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课教学设计、说课、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及说课反思”。
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从“对话”中读出人物特点》
教学设计、说课及反思
组别:三年级语文组 班级:三(1)班 姓名:
张 婷 婷
《从“对话”中读出人物特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能了解学习有对话的文章时,可以从说话内容、提示语、标点符号这三个方面来入手。
2.让学生在掌握了上述三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所选的三篇文章进行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达到以学促练,学以致用的作用。
3.学习提示语在对话中不同位置时标点符号的使用。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学会从说话内容、提示语、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教学流程:
一、出示文段《郑成功》和学生作文《钓鱼》进行对比评析,导入新课。1.《郑成功》
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
卫兵说:“是大海。” “大海那边呢?”
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
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请同学们默读后,老师和一名学生分角色读,师介绍郑成功与卫兵这样一问一答就叫做对话,师提问:仔细品读这段话,说说你的感受。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体会郑成功的爱国形象,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会。)2.从同学们作文中搜集来的文段《钓鱼》
我打电话给哥哥:“我去你家玩,好吗?”
哥哥说:“好啊!”
我问:“我明天去,你在家吗?”
哥哥说:“在家,你来吧!”
我说:“那好,我明天去。”
哥哥说:“嗯。”
我说:“那你明天带我去钓鱼啊?”
哥哥说:“好的。”
我于是把电话挂了。
学生谈感受。
师总结: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人物的语言描写往往离不开生动的“对话”,从生动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内容。不信的话,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对话”,探探其中的奥秘。
二、回顾以往所学,升华学生认知。
1.出示《小稻秧脱险记》一文选段: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1)请生自由读。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
(2)分别请生读,读后谈谈自己出了一个怎样的杂草的形象,如何读出来的? 师相机介绍,并让学生试读(读出杂草有气无力的形象): ① ② 说话内容:完了,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提示语:杂草有气无力地说(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人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
③ 标点:„„
(3)让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自己进行总结:读对话时,要了解人物特点,我们可以从说话内容、提示语、标点符号来读出人物特点。
2.出示《哪吒闹海》一文选句: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枪就刺。(1)学生齐读
(2)请生说自己的感想,三太子是个怎样的形象,可以结合说话内容、提示语、标点来谈谈。用“我从
看出
”的句式来回答。
师总结:看来我们呀可以从对话中读出人物的思想性格,我们再去看看课外的一些文章,看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三、拓展阅读课外篇目 1.出示文章《陶罐和铁罐》
(1)学生自己默读全文,用~~~~勾画陶罐说的话,用
勾画出铁罐说的话。
(2)出示1-9自然段(屏幕上出示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说的话,老师读旁白。(引导学生关注说话内容、提示语、标点符号,注意读出他们不同的语气来。)
(3)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导学单1的内容。(4)小组汇报学习成果。2.出示文章《蚂蚁和蟋蟀》。
(1)四人小组读,一人读蟋蟀说的话,一人读蚂蚁说的话,另两人读旁白。(2)学生同桌合作完成导学单2的内容。(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3.出示文章《啄木鸟和白桦林》(1)请生读学习要求。
(2)自主完成导学单3的内容。谁来展示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你和他哪些地方不一样。
师:真不错啊,大家把白桦树不听劝告、自以为是的形象展现地淋漓尽致。
师总结:看来在对话中,说话内容、提示语和标点符号是可以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的,我们可以用上这种方法来进行阅读,当然也可以用上这种方法来写好人物的对话了,而要想写好对话,标点可得注意了。
四、拓展知识——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符号也不同。1.出示句子
(1)白桦树不高兴的问:“哎哟!你为什么咬了我一口?”
(2)“啊?真是笨蛋,干嘛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蟋蟀充满了疑惑。(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学生观察三个句子中提示语的位置。
总结:为了使文章显得更活泼、不呆板,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变化。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还有的放在中间呢!
