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游游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鱼儿游游说课材料”。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
《鱼儿游游》说课教案
大洼县唐家学校
《鱼儿游游》说课教案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是来自XX学校的XX,我今天的说课题是《鱼儿游游》。
一、教材分析 1、课型分析
《鱼儿游游》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第8课,是一节以“造型·表现”为主要内容涉及“欣赏·评述”领域内容的课程。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是强调自由表现、大胆的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
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鱼儿游游》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淅沥的小雨》、《美丽的印纹》、《纸风铃》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鱼儿游游》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彩泥制作、综合材料”等方法来表现画面,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我在空中飞》、《鲜花送老师》、《我做的文具》等课,这几节课主要是通过彩纸彩泥以及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鱼儿游游》为这几课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3、教学内容分析
《鱼儿游游》一课的主要表现对象是鱼,鱼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但是儿童对鱼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仅仅限于好吃、好看、好玩,表现方法也很单一,大学数学生仅会用简笔画的方式表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看动画片、观察图片、做游戏、动手创作等活动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深入欣赏、分析鱼的特点,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及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处于基础教育的第一学段,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有限。但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而且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
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我们要充分注意他们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的特点。《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的想象、创作,充分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及活动等特点;
2、学习用线、色、剪刻、捏制等方法表现鱼,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了解鱼的特点;
2、通过想象、创作活动提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二)学习目标的制定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长句不能够理解,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简化,将目标中的重点以短句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了解鱼的外形、颜色; 2、感受鱼儿的快活游动; 3、尝试表现自己心中鱼; 4、表达热爱自然的情感。
这样的学习目标易于学生理解,能让学生在课前就确定好活动目标,进而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制定
根据本课课型,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学重点、难点定为: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的特点,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尤其是用树叶、彩泥等综合材料来做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
四、教学法分析:
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及本课内容,我准备采用以下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1、观察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创作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前我插入学生们比较喜爱的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的片头曲,通过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初步调
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小鲤鱼的可爱引导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鱼”的欲望,初步激发学生创作意识。
2、欣赏图片、短片,分析鱼的形状、颜色、游动等特点。一年级的学生观察能力有限、回忆再现能力不强,因此在课堂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不同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鱼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再播放鱼游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了解鱼游动的特点,通过欣赏、分析,简化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教师适当的讲解鱼各部位的用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做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鱼的游动的特点,在让学生观看关于鱼游动的视频后,开展模访小游戏,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知识,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示范制作方法。
一年级小学生的能力有限,因此我们在让学生开展创作活动之前,要做好示范,防止学生出现有想法不知道如何做或是做不好的现象。
5、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良好的情境对学生的创作活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节课在学生进行创作活动时播放轻松悠闲的音乐,渲染氛围。再利用“比一比”的竞赛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动画导入——激发创作意识
“同学们,在正式开展学习活动之前,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小段动画片。”播放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片头曲,通过动画片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能够较快的进入情境。再通过“小鲤鱼可爱吗?”“你们想不想也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可爱的鱼呢?”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初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意识。紧接着就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鱼儿游游》。
2、明确目标——确定学习方向
用课件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展现出来,用短句读给学生听,速度要慢,让他们能够清晰的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而引导学生能够有目标、有计划的开展活动。
3、观察发现——感知鱼儿形状、颜色等
用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鱼的画面,并进行引导提问“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引导学生发现鱼的形状组成,在这里要反复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鱼的方法。启发学生明确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稍作裁剪或装饰,再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鱼来。这样做既可以让儿童的造型方法达到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又可以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3、赏鱼演鱼——体验鱼儿游动
在了解了鱼的游动这一环节,首先播放鱼儿游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鱼的游动,同时适当介绍鱼的各部位的特点、用途,拓展学生
知识面。然后引导学生模仿鱼的游动。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让学生戴着鱼的头饰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鱼,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可以将鱼表现得更加生动。
4、画鱼制鱼——展开创作过程
在学生对鱼的颜色、形状、游动姿态有所了解后,提出引导问题: “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来表现你心中的鱼?你想要表现的鱼是什么形状的?它穿的是什么花纹的衣裳?”利用绘制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开展设计活动,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想象的美丽鱼儿创作出来。在创作过程中继续播放轻松的音乐及范例图片,让学生能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5、课堂评价 ——评鱼赏鱼,分享创作快乐
学生展出作品后师生共同欣赏,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材料的运用是否独特。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6、与鱼共处——培养学生态保护意识
在活动结束后以:“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鱼儿的美,又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鱼,鱼儿是美丽的,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是不是更有责任去保护它呢》?那怎么去保护呢?请小朋友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7、布置作业
在本课我布置了两项作业:
(1)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朋友和父母看。
让学生在课后展出作品,引导学生展现自我、肯定自我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2)预习《我在空中飞》,想想这一课的主要表现对象什么?收集相关的资料,准备绘画工具。
这项作业的布置既为下一课的活动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又能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我的板书采用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
在《鱼儿游游》标题前我绘制一条彩色简笔画鱼,既体现本课中心内容,又装饰了版面,吸引了学生兴趣。而板书内容关于鱼的形状的描述我选择以图形为主要表现方式,因为一年级的小朋友识字不多,用彩色笔画出形状的方式要比文字方式更便于学生观看,更容易
初学生所接受。其中形状的不同颜色又代表了鱼儿颜色的不同。在图形的旁边我写上“多姿”、“多彩”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了一个四字词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内涵。
以上是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几方面分析了《鱼儿游游》这节课,请各位评委老师予以指导。
谢谢!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鱼儿游游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鱼儿游游》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鱼儿游游》说课稿教学目标: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儿。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第8课《鱼儿游游》说课稿崇文街小学 王娟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鱼儿游游美术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