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石膏几何体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素描石膏几何体说课”。
第1篇:素描石膏几何体
《素 描》教案
第一部分:石膏几何体
课程名称: 石膏几何体
教学目的:通过本科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和技巧。为上好其他绘画专业课奠定造型基础。
教学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教学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绘画透视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参观法、图片展示法,谈话法。
教学工具准备:1 教具---写生台、衬布、景物、石膏几何体若干、范画、印刷画页、画册。2 学具---素描纸、中华绘图铅笔、HB、B、2B、4B、削笔刀、橡皮。
学
时:6╳10 课时分配:
一
理论部分6课时。概述:素描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学习的意义;素描的工具材料。景物、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目的和意义。3 景物、石膏几何形体写生基本透视原理。4 景物、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光影规律。5 写生中的角度选择及构图。6 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与表现。7 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8 长短期素描作业的表现方法。二
实践部分27课时
作业:石膏几何体、白衬布
要求:线造型,立方体的各条棱边线必须服从透规律。简单画出白色石膏不同面,由于受光角度不同所呈现的不同深浅调子。
一 概述
(一)素描的基本概念:
在绘画艺术中素描是指一切所有的单色绘画。基本分为线素描和光影素描,线造型素描 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特征,西方绘画也很讲究线的运用,但其特点和中国绘画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由于使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目的取向易不同,有硬笔和软笔的区别。线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状和结构,光影素描表现形体受光后所产生的形态,立体空间关系等。
(二)素描的基本分类和学习的意义从绘画风格方面来讲,我们把它分为写实素描和意向素描。一般来说写实素描是比较尊重客观实体的特征。意向素描是比较强调画家本人的主观感受和想法。
2素描是绘画艺术造型语言的基础,除了色彩方面的内容外,素描包含了绘画造型艺术的一切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因而,对造型的基础训练来讲,素描可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内容。素描是绘画领域中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样式,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写实素描帮助我们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告诉我们如何画出你所看到的东西。也可告诉我们如何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感人的画面。
(三)素描的工具材料
铅笔:-芯为石墨和胶泥混合制成,软硬以字母H、B来区分,H硬,B软。易着色又易擦易改,柔和细润,刻画出深浅和不同层次的丰富调子,易掌握,由于前的黑度有限,和白对比较弱,画面有时缺乏力度。
炭笔:芯为碳粉与粘合剂制成,分为软、硬、中性三种,炭笔质地较铅笔松脆,颜色深重,画出的效果强烈,表现力丰富,着色强难擦改。
炭精笔:碳粉、胶、动物 的混合物,分黑、棕两色,他比炭笔更为松软,色浓重细润,用笔可粗可细,表现力强,但着色强难擦改。
木炭条:细木枝密封燃烧碳化而成,质地松脆,色调柔润丰富,但附着力差,已掉色,难深入刻画。
钢
笔:水之色,表现有局限性,深浅色调由不同疏密的线条排绘而成,组织线很讲究。
橡皮擦:涂改、擦浅、柔滑色调。
纸
笔:用毛边纸、宣纸卷裹而成,将其前端削尖如笔状,用以擦、揉色调,也可借助粘着的颜色,划出细腻丰富的色调效果。
纸:专用素描纸,也可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不同薄厚、不同粗细面的纸。
二
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里物体的外部形态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几种最为基本的几何形态,几何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就是千变万化物象的形态概括,比如:人的体态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几何形来概括,这样看来复杂的物象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和观点进行提炼,所以学习石膏几何形体写生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掌握写实绘画的规律,从而使我们自由地去表现我们想要表现的一切。