请生再观察提示语在前时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提示语在后、在中间时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提示语在后面时不打冒号;提示语在中间时,也不用打冒号,但要在提示语后打逗号)
五、希望同学今后可以用上这种方法来学习有对话的文章,在自己的文章中也使用上这种方法,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板书:
从“对话”中读出人物特点
说话内容
提示语
标点符号
《从“对话”中读出人物特点》说课稿
一、说设计理念: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以往老师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等既定途径进行教学,这间接地侵占了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就不可能开发学生的阅读智能。而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也就是“群文阅读”成了一种趋势。群文阅读”开拓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中欣赏,在欣赏中阅读。让老师在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上有了“质”的突破。
二、说学情
对话描写是许多写人文章中的常用方法,是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已经开始逐步接触的内容,但大部分学生只有粗浅的认识。进入三年级后,学习写对话成为三下第四单元写作训练的重点,而写作能力来源于大量阅读的积累,所以我认为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对话才是可以表达说话人的人物特点”这是很有必要的。
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比较弱,注意力也有限,所以我选择的是童话故事类型的文章,以激发学生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话中的说话内容、提示语、标点符号可以体现说话人的人物特点。我把本次教学的目标定位为:
1.通过学文,能了解学习有对话的文章时,可以从说话内容、提示语、标点符号这三个方面来入手。
2.让学生在掌握了上述三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所选的三篇文章进行朗读、默读、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达到以学促练,学以致用的作用。
3.学习提示语在对话中不同位置时标点符号的使用。
四、说教学设计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对比文段感知对话、回顾以往所学升华学生认知、拓展阅读课外文章、体会标点的使用。第一环节:对比文段感知对话
出示文段《郑成功》和学生作文《钓鱼》进行对比评析,理解什么是对话,了解生动的对话可以告诉我们更多的内容,比如人物的形象、说话时的语气神态,而且还可以给我们更好的阅读体会,不会太单调乏味。上课中发现此环节中部分学生已能够发现今天所学的关键内容,应该借机进入学习。《钓鱼》一文段意义不大,可以作为后文学习改写对话的内容来展开。第二环节:回顾以往所学,升华学生认知。
(一)出示《小稻秧脱险记》一文选句,这个文段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很多学生比较有兴趣,对其中的对话内容也记忆较深,而且这个对话也十分有代表性。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从中找到要点。教师再通过适当的点拨,通过PPT出示关键词(说话内容、提示语、标点符号)将学生对对话的粗浅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去归纳的方式,总结出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的三个点,再次强化所得。(教师板书内容)
(二)出示《哪吒闹海》一文选句,让学生基于之前所学内容,用上“我从
看出
”来回答,强化所得,因为这个对话也是出自于三下的文章《哪吒闹海》,所以学生应该能比较容易找关键点。
通过两个对话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基本理解对话和人物性格的关系。为后面进入拓展篇目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课上,此环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基本上能比较容易地从以往学习的这两篇文章中发现对话的三个关键点。第三环节:拓展阅读课外篇目
(一)出示文章《陶罐和铁罐》
通过让学生自己默读全文、做勾画的方式对文章有初步印象,然后将对话比较集中的1—9段作为重点,通过男女生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说的话,让学生体会两个人物的不同语气、不同形象。再通过四人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导学单1的内容,将对话的三个点分别通过相应的题目去深化学生所得。而在四人讨论的过程中,对于阅读能力偏弱的后进生而言,可以倾听别人的发言来学习。最后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准确发言。课堂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所提问题不是能很好明白用意,设置问题时应该适当用简明的方式表示出来。如我从
看出。
(二)出示文章《蚂蚁和蟋蟀》
转换读书和合作方式,通过四人小组读,同桌合作完成导学单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再次深化知识点。在之前文段学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中,学习这个文段已经比较容易了。
(三)出示文章《啄木鸟和白桦林》
让学生自主完成导学单3的内容。可以见仁见智,学以致用。
群文阅读到此,阅读内容基本完成,但为了今后学生写作服务,我拓展了一个小知识。学生能较好地体会并去使用今天的所学。
第四环节:体会标点的使用
出示三个句子。了解为了使文章显得更活泼、不呆板,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变化。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还有的放在中间。再让学生观察提示语在前时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提示语在后时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有什么区别。教学中此环节效果较好。
五、说教法学法
1.教学中,我通过先扶后放,让学生从课内文段自己归纳总结方法再去用上这些方法去阅读课外文章,循序渐进。
2.锻炼了学生默读、分角色读、做批注的学习方法。3.培养了学生说话说完整的能力。
4.通过四人合作学习、同桌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六、说板书
从“对话”中读出人物特点
说话内容
提示语
标点符号
《从“对话”中读出人物特点》教学反思
我从本学期开学之初就开始需找教学内容,也在网上借鉴了的各种资源,但始终都找不到思路,但一篇《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的文章顿时打开了我的思路,我想何不妨以对话学习作为我的教学内容,反观课本,第四单元的习作正好是这一内容。在结合了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我认为将本课内容设置能够符合年段学习目标,适合本班学生学情。
在本次群文阅读教学中,我认为我的选材比较得当,我选取了特点鲜明的几篇文章,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对话的提示语、说话内容、标点符号可以读出人物性格的特点,而且选材的难易程度也比较合适,都是童话故事的题材,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其次,板书比较鲜明,紧扣“从对话中读出人物性格”这一关键句展开了说话内容、提示语、标点符号的三个关键词明确了本课教学重点。再次,教学思路比较清晰,由“对比文段感知对话、回顾以往所学升华学生认知、拓展阅读课外文章、体会标点的使用“四个环节进行教学,环环相扣又有的放矢,由扶到放,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中尊重学生自己独特的理解,注重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的能力的培养。最后,每个环节过渡自然、有所总结的同时又能为下一环节展开进行铺垫,让学生学习时在一定情景中进行,如在学习标点的使用前,我结合板书总结了所学的内容。再比如三篇课外文段的学习,我说道:我们去国王的御厨里去看看吧„„从国王的御厨里走出来,咱们再去树林了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样的过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突兀。
教学中也有很多缺憾。首先,第一环节所选的文章《郑成功》和《钓鱼》对比不够鲜明,学生的感受就不会特别明显。其次缺乏文段让学生放手去写,再次,对于学生的回答应变不够,第一环节时就有学生能说到提示语的内容,其实这里可以借机让学生去体会三个关键词的作用,这样就会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总之,这堂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设计的撰写、再到实施教学的试教整个过程都让我获益匪浅,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们带去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内容。
美术《唱大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本课是湘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唱大戏》中的活动一。戏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通过画脸谱,使学生对戏剧有所了解,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
《雨点儿》说课、教学设计、反思 (执教人 董凤花)说课《雨点儿》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从云彩里飘落......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称、赞、椅、泄、闻、谢、消、劳”;正确书写并记忆“赞、谢、泄”3个生字,并巩固复习“已”。2.仔细阅读课文,能找到文中刺猬和小......
说课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
说课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