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3.1 水的组成 说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水的组成说课科学版”。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说课案
秦文翠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了解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所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出发,以缩小学生对化学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课题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对正确书写化学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了解氢气的性质和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③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2)过程和方法 ①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 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通过对电解水实验的探究认识水的组成 ②准确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教学难点: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②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为了突破重难点,教学中利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动画资料,给学生提供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讨论,归纳总结出知识,使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4.教具准备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酒精灯、小试管、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生
因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才刚刚接触化学,在进入九年级以前,对化学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对于身边的物质和现象更不知道用化学的思维和方法去思考、研究。不过这也是化学教学有利的一面,可以使学生产生希望了解化学、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而且所有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具有角逐的能力。那么让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就成了化学教学的关键,藉此这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采用视频、图片、动画来吸引学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说教学方法
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
本课题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课件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同时利用图象的色彩视频的动感刺激,提供给学生大量生动的感观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使学生迅速融入到学习情景中,并且在学生交流探讨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表达,达到学生思想互相“碰撞”,提高实验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的目的,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的突破。
四、说学习方法
1.探究学习法 2.观察分析法 3.归纳总结法
从实验探究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和分析,让学生归纳总结从中获取的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学习情景,切入课题
(1)在上课之初,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2)看完短片后,让全班同学谈一谈:水虽然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你们对与水了解多少?我们与水有什么关系?
(3)学生谈完后,教师再抛出一个问题:水存在于哪里?然后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资料。
(4)教师小结:水与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而且云朵、冰雪、霜雾、蔬菜水果、动物、人体都有它的踪迹。(5)既然水对我们如此重要,我们就有必要更进一步的了解水。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设计目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切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2、实验探究
(1)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
(2)生:看课本P48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3)师:拉瓦锡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了“易燃空气”,而我们通过电解水也能得到“易燃空气”,并可以揭开水的组成秘密。(4)老师播放电解水动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在播放之前,提醒学生注意:
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5)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现象:
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②.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6)生讨论:在电解水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目的:教师先入为主,让学生接受电解水的实验可以探究水的组成,和认识到实验研究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同时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初步感受到电解水是化学变化。
3、验证实验
(1)师质疑: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会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氧气吗?在前一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验证氧气的方法,自然会想到用木条去检验。(2)播放验证实验动画,生观察实验现象。(3)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现象:
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呈淡蓝色。
(4)教师在学生明确试管1是氧气,发现试管2中产生气体与氧气不同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种气体是氢气,它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且火焰颜色呈淡蓝色,它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5)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得出以下结论:
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提示学生记忆方法“父亲”]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分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电解水是水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并通过实验验证知道其中一种物质是氧气,另一种是不同于水也不同于氧气的新物质—氢气。同时巩固氧气的检验方法,了解氢气具有可燃性。
4、讲解总结
(1)师:从实验中我们知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是化学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水氢气+氧气(H2O)(H2)(O2)
(2)生讨论:在上述这个变化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在水的分解反应中,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但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推知水是由氢元素(H)和氧元素(O)两种元素组成的。
(4)教师向学生提出:电解水这个反应属于前面我们所学过的哪一种反应类型呢?为什么? 设计目的:通过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复习巩固分解反应。
5、拓展视野(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气体——氢气,大家对于氢气了解多少呢? 谁能说说氢气有什么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你是怎么知道的?(2)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3)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该气体是无色的(与氧气相同),无味的,不溶于水(在玻璃管中体积没变),这些都是物理性质;它可以燃烧,即具有可燃性,(有淡蓝色火焰),是化学性质。
设计目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知道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去认识物质。
(4)师讲解: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我们怎么知道氢气是否纯净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氢气的验纯。(5)播放氢气验纯的动画,提醒学生观察如何操作。
(6)学生讨论并总结: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的火焰。然后移开拇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如果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较纯。不纯的氢气不能点燃,需重新检验氢气纯度,直到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了才能点燃。
(7)师提问:在检验氢气的 纯度操作中我们看到试管口朝下,这是为什么?(8)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目的:让学生知道怎么判断氢气是否纯净,并掌握氢气验纯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得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的结论。
6、升华提高
(1)师:我们刚才已经知道水由氢元素(H)和氧元素(O)两种元素组成,大家看看下面的纯净物是由几种元素组成?
H2O H2 O2 N2 H2O2 KClO3 KCl SO2 CO2 P2O5 C Fe S P(2)学生通过观察化学符号分析回答H2、O2、N2、C、Fe、S、P由一种元素组成; 2 H2O、H2O2、KCl、SO2、CO2、P2O5由两种元素组成; 3 KClO3由三种元素组成。(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后指出: 1.单 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师提示学生观察SO2、CO2、P2O5、H2O2、H2O 的元素组成特点分析总结 : 这些物质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并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这样的物质叫氧化物。
(5)师提问:氧化物与化合物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6)氧化物是化合物,是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设计目的:因本节内容还没有给出元素的概念,所以应引导学生:①、通过对水的组成的研究,知道水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那么水就是化合物;②、知道一种符号就代表一种元素;③、知道通过对化学符号种数的判断,就知道它是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如果是化合物还可以判断是不是氧化物。
7、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我们还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看到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我们还简要介绍了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根据水、氢气、氧气等物质组成元素的比较,我们还了解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六、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加以改正。⑴水在自然界中一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存在。⑵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⑶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⑷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⑸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2.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空气 ②二氧化硫 ③铁水 ④高锰酸钾 ⑤蒸馏水 ⑥五氧化二磷 ⑦糖水 ⑧氯酸钾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纯净物______________ 单质____________ 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氧化物______________
七.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水(H2O)氢气(H2)+氧气(O2)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二、氢气(H2)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2.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3.验纯方法: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
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1.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 H2 O2 Fe S 等)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 KClO3 KCl SO2 H2O 等)3.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叫氧化物。(如:SO2 CO2 等)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分手的话”为你整理了“水的组成说课”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水的组成”说课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三中......
初三的化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这就需要化学老师的更加用心的准备好九年级化学组工作计划,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九年级化学组工作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一般学校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都会要求各组制定教学计划的,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九年级化学组教学计划,供大家阅读参考。篇1:九年级化学组教学计划一、工作思路化学备......
九年级化学组教学计划一般学校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都会要求各组制定教学计划的,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九年级化学组教学计划,供大家阅读参考。篇一:九年级化学组教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