三
基本透视原理
透视现象是我们学习写实素描必须搞明白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1 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倾斜透视,4圆透视,5投影透视,6倒影透视(这里利用板书、画透视图来说明基本原理,更详细的内容应在透视学理论课上解决)。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 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透视的画法
在素描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及三点透视三类。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圆柱体透视:
和前面的圆相比较,里面的圆当然是被缩小了,但仍然是完全的相似形。两个椭圆是平行的面,但里面的那个被缩小了,此时,椭圆的长轴(未绘)与长方体的边不平行。两个椭圆的面失掉了平行性,也不是相似形。
四
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现
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她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阶,分为:亮
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成,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称为“五调”。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也有“石分三面”之说,阴、阳、背向,归纳出物象空间立体的表现规律。写实绘画的写实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照相机式的无个性写实是不存在的,无论多麽忠实的写实愿望,最终都只是一种绘画效果的转换,而转换方式的依据既是观擦方法,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态度,指引着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而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角度又引导着视知觉在对物象中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效果。使绘画变得丰富多彩,如以线带调子式、体面式、结构式、光影式等。
五
写生中的角度选择及画面构图
角度选择和构图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和灵魂,你所选择的角度一定是最能说明物象特征的。你所设计的构图也是最能体现绘画艺术魅力的,所以,你必须要多思考、多学习,掌握构图的原则,构图的方法,基本型所带给画面的美感。
六 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
1、整体观察
将目光掠过对象的细枝末节,排除琐碎的局部信息,抓取一个明确的整体印象。
2、相互比较 把此物与彼物或同一物体的此处与彼处相比较,观察其造型特点,确切位置,色调分寸,质感特色等,将对象的每一个视觉信息都纳入一个相互关照、互为依据的观察系统中,而不是孤立片面地理解对象。
3、由表及里 表既物体的外部现象和形态,里既物体的内部构造,表面的东西总有其内部缘由,而内部的构造又总是呈现出某种种表面的特征。这是一个分析理解的问题。这种态度对我们掌握造型规律是至关重要的。4、特征意识和节律意识。
七 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
1、形与体——形就是物体的平面形状,体就是物体的体积。
2、形体与体面——体面就是物体外表的面向。体面的方向、性质、大小、衔接、连接。三个以上的体面汇聚交接成尖角,凸起为“高点”或骨点,凹下去的为“低点”或“伏点”。
3、线与面——相生相依的关系。
4、结构与形体——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形体是结构的外部呈现。
5、光影调子
八、写生的方法步骤
1、起稿:画面中物象摆放合理并富于美感。轮廓准确,内外关照。
2、塑造形体: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形体关系。
3、边缘线根据物体的前后关系与形体转折关系,结合背景色调的处理,表现得虚实相映,强弱有致,表现物体的空间效果。
4、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整体调整是保持画面即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不零碎,虚实强弱有序。
九、实践课部分
石膏几何写生(27课时)
石膏几何体写生应把握的要点及作业检查:
1、要点把握:(1)立方体中的各线段必须服从于近长远短的透视规律,圆柱体则须注意其圆平面的透视规律,切忌出现轮廓的“反透视”现象。(2)从体面结构出发,分析明暗变化的本质依据理性的理性的理解和表现光影关系及色阶变化,切忌看一点画一点,表面地扑捉明暗调子。
2、作业检查:(1)角度选择是否表现物象的主要形体特征?(2)构图设计是否饱满而有节奏?(3)明暗调子是否正确,画面是否不明快,灰,脏。(4)是否表现物体的空间感,体积感、质感、量感?
