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片热土》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这片土地是神圣说课稿”。
《我们这片热土》说课稿
各位评委:
各位老师大家好!
听这清脆的鸟鸣声,汩汩的流水声,我们的思绪是否回到热恋中的故乡呢?脑海中是否回荡着故乡的山山水水呢?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们这片热土》。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说:
一、活动主题解读
二、活动目标
三、活动构想
四、活动准备
五、活动实施过程及成果
六、教学反思与感悟
为什么确定这个为主题呢?首先根据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去采风”,针对学生盲目追逐时尚的现状,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发掘乡土文化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素养,我们确立了这个主题。
我们的学生喜欢听流行音乐,穿新潮服饰,看青春文学,提起自己的故乡——团风却总是满怀鄙夷神色,认为土里土气的县城完全跟不上时尚的步伐,难道团风真地一无是处吗?其实不然,团风 它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曾有多少英雄豪杰在此争雄,它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曾有多少革命烈士为它抛洒热血,它是 一片人才辈出的土地,曾有多少风流人物在此云集,它是一片物产丰饶的土地,曾有多少人陶醉于此,团风,这样的一片热土怎么不值得一说呢?于是我与学生共同商讨,去挖掘团风,了解我们这片热土的真实内涵,从而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是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来确立的:
知识能力目标:
1、借“采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2、了解“团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理概貌等各方面知识,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调查、采访、搜集整理文献等方面的能力及合作精神。
2、让学生发挥自己个性、兴趣与经验优势,积极投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民间采风中,探究故乡历史文化、名人事迹,激发热爱家乡之情,从名人故事中吸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确定活动主题后,我有产生了疑问:我们应该从那几个方面来体现“我们这片热土”呢?,全班同学出谋划策,展开大讨论,最后确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古迹历史,地理概貌,名人事迹,风土人情,物产,团风现状等
活动内容明确,可活动又该如何开展呢?我决定向全班同学征集活动方案,学生们反应十分踊跃,有的同学甚至发出感慨“我的活动终于我做主了﹗”,同学们的讨论十分热烈,我也参与其中,与他们商讨,气氛融洽,最后,从几十份活动方案中选出一份最佳方案,大家一同商定,决定采用这个方案
第一阶段:各小组根据选定内容进行全面搜集材料及信息。
第二阶段:筛选整理信息,采用适当形式整合信息内容。
第三阶段:采用各种形式展现活动成果进行交流。
第四阶段:对小组内容、形式、组织能力进行恰当评价。
有了这个基本活动方案,学生们在活动中就有了参考的模版,而不至于迷失方向而不知所措,并且活动时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方案确定了,我们开始做活动前的准备,大家首先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自由组合研究小组,他们共组合成五大组:古迹探寻组、名人荟萃组、风土人情组、物产丰饶组、真情展望组,各小组推选出小组长,以下就是他们的名单。
各小组围绕小组主题讨论,明确重点探究方向、方法。
讨论可以同学之间进行,也可与老师讨论,如古迹探询组,名人荟萃组同学就与历史地理老师讨论:了解团风的历史、名人,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知识?也可与父母,乡邻讨论,如风土人情组,王红梅同学就向本村的老人询问农村一些古老的风俗,就这样同学们明确了活动的方向与方法。
同学们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VCD、报刊杂志、画册、相册等资源搜集资料
一切准备就绪,3月4、5是双休日,各小组开始按照同学们设计的活动方案一步步开始实施了。古迹探寻组的同学根据活动内容又进行详细分工,成立三个小组
第一组探究古代历史第二组探究名胜风景 第三组探究地理概貌
3月4日,天,阴沉沉,却丝毫不减第一组同学们活动的热情,他们兴致盎然,走访团风县城的大街小巷,对每个街道的名字以及由来进行调查,如:乌龙镇,粮道街,马坊桥,得胜桥,霸王台等地,查询到相当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
第二组同学相约来到杜皮乡烈士陵园,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同学们静静的站在墓碑前默哀,祭奠革命先烈们,表达他们的哀思,也拍摄了相关图片以及革命先烈资料,接着,他们又来到团风著名风景区——贾庙的大崎山,雨中的大崎山,淡淡的雾,稀疏的云,朦朦胧胧的,别有特色,他们简直陶醉了,回来就写了一篇优美散文。
