灰雀》、《秋天的雨》、《给予树》等课文中都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想象。(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如,在《盘古开天地》一课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我能用自己的讲这个故事”,取代了过去复述课文的要求。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练习题中“我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和“课文里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我要抄下来。”以及教材之后列出的词语表等,这都是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5,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是:“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有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是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编写特点的比较:
1、人教版教材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练习中有“我要读”、“我能背”、等,启发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苏教版教材重视习惯,开篇安排习惯篇。;2人教版教材体现师生的平等。语文园地中有 “我的发现”,“展示台”。两种教材编写特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围绕专题整合内容,选材贴近儿童生活,内容丰富,具有时代感,课后练习重视实践等。
(二)教材的编排体例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来组织单元的,每一单元的主题不同,但编写体例都相同,每单元都有点明专题的单元导语,精美的课例,积累语言的语文园地。课例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包括提高交际能力的口语交际与之相结合的习作,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人教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编写体例的比较:
1、人教版教材没有习惯篇,有导语,然后是4篇相同主题的课文,语文园地。苏教版教材有习惯篇,每单元3至4课,习作和练习;
2、人教版教材语文园地有“我的发现”,“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习作”4个固定栏和8个机动栏。苏教版教材单元练习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好毛笔字”五个固定栏,没有安排其他机动栏。两种教材都有课文,综合练习或语文园地,生字表。
(三)内容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处,教材后面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从全册来看,教材编排仍采用主题单元形式,(知识树:单元结构)分别安排了:“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仔细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的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1)横向整合 本册教材每一个专题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度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如第二单元围绕“名人故事”为主题精心设计,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内容与训练内容、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彼此关联,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从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着实践着这个专题。从内容上讲,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以具体平凡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从实践上讲,整个单元围绕专题,听说读写活动有机结合。在《灰雀》一课后安排了收集列宁的故事读和阅读其他的名人故事,在《小摄影师》一课后有个小练笔把这个故事接着往下编,口语交际进行了更深的拓展和延伸。习作介绍身边熟悉的人,日积月累读背名人名言。单元的每一项内容都紧紧相连,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纵向整合纵向来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专题的内容在十二册书中都有不同层次的体现。我们还同样用本册第二单元来举例说明。
了解名人故事对加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教材在四年级下册第八组就安排了“走进故事的长廊”主题。五年级上册第八组安排了“走进毛泽东”专题。六年级上册第五组安排了“初识鲁迅”专题。教材循序渐进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这也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的纵向整合。
三、说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研究了教材特点,结合单元教学重点,教学中要做到:
1、字词教学
稳中求实
字词教学仍然是三年级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独养成立识字的好习惯。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课文的同时认识生字,课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结合预习及课外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多种形式强化巩固。
2、理解课文
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建议是这样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基于这一建议,我们在教学中应突出整体性、综合性,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综合能力,注重情感熏陶,渗透人文素养教育。首先,要围绕单元主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与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其次,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展开想像,在读中感受与欣赏,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最后,要精心组织语文实践活动。
3、注重积累
读写结合园地是本单元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我的发现”让学生用抄写读背等方式积累成语,课上再试着说一些类似的成语。“读读背背”让学生熟练地按照顺序读熟并背诵十二生肖,用合作学习或竞赛方式交流。“读读认认”则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字,巩固字形、字义。口语交际和习作则是充分调动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组内交流,并且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最后动笔成文。
(二)说评价建议 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在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方法。口头评价是教学中一种即时的、情境的评价,它有直接性、快捷性的特点,我们看似平常的话,能极大地激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书面评价也是一种教学中的一种形式,作业本上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颗闪闪的星星,哪怕一个简单的“优秀”、“很好”都会令他们激动好久。教学中的评价不是我的“专利”,我会让学生参与,让他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处处皆语文,身边处处是资源。语文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参、图书馆、多媒体、校园文化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程资源。只要合理运用,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洪山口九年一贯制的教师霍文军,很高兴能够参与这项活动。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研课标说教材演讲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莘县河店镇中心初级中学的教师姬长仓,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年之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主要......
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漠河县古莲幼儿园的教师我叫梅琳,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说课标说教材的比赛,接下来我要说的教材是黑龙江省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说课标说教材实验初中柴彩红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涉及面是科学探究,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展开......
《数学广角》演讲稿 ----- 人教版第12册《数学广角》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通过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是学生在理解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