第2篇:石膏素描几何体教学计划
第一课
石膏素描几何体教学计划
一、基础知识讲解
1、笔的区别
我们画素描常用的铅笔B数有3H、2H、H、HB、B、2B、4B、6B、8B、10B、12B、14B。
打轮廓要用B或者2B铅笔,因为铅笔的B数越多画起来越浓,起形的时候边缘线不易过重。暗部要用浓铅(也叫做软铅)来画(6B、7B、8B),明部则用淡铅(也叫做硬铅)来画(2B、B、HB、2H、3H)。画灰部可以用3B、4B、5B来画。
2、素描的分类
在美术基础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素描练习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1、以线造型为主,注重研究和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的素描,我们称之为结构素描(附图)。
2、以明暗调子为主,注重研究和表现形体空间、光影、质感的素描关系,我们称之为光影素描(附图)。
我们这里所要学的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和表现物体的形态结构为目的,以透视法为主要观察方法并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表现方法。
反复观察比较物体的大小、前后、高低、主次、虚实以及透视等关系。初学者注意要排除周围光线的干扰,尽量做到用最精炼,最概括的线条表现你所看到的物体。
3、理解与观察
生活中有各种各异不同形态的物体,我们在理解和绘画的时候可以把它们拆分成不同形状的几何体,这也是为什么在学习素描的时候,要先学习结合体的原因。(附图)
4、寻找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我们所练习的许多几何体多是由正方体所派生出来的。只要认真分析,认识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就能更快地掌握几何形体的构造,养成认真观察并找出物体之间联系的好习惯(附图),穿插体的组合关系(附图)。
5、光线与角度
1、光线与观察者的位置关系
当光:当观察者背对光源方向,这时的角度叫做当光。当光位置亮面较多,因为明暗关系不明确,不推荐初学者学习。(出示当光素描图片)
侧光:测光角度的黑白灰关系非常明确,练习中通常都选用侧光的位置,推荐初学者学习。(出示侧光的图片)
逆光:观察者正对光源方向,这个角度叫做逆光,逆光暗面较多,不推荐初学者学习。(出示逆光图片)
2、观察者的角度变化
平视:平视是初学者最开始选择的观察角度,该角度明暗层次丰富,易于表现形体的体感与前后空间关系。(出示平视所展现的几何体图片)
俯视:俯视角度的形体投影较多,绘画难度较大不适合初学。(出示俯视图片)
仰视:仰视是很少用的角度,投影少,初学者不容易表现出形体组合的空间关系。(出示仰视图片)
6、写生准备事项
同学们前期进行几何体训练,可以利用聚光灯辅助几何体的造型练习。灯光相对比较稳定,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光线角度丰富几何体的明暗变化,增强形体特征。因为自然光变化较大,刚接触素描的同学们不易掌握,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进行自然光的练习。位置角度:同学们的视线最好略高于所绘几何体,应注意不要使物体的特征部分相互重叠,否则不利于体积及空间的表现。作画距离:作画位置与所绘几何体要掌握好,应以能够看清对象又不影响对整体的观察为宜。太近的话容易使同学们在画画时不注重整体而“死扣”局部,太远则不利于进行深入刻画。只有当画面形象整体关系确定以后,按照步骤要求进行局部刻画,才允许靠近物体进行仔细观察。
构图形式:对于初学的同学们来说,一般选用三角形构图为主,易懂好学,画起来比较稳定。构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上紧下松,这样可以使画面显得开阔、生动(留地不留天)
7、明暗分析与表现
在石膏几何体的黑白灰三大面中,根据受光强弱的不同,具体可以分为五大调子。明暗五大调子就是指画面不同角度的黑白层次,是对象所反射到我们眼睛里光的数量,也就是面的深浅程度。
1、白
高光:亮部由光源直射后直接反射光线形成的受光焦点,这部分受光最大,一般表面较为光滑的物体才会出现。
2、灰
中间色:物体受光侧射的部分,是受光弱的亮部,是明暗交界线的过渡地带,包括许多不同层次的灰色调子,常常作为刻画的重点。在写生中应特别注意中间调子的形体塑造,以及与暗部、反光的层次差别,避免画的雷同。
3、黑
明暗交界线:由于既受不到环境光的影响,也收不到主要光源的照射,因此形成了画面中暗色调颜色最深的地方,表现此处的明暗调子时要画到最深最暗的程度。明暗交界线会随形体结构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在作画时,从明暗交界线入手,结合形体结构来表现,较容易把握整体关系并使物体达到较强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反光:由物体的背光部分受临近物体所反射的光线形成的,反光作为暗部的一部分,相对来说反光的明暗程度要比亮部最深的颜色要深(就是要比灰部深)。
