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秦兵马俑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秦兵马俑说课稿”。
19、秦兵马俑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文是《秦兵马俑》,我的说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如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介入,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因此本课的教学可充分地运用集音、形、色于一体的专题学习网站来学习课文,感悟语言。
二、学情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不大会通过细致的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脉络。
2、由于年龄小、缺少社会经验等原因,对于人物品格以及事件中蕴含的道理等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有较大困难。
3、学生阅读经验、方法积累的还不多,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运用一些简洁而有效的方法,如:查找资料、联系上下文、品词品句、边读边想象等。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考虑,针对本文特点,结合新课程目标建构的三个维度,我把本课的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学时,避免枯燥的讲解。因此,我可让学生先充分浏览专题网站中的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的语言,领悟文章的特点。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这样安排:“分组交流--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感情朗读”。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一点就是这节课我还比较注重读的训练。“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讲的为《秦兵马俑》第二课时内容,以下是我的教学流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六)畅谈阅读感受,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3、在反馈时,引用了一个关于陶马的小故事,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兵马俑刻画的栩栩如生。
4、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播放课件(四种类型兵马俑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真正的兵马俑,通过画面直观感受兵马俑威武凝重的气势。
5、在学生观看了课件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当年秦国军队的强大阵势。人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现在就让我们每个同学来当一回将军。在震撼人心的音乐声中,师喊:“将军们”,学生用最宏亮的声音答应“在!”并齐读写将军俑的那一段。通过学生气势十足、铿锵有力地朗读,以小见大,使学生感受到兵马俑的强大气势。
6、在对将军俑这一段进行了朗读指导后,让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那一类兵马俑,读出它们应有的气势。
7、类型众多这方面,你们收集到了哪些资料。再次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并要求学生注意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类。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畅谈阅读感受,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1、师对课文进行了简单小结后,播放一个长达三分钟的音形并茂的课件,利用撼人心魄的音乐和气势恢宏的画面,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2、学生在学完课文,又看完课件后,一定是感慨万千。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先小组交流再反馈。
3、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板书既是课文作者思路的体现,又是教师教路的再现。因此,板书设计不但要简洁,而且要突出文章的重点,让读者一目了然。大屏幕上的这些就是我教学本课时的板书设计: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大家
秦兵马俑说课稿一、说教材《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
在教师上课时,老师们要先一份优秀的说课稿,才能更好地上好课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秦兵马俑》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秦兵马俑》说课稿范文1一、说教材1、编者意图《秦兵马......
《秦兵马俑》说课稿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
秦兵马俑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秦兵马俑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秦兵马俑》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