第三组同学来到团风电视台查找鸟瞰团风的短片,收集团风地理知识,了解地理概貌
回来后又利用各种方法查找资料。
名人荟萃组的同学,首先就向熟知团风名人事迹的曹老师请教,曹老师给他们进行了一次小型的讲座,讲到了回龙山的地质学家李四光,首译《资本论》的经济学家王亚南,哲学家熊十力,文学家秦兆阳,革命家鲍惠僧,还有著名的军事家林彪,以及他的兄弟,林育南,林育英等,同学们听了之后深感自豪,热情高涨,他们想不到我们团风居然有如此多的名人,于是他们有的进行实地调查,有的走进图书馆查找团风县志,查询各类名人信息,其中最典型的是邵雁飞同学,在家长陪同下,来到团风回龙山镇的林家大湾,参观林氏祠堂,林彪故居,还买下有关书籍和碟片,拍摄所有景点的照片,以下就是他们拍摄的照片,他们的行动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风土人情组的同学,他们主要是对团风的民俗民风节日进行了探询,如团风夏夜街头的“竹床阵”﹑民间剪纸艺术,端午节吃粽子,插菖蓬,划龙舟,婚丧嫁娶的礼仪及禁忌,元宵节的对联﹑谜语﹑诗句等内容,都做了深入研究。
物产丰饶组的同学是由对本地物产十分了解的学生组成,因此活动进行十分
顺利,如朱迪同学就是淋山河镇,吃着谢河辣椒长大的,叫他说出辣椒的种类、形状、营养价值及种植方法,他如数家珍。生长在马蹄之乡的周文强,对马蹄也是了如指掌。还有团风的其它特产如上巴河的莲藕,团风的狗脚,大崎山的苦荆茶,马鞍山的烟叶等都做了深入调查。
真情展望组
他们主要是对团风展开了社会调查,这组同学的家长都是土生土长的团风人,大部分是机关单位的职员,相对而言,对团风的经济发展和各个领域都十分清楚,同学们借助这些社会力量,调查团风有关厂矿,企业,农业,教育,政治等各方面内容,这些就是他们搜集到的资料。
阶段二 :资料收集了,涉及面之广泛,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可如此之多的资料堆积在学生眼前,该如何去筛选呢?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整理呢?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我们进行活动的第二阶段
学生辛苦收集的资料,谁都不想任意删掉,于是他们五大组的小组长,将各组成员组织起来进行讨论,对材料进行逐一筛选整理,他们将较原始材料变得精致,将浩繁的文字变得简单,明了,清晰,将图片材料,配上解说词,将枯燥乏味的文字用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形式来展现。
活动进行到这里,我也困惑过,同学们讨论出来的形式总是唱歌、跳舞、朗诵、那几种,太单调,没有新意,而且内容也很肤浅,不足以体现他们收集的成果,这时有同学建议说:“老师,物产丰饶组的同学收集的资料,让小组长讲解,那不是太呆板、枯燥了?我想,如果采用综艺娱乐的形式会轻松些,我们可以叫这一小组同学把这些特产都带来,让大家尝尝,再来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这样岂不更好?”乐嘛,”我连忙称赞道:“这主意好在吃中长学问,在玩中学知识,这才叫寓教与乐,”另一个同学还说道:“老师,古迹探寻组的同学,在展现团风历史这一内容的时候,采用音乐剧形式,我觉得,这种形式不够严肃,不足以体现我们回顾历史时的那种庄严神圣的心情,如果采用历史教授讲座形式,更庄严,内容也会有深度。”我说道:“你的想法很好,应该与古迹探询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他们一定会很乐意的接受,”结果这组的同学真的采用了这种形式,这一过程中,有很多同学都在为本组或其它组的出谋划策,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既尝受到探究历程的艰辛,也体会到果实成熟的快乐。
最渴盼的日子到了,历经半个多月的艰辛劳动,终于在三月二十号这一天,要展现各组的硕果了,成果交流过程,由同学们推选男女两名主持人,展现过程采用擂台赛的形式,红队与蓝队分五轮进行对决
第一轮对决“历史回顾”
红队和蓝队分别采用“历史教授讲座”与配乐诗朗诵进行对决,他们对团风历史进行回顾,也对端午节的由来进行探究,赞颂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同学们对他们进行了评价:认为历史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思路清晰,但诗朗诵更精彩,他们感情激昂,朗读时有节奏,抑扬顿挫,而且诗歌还是自己亲手创作的,大家聆听时引起心灵的强烈震撼,得到一次洗礼。
第二轮对决“名人荟萃”
两队分别采用展版,及名人访谈的形式进行了展示,对团风名人事迹,思想轨迹,精神品质进行探讨,左边的展板“林氏三兄弟”是邵燕飞这组同学花了俩个星期精心制作而成的,同学们观看后,对他们设计精美的展版赞不绝口,也被他们执著的精神感动着。名人访谈栏目对团风的名人李四光,熊十力,王亚南,秦昭阳,包惠僧进行深入的探究。学生认为这个访谈的内容有深度,对我们的学习和人生有启迪作用,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三轮对决“热土探访”红蓝队分别采取开心辞典和导游带队游山玩水的形式展示,让同学们对团风这片热土有一次全面的了解,同学们觉得这俩队的形式都非常新颖,内容十分广泛知识面较宽。
第四轮对决“美食让你尝”这组的同学让俩队的队员分别品尝美食,再来回答问题,他们还取了一些好听的名字,如踏花归去马蹄乡,狗脚润心田,河水莲藕香,对这些物产的各方面知识进行探究。学生们真的在吃中玩,吃中学,下面的同学也参与其中,这一环节气氛最为热烈。
第五轮对决:“风土人情”
这轮对决分别采取小品和演讲的形式展示,小品反映的是吃年夜饭时的禁忌,演讲的内容是现代社会人们对亲情的漠视而呼唤亲情的归来,有的同学认为小品表演的精彩,特别是孙浩强扮演的爸爸,表情丰富,神态逼真,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演讲激情昂扬,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内容引发人深思,真是各抒己见,俩对不分高下。