投影:即物体本身的影子部分,因物体遮挡光线而产生的,其边缘离物体越近就越实、越远就越虚,投影近处清晰,渐远的模糊。投影经常会作为一个大的色块出现在画面当中,所有受光线照射的物体都有投影相随,因此不能丢掉投影这一重要元素。
单体素描练习
第二课 正方体
正方体的明暗素描绘画步骤 出示正方体原图和结构图一张
1、定出正方体的基本位置和高宽比例。比较三个面的面积大小,亮部>暗部>灰部,(出示图片)这样就能准确的定出大形。
2、简洁的画出大形,注意每一根线条的长短对比和倾斜度。
3、大面积的扑出暗部和投影。注意投影边缘线的外形。
4、加深、加强明暗交界线,减弱暗面与背景连接的边缘线,突出前后虚实关系,就能加强空间感。
多面体
出示多面体原图和结构图一张
1、用直线逐渐切出多面体的外形,注意逐个比较每一个面的大小、斜度。
2、交代明暗交界线以及投影的位置,开始表现色调,并定出投影的位置、大小
3、结合背景一起表现,色调从明暗交界线的地方开始展开。
4、注意每一个面的变化,收拾画面,整理完成。
第三课 六棱柱
出示六棱柱原图和结构图一张
1、用简洁的线条确定六棱住的外轮廓。注意纵向边、横向边的平行透视关系。
2、强调明暗交界线的部位,交代投影的基本位置与色调,明确划分出黑、白、灰面。
3、逐步深入色调,线条要轻柔,用笔要轻松。
4、深入刻画,保持每个面的明暗对比,以及线条疏密关系。
圆柱体
出示圆柱体原图和结构图一张
1、用简洁的线条确定圆柱体的外轮廓。注意底面圆弧比顶面圆弧弧度稍微大一点。
2、交代明暗交界线以及投影的基本位置。顶面、底面椭圆与明暗交界线相交的位置重点加强。
3、从暗部开始表现色调,与亮面对应的背景要画的深一点,以衬托亮部。
4、注意圆柱体的微妙转折,色调与线条要求细腻。
第四课 球体
出示球体原图和结构图一张
1、可先画出一个正方形,用长直线等分切出正圆形。
2、用较软的铅笔铺出暗部与投影,注意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的形状。
3、加深明暗交界线、投影,注意深浅变化,柔和地画出明暗交界线到反光的过渡。
4、强调重要部位,运用加灰,减弱次要部分。增强主次、前后、虚实关系。
圆锥体
出示圆锥体原图和结构图一张
1、观察圆锥体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画出物体的外形。定出中轴线,便于确定棱边的斜度。
2、交代明暗交界线与投影的位置,并进一步调整底部圆弧的形状。
3、强调明暗交界线,注意暗面由暗至亮的转折变化是非常柔和的。
4、完善画面效果,亮部要画得硬朗明晰,突出物体的光影与体积。
第五课 四棱柱穿插体
出示四棱柱穿插体原图和结构图一张
1、先大致定出形体的几个极端点。在观察穿插体时可以把它看成两个单个几何体的组合。
2、接着画出基本轮廓,确定外形。
3、从背光部位开始表现,可先画出少许背景色调,使暗部与背景更好的融合。
4、强调明暗交界线,完善画面效果,注意仔细描绘投影的变化,直到完成。
圆柱穿插体
出示圆柱穿插体原图和结构图一张
1、仔细观察形体的高宽比例,画出形体的轮廓。横向圆柱体比纵向圆柱体体积稍小。
2、交代明暗交界线以及投影。投影不光指整个形体的,也包括两个圆柱体之间的投影。
3、接着深入色调,色调要避重就轻,为下一步深入刻画留有余地。
4、注意画面明暗虚实的处理,保持画面的空间,使画面有通透感。
组合几何形体练习
第六课
组合几何形体临摹
第七课
组合几何形体写生
第3篇:素描石膏几何体教案
素描石膏几何体教案
几何体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是需要理解从方到圆的相互转换,而再复杂的几何体也是这些方圆的组合。
方形是几何体里面最基础也最容易表现的,大家在画圆形的时候往往是在方形的基础上去切割圆形,在明暗上也是,方形的明暗变化明确,圆形变化微妙,所以大家在画几何体的时候,是需要理解明暗变化的根源来自形体和光源。
长方体组合作画步骤
步骤一:构图,用长直线确定立方体的大致位置,画出基本的形体和透视关系。
步骤二:结构,将长方体组合的内部结构表现好,线条要准、直、虚。步骤三:黑白灰,从整体出发,快速的区分整体画面的亮部、暗部。重点抓住明暗交界线的变化,在区分几处暗部的基本层次时注意反光的处理要有强弱。
步骤四:深入塑造,加强明暗交界线的表现,区分明暗交界线的轻重变化,加大画面整体虚实的对比,在表现过渡面的时候,注意会层次的把握不宜过重。
画素描石膏几何体起稿时要记住这些:
构图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起稿要看整体,先在要画的物体上找到整体,把整体想要画进去的物体,在心里定个摆放的位置。定好位置后再画,用直排线定位置,拿笔要倾斜,画时要轻些,后期容易改。然后慢慢加深力度和型的准确慢慢加强。
画素描石膏几何体要怎样才能避免以下问题?
