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_化学教学论知识点

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9 09:09: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化学教学论知识点”。

一、我国早期的化学启蒙者--徐寿。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是化学教育系统的成形期。《奏定学堂章程》。200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试用长达8年之久的义务教育初中化学

大纲进行了修订。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1年7月

正式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的精神。2002年初,按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对《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试验

修订版)》进行再修订。2003年4月出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二、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三、四种“知识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

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三教统筹”,让每个人都获得自己期望的三

张“教育通行证”,即都应掌握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能力通行

证。

五、科学素养:了解和熟悉进行个人决策、参加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

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六、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态度,过程,知识,技能。

七、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是依随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教育规律,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

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思想性,师范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八、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培养训

练上教高师生“上路”、“上手”,从教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开点儿眼界”。丰富大家的教育理念,让大家初步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九、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和重要归宿。“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课程改革的主旨,科学素养的要素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十、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型课

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科课程(世界的主流)与综合课程。

十一、学科课程的优缺点与活动课程开设的目的:学科课程便于系统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但是逻辑性较强,枯燥抽象,难度大,不利于学生接受。活动课

程注重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弥补传统学科课程的缺陷,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强调多学科综合,力求通过学

生的实践来发展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二、新高中化学课程结构: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均为2学分,高中最低必须修满6学分,必修:即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

十三、化学课程目标,是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最低教育要求。

十四、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1,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2,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

3,化学学科的特征。

十五、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

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十六、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

1,突出科学探究目标,。2,立足基础知识目标(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

3,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十七、化学课程总的目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分三方面来说:1,知识技能2,能力方法3,情感态度。

十八、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由课程总目标,三个维度的展开目标和八个课程模块的内

容标准构成。(总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三维展开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容标准:2个必修模块,6个选修模块)

十九、根据有关知识在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程度,对教学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

次是:1,对所学知识有大致的印象。2,知道“是什么”。能根据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别有关材料。3,懂得“为什么”。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4,能够“应用”。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二十、美国学者布卢姆提出教育目标应从学生的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进行分

类,形成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 二

十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由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部分组

成。

二十二、化学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1,科学探究 2,身边的化学物质 3,物质构成的奥秘 4,物质的化学变化 5,化学与社会发展

二十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书面检测

 二

十四、学生自我评价通常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录化学

学习的重要资料,包括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收集的化学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二

十五、活动表现评价围绕解决问题的速度、质量而展开,同时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学习态度、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及表达交流的技能。 二

十六、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7,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 二

十七、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化学1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

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2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 二

十八、第一类教材理念以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教材内容的组织往往以知

识为中心,采取尽可能简约的方式呈现知识,重视知识的逻辑结构。缺点:这类教材往往是“学科为中心”的,追求理论体系,忽视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实践活动,内容难度大,思维要求高;问题主要是学科内的,脱离社会现实。第二类教材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化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倡导“从经验中学”、“做中学”。第三类教材理念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强调实验在理解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 二

十九、“先行组织者”的定义: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

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易化”。

十、化学教材的8个栏目:1,你已经知道什么 2,观察与思考 3,活动与探究 4,联想与启示 5,交流与讨论 6,拓展视野 7,练习与实践 8,整理与归纳这些栏目的恰当运用,使不同选修教材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富有召唤力,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从中

获得有关的思想方法,又能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十一、根据教学思想和启发策略,可以把化学教学方法分为注入式和启发式两大类,启发式又可以分为 传统启发式教学、现代启发式教学、综合启发式教学。

 三

十二、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1,课程教学设计 2,学段教学设计 3,单元教学

设计 4,课时教学设计

 三

十三、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1,设计准备 2,设计教学目标 3,设计教学策略和方

法 4,设计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媒体 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 7,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

十四、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1,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2,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3,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 4,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 三

十五、化学实验的构成: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

十六、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原则,绿色化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简约性原则。

 三

十七、结合国内外的教学实践,可将化学实验的功能概括为以下三方面:1,具有深

刻的认识论意义 2,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 3,对于培养各种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最佳途径。

 三

十八、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两种模式

模式1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收集事实—科学抽象—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模式2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  三

十九、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准备充分,确保成功 2,现象

明显,易于观察 3,操作规范,注重示范 4,演、讲结合,启迪思考 5,简易快速,按时完成 6,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 四

十、教师组织学生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充分准备,指导预习 2,认真

巡视,及时指导 3,适时反馈,沟通交流

 四

十一、科学探究的含义:探究式教学是进行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

 四

十二、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未知性与问题性、发现性与探索性、过程性与开放性、主

动性与互动性。

 四

十三、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1,提出问题 2,收集证据 3,形成解释 4,评价结

果 5,交流发表

 四

十四、提倡的三种新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 四

十五、从化学知识分类的角度出发,将化学学习策略分为: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

略、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策略、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化学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和化学问题解决策略。(考察应用)

 四

十六、掌上实验室由手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整合而成,手持技术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

 四

十七、教师进行反思的意义:1,反思有利于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2,反思有助于教

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3,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

 四

十八、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1,写教学日志 2,观摩与交流 3,专题研究 4,再现

反省 5,行动研究

 四

十九、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1,行动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2,行动

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3,行动研究有助于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

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1.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帮助教师形成教学思想,以及运用最优化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一门学科。2.教学论发展的学科基础(1哲学作为方法论而成为教学......

化学教学论总结

第 1 章 导 论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化学教与学的关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我国于1865年起始在学校开设化学课程。化......

化学教学论教学总结

2009年化学教学论教学总结本学年我承担的教学工作是06级1班的化学教学论课程和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教学研究,两课程合一周学时为5。该班学生总人数49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31人。......

化学知识点总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化学知识点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总结(锦集16篇)由网友“天气日记”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化学知识点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篇1:化学知识点总结 常 见 物 质 的 颜 色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

下载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