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丽霞《二泉映月》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二泉映月说课稿”。
《二泉映月》说课稿
泽州县凤城小学 贺丽霞
一、说教材
《二泉映月》作为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紧紧扣住了“有志者事竟成”这个单元主题,以生动优美的语言,高雅深远的意境,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酷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
二、说教学目标
出于以上考虑,结合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三个维度,将教学目标说明如下: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2、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教学难点:
从阿炳的故事中得到启示,学习他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三、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培养他们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同时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语文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结合我校“快乐二四”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张老师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法上,通过自主朗读、想象说话、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
此外,张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张老师的教学过程从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一)发现一道风景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第1、2自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学伊始,张老师用自己精心提炼的如小诗般的八个词语复习导入,这八个词语形象生动,“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情趣、韵味都尽在其中。在复习、美读中,学生感受到了阿炳心中二泉的美丽,正如他们所汇报的二泉也成了他们心中的一首诗、一幅画了,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体验一段人生
接着张老师巧妙地提问“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黑暗”。简单交流之后张老师有意给学生制造审美“落差”进行过渡,“是啊,因为他什么都看不见。在他的眼前有的只是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在学生开始走进阿炳内心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入第二个环节——体验一段人生。
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张老师分两个板块:首先是文字中的浸润:课文哪些地方写了阿炳的坎坷经历?简单交流过程中,阿炳的“坎坷”在学生心中有了“附着点”。此时顺势进入第二个板块:场景中的感染。阿炳的生活年代毕竟久远,丰富的情感世界学生理解起来也是有困难的,于是张老师出示《阿炳曲集》资料补充介绍阿炳的坎坷经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新课标中也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张老师启发学生进行阿炳坎坷画面的想象说话,让时光倒流70年。两个板块让学生感同身受,似乎他们就是雨雪交加中,沿街乞讨的阿炳,就是一贫如洗,病倒在床上的阿炳。并且张老师紧紧围绕“渐渐的、渐渐的„„”这句话,一唱三叹,这样学生心头上的“坎坷”越发浓郁。趁着这股被激发的情感激流,张老师让学生分男女生深情朗读,学生心头的“坎坷”仿佛也随着淙淙的流水声幻化成了 “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就这样,《二泉映月》的创作过程在学生头脑中由抽象变得具体清晰了,曲子也适时而放,学生屏息凝听,潜心感受,逐渐深入了阿炳的内心深处。
(三)、理解一首曲子
随着音乐的结束,张老师带领学生——理解一首曲子。即第5自然段。这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语言与音乐的交融、情感与情境的辉映,是全课感情朗读的重难点。学生的情感虽然已经集聚到了急需释放的程度,但毕竟对乐曲内涵的理解还很肤浅。因此张老师精心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鉴赏乐曲。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所以张老师充分发挥星园的作用,让学生合作探究乐曲的开始、高潮和尾声,以及本段的写作特点。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于是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在曲子再次响起的情境下,张老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在朗读中感悟,让学生融入阿炳的内心,真真切切成为他的知音。
(四)领悟一种精神
阿炳的精神如何感受?在前面情感积淀的基础上,张老师以课文最后一句话“《二泉映月》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为切入点,补充介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跪下来的资料,通过思考“小泽征尔跪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早已感受到的与命运抗争,对光明向往的精神,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随着又一次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意,阿炳在学生心中变得高大,变得圣洁!
(五)、链接一篇文章
言虽尽,而意未完,也为了落实语文主题学习中学一课带一串,使教学内容密度大,容量高的目标,张老师链接了一篇相关文章《月光曲》,并要求学生学习课文中“琴声”+“心声”的描写方法,也写出自己的感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推荐一本名著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者应该通过一篇课文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探索空间。张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推荐学生课外赏读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
六、说板书设计
张老师的板书像一份微型教案,以爱心为起点,将曲子中“琴声”即“心声”的内涵,阿炳与命运抗争、对光明向往、对音乐热爱的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清晰直观,简洁明了。
七、说教学效果
最后简单说一下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的课堂活动,基本上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
学完这篇课文,相信盲人艺术家阿炳已经穿越时空,矗立在孩子的心中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也走下圣坛,走向了孩子的心中!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二泉映月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二泉映月说课稿《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由于文中有很多音乐上的专业术语,而且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二泉映月》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二泉映月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泉映月说课稿,欢迎阅......
《二泉映月》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