(一)画不准有几个原因: 1.观察能力不是很好;观察的时候最好眯着眼睛去看,找出黑白灰的大层次关系,多对比多观察多练习多思考。
2.缺乏正确的观察方法;一般只要画多了,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不难。3.画的太少; 4.作画姿势不正确。
(二)“画出来的调子也像磨出来的”的原因可能是:(1)画的时候握笔的方式导致于手在画画的时候压到画过的地方或摩擦到。(2)用笔的时候没有深浅或过轻的涂抹,所以排线是很重要的。(3)明暗对比度不够强,等问题。
静物、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里物体的外部形态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几种最为基本的几何形态,几何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就是千变万化物象的形态概括,比如:人的体态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几何形来概括,这样看来复杂的物象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和观点进行提炼,所以学习石膏几何形体写生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掌握写实绘画的规律,从而使我们自由地去表现我们想要表现的一切。
基本透视原理
透视现象是我们学习写实素描必须搞明白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1 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倾斜透视。4圆透视。5投影透视。6倒影透视(这里利用板书、画透视图来说明基本原理,更详细的内容应在透视学理论课上解决)。
三、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现
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她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阶,分为:亮 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成,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称为“五调”。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也有“石分三面”之说,阴、阳、背向,归纳出物象空间立体的表现规律。写实绘画的写实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照相机式的无个性写实是不存在的,无论多麽忠实的写实愿望,最终都只是一种绘画效果的转换,而转换方式的依据既是观擦方法,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态度,指引着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而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角度又引导着视知觉在对物象中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效果。使绘画变得丰富多彩,如以线带调子式、体面式、结构式、光影式等。
四、写生中的角度选择及画面构图
角度选择和构图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和灵魂,你所选择的角度一定是最能说明物象特征的。你所设计的构图也是最能体现绘画艺术魅力的,所以,你必须要多思考、多学习,掌握构图的原则,构图的方法,基本型所带给画面的美感。
五、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
1.整体观察 将目光掠过对象的细枝末节,排除琐碎的局部信息,抓取一个明确的整体印象。
2.相互比较 把此物与彼物或同一物体的此处与彼处相比较,观察其造型特点,确切位置,色调分寸,质感特色等,将对象的每一个视觉信息都纳入一个相互关照、互为依据的观察系统中,而不是孤立片面地理解对象。
3.由表及里 表既物体的外部现象和形态,里既物体的内部构造,表面的东西总有其内部缘由,而内部的构造又总是呈现出某种种表面的特征。这是一个分析理解的问题。这种态度对我们掌握造型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4.特征意识和节律意识。
六、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
1.形与体---星既物体的平面形状,体既物体的体积。
2.形体与体面---体面既物体外表的面向。体面的方向、性质、大小、衔接、连接。三个以上的体面汇聚交接成尖角,凸起为“高点”或骨点,凹下去的为“低点”或“伏点”。.线与面 相生相依的关系。
4.结构与形体 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形体是结构的外部呈现。
5.光影调子
七、写生的方法步骤
1.起稿:画面中物象摆放合理并富于美感。轮廓准确,内外关照。
2.塑造形体: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形体关系。
3.边缘线根据物体的前后关系与形体转折关系,结合背景色调的处理,表现得虚实相映,强弱有致,表现物体的空间效果。
4.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整体调整是保持画面即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不零碎,虚实强弱有序。
八、实践课部分
(一)石膏几何写生(27课时)
石膏几何体写生应把握的要点及作业检查:
1、要点把握:(1)立方体中的各线段必须服从于近长远短的透视规律,圆柱体则须注意其圆平面的透视规律,切忌出现轮廓的“反透视”现象。
(2)从体面结构出发,分析明暗变化的本质依据理性的理性的理解和表现光影关系及色阶变化,切忌看一点画一点,表面地扑捉明暗调子。
2、作业检查:(1)角度选择是否表现物象的主要形体特征?(2)构图设计是否饱满而有节奏?