五轮结束我们俩队实力相当,不分伯仲,这时我们真情展望组的县长走来了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给我们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回答了来自各个报社记者的提问,谈到了我们团风的现状,给团风作了十年的规划,让我们看到了团风辉煌的明天。
整个活动结束了,同学们集体讨论,总结出以下评价结果:
我对这次活动产生了这些思考与感悟:
一、活动形式新颖、活泼,有创新性,活动内容扎实而有深度,充分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和道德得到了熏陶,帮助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本课题围绕“团风”这个课题开展,融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电教、音乐为一体,多角度的展现团风,有利开发了地方文化资源,实现了课程结构上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五、值得反思的这类型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的开展对于我们一年之后面临的中考又有多大作用,这两者如何和谐地统一。
最后让我们在家乡美的歌声里再一次回味自己的家乡吧,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建议:
1.在初中的基础上要有深度。
2.板块设计上主要有两个板块:一是突出家乡特色。古迹历史,地理概貌,名人事迹,风土人情,物产,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一种认同感。二是家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了解家乡的变化,树立学好本领,建设家乡的信心。
3.形式设计上不能太儿童化。可以采取问卷调查、上网上图书馆查资料、走村入户实地采访相关人士、分组对抗、知识抢答、小记者采访等形式。请历史老师、查找团风县志、实地考察摄影
4.设计要体现“综合实践”。一是知识的“综合”。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电教、音乐为一体,多角度的展现团风,有利开发了地方文化资源,实现了课程结构上的综合性和选择性。二是校内外的结合。体现出实践性。
借助学校现有资源,询问、请求其他科老师帮助,拓宽了语文综合阅读层面,激发了师生的兴趣。
2、遨游社会大课堂――学生行为探索《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出路只能是语文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主要是通过他人示范,亲自观察、模仿和感悟习得。综合阅读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为链。所以通过综合阅读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就得将学生放出课堂,让学生遨游社会大课堂。
学生在社会中的活动能力有时是超乎老师想象的,老师严密组织,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才能真正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的能力,形成学生的独有阅读体验。如我们的综合阅读主题都来源于学生,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到县志办查找县志,实地拍摄,采访老师、名人,撰写材料,编辑读本,组织成果展示,都是学生唱主角。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只要老师指导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进行综合阅读,家长有一点支持或适当引导,生活处处是学生的语文课堂。
当然,学生是年幼的、不够成熟的,他们需要老师引导,但老师不能包办代替,只能扮演好自己组织者的角色。
我深爱这片热土尊敬的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国度。她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山川大河,她养育了13亿的华夏儿女,她走过5000年的文......
爱在 这 片 热 土——记王英水库管理局防汛救灾先进典型事迹(黄佳)王英水库地处幕阜山北麓,位于黄石市阳新县和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三县(区)交界处,系拦截长江南岸一级支流富河......
我爱这片热土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我叫——,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大氛围中,我非常荣幸参加这次演讲比赛,同时对各位评委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这片热土已春暖花开抒情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为了这片美丽的热土(脚本) 济宁,历史上的“东鲁之大郡、水路之要冲”,是享誉海内外的孔孟之乡,也是镶嵌在京杭大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这片美丽的热土以她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