(3)明暗调子是否正确,画面是否不明快,灰,脏。(4)是否表现物体的空间感,体积感、质感、量感?
(二)静物素描写生、(27课时)
1、静物写生的目的和任务
前面我们在石膏几何体写生部分中,学习和理解了形体结构关系及其明暗调子的基本知识,静物练习这部分内容是在上部分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固有色与质感变化的新课程,物体的造型形态也呈显出更为更复杂的多样性,因而他为我们的素描造型训练提供了更多更为丰富的的内容。
2、要点把握
(1)色感与明度
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因而关于物象的色彩感觉只想通过黑白灰色调的明度变化来表现。因而在静物写生中,准确观察和判断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及其差别,对于色感的传达致关重要。
明度关系的表达是一种相对关系的表达,因而我们无许也不可能在白纸与铅笔的黑白这一限色调中表达出对象世界光与色的强度。因此需要学习的是运用物体明暗变化的“五调子”格局和规律,以黑白色调层次恰当的明度比例,来概括和表现出对象色彩的明度效果。因此,画面黑白色调的分寸感是静物写生的重要训练内容。我们需要在各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范围内,细致敏感地辨别和把握色彩明度的层次关系,以获得准确的色调依据。
(2)质感的表现
有物体的物质属性带给人的视觉感知即为质感。如玻璃表面的光洁、绸缎的柔软滑亮、陶瓷的粗糙、金属的坚硬等。质感的获得源自人的视觉经验和触觉经验。在静物写生中,质感的传达是一个重要的表达内容,它可训练我们视觉的敏感和写实效果的真实丰富。
(3)量感的表现
由物体的重量带给人的视觉感知即为量感。在绘画表现中体感和质感是造成物体量感的重要因素。如果画面出现的是一个没有体积的平面,纵然表现出了质感,却难以产生量感。而不同的质感又会唤起人们不同的量感经验,如绸缎的柔薄产生的轻感或陶瓷的粗厚产生的重感等。
3、作业设置
(1)以线为手段的体面结构素描——短期的理解性辅助练习。要求运用前面石膏几何造型规律,以提炼和归纳的造型理念研究和分析复杂
的静物对象的形体结构关系。
(2)明暗调子调子全因素描——长期的表现性练习。要求运用前一部分课程内容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明暗调子刻画出物体的体积、量感质感和色感,进一步提高深入的写实能力。
4、作业布置
景物的布置主要注意几点:
(1)选择静物主题明确,内容搭配符合逻辑状态。
(2)物体大小形状搭配得当,富于变化而又和谐。
(3)物体的造型体积与表面质感富于变化避免雷同。
(4)物体的固有色应注意黑白灰色调的距离和节奏。
(5)以顶侧自然光为宜。
5、作业检查
(1)构图是否得当?
(2)物体的结构及其透视是否准确?
(3)画面整体色调明暗关系是否符合光影规律?
(4)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象的质感、亮感、体积感?
《素 描》教案第一部分:石膏几何体课程名称: 石膏几何体教学目的:通过本科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和技巧。为上好其他绘......
素描石膏几何体教案几何体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是需要理解从方到圆的相互转换,而再复杂的几何体也是这些方圆的组合。方形是几何体里面最基础也最容易表现的,大家在画圆形的时候......
石膏几何体素描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为上好其他绘画专业课奠定造型基础。2、方法与过程目标: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
石膏几何体素描教案角度选择和构图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所以,必须要多思考、多学习,掌握构图的原则,构图的方法,基本型所带给画面的美感。一、素描的观察方法1、整体观察就是排......
石膏几何体素描教案授课人:吴城森【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透视规律、作画步骤